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44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冯若芳道:“好啊……大师父曾立誓‘不至日本,本愿不遂’,如今终于得偿所愿,我辈当浮一大白。”

  原来当年鉴真第五次东渡时偏离航向,漂流到了振州,正是得到了崖州大首领冯若芳的救助。

  冯若芳笃信佛教,感佩鉴真传法之心,一路护送他自崖州渡海,经雷州、梧州到桂州达始安郡方才回转。

  因此冯若芳不知道后来荣睿病死端州,祥彦病死吉州之事。

  冯若芳在海上说话比圣旨还管用,他说要浮一大白,立刻有人奉酒上前,众人一起饮了。

  陈先登又是一脸媚态道:“冯大首领,你还没说为何会到这里呢。”

  崖州海盗横行海上,南海自然是哪都能去,但出现在这片蛮荒的海岸确实也有些奇怪。

  冯若芳眯起眼,从陈先登和许远身上扫过,缓缓道:“二位是大唐武官?”

  陈先登被冯若芳看得后脊发冷,道:“下官,下官……”却觉口干舌燥说不下去了。

  许远则尚未开口,就有翁山海盗在一旁道:“此人名叫许远,却冒名潘十七,投靠我们头领马十二,马头领待他不薄,让他做了副手,没想到此人其实是朝廷的鹰犬,马大哥就是死在他的手中!”

  “哦……”冯若芳转眼看着许远道:“确有此事?”

  许远虽然平日里喜欢插科打诨,却颇有英雄气概,桀然道:“不错,正是我手刃了马十二这厮,今日遇到大首领有死而已。”

  他自忖落在这海盗头子手中必死无疑,双手负在背后,昂首对月,也不解释。

  冯若芳却不理他,转头对救上来的幸存者们问道:“有多少是翁山来的弟兄?”

  海鳅船冲滩时还有近两百人幸存,但大多死于野人的突袭,此刻登上冯若芳战舰的不过四五十人,其中翁山海盗正好二十人整。

  这些人原本战战兢兢,此刻终于有了见到亲人的感觉,一个个昂首出列,齐声唱喏:“拜见法首领。”

  冯若芳问道:“你们都是翁山海盗?”

  二十人齐声应道:“是!”

  冯若芳又问:“你们想替马十二报仇吗?”

  这下有了分歧,江朔他们在东海遇到翁山海盗时他们正在内讧,这些海盗大多跟着许远在追杀马十二,但当时他们以为是跟着许远争夺首领的位置,后来知道许远其实是良人,多数人都后悔不已。

  冯若芳一问,有五人退出了行列,余人齐道:“请大首领为马头领做主。”

  江朔见状上前道:“冯大哥,其实许大哥他……”

  冯若芳拍了拍江朔的手臂道:“溯之,我自有分寸。”

  转头对那群翁山海盗道:“我再问一遍,你们是不是觉得马十二死得冤枉,想要替他报仇?”

  别看冯若芳生得不高大,此刻须眉皆立,双目圆睁,眸中精光四射,自有一番夺人的气魄。

  二十名海盗都吓得身子一颤,先前出列的五人中又有两人走了回去。

  这十七人慑慑道:“是……”

  冯若芳道:“哎……身为海盗,怎如此扭捏?大声些!”

  船上崖州海盗也都聚拢过来,腰中横刀都一抽出一半了,一起狠厉地盯视着这群翁山海盗。

  江朔心道:若他们真要不利于许大哥,我不能见死不救,大不了和他一起跳海好了,或许还有生路。

  想到此处,他向船外望去,立刻心中叫苦不迭,巨舰借着南风速度惊人,一会儿功夫,已经离岸数里了。

  那边翁山海盗又有一人回到队伍中,一十八人齐声嘶吼道:“是!”

  冯若芳这次不再发怒,面色恢复了常态,指着出列的两人,道:“把他们拉到姓许身边。”

  许远对二人抱拳道:“连累弟兄们了,其实你们大可不必如此。”

  那二人虽已怀了必死之心,但仍感心中惴惴,向许远回了一礼,并不答话。

  冯若芳指着剩下十八个趾高气昂的翁山海盗道:“把他们扔下海。”

  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又面色如常,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领头的海盗陪笑问道:“大首领你说什么?小的们没有听清”

  冯若芳不耐烦地摆手道:“我说把你们扔下海喂鲨鱼。”

  那十八人惊道:“为什么?为什么呀?”

  那些崖州海盗并不理会他们的问题,只管执行大首领的命令,冲上前去,擒住这些海盗。

  冯若芳说的是“喂鲨鱼”,可不是往海里一推了事,崖州海盗把这十八人的脚筋挑断,抛入海中,一来断了脚筋在海中游不远,二来鲨鱼嗅觉极为敏锐,数里外就能闻到海中的血腥味。

  这十八名海盗可谓必死无疑,但江朔并没有看到他们的结局,因为战舰鼓足风帆,毫不停滞地向北驶去了。

第668章 北上交州

  冯若芳处死十八人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如此霹雳手段叫人皆觉后背一阵发凉,那两个最后关头站在许远身边的海盗,更是吓得几乎瘫软在地。

  崖州海盗只管执行大首领冯若芳的命令,从来不问为什么,许远却实在忍不住要问:“大首领这是何意?许某与大首领素昧平生,大首领却为何帮一个外人?”

