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69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空空儿道:“巨子让我给崔圆、孙仲传递消息,他怕被你发现,始终躲在百里之外,全靠我跑来跑去传递消息。”

  原来是裴旻知道现在江朔的江湖阅历越来越丰富,唯恐被江朔识破行藏,才叫空空儿代为传递,难怪江朔一直感觉怪怪的,却又说不出原因。

  江朔道:“我看你不在,罗罗一点不急,便猜到一二了,但她说的话似乎也不是你能教的,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罗罗在一旁道:“空空儿,我要和你们一起去!”

  空空儿有些为难,江朔却完全不以为意,道:“罗罗姊姊和我们一同去也没什么,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李珠儿冷哼一声道:“游山玩水么?不若让南诏这百十人也一并前往好了。”

  裴旻笑道:“南诏的朋友们可不能走。”

  江朔立眉道:“难道裴将军还要把南诏人拘禁于此么?”

  裴旻道:“溯之,你还不知道现在朝野对番人的态度已经与安禄山叛乱前大不一样了,南诏人此刻再在中原晃荡,可是十分不安全的。”

  柳汲也对江朔道:“江小友,你去办正事吧,此刻进京也不得圣人召见,不如就耽在此地,等开了春再见机行事吧。”

  罗罗急道:“那罗罗呢?我可不要闷在这里。”

  裴旻笑道:“溯之都说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罗罗可以去。”

  罗罗听了雀跃不已,江朔见柳汲神色坦然,不似受到胁迫的样子,道:“好,我们这就出城北上!”

  李珠儿嗤笑道:“此刻外面可还是黑夜呢,歇一宿再走吧。”

  江朔这才惊觉此刻尚未天明,李珠儿安排他们歇宿,才发现偌大的衙署都已经腾空了,南诏人分居各个房间中,看来全都平安无事。裴旻道此城守将是他的故旧,假称军情紧急,住到军营中去了,撤走了所有仆役和军士,腾出整个衙署来给南诏人居住。

  李珠儿给江朔安排了一个僻静的单间,这屋子原也不知是谁的居所,锦帐罗被奢华无比,屋内亦十分和暖,丝毫不觉外面的寒冽,但江朔如何睡得着,他盘腿在床上运功,到天明时倒也觉得神完气足。

  李珠儿叩门进来,帮他洗漱,江朔也不推脱,默默洗漱已毕,出门时空空儿和罗罗已经等在院中了,用过朝食,四人辞别裴旻和柳汲,各骑一马,打马出城。

  罗罗换了汉人装束,守军也不询问,径放他们出城了。他们沿渭河走了一段,转而向北至歧阳,江朔想起当年在处某山路转入就是全宁安的庄园,不过当年是自东向西出关,今次却是从西向东掠过。

  远远望见北方群山皆披白雪,江朔知道麟游矿山便在其中,不免又想起了当年骨力裴罗从天而降在碳山之上,如今斯人已逝,唯剩叹息,又想到要去朔漠见叶护兄弟,不知是否还有情谊,又不免忐忑。

  一行人沿着关中平原的北山而行,直至长安以西的嵯峨山,嵯峨山面向长安的南方壁立千仞,北面却是缓坡,因此看似险峻却易于攀登,相传黄帝铸鼎荆山之阳,鼎成驭龙升天,山脚下还立有“黄帝铸鼎处”的石碑。

  李珠儿道:“这嵯峨山就像是现如今的大唐,正面看巍峨耸立,不可攀缘,其实从背后看不过徒有其表。”

  此刻空中又开始飘起雪来,江朔向南眺望却哪里看得见一百多里外的长安城。

  绕过嵯峨山,取道洛水河谷北上,这洛水可不是东都雒阳外的洛水,东都的洛水水以地名,原是叫雒水,魏黄初时才改称“洛水”,时人为区别两水,称东都洛水为南洛水,关中以北的洛水则称北洛水。

  冬季枯水,四人四马在河谷的冰雪中踏行,这一日风雪大作,一行人在河谷中艰难前行,这四匹马虽然也堪称良驹,但比不得龙骧天马神骏,想到黄马,江朔不禁又想起湘儿,不知她是否平安抵达了东瀛日本国。

  江朔忽然想到为什么自己在安南登岸之后,不直接去东瀛找她,若当时拜托冯大首领,未必不能找一艘船去东瀛,可自己居然没想到这一节,浑浑噩噩跟着众人到了南诏,之后颠簸于南诏、蜀中各地,倏忽间已过了一二年的时间,竟没想到要去找湘儿,他不禁深深自责起来。

  罗罗见江朔闷闷不乐,驱马凑过来问道:“江兄弟,想什么呢?心事重重的。”

  江朔不愿对她提起湘儿之事,此刻山河破碎,正当以国事为重,怎可能放下一切远渡重洋去寻湘儿,回道:“我只想起了一位故人。”

  李珠儿却似是看穿了他的心事一般望了他一眼,罗罗还待再讲,江朔忽道:“有人来了!”

