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21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段秀实见到江朔和独孤湘二人明显不是军户,心中十分奇怪,忍不住多看了他二人两眼,却先向岑参叉手行礼道:“报岑参军,高节度使在山下战场上呢。”

  岑参一惊道:“胡闹,你怎不随护节度使左右?”

  段秀实道:“节度使命令我压住阵脚,如论发生什么情况,不得擅离。”

  岑参道:“节度使在哪里?快指给我看。”

  段秀实带众人走到南面,见是一个陡峭的大斜坡,下去容易上来难,站在小山之上,倒似一个天然的点将台,江朔向下鸟瞰整个战场。

  只见最后面山口处堵着一支数千身披铁甲的步兵,他们打着三角形的旗帜,上面曲里拐弯写的不知道什么文字,杜环道:“这是拔汗那的重甲步卒。”

  段秀实道:“不错,节度使命他们做后卫。”

  在后卫的前面的是上万人的大型方阵,这方阵排的还算严整,只是他们旗号杂乱,军卒穿着服色各异,有穿札甲的,有穿锁子甲的,有穿厚皮甲的,但都将浑身上下包的严严实实,和唐军的轻甲步卒大不相同。

  杜环一一指出那些旗号代表那些国家的军队,段秀实道:“这是各国联军的步军方阵。”

  在各国方阵之间,有一队骑兵,在高声呼号,往来奔驰,指挥各国军队能够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同进共退。

  段秀实道:“前几日作战,联军方阵不够严密,以致险些被大食骑兵冲散,多亏我唐军弩箭厉害,才抵挡住了大食人的进攻,故而今日高节度使亲自下场指挥他们列阵。”

  再向前看,却是九列黑衣轻甲的唐军弩手,他们人数不过两千人,每列有两百多人,如一层黑色薄纱覆盖在重甲步兵前面,此刻尚未开战,唐军在前线调整弓弦,排列铁矢,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

  江朔奇道:“骑兵呢?陌刀队呢?”

  段秀实指着山口另一面山头道:“骑兵在山坡的反面,江少主你看见,大食人也看不见,至于左右陌刀队么,也藏在战场上呢。”

  他没有说陌刀藏在战场何处,陌刀是唐军大杀器,江朔也没细问他李嗣业在哪里。岑参却奇道:“段秀实你认得江少主?”

  段秀实道:“我只是江少主的英雄事迹听得太多,听程千里、毕思琛他们说的,耳朵里都起茧子了。”

  将于阗城里发生的故事述说一遍,岑参和杜环都听得啧啧称奇。

  这时战场上起了变化,远处尘头大起,是大食人杀了过来,江朔一愣,道:“大食人全是骑兵?”

  段秀实道:“不错,五日前第一战,程副都护所率先锋骑兵和大食前锋打了一仗,双方死伤不重,只是甫一接触就各自退开了。第二日,以重步兵为中军,挡住大食骑兵之后,程千里和于阗王各率一支骑兵包抄上去,斩杀了大约千余敌军。”

  江朔心道:原来程大哥和我大哥、二哥都在此地。

  段秀实继续道:“但敌骑数量众多,分成三道波浪一般,连环冲击我军阵型,我军骑兵却穿不透彼阵,只能且战且走,退到山口处,敌军恐有埋伏便退了回去。”

  “第三日,我军以骑兵组成锋矢阵冲入敌阵,弩兵、步兵跟着进发。”

  岑参皱眉道:“这是呆战之法,虽然把步兵、弩手保护的很好,但无法发挥骑兵灵活的优势,不是高节度使擅长之法。”

  段秀实道:“岑参军所言极是,节度使太小看大食人了,他们骑兵的韧性亦强,击之不散,双方鏖战一日,丢下上千具尸体,各自回营了。”

  岑参道:“敌众我寡,大食人死一千人不放在心上,我们却损失不起。”

  段秀实道:“第四日,我军仍以步兵引诱敌人来攻,骑兵则绕道百里,攻打大食人的后路。”

  岑参道:“前后夹击虽为良策,但敌军如果数量众多,正面进攻的同时,分兵把守后方,只怕这个战法也要落空。”

  段秀实道:“正是!程千里绕了个大远,却撞上了大食人的偏师,说是偏师,数量也是我军两三倍,虽然没吃亏,却也无法尽数歼灭敌军。正面防守的步兵由于各国间排列不严密,险些被冲垮。”

  彼时作战,军队要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同进共退,若阵型被冲散,那等待步兵的结局就只有被屠杀了。

  段秀实道:“还好当时节度使将弩手藏在山口两头山上,用密集的箭雨击退了大食人。”

  独孤湘好奇问道:“今天又是用了什么新的阵型?”

