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睿息也严肃道:“江少主,你小小年纪宅心仁厚,颇有古之侠士之风,我甚钦佩,我本也不是酷滥好杀之人,不过世上之事不如你想象的这样简单。”他转身向坡下的教众一挥手道:“加入神教的多是贫苦的失地农民,至今朝野奢靡成风,吏治朽烂,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盛世华丽外衣之下,都是贫苦百姓的血泪。若非逼上绝路,谁又会想要造反呢?”

  这番论调江朔也曾在北海听李邕说过,知道睿息所言不错,他一时愣住不知道如何作答,葛如亮上前道:“睿息,这话要说起来可就长了,今日方才脱困,左近还有大军窥伺,不是辫理的时候,你们还是赶紧离去吧。”

  睿息也知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叉手道:“江少主,独孤娘子,今日多谢相助,就此别过,山高水长,日后自有再相逢的时候。”说着向孙堂主吩咐几句,那孙堂主口打呼哨,众魔教教徒向着各方逐渐散去,睿息也不回头的离去了。

  葛如亮慨叹道:“没想到河南腹地已有这么多流民了,这些摩尼教徒脱了白袍与百姓无异,混入流民之中谁又分辨得出?”

  阿楚夫人亦道:“如今世上,失地流民越来越多,只怕魔教势力也会越来越大。”

  独孤湘却不像她爹娘那般悲天悯人、胸怀天下,问江朔道:“朔哥,怎么处置这个罗希奭?要我说留着也是个祸患,不如一刀杀了吧。”

  浑、南二人将罗希奭往地上一摔,那黄脸人的点穴功夫真是厉害,走了这一路过了这么多时间,罗希奭一直暗暗冲穴,然而周身经脉几处大穴都封的死死的,毫无松动的迹象。如今听独孤湘说要杀了他,不禁心中焦急道:“独孤女侠,我都按你的吩咐做了,你怎还要杀我?”

  独孤湘道:“我只让你和魔教互相间不可杀戮,又没说我和朔哥不能杀你。”

  江朔却道:“湘儿,你能擒获罗希奭本也不是靠的真实本领,刚才事急从权只好由着你,但若再杀他,可就不是侠义道所为了。”

  独孤湘道:“啊?朔哥,你要放了罗希奭么?”

  江朔点点头,对罗希奭道:“人要言而有信,既然湘儿劝你们两相罢手,那说和的人自然也不该再动刀兵,罗御史,今日便放了你走,不过下次再撞见可没这么便宜了。”

  卢玉铉见江朔要放罗希奭,忙上前道:“少主,慢来,还没问他谢大哥的下落呢。”

  江朔这才猛然想起,转了一大圈,发生了这么多事,却险些忘了此行的初衷是要就谢延昌和被抓的漕帮弟兄。”点头称是道:“幸得卢大哥提醒,我险些忘却了。”

  萧大有再一旁喝道:“罗希奭,快说,把我们谢老爷子藏到哪里去了?”

  独孤湘也道:“罗希奭,谢大哥在何处?快把他放了,不然我招来神兵再教你多吃些苦头。”

  罗希奭在路上垫了一路,头脑早已冷静下来,知道神仙方术毕竟虚无缥缈,怕还是独孤湘布的迷魂阵,应是另有高人暗中相助,对独孤湘也不再惧怕,冷冷道:“非是罗某不放,只是谢前辈已不在此地,而是到长安去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萧大有道:“怎么会被解去长安了?看来我们得去西京长安营救谢大哥啦!”

  卢玉铉却忧虑道:“谢大哥若真被押回长安,只怕营救就更难啦。”

  江朔俯身扶起罗希奭道:“罗御史,你说的是真的么?你们押谢大哥去长安做什么?”

  罗希奭冷笑道:“我骗你做甚?林相意欲控制关中漕运,谢前辈是关中漕运的首领,林相对谢前辈自然颇多倚重,将他请去长安了。”

  浑惟明听了直撮牙,皱眉道:“看来只有去长安了……啊呀,麻烦咯,麻烦咯……”他心想长安乃帝国首都,守备自然严密,禁中高人怕也不少,绝不会再发生像今日魔教攻城这样的巧事,去长安救谢延昌只怕是个包赔不赚的买卖,故而烦恼。

  江朔却站起身,豪气干云地道:“好!那我们就去西京长安!”