  冯若芳睨了他一眼道:“我不是帮你,是帮翁山,也是帮崖州,是为了所有海盗。”

  此言一出别说许远,所有人都糊涂了,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冯若芳,冯若芳道:“所谓盗亦有道,海盗也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冯若芳今日在海上还能有几分薄面,南北码头都尊我一声大首领,可不是我老冯有什么神功盖世,而是凡事义字当头,孝字当先。”

  他说到“义字当头”时众人还纷纷点头,说到“孝字当先”可就有点不得要领了。

  只听冯若芳道:“所谓孝者,于家为孝,于国为忠,马十二勾结黑衣大食,意图害我中华,那便是不忠不孝之徒!”

  许远奇道:“原来大首领早就知道马十二的所作所为。”

  冯若芳道:“那是自然,只要有海的地方就有我冯某的眼线。”

  众人皆知他所说并非虚言,冯若放继续道:“孔子作《春秋》,凡采用夷狄礼俗之诸侯,便列为夷人;有采用中原礼俗之夷狄,则以诸侯记之。譬如晁卿,因慕我大唐而更名改姓、更习六艺经传考中进士,那边是汉人而非夷人了;而马十二委身事敌,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断了脊梁、失了气节,那便不是汉人而是夷狄了。”

  众人听了深以为然,晁衡叉手谢道:“大首领谬赞了。”

  藤原清河则想:大唐一个海盗,居然都通文墨,更能熟用典故,久闻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初到大唐时还道时信口胡诌的,没想到果然如此。

  冯若芳道:“我本拟率崖州盗众杀奔翁山,一则除了马十二这个败类,二则也是要给黑衣大食留下一个惨痛记忆,好叫闹文这贼厮也有所收敛,没想到我还没出手,马十二就已被你们杀了,倒叫我轻松了不少。”

  正说话间,忽听一声鸣镝之声,船头瞭望的海盗急冲冲跑过来道:“大首领,我们的人已集结在一起了。”

  今日在朔望之交,并非满月,海上月光不甚,但满天的星斗将海面也照得颇为亮堂。

  只见不知何时,海面上竟然已布满了“战舰”,这些战舰形式各异,有海鳅船的、有海鹘船的、有海鹞船,差异极大,一看就是拼凑而成的舰队,但颜色都是统一的黑色,在夜空下彷如一支幽灵舰队。

  陈先登奇道:“哪儿来的这么多战舰,这是要去做什么?”

  冯若芳道:“这里有崖州、琼州、振州各地的海盗,我们集结于此所为者,一是解救交州城的百姓,二来伺机找大食舰队决战,保我大唐海疆安稳!”

  晁衡恍然道:“原来冯大首领也要去交州……如此说来,南蛮生番会突然造反,集结数十万之众攻打交州孤城,怕也是因为大食人的挑唆。”

  冯若芳道:“不错,听说大食人在安西吃了败仗,又想到安南来讨便宜,府兵制崩溃后,广州战备废驰,为免叫大食人小觑了咱大唐,我等海盗自愿为国出战,叫闹文这厮知道厉害。”

  许远赞道:“当年郭元振以匪盗入罪,后得则天女皇赏识,后为国守边,离间吐蕃、都护安西,堪称侠盗楷模,今日大首领之义举更胜郭元振远矣。”

  冯若芳笑道:“郭元振公出将入相,非我辈粗人能比,况且我和这闹文还有些私人恩怨。”

  江朔想起来,道:“是了在乌湖海上,闹文被大首领擒获时十分不服,大首领将他放了约定来日再见高低。”

  陈先登听了嘬牙道:“哎……当日一刀杀了那贼厮就没今日这么多事了。”

  冯若芳闻言冷笑一声,许远抢先道:“当年就是杀了这厮,只要大食人入寇之心不死,还会派别的将领来,万一派来个精明能干的反倒不美,不若大首领留下这个百战百殆的草包来得高明。”

  冯若芳笑道:“许郎颇得我心。”转头喝道:“号令船队向北进发!”