  说话间,战场上的号角声越来越密集,大食骑兵已经冲到面前弩箭的射程之内,这些大食军队和江朔印象中的黑衣黑袍的样子大相径庭,只见这些大食骑兵一身闪着银光的鱼鳞甲,别说浑身上下覆盖着齐膝的长甲,连头上都戴着密布鱼鳞的铁盔。

  面对杀气腾腾的大食军队,唐军步弓手丝毫不惧,忽然齐声高呼,前三列一齐射出弩箭,大食人显然早有准备,密集的阵型忽然散开,如一张大网般向唐军罩了下来。

  这三列唐军射完弩箭,不等上弦,立刻一转身钻入步兵阵中,第二列、第三列也依样而为。

  就在第三列退回步兵阵中之际,大食人的骑兵恰好冲到步兵面前,但他们为了躲避弓弩,队形已经拉开了,对步兵的冲击力大大降低,第一列步兵皆以等身高的长盾挡在身前,骑兵撞上盾牌时,后排的步卒涌上去,死死顶住盾牌,守住了阵型。

  大食骑兵撞不开盾墙,正想要挥手中弯刀砍杀,盾牌忽然一开,数百手持铁杖的高大军士冲出来,向大食人乱挥乱打,大食人连忙拔马回撤,一时间慌不择路,向后撤去。

  一见他们后撤,唐军射手立刻向前冲出步兵阵,对着大食骑兵又是一顿乱射。大食人回撤一百步,掉头再冲,这时唐军恰好又射完了三轮,撤回步兵阵中。

  这一次大食人可就不会傻傻地撞上来了,他们取下弓箭,一边策马从唐军阵前掠过,一边抵近射击,他们骑在马上,以上击下,又飞快地横向移动,唐军步兵打不到,弩手也准头大降。

  这时唐军最外侧两翼缓缓展开,仿佛长出两只牛角一般。两列各五百人的队伍排成五道纵列,向大食人包抄而来,他们手中的铁棒虽长,头上却套着布囊。

  大食骑兵又收起弓箭,抽出弯刀想要直接砍杀一番,却不料跑在最前面的人被包着布的铁杖打个正着,他却不似被钝器击中,而是连人带马被剖为了两段!

  江朔几乎同时惊呼道:“陌刀!是陌刀!”

第624章 战事焦灼

  随着两翼的“持棒番兵”不断挥舞手中的长杆,杆头的布囊纷纷破碎露出里面寒光潋潋的陌刀来,他们抖落身上披着的五颜六色的西域长袍,露出唐军的黑色玄铁甲,高呼酣战,如砍瓜切菜一般向大食人挤压过去。

  大食骑兵为了闪避唐军的劲弩,已然散开不成阵势,而唐军故意把步军方阵正面拉得特别宽,有利于诱使大食骑兵随着两翼的“持棒番兵”不断挥舞手中的长杆,杆头的布囊纷纷破碎露出里面寒光潋潋的陌刀来,他们抖落身上披着的五颜六色的西域长袍,露出唐军的黑色玄铁甲,高呼酣战,如砍瓜切菜一般向大食人挤压过去。

  大食骑兵为了闪避唐军的劲弩,已然散开不成阵势,而唐军故意把军阵的正面拉得特别宽,这样可以诱使大食骑兵分散开来,压向唐军,中央大食骑兵已经深深地嵌入联军阵中。

  联军且战且退,正面已成了反弓的新月之形,以至于两翼陌刀队冲出时,中间大队的大食骑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挥舞手中弯刀砍得正欢呢。

  段秀实哈哈大笑道:“今日陌刀队分兵合击,如此威力,天下何人能挡?”

  江朔在对阵大勃律国时已见识过陌刀的厉害,没想到对阵装备精良铠甲的大食重骑兵,陌刀的威力既然巨大,这“如墙而进,人马俱碎”的威力别说是江朔、独孤湘,就是岑参这样久在安西军中之人见了,都觉心里突突直跳。

  眼看陌刀队就要迅速合围,这支大食骑兵就要被彻底歼灭之际,忽听远方山头上号角声响。

  段秀实道:“是第二波大食骑兵要来了。”

  果然第二支骑军冲了过来,他们用弓箭向唐军陌刀队射出羽箭,然而唐军虽然多不披甲,陌刀队却是少有的例外,他们身披内牛皮外玄铁的“重铠”,手持制式兵器中的顶级利器,“披坚执锐”此之谓也。大食人的羽箭无法射穿唐军的铠甲,唐军身上虽然插满了羽箭,却浑然不觉。

  这时第一波的大食骑兵也已经发现自己被包围了,转身杀了回来,段秀实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下面的军阵,见有红旗挥舞,连忙喊道:“快击点,快击点!”