  罗罗转头问空空儿道:“在哪儿?”

  空空儿耸耸肩,表示自己没发现。

  江朔道:“从南面来,距我们尚有里许……太远了分不清多少人……”

  罗罗好奇道:“江兄弟,你是会占算么?相隔一里,怎么可能发现人么?”

  江朔道:“若是行人自然不行,但一支马队还是能发现的,他们的马比我们快得多,一会儿就要赶上来了,怎么办?”

  李珠儿却是丝毫不怀疑,道:“不知道是敌是友,先寻地方藏起来。”

  空空儿抬头左右四顾,指着不远处的一道山梁道:“看那边有个山神庙,我们去那边躲一躲。”

  然而河谷中积了厚厚的雪,随便往哪里走都会留下蹄印,却去哪里躲藏?空空儿对江朔挤挤眼睛笑道:“溯之,你能发现一里之外的奔马,看来内力已在我之上,不过么,轻功却未必胜得过我,我们来比试比试。”

  江朔心道,都什么时候了空空儿居然还想着比试轻功,正待说不比,却见空空儿忽然跳下马来,一哈腰竟然将自己骑乘之马抗在肩头,飞身就往山上跑去,原来他说的比试轻功竟是指的这个。

  空空儿双足踏在雪上果然只留下浅浅的印记,独孤湘曾经对江朔说过轻功的最高境界称为“草上飞”,说是腾身而起,可以在秋季及腰高的茅草上飞奔,既不会落下,也不会踩塌茅草。如今看空空儿的身手,虽非“草上飞”却可称为“雪上飞”,比之草上飞似乎更有难度,更何况他还扛着一匹八百多斤的马呢。

  江朔见状争雄之心亦起,也学着空空儿的样子,下马扛起坐骑向上飞奔起来,两匹马儿惯被人骑,可从来没有骑过人,不禁吓得嘶鸣不断,但被风雪之声掩盖,离得稍远就听不见了。

  二人几乎同时到了庙门前,但空空儿先发而二人同至,其实速度上江朔已胜了半筹,但看雪地上的印记,空空儿留下的印子极浅,此刻天上风雪未停,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足印已几乎无法分辨了,而江朔落足虽然比行人还浅,但比之空空儿还是深了不少,轻身功夫优势空空儿更胜。

  二人在南诏曾经比试过一次轻功,江朔尚逊色一筹,但后来江朔在峨眉山经广濬点拨,悟彻炁体源流之理,他每日勤加练习,内力比之在南诏时又高了许多,因此与空空儿已几乎不分轩轾了。

  空空儿赞道:“溯之,你何时又得了什么奇遇,居然进步如此神速!”

  二人惺惺相惜,相视大笑,又折回来,李珠儿和罗罗仍在原地未动,她们可没有这样的身手,只能在河谷中等待,空空儿和江朔又一次如法炮制,将她二人的坐骑也运上山去,二女则施展轻功紧跟其后,她们虽不能负马奔行,空身在雪地上踏雪无痕却非难事。

  将四匹马在庙后拴好,掩好庙门,在门内隔着门缝向外看,不一会果见满天风雪中跑来十余骑,罗罗道:“江兄弟,你太厉害了,看这些马的速度,只怕刚才相距还不止一里呢。”

  江朔此刻可顾不上罗罗的吹捧,因为下面的马队忽然慢了下来,一人道:“尹老,先前的马蹄印子忽然不见了。”

第712章 风雪祠庙

  江朔转头和李珠儿对视一眼,道:“尹子奇!”

  此刻风雪正盛,江朔他们上山的痕迹早已被掩盖了,但他们一路行来,可没有刻意控马,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上留下了四行蹄印,四人只管上山时不留痕迹,却忘了身后留下的足迹,若是寻常旅人还有可能会忽略,山下这对骑手却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细节。

  那是尹子奇和他的璇玑阵武士,他们的坐骑来自极北苦寒之地,因此在这样的风雪天气中仍能奔行如飞,先前说话之人正是何万岁,他的阿弟何千年道:“大兄,许是风雪太大,掩住了吧?”

