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燕军人马实在太多,用这办法虽然骇人听闻,但杀伤敌人的效率却是极低,江朔一闪目,只见已有许多武士弃马涉水步行,手持刀、矛、弓弩,逼了上来。

  江朔问孤独湘道:“湘儿比赛吗?”

  独孤湘原本最爱和江朔比赛,但后来江朔功夫突飞猛进,独孤湘早不是他对手,便多时没有再谈比赛二字了,但听江朔邀战,自然不会认输,问道:“赛什么?”

  江朔笑道:“你见过牧马人吗?你往东我往西,看谁圈住的马群多。”

  独孤湘双手乱摇道:“不比,不比……你有龙骧天马,我怎么比得过?”

  江朔道:“湘儿,你骑老马怎么样?比不比?”

  江朔初见干草玉顶黄时就称它为老马,其实彼时干草玉顶黄只是长相奇特,年齿则不过两三岁,如今十几年倏忽而逝,干草玉顶黄可是真正的“老马”了。

  独孤湘故作沉吟道:“嗯……这还算公平,不过呀……”说话间独孤湘忽然跃上龙马,嬉道:“我要往西攻!”

  说着她一催老马,抢先向西面跃去。

第737章 河畔之战

  老马与独孤湘在东瀛一起耽了两年,已颇知独孤湘的心性,独孤湘腿上微一用劲,老马便向西驰去,江朔笑着摇头,自发足向东跑去。

  燕军骑队方才被江朔以马语扰乱,群马在河道中乱窜,这支燕军先锋失了领军都尉,已然打乱,武士们也不再渡河,正拼命打马沿着河道向东西两侧驰去,因为背后还有燕军大军,固然不能往回走,却也不能留在原地,否则大军一至,难免遭其冲撞践踏。

  江朔与独孤湘的目的是阻止这支五千人的骑兵渡过滹沱河,对于他二人,河道中的局面越乱越好。

  江朔与独孤湘一东一西,沿着河岸奔驰,将燕军往回赶,江朔发马语将战马往回赶,独孤湘则更简单了,只需一拍老马,干草玉顶黄发出龙吟一般的长嘶,早把左近的马匹嚇得往回窜去。

  燕军已察觉这二人一马能扰乱战马的行止,早有武士下马步战,但二人速度极快,那些弃马燕军骑士如何追赶得上,朔湘二人驱赶着马群,后面拖着百余人长长的尾巴,场面十分滑稽。

  偶尔有从燕军中斜刺冲来的武士,立刻就被江朔挥掌击得飞回,独孤湘则挥动白练长索,以银球打击,中者或碎头颅或塌胸肋,无不立毙当场,余者见状,不敢再贸然进攻,只假意吆喝却不接战,任凭二人驱赶着返回对岸。

  果如江朔所言,只他和湘儿二人,就搅得燕军这五百多先锋骑军乱做了一团,河道中的土地十分松软,马蹄踏处,河中淤泥翻滚,沙洲上也是倒泥翻浆,与日间唐军围逼史思明大军一般的情景。

  二人一人向东一人向西,各自跑出了百步,已跃过了两军的锋头,又复转回,二人同时选择了无视迎面而来追兵。

  一直跟在他们后面跑的燕军武士见二人折返,都是一愣,只一愣神的功夫,便与二人擦肩而过,眼看着二人反向跑去,两群士兵大眼瞪小眼,万般无奈,只能转头再追。

  朔湘二人生生将这数百骑军赶回对岸,其后骑军大队已到了眼前,大地都隐隐颤动起来,燕军前锋显得十分惊恐,到了对岸,仍想要向两侧退开,独孤湘对江朔道:“朔哥,这可怎么比?也看不出来谁赶的多呢。”

  江朔笑道:“自然是比谁放走的多。”

  他向西面一指,却见已有不少先锋骑兵向西跑的远了,独孤湘喊道:“呀,朔哥,你守的西面跑了好多人,现在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独孤湘自己说的要去西路,此刻见西边走脱的骑兵远比东边的多,立刻改口说西边是江朔所辖,她自己却一夹老马,向东驰去。

  江朔也不怪她混赖,反而觉得心中暖融融的,异常亲切,他立刻掉头往西跑去,二人和追击的步战骑兵又一次错身而过,那些骑兵身披重甲,手中刀矛亦比普通步兵沉重,此刻早已跑的呼哧带喘了,见状也不再追了,只站在原地喘息不已。