第311章 传音入密

  浑惟明道:“少主,西行之事还需详加擘划,不过还是先把罗御史送回去吧。”

  浑惟明固然有保密的考虑,其实他是极不愿意杀了罗希奭的,漕帮十几万帮众还要在运河两岸讨生活,如果杀了朝廷命官,当真惹怒了朝廷,这十几万人都要受到牵连,因此他是想放了罗希奭,尽量缓和和官府的关系。

  江朔点头道:“那我现在就将罗御史送回浚义府城内吧。”

  浑惟明主动请缨道:“不劳少主亲自前往,我来护送。”

  江朔还是习惯了独来独往,从没想过要假手他人,然而此刻江湖盟、漕帮众首领都在,他确实也不好独自离开,只能答应让浑惟明去送罗希奭。

  江朔要给罗希奭解穴,浑惟明却笑嘻嘻地道:“少主,还是先不解穴的好,过几个时辰穴道自然就解开了,也给我们留点撤走的时间不是?今日得以兵不血刃解决问题本来甚好,若罗御史立刻点兵来追,兵戎相见反为不美。”

  江朔心道不错,浑惟明是个老江湖,思虑周密,由他护送罗希奭回去,自己倒也不用太过担心了。

  浑惟明点了几个震泽的高手,随着他一齐送罗希奭回去,卢玉铉拉住他耳语几句,浑惟明点点头,便告辞去了。

  待他们翻过土梁走远了,卢玉铉对江朔道:“少主,此间地处平原,不能安心讲话,以玉铉之意,不如西行三百里,进嵩山去。这样就算罗希奭当真点兵来追,他也一定以为我们会走河水边的城镇,大山茫茫,可没处寻我们。”

  卢玉铉是漕帮的智囊,江朔心中虽然赞同,但还是要询问一下江湖盟几位湖主的意思,他转头望向葛如亮、南霁云、鲁炅三人,还未开口,葛如亮先开口道:“卢郎所言甚是,不过汴州这边还得留人,密切留意罗希奭的动向,林相陷害韦相公这事可还没完,漕帮各堂口也是能避则避,不要和官府起太的的冲突。”

  卢玉铉点头道:“久闻葛庄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有先祖诸葛武侯的风采,思虑果然周详。”

  漕帮和江湖盟此次带来的帮众都是精明能干之辈,便让他们一齐留下散布在河汴之间,由徐来统辖,在暗处紧盯罗希奭的一举一动,一有风吹草动,便通过漕帮遍布河洛的各堂口组成的网络传递消息。

  葛如亮夫妇、鲁炅、南霁云、卢玉铉、萧大有几位首领则陪着江朔一齐西行,至于浑惟明,众人西行数里,他便赶了上来,原来是方才卢玉铉耳语告诉了他在西边官道上汇合。

  卢玉铉将方才的安排与他说了,浑惟明的势力范围在江南,罗希奭只在河汴之地抓人,和他南帮震泽本就关系不大,他更不希望和官府搞的太僵以免殃及震泽这个“池鱼”,因此对卢玉铉、葛如亮的安排甚为赞赏。对自己几个手下道:“这里用不到你们了,尔等也去听徐堂主的号令,为漕帮出力。”

  震泽帮众应声去了,众人轻装简从,一齐放马在管道上驰骋起来,几位首领骑的也都是好马,一旦全速跑起来,倒也不用担心罗希奭派兵追赶。

  如此全力跑出一百多里地,便出了汴州陈留郡,进入了郑州荥阳郡,荥阳郡属于都畿道四郡,四郡拱卫东度雒阳,荥阳郡便是雒阳东面的门户。

  进入荥阳郡后,卢玉铉便让众人不再走官道,先向北面走了一段,做出要北上郑州城进入河内郡的假象,又在乡间道路中绕来绕去,扰乱可能的追兵,终于在入夜时分进入了登封县境内。

  登封也是千年古邑,中岳嵩山便在登封境内,周时为颍邑,周公以雒阳为天下之中,以嵩山为雒阳东部藩屏,相传周公曾在嵩山测量天文,安放日晷。此颍邑的辖区、名称屡次变更,隋时更名为嵩阳县,唐天册万岁二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封祀嵩山,后改嵩阳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算来“登封”之名不过五十载而已。

  入山之后,便不能纵马驰骋了,众人缓辔在山路上行走,才得便能够交谈,卢玉铉虽是武林人士,但由于其家学渊源,所学亦甚驳杂,一路和江朔说这些历史沿革,地名典故,江朔也颇觉新鲜有趣。

  葛如亮却问独孤湘:“湘儿,白日里暗中助你的高手是谁?”