  何万岁摇头道:“这一路下来风雪都是一样的,何以会突然断绝?”

  尹子奇却抬手止住他二人,道:“山中怪事多得很,无需挂怀,我们只管赶路就好。”

  二何兄弟是奚人,奚人崇信珊蛮教万物有灵之说,只道确如尹子奇所说,这马蹄印子许是山中精怪故布迷阵,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只要不加理会,山神鬼怪也不会为难旅人。

  二人于是呼喝队伍要再度出发,尹子奇却道:“且慢!前面山上有座房子,赶了一日路了,去那边暂避风雪,歇息一下吧。”

  何万岁听说山中常有这种突兀出现的房屋,其实都是山中精怪虽幻化,他们刚刚遇到蹄印消失的怪事,就出现了这座房子,岂不是太巧了么?他叉手道:“尹老,这房子前后均无屋舍,孤零零立在山岗之上,只怕有古怪啊……”

  尹子奇却一抬手打断他道:“鬼神皆无稽之谈,休再多言,上山!”

  二何兄弟心中嘀咕,你自己说的山中多怪事,怎又说鬼神是无稽之谈,但二人既是尹子奇的徒弟又是他麾下战将,自然不会对尹子奇的命令有丝毫的违拗,立刻招呼众骑士策马上山。

  江朔等人暗暗叫苦,这山神庙并不大,只一进院子,尹子奇等人上山如何能不发现他们?

  李珠儿道:“不管怎样,先进殿内再说。”

  空空儿道:“先说好,我不与尹子奇交手。”

  李珠儿白了他一眼,径自推开了山神庙的殿门,进门才发现,这殿内并无泥胎木塑,供案后只有数层木刻的牌位,原来这不是山神庙,而是某家大户人家的祠庙。

  按唐代居丧制度,要为去世的父母服丧三年,不过居丧只要在家即可,说是三年其实也只有二十七个月,两年多一点而已。但也有严格遵循儒家孝道的世家,会在父母坟边守孝居丧。

  当然不会如孔子时代一样,真的结庐而居,关中世家大族传承数十代人,跨越千年,祖坟陵园蔚为可观,墓边守孝的屋子也建得如小庙一般。

  这就是一间这种用处的祠庙,供桌正中摆着一个披着白麻的牌位,更有灯烛、果品,看来是有人每日里在此供奉,江朔见牌位上写的是家慈某氏神位,原来是某人在此为母守孝,看时间已过了一年多,唐代守丧满一年祭奠称“小祥”,两年称“大祥”,一般在墓旁居住也就一年左右,而此人过了小祥仍然住在山中,看来守孝甚笃。

  这时大殿侧面的门帘一掀,走出来一个童仆,那童儿一身的麻衣,手上拿着香锞祭奠之物,忽见屋中多了四人,瞪大了眼睛,举手一指,就要喊叫。

  李珠儿那容他出声?上前挥手连点,将他哑穴麻穴一齐点了,那童仆一手戟指,一腿跨步,大瞪其眼大张其口,却就此定住,只有两个眼珠还能溜溜转动。

  江朔温言道:“小哥莫怕,我们不是恶人。”

  说着他把那童儿在胁下一夹,掀开门帘,进了偏屋。

  这是祠庙不大,中间是祭祀的祠堂,两侧用墙各隔了一个小屋,这一侧是下人的房间,靠南放着做活计的桌子,靠北是一张简单的床榻,除此之外,这间屋子也充做了堆放工具和杂物的房间,里面形形色色堆满了东西。

  江朔把那童仆往床榻上一放,自己回到门帘处,见只有罗罗在向外张望,李珠儿已上了房梁,空空儿则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江朔知道空空儿和李珠儿与尹子奇颇有渊源,不想被他撞见,都各自躲起来了。

  这时喀啦一声,庙门被推开了,尹子奇居中,何万岁为首的七名北地武士簇拥着他闯进屋内,何万岁警觉道:“这里有人!”

  尹子奇道:“两边查看一下。”

  江朔心头一紧,手握宝剑,他知道璇玑阵需要七人满员才能发动,只等何万岁过来,先斩杀几人,阵型就不得发动了,不料另一侧的门帘一挑,走出一身穿麻衣腰扎白带的汉子。

  那人的身形如同一座黑铁塔一般,既黑且壮,一身孝服显然是为母守丧的正主,那人虽然生得粗豪,出言却谦谦有礼,虽然颇感意外,仍然叉手道:“诸君何人?为何闯入我来家祠庙?”