  江朔和独孤湘绕到先锋军两侧,把他们往回驱赶,挡在大军前方。

  这时骑兵大军已经驰到近前,江朔这才发现前排骑兵均平端骑矛,如一台飞速移动的障刀车一般,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先锋军显得十分恐慌,又有不少人跳下马来,向东、向西、向南跑去。

  人不似马,这么多人跑将起来,江朔和独孤湘可没办法讲他们重新赶回到一起去,但人的速度比不得马,不能他们跑开,后面的骑军已经轰然撞了上来,无论人马,不是刺死就是撞到,紧接着数千骑兵践踏而过,几乎将这支先锋军整个踏入泥地之中。

  江朔将先锋军往回驱赶,是为了阻挡大军前进,他满以为大军为其所阻,会慢下来,甚至陷入混乱,没想到他们居然完全无视先锋军,直接闯了过去。

  其实并非燕军残忍,战场上优柔寡断只会导致全军覆没,任何一个称职的将领恐怕都会做出猛冲过去的决定。

  四千多骑兵冲入河中,蹄声如雷,河水如沸,这时任江朔还是老马可都已经无法阻拦了,不消片刻,便有半数燕军骑队渡过滹沱河,江朔不禁大悔自己托大,如今公孙琼岩石骑兵尚未绕到攻击位置,自己可没有补救的法子了。

  就在此时,忽听一声凌厉的破空之声,一支雕翎箭正中跑在最前面的骑士,那人没来及发出惨叫,便坠下马来。

  江朔一愣,燕军骑兵却视若无睹,只顾策马抢渡大河,这时空中传来蝗虫过境般的“咔咔”声,数百只羽箭从南岸的小树林中飞出,看这些羽箭曲射的轨迹,不难猜测林中潜伏了数百长弓手。

  江朔心中一喜,想来虽然自己夸下海口,公孙琼岩还是留下张奉璋在林中潜伏,在此紧要关头突然杀出,以弓弩阻滞燕军,为公孙琼岩赢得兜击的时间。

  燕军身上披甲头戴兜鍪铁盔,这数百支羽箭能射落的武士十分有限,他们仍悍不畏死地向前猛冲,树林距离河岸不过百余步,看来燕军是准备直冲入林中,一旦近距离接战,弓箭手便绝无胜算了。

  几乎在第一轮羽箭落在燕军身上的同时,第二轮羽箭又已经飞在空中了,江朔知道弓兵作战不同于单打独斗,可以短时间内射出连珠快箭,需要时间协调一致,同步发射,这样就同一批弓箭手的攻击必然会有间隙,不可能如此密集,看来林中所藏弓箭手至少有两批,也就是千余人。

  这可就不对了,一来公孙琼岩手下的朔方骑军手中应该没有这么多长弓,二来公孙琼岩自己都说了,分兵一半于兵法不合,又怎么会如此安排?

  江朔正迷惑间,第三轮羽箭又至,江朔这次加倍留意,能明显察觉到这次羽箭发射的位置与之前不同,看来还有第三队长弓手,如此又有一轮羽箭,看来林中至少藏了两千长弓手,数量已经与公孙琼岩总兵力持平了,显然藏身林中的并非朔方军。

  四轮羽箭落了百余燕军骑士,对于四千多人而言,还不足以伤其筋骨,燕军中鼙鼓声连成一片,军马疯狂驰骋,愈加卖力地向小树林冲去。

  眼看燕军即将冲入树林之前,却见藏身林中的军队竟然主动现身了,这些人所持却并非长弓,而是人手一支臂张弩,如此近的距离上,平射的臂张弩比长弓的破甲效果可是好多了,瞬间割麦子一般,射落了百余骑兵。

  在唐军之中,长弓手是独立兵种,弩机则骑兵或步兵均可配备,盖因历朝历代要训练出“齐准狠”的弓箭手都十分困难,而臂张弩是直瞄直射对于军士训练的要求不高,故而基本可以认定这些弩手又是另一批军士。

  弩手不断从林中涌出,不一会儿就有了约莫五百人的队伍,臂张弩虽强,但这些弩手的射术不精,连续数轮射击也不过又增加了一百具不到的尸体,由此可见,他们也绝不是赫赫有名的太原弩兵。