  独孤湘装傻道:“啊……哪有什么高手?是女儿用咒术邀来的神人呢。”

  葛如亮怒道:“小女子无状,出外闯荡了一年,越来越没规矩了!”

  阿楚夫人柔声道:“湘儿,你不要和你耶耶调皮啦,那人的功夫虽高,却终究是人非神,我们怎会看出来?”

  独孤湘着才道:“阿娘,那人是空空儿。”

  阿楚夫人叹道:“葛郎,我们久未出江湖,到底是生疏了,空空儿这样的绝顶高手,我们怎么从未听说过。”

  独孤湘道:“阿娘,空空儿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叫‘北溟子’,不过他练成神功之后就改名叫‘空空儿’了。”

  此言一出,山路上的众位首领均是一惊,原来这个化妆成其貌不扬的玄甲武士之人,就是当年名震天下的北溟子?

  阿楚夫人道:“天耶……我曾听我耶耶说过当年中原三子与北溟子前辈斗法的故事,那时他一人斗三大高手已不落下风了,竟然还是神功未成之时?”

  葛如亮道:“我与他打了一个照面,此人的功夫确是深不可测。”

  江朔问独孤湘:“湘儿,你怎知道北溟子前辈混在玄甲军里面,我看完全没注意到呢。”

  独孤湘道:“你呀,生了个牛眼……”

  江朔奇道:“什么牛眼?”

  萧大有也在一旁瞪着眼问道:“甚是牛眼?我看牛眼挺大的呀。”

  浑惟明笑道:“萧把头,你这个就叫牛眼,牛呢眼睛虽大,视力却差,因此说牛眼就是眼大无光之意。”

  江朔道:“湘儿,你又笑话我……”

  独孤湘道:“好啦,不逗你了,其实是北溟子前辈以传音入密的法子告诉我的,这珊蛮咒语也是他教我的,不过我脑子不太灵光,就只记得前面一段,后面的可都是我瞎编乱造的,若是朔哥你定然都能记下来啦。”

  萧大有疑惑道:“传音入密是甚功夫?”

  葛如亮道:“传音入密乃以腹音传入人耳,除了发功之人和受功之人,其他人都听不到一丝声音,这是传说中的释教神功,就是少林寺的高僧也没听说有谁学会的,没想到北溟子居然学会了,我听说北溟子的武功皆出自自悟,难道这传音入密的功夫也是他自悟的?”

  独孤湘道:“这我可就不知道咯,朔哥,我还以为你早就晓得了呢,那日他在北镇庙中传声给我,我看你不是已经有所察觉了么?”

  江朔忽然醒悟道:“哦!难怪那日湘儿你如有神助,竟能将新罗人所学邪术的名目,破解之法都说的清清楚楚,原来也是北溟子前辈告诉你的。”

  独孤湘道:“是啊,这是他第一次传音入密给我,他说他曾行走大唐外域四疆,对这些异教邪术的高手都交过手,那些高手可比这几个新罗人练的强多了。”

  江朔道:“那是,新罗人都是只练了几年的急就章 徒具其形而已。不过那日叫我见疑的是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羌医,他的身形看来极其瘦小,难道北溟子已经可以随意改变体型了么?”

  独孤湘捂嘴笑道:“什么呀,你看到的珠儿姊姊,北溟子藏在北镇庙的大殿之中呢。”

  江朔道:“啊……那日珠儿姊姊和我们分别之后就再也未见她,原来她一直藏身在人群之中呢。”

  独孤湘笑道:“人家姊姊放心不下你么。”

  江朔红着脸挠挠头道:“湘儿你又笑我。”

  不知怎的,独孤湘见江朔这副扭捏的神态,忽然觉得心中一阵刺痛,心海中悄悄浮起一片淡淡的阴郁愁云,这种从未有过的感情不禁让她自己也大大地下了一跳,转过头去竟没接江朔的话。

  阿楚夫人见女儿转过头来,便问道:“湘儿,那你们是怎么认识北溟子前辈的呢?”