  “点”是形如“云板”的铁片,一击之下,发出清越的响声,响彻山谷,陌刀队闻声向两边撤去,在被大食两波骑兵合围之前,抽身而出。

  大食骑兵也真了得,两支骑兵眼看就要轰然撞到一起之际,忽然一齐旋转,一左一右相掠着避开,他们哪里肯善罢甘休,分头追向陌刀队,然而陌刀队一头扎入步军方阵之中,大食军追到时,只剩下一面面盾牌挡在面前。

  唐军两翼收缩,中间却又鼓了起来,弩手从方阵中冲出,如疾风骤雨般向两支大食军的背后抛射出无数铁矢,唐弩的破甲能力比大食羽弓强得多,立刻又射到了一大片。

  两支大食骑兵不敢恋战,从两翼向后撤去,山上号角声再起,这时段秀实不说江朔也知道,那是第三队大食骑兵又来了,唐军弩手则早已转头藏入阵中了。

  段秀实解释道:“大食人号称十万,其实没有这么多人,我们估计他们大约五到七万人,但这么多人全是装备精良的骑兵,大食也在对面山头设了中军,不过他们的主帅惜命,一次都没有出离本位,大食军把万余骑兵分成三队,轮番攻击,使我军不得休息,而他们可以轮流歇力。”

  独孤湘问:“为什么我军不轮战呢?”

  段秀实道:“步军集结不易,聚难散易,所以无法和骑兵一样编成几队轮流出击,但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江朔已经看出来了,道:“步军方阵内部在轮战,站在后面的人不用作战,看他们正在内部前后轮换。”

  段秀实道:“不错,弩手进出步军方阵也是轮战的一种。”

  说话间,却见大食军已经冲到了阵前,第三队大食骑兵手中兵器换成了长矛。一般作战时,应该先排除持矛骑兵,冲散敌阵后再派持刀骑兵砍杀,最后以弓骑兵追杀。但经过四天的鏖战,大食人已经知道这种战法对唐军无效,因此改变了出击的顺序,以求出奇制胜。

  大食人先以持刀骑兵近距离搏杀,引出唐军的种种变化,当持刀骑兵被困时,则以弓骑兵救援,但弓骑兵无法攻坚,这时最后派出枪骑兵,猛攻阵势变化已尽的步兵方阵。

  此刻唐军两翼收缩,变成了一个鼓起的凸月状,大食枪骑兵轰然撞上唐军之后,由于唐军盾牌兵牢牢压住阵脚,排列整齐的大食枪阵不得不随着弯曲。

  骑兵冲击讲究同时同列,互相保护侧翼,但此刻大食军变成了弧形,左右平行变成了前后错落,忽见长盾侧转,陌刀队又杀了出来,近距离搏杀,长矛还不如弯刀,大食人的长矛太长,想收回格挡之时却互相勾挂在一起,陌刀队如砍瓜刈麦一般,将初见乱象的枪骑兵砍翻落马。

  独孤湘喜道:“唐军一会儿瘪一会儿鼓,把大食人耍得团团转,真好玩。”

  江朔道:“我听说东晋刘裕北伐北魏时,曾背水布却月阵,以两千精锐步卒,抵挡了北魏三万骑兵。我看此刻唐军变化如月相变化,难道就是此阵?”

  岑参道:“却月阵早已经失传,不过高节度使根据史书中双方大战的记录,推断出却月阵的布阵之法,当时晋军推着大车抵挡骑兵突击,今日各族联军则以长盾阻挡敌军,通过阵型的凹凸变化,让敌军露出破绽和软肋。我曾见过唐军训练,但没想到实战中威力如此巨大。”

  说话间,战场上的唐军已经斩杀了上千大食枪骑兵,枪骑兵陷入了彻底的混乱之中,这时鼓角齐鸣,先前回撤的骑兵重新列阵完毕,重新杀了上来,可能也是为了救出这一队枪骑兵。

  陌刀队并不贪功冒进,斩杀了数百大食人之后,见后续部队上来,立刻转身藏入步军阵中,照这样打下去,不消半日大食军队就要损失上万人。

  这时只见对面山头号声再起,手持弯刀和长矛的大食骑兵一齐向后撤去,看来是大食军收兵了。

  独孤湘:“大食人这么快就放弃了?”