  一时间海上鼓角连天,大大小小的船只向北进发,这支船队中的船有快有慢,不一会儿就拉长成了一条迤逦数里的长龙阵,还有好几艘船撞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

  陈先登看了不禁嘀咕道:“打仗可不是赶海捕鱼,这样的船队能打赢海战吗……”

  其他人既不懂军事,更不懂海战,见南海海盗们声势浩大,也不甚担忧,只是询问江朔怎么会和冯若芳在一起?江朔这才说起此前的经过。

  海鳅船还在飓风中挣扎了数日,期间风雨从未止歇,众人一开始不敢躲进船舱,怕大船一旦翻覆就会被倒扣在船中,到时候饶是你有天大的本领,也出不来了。后来浑身湿淋淋的实在难受,这才不管不顾躲进了船舱之中,不过只敢待在上层甲板。

  所有人都放弃了和飓风搏斗,缩在船舱内听天由命,雨水是淡水,喝水倒是不成问题,吃东西则只能靠飓风间或带来的海鱼,还好船上有东瀛日本人,日本人擅长生食鱼类,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宰杀海鱼,根据不同的品种或切成厚厚薄薄的鱼片,或剁成碎肉,用船上储备的调料调配成简单的酱汁调味,称之为“鮨”,食之居然十分鲜美。

  据晁衡说“鮨”的做法其实源自中原,不知何时传入东瀛诸岛,现在汉人已不做生食,日本国人倒传承了这门手艺,如今对唐人而言倒成了新鲜吃食。

  如此数日后,人人精疲力竭之时,忽然见到了陆地,欢欣鼓舞之际,众人又忙碌起来,他们升起风帆,想要借势冲上海滩,江朔帮忙一起拉帆索,没想到那条绳索在飓风中早已朽坏,江朔用力拉拽之下,绳索忽然断裂,把他甩出船外落在大海之上。

  其时帆索断裂,风帆摇晃,众人都忙于重新固定船帆,竟无人注意到江朔落水,当然就算发现了也无法营救,之后飓风将海鳅船推上海岸,大船解体分崩离析,在一片狼藉的海滩上人们很久都没有发现江朔失踪了。

  江朔落水时带下了一片船舷木板,就靠着这块木板漂浮在海上,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被一艘小艇捞了起来,这是冯若芳船队的先行斥候,这些船数量极多,伪装成渔船在海面上散布开来,用来探查大食船队行踪的,没想到却好巧不巧,救起了江朔。

  到了冯若芳船上,时隔多年,江朔已从青涩少年长成了翩翩公子,冯若芳自然认不出他,但冯若芳的变化却很小,江朔一眼认出他是崖州海盗大首领,二人叙谈之下,冯若芳才认出江朔,之后问起江朔过往的经历,江朔只囫囵说了个大概,已令见多识广的冯若芳都觉得十分惊讶了,因此大半日时间只是江朔不断地述说,冯若芳还没来得及和他说自己此行的目的和计划。

  众人叙谈了一整夜,竟也不觉乏累,直到第二日天光大亮仍觉不尽兴,冯若芳道:“这可不行,到交州城还有两三日的船程,你们刚脱大难,还是得好好休息才是。”

  这才安排众人在船上休息,众人终于能在一个没有狂风骤雨的环境中好好休息一晚了,在干燥的床铺上可说是沾着枕头就着了。等到江朔睡饱走出船舱登上甲板时,见外面炎阳高照,众人都站在加班之上,还以为只睡了一个时辰而已。

  冯若芳哈哈大笑道:“溯之,我的江少主,现在已经是第二日的晌午十分了。”

  他向船前方一指道:“远处就是交州外港了。”

  江朔向四周看去,见冯若芳的海船在一处海湾之中,左右皆为陆地。

  冯若芳道:“我们现在藏身岛屿之后,转过前面那座岛就是安南第一大水,名为红河,此水发源自南诏云南之地,在南诏称为仆水,到了安南,因为两岸泥土是红色的,河水冲刷之下,满河尽赤,故称红河。”

  江朔问道:“我们躲在这里做什么?”

  冯若芳道:“我已经打探明白,攻打交州的野人中没有大食人,说明大食的舰队还没有到,红河溯流而上两百里到交州城,我们在这里等大食人的船队进入河道之后,再兜头堵住他们的去路!”

  江朔道:“此计甚妙,就是如果大食人的船队不进入河道,或者在岸边登陆,徒步进军,那便如何是好?”

  冯若芳闻言一愣,陈先登却道:“江少主果然天资聪颖,深得兵法之妙。”

  江朔不好意思道:“我可不懂什么兵法,只是听说逆流而上就想到在安西随唐军作战时,沿着峡谷进退都十分危险,最怕被人堵住归路,若大食人中有哥舒翰、高仙芝这样的大才,必不会贸然进入死地。”

  冯若芳不服道:“大食又没《孙子兵法》,我看他们未必懂得兵者诡道的道理吧?”

  正说话间,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巨响,有小卒急报道:“大首领,大事不好!敌人从背后攻来了!”

第669章 海湾大战

  没想到大食人非但懂得兵法,还比冯若芳想象的更加聪明,非但没有落入口袋,还绕到南海海盗们的身后,打了他们的伏击。

  其时冯若芳的船队迤逦数里,鼓吹前行,如果大食人派出斥候小船,海盗们的行踪很难不被发现。想必是大食船队发现船队后,悄悄尾随在后,再绕过红河出海口外的几座海岛,发起了突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4/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