  但能连续射出破甲铁矢的弩机对于燕军骑兵的心理威慑更强,冲过河的骑兵阵型立见松散,后面的骑兵也控辔减速,不敢再冲了。

  这时凄唳的长箭破空又一次响起,这次却是四队长弓手联手抛射出的羽箭,漫天飞蝗终于打破了燕军最后的犹豫,他们调转马头往回跑去。

  江朔和独孤湘已自绕回南岸,弩兵似乎知道他们是谁,并不向他们射击,只顾托着弩机,跟着燕军追击下去,看这般情形,领军之人应该尚未出出林。

  江朔和独孤湘刚想入林一探究竟,却听河北岸鼓角声大作,却是公孙琼岩不早不迟正好杀到了,正将燕军骑兵堵在河道之中。

  此刻无论是河中还是沙洲之上都被燕军骑兵踩得一片泥泞,燕军身披重甲,深陷泥泞之中举步维艰,无法组成阵势,朔方骑军身披轻甲,策马往来隳突,可比燕军重骑兵轻捷得多了。

  他们用环首刀环上的红色布绦牢牢绑扎在自己手上,用力劈砍之际也不用担心丢了武器,朔方军手中的环首大刀遇甲破甲遇马斩马,竟是无往而不利。

  此刻战场局面混乱,燕军一时分辨不清朔方骑兵的数量,只觉得北岸个个是凶神恶煞,艰难地拨转马头,再度向南岸跑来,然而南岸此刻也是要命的阎王。

  已有一千弩手,两千长弓手走出小树林,不断向回头往南的燕军倾泻箭矢,就算射不死人,射倒了马也会造成燕军更大的混乱,公孙琼岩显然既有经验,见对面弓弩手压制住了敌军,忙变换队形从两翼,向中间一路砍杀进去,这样既能有效杀伤敌军,又不怕被南岸弓弩手的流矢所伤。

  滹沱河之畔的战斗此刻沦为单方面的屠杀,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朔方军与南岸弓弩手联手,除了少数逃跑的之外,将近五千燕军几乎全数消灭了。

  江朔正在心中猜测谁是带兵之人,却见一人策马向二人驰来,距离四五十步时,他便已经下马步行,抢步到江朔前面,叉手施礼道:“参见江少主,不料竟在此处相会!”

  江朔和独孤湘都是一喜,异口同声地喊道:“曜郎,怎么是你!”

第738章 妥为布置

  来人正是青年神弓手王栖曜!

  王栖曜叉手再拜道:“少主、湘儿,这些年你们都去哪里了?我回到中原就没了你们消息,江湖弟兄和诸位把头都毫无头绪,虽然知道少主武功冠绝天下,绝不至于有危险,但弟兄们仍是十分挂念。”

  独孤湘道:“这说起来可就话长了……”

  江朔闻言忙掐断她的话头道:“我们的故事一两日也说不完,容后再说也无妨,曜郎,还是你先说说你怎会到了此地?还统领这么多弓弩手?”

  王栖曜道:“少主有所不知,安禄山造反之后,颜真卿颜大人在平原首举义旗,不但河北各郡县群起响应,隔河相望的河南道淄、青、齐、济、濮各州也多有呼应,栖曜是蒲州濮阳人,随着我郡尚衡尚大哥同赴平原义军大会。”

  江朔道:“我听说这次大会上颜大人被公推为盟主。”

  王栖曜道:“不错,当时我就在场,之后义军不但抵挡住了安贼派来的军队,更主动出击,收复了不少州县。”

  江朔道:“是了,曜郎你弓术了得,在义军中自然脱颖而出,颜大人让你统帅弓兵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王栖曜道:“少主谬赞了,义军的主力除了各郡原有的唐军,就是咱漕帮的弟兄,尚衡大哥本就是漕帮的舵主,他挑选出帮中弓术好的弟兄让我统领,此番一千弩兵乃同盟各郡的唐军步军,两千弓手可都是漕帮兄弟,不过军械是颜大人从各郡县府库中收集而来的。”

  江朔先前见冲出树林的弩兵果然都是手持弩机,腰挎横刀,着装统一的唐军士卒,而此刻有长弓手陆陆续续从林中走出,却是除了弓箭之外,衣着各异,亦不披甲的义军。

  江朔又问道:“曜郎,平原距离这里可不近,你们怎么会恰好在此处设伏。”

  王栖曜道:“颜杲卿老相公遇害之事,想必少主已经知道了,目下东南面的义军连成一片,自保尚且无虞,北边的弟兄们在山泽中藏身,燕军也奈何不得,只有西边损失最为惨重,目下只剩饶阳一座孤城了,我们一直在设法给饶阳输送补给,才能力保城池不失。”

  江朔点头道:“原来如此……”又笑道:“要说输送之法,确实无出我漕帮的。”

  王栖曜道:“前几日我们得到消息,燕军要从定州调动一支骑军前来,专在路上巡哨劫杀运输队,叫我们便无法向饶阳输送,尚大哥命我主动出击,抢先消灭这支骑军。”