  湘儿道:“那可就说来话长了。”于是方才的情绪一扫而空,叽叽喳喳说起他们如何到的北地,如何遇到契丹人、怎么见到北溟子,怎么大破八门金锁阵,又怎么去的渤海国,怎么下的营州,怎么在北镇庙中与新罗人斗法,又怎么大闹襄平龙泉寺,之后怎么去的辽东泊汋城,怎么下的乌湖海,这才回到中原的种种奇遇。

  独孤湘只捡重要的讲,也说了一个多时辰,直听得众人目瞪口呆,连声称奇。

  再看夜空月上中天,已是下半夜了,萧大有问卢玉铉道:“卢郎,我们怎么一直在山里走?这登封城在山林深处么?”

  卢玉铉道:“登封城自然在山脚下,但我们如进城投宿,罗希奭不就很容易就查到我们落脚之处了么?那日间这些乡间小路可就白绕啦。”

  萧大有道:“难道让我们这么多人在山中露宿?”

  卢玉铉道:“我们去嵩阳观借宿,嵩阳观藏于深山,往来的都是贤人逸士,不用担心泄密。”

  萧大有赞道:“还是你们读书人有鬼主意多。”

  这时极少开口的鲁炅却忽然冷冷道:“嵩阳观在登封城北的太室山中,我们此刻可已经走到少室山中咯。”

  卢玉铉闻言大惊,道:“啊呀,卢某也只是听说过嵩阳观,可没来过,没想到走错了路径。”

  此刻众人正转过一处山崖,萧大有指着前面山麓上的一大片建筑道:“咦……这不是一处大的庙观么?”

第312章 登封少林

  卢玉铉道:“啊呀……误打误撞,怎么到了少林寺了。”

  众人这时都转过了山崖,向前望去,果然见一座广大的三开门红色山门,其后高大的苍松翠柏掩映间是数进的红墙灰瓦的大殿和无数屋舍,果然是一座恢宏的释教寺庙,正是中岳第一名刹少林寺。

  浑惟明摇头笑道:“南八,我们二人的师傅与少林颇有渊源,却不知禅宗祖庭在此,倒还不如鲁大一个玄门弟子知道的清楚。”

  浑惟明师从黄梅双峰山刘主簿,而南霁云的师父则是赤松山魔镜老人,二人虽都是世外高人,但功夫与释教禅宗却也颇有渊源。

  刘主簿是蕲州的录事参军,就是古时的“主簿”,他混迹官场做了无品级的闲散小吏,谁又知道他是个武林高手?浑惟明这样的出身市井之人与他颇对脾气,因此浑惟明练成一身武艺之后也以富商模样示人,丝毫没有武学大家的派头。

  南霁云的师父更为传奇,他自称来自赤松山,却常年走街串巷,以替人磨镜为生,唐人用铜镜,需要时常打磨,不然不久就模糊不能照清面目了,磨镜老人做的就是这个最低贱的营生,南霁云少年贫寒,替人行舟为生,便认得了这位同样在水边讨生活的磨镜的老人,老人爱他慷慨重义,才传他拳剑枪弓四门绝艺。

  浑惟明和南霁云二人的师父早年都在少林寺学过功夫,后来才离开少林开宗立派,因此二人的功夫虽都出自释教禅宗,却从未到过少林祖庭。

  鲁炅难得一笑,道:“我虽师承茅山张天师,但嵩阳观与茅山一脉相承,我幼时学艺时就经常踏访嵩阳诸观,对嵩山各处庙观都甚熟稔,若卢郎早说要去嵩阳观,我们现在都已住下了,却不需多走这么多山路了。”

  众人正一番好笑之际,忽然听人喝道:“好奸贼,以为从山腰潜入,我们就发现不了么?”

  借着月光一看,山路上一队灰布僧人手持齐眉棍挡住了去路。卢玉铉忙上前叉手道:“各位师傅误会了,我等并非贼人,而是路过的客商,不想在山中迷路,误入了少林禁地。”

  为首一个高大的僧人斜着眼左左右右将众人打量了一番,道:“嘿……说是误入,你倒是知道此处是少林寺呢,诸位服色不一,又都揣着兵刃,这位郎君却说是客商你自己都不信吧?”

  众人往自己身上看,也不禁哑然失笑,江朔和独孤湘穿着浑惟明准备的衣衫,一副富家公子、千金的打扮,卢玉铉是锦衣书生的打扮,萧大有却是粗豪武人的样子,葛如亮和鲁炅却是玄门道士的模样,阿楚夫人一袭白裙飘然若仙,只有浑惟明一人的扮相可称得上“商人”二字。

  卢玉铉忙叉手道:“大师好眼力,我们确实不是客商,只是躲避仇家至此,不方便透露真实身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