  段秀实笑道:“没这么简单,此前四天都是从早打到晚的,不过大战消耗极大,双方都需要修整。”

  果然唐军三三两两靠在一起,或是喝水,或是吃些干粮,以补充体力。

  独孤湘道:“唐军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不乘胜追击?”

  段秀实道:“却月阵守强攻弱,全靠各军压住阵脚,才顶住了大食人的三轮冲击。如果离开了隘口这一小块阵地,敌人可以绕开正面,攻击后方,则却月阵立破。”

  独孤湘撅嘴道:“唐军只能挨打,不能反击,这月月阵又有什么用?”

  段秀实笑道:“湘儿小娘子,你忘了还有程千里的骑军了么?”

  独孤湘向另一边山头眺望,却见毫无动静,道:“程副都护是睡着了,还是绕远去了,我怎么一面旌旗都没见到?”

  段秀实道:“高节度使还没有等到机会……”

  他没来得及说后面的话,只听战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似的巨响,大食骑兵惊天动地,席卷而来,岑参不禁担心道:“我军虽然雄壮,但大食军队人数太多,这样乌云压顶而来,只怕阵势变化再巧妙,也不及施展。

  这次大食人的数量约有五万多人,阵型散开成三条弧形,压了过来,而唐军此刻少了两千骑兵,再加上四天来的损失,只有约莫两万多人而已,大食人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可以从前、左、右三个方向同时进攻,那唐军就变无可变了。

  这次冲锋大食人更吸取了此前各自为战以致损兵折将的教训,将骑兵组成一个个小队,每个小队大约十几人,前有枪骑兵冲击,左右有持刀骑兵随护,后有弓骑兵策应,显然是为了应对唐军弩手和陌刀队而制定的策略。

  方阵中的唐军果然不敢贸然出击,只以持盾联军步卒拼死抵挡大食军,这下双方成了硬碰硬的“呆仗”,由于大食人数量更多,同样的死伤,显然对唐军极为不利。

  这时防守方阵中响起号角之声,联军开始缓缓地向山口方向且战且退,眼看就要和后卫拔汗度军队撞到一起,挤作一团了。

  就在此千钧一发的关头,忽听几声巨响,原来是高仙芝早已吩咐挖了陷马坑,再在其上铺木板,覆盖薄泥伪装好,人踩在上面绝无关系,但大食人马皆披甲具装,十分沉重,足以压垮木板。果然不一会儿大食骑兵跌落陷阱的声音已经此起彼伏了。

  联军只等大食人落入陷阱,便重新冲上去,刺死大食骑手,之后便以陷坑为堑壕,在堑后列阵抵御大食人,战场上彻底陷入了焦灼的状态,唐军已不再撤退,大食人也已然无法推进了。

  大食人果然没有十万,刨除压上前线的五万余人,后卫部队已经不多了,最多也就一两万人,众人看着现场的情形,都知除非派出所有军队,否则大食人实难取胜。

  终于号角声响起,对面山坡上的大食骑兵也开始出动了,俟骑兵冲下山坡,段秀实忽见阵中再次有红旗挥动,他高声喊道:“鼓手何在?快击鼓,击鼓!”

  侍卫营中早有鼓手等的不耐烦了,此刻得令,立刻脱了个光膀子,猛捶起大鼓来,对面小山背后也传来了隐雷落地翻滚般的鼓声,似乎在呼应此间的鼓声一样。

第625章 明光耀目

  只见对面山上露出一线黑色,紧接着一道黑色浪潮涌过坡顶,却是一支玄甲骑军,这支唐军只有两千余人,但威势非同一般,他们身穿黑色山纹札甲,两肩有带兽头吞口的披膊,膝上覆有甲裙,头戴黑色铁兜鍪,就连所骑之马都是黑色的大宛骏马,这一片黑色的浪潮之中间或闪过亮光,如同乌云中的烨烨雷电,却原来是他们胸口的两片椭圆形板甲护胸反射阳光所致。

  这支唐军所穿甲胄便是闻名天下的“明光铠”,此刻唐军从北向南冲锋,胸甲正好反射阳光,灼人二目,正应了“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之说。

  唐军骑手腰间夹着长杆马槊,向前平端,如横卧的杉树林一般令人观之心生寒意,当先一将生得异常高大,如同半截黑铁塔一般,正是安西副都护程千里!

  大食的枪骑和弓骑都在和唐军鏖战,增援的军队皆是手持圆月弯刀的轻骑,大食弯刀对付落单的步卒最具威力,遇到唐军马槊却要在兵器长度上吃大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1/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