  这时朔方骑兵已经打扫完了战场,公孙琼岩与张奉璋渡过滹沱河,与江朔相见,张奉璋和王栖曜虽都是漕帮中人,但分属不同,因此并不相识,江朔给他们互相引荐了,二人才知原来都是河北义军,忙互道久仰。

  江朔道:“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我们还当这支燕军是来增援史思明的呢,没想到他们南下所为别事……”

  公孙琼岩道:“虽是误会,好在两军联手全歼了燕军,结果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王栖曜叉手道:“惭愧,栖曜此番是托大了,今日若无朔方军从后掩杀,以致敌军大乱,单凭这三千弓弩手可也未必能胜。”

  独孤湘道:“我说怎么那边史思明打得这般热闹,这支燕军还在悠闲地埋锅做饭,原来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动静。”

  正说话间,忽有一匹快马冲来,那马来得太急,马上骑士勒马不住,眼看就要撞到人堆里面,江朔伸手轻轻一按那马,口中发出“噗噗”两声,那疯马立时安静下来,安安稳稳地停在江朔面前。

  马上骑士心中惊奇,却不及发问,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滚鞍下马,对王栖曜叉手道:“王将军,南面藁城方向,有大军向此地行进,距此不过十五里了!”

  王栖曜忙问:“有多少人马?”

  那斥候道:“步骑不下万人,军队打燕军旗号。”

  江朔惊呼道:“史思明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

  公孙琼岩摇头道:“应该不可能,我们突袭这支燕军,战场上逃跑的人可都还没跑出十里去呢,史思明怎么可能未卜先知发兵来援?我看恐怕是史思明先退到藁城,但知道藁城孤城难守才又领兵来占九门。”

  独孤湘道:“那我们趁其立足未稳,直接迎头痛击,活捉史思明!”

  公孙琼岩道:“不可……史思明前番虽败,但兵力仍在,我们加上河北义军不过五千人,贸然出击,未必能胜,我们歼灭这支骑兵的任务已经完成,还是速回常山复命为上。”

  众人皆叉手称善,当即引军往常山方向撤退,王栖曜原就是颜真卿派来帮助饶阳解围的,如今史思明的军队从南面过来,他自然不能再原路返回,又听说李光弼已帅大军进入河北就在常山城内,颇觉振奋,便提出也随江朔等人一同回常山,再随李光弼大军一起行动,收复饶阳。

  由于有步兵弓弩手加入,回到常山城中已是子夜时分,城内却无人安歇,李光弼听说大获全胜自然十分兴喜,听江朔述说经过,又不觉额手称幸,对王栖曜道:“久闻曜郎神射功夫,今得曜郎相助,可说是如虎添翼。”

  独孤湘问道:“李将军,何时发兵再伐史思明?我看九门城破破烂烂的,不堪一击。”

  李光弼笑而未答,手下一裨将却道:“你当李将这半日按兵不动么?常山九县,我军已夺其七,现在只剩下九门和藁城两县了。”

  江朔这才知道为大将者的眼光与寻常人全然不同,李光弼一边让骑军前出闹出动静,一边却不声不响把周边的县城尽数占领了。

  张奉璋喜道:“如今九门、藁城已成孤城,李将军正当调集大军,一举击溃史思明。”

  李光弼却摇头道:“不,命令军士修补城墙,严守不出。”又对张奉璋道:“我对你另有差派,奉璋你速带本部人马,到石邑驻守。”

  张奉璋不解其意,众人听了也是一头雾水,王栖曜叉手道:“饶阳被围,情势紧急,李将军若深沟高垒只守不出,可不知道饶阳卢全诚还能坚持多久了!”

  李光弼笑道:“史思明和蔡希德二个月都没打下来饶阳城,今日更不用担心了。”

  独孤湘疑惑道:“这却是为何?”

  李光弼道:“湘儿,你想啊,一个是困在城中二月有余的疲弱之师,一边是扼守要冲的上万生力军,若你是史思明、蔡希德,你先对付谁?”

  独孤湘恍然大悟道:“是了,他们定然派少量军队看住饶阳城,先把朔方军赶出常山才是最要紧的事。”

  李光弼点头到:“史思明驻军九门,就是不想回饶阳了,不过史思明为人色厉内荏,他一定不敢用手头这点兵力再次功过来,应该会在九门召集更多的军队之后再攻常山,因此我说我们还有修补城墙的时间。”

  独孤湘道:“那你让张奉璋去那个什么石邑又是何意?”

  李光弼却不回答,望向张奉璋道:“奉璋,你倒说说我这是何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