  尹子奇眯着眼睛打量他,此人显然是个练家子,这引起了尹子奇的怀疑,他不答那人问话,反问道:“风雪封山,尊驾为何住在此间荒山之上?”

  那人一愣,强压怒火道:“来某在此为家慈守丧,已有一年多没有下山了。”

  这时何千年推门而入,他手下的武士却各持弯刀立在门外,似乎还押着一人,何千年对尹子奇道:“庙后有四匹马!”

  此言一出,何万岁等武士的手一齐手按刀柄,全神戒备。

  尹子奇笑眯眯地望着那姓来的汉子,道:“阁下既然守丧从未下山,要马何用?”

  那人也是一愣,道:“祠庙中只有我和童仆二人,并无他人,也没有马匹啊。”

  何千年道:“尹老,此人说话不尽不实,不说得是山中匪盗,不若一刀杀了,再两厢找他的同党。”

  尹子奇瞪了他一眼,道:“端的沉不住气,我们是官军不是强盗,怎能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先把萧郎请进来。”

  他自恃武艺高强,就算这祠庙中藏了四五个盗匪,他也不放在眼里,尹子奇早就察觉到右侧偏室内还有人,但江朔和空空儿气息藏匿得极好,他没有发现,只能察觉到童仆、罗罗和李珠儿的气息,此三人加上这姓来的恰是四人,与后面马匹数量相同,以至于尹子奇以为祠庙中就只有这四人而已。

  尹子奇也称得上北地的大宗师,李珠儿固然比他不过,罗罗就差得更远了,尹子奇知道隔壁还藏了两个高手,但绝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好整以暇,对那姓来的汉子叉手道:“来郎,我们要有紧急军务赶往振武军,但风雪太大道路难行,想在这里暂避,还请来郎行个方便。”

  姓来的汉子不悦道:“非是来某小器,此庙乃祭祀我家先人之所,实在不方便外人进出,众位要暂避风雪,可立于廊下。”

  尹子奇却浑若未闻,径直走到供案前,抽了三支香在白烛上点燃自顾自上香给来母的神位拜了三拜,姓来的汉子想要上前阻拦,却被何万岁等人上前围住,何万岁道:“外面风雪太大,门廊无法遮蔽,还请来郎恕罪。”

  口里说得客气,手上却要将他搡到一边,姓来的汉子正要发作,这时何千年率领手下押入一人,那人见了黑大汉就高喊道:“瑱兄救我!”

  那汉子闻言一惊,定睛一看,道:“莫不是萧拾遗么?”

  那人道:“正是萧昕,来瑱兄救我!”

  原来这黑大汉叫来瑱,他怒道:“尔等何人,羁押朝廷命官所为何来?”

  这时也不需尹子奇吩咐,何万岁“仓郎”一声抽出腰间弯刀,照着来瑱就劈,没想到那来瑱身手十分敏捷,一侧身避开了何万岁这一刀,何万岁手下武士此刻纷纷弯刀出鞘,围上来乱刀劈砍过来,来瑱向后腾身一越,又就地一滚,竟然躲回到门帘之内。

  江朔见他身手称不上飘逸潇洒,没有一丝花哨,但却十分实用,趁敌人不备,三两下就退入侧室去了。也是何万岁等北地武士大意了,他们没想到这来瑱如此敏捷,并没有布成璇玑阵,否则以他的身手怕也难以脱逃。

  何万岁拿眼一横,道:“左右散开,你们两个进去,小心这厮有刀剑。”

  唐人尚武,多有佩戴刀剑的,来瑱退入侧室可能就是去取武器的,北地武士分成三拨,各自守着侧门的两侧,中间二人用弯刀慢慢挑开门帘,不想只听“嗖”“嗖”两声,二人均面部中箭,哼都没哼一声,倒地便死了。

  江朔见那二人均是眉心中箭,直贯其脑,人倒在地上,箭之尾羽还在突突乱颤,可见此人弓术之精,力量之猛。

  祠庙中的北地武士都是一惊,门两侧的武士一时愣在当场,不知该进还是该退,就在此时,却听屋内弓弦响处,两枚羽箭透墙而出,门两侧的武士太阳穴上忽然钻出两个箭头,竟然是那人以强弓射穿墙壁,羽箭透墙而出,将躲在门两侧的武士头颅贯穿,二人当即毙命,尸体却被箭杆挂住,依然僵立在门的两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