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99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井真成点头道:“龟息之药有十二时辰的药效,今夜回来尽来得及。”

  高力士、晁衡自小黄门给他牵来坐骑,其他人再无多余的马匹,这些人都是轻功极佳,他们也不显露本事,只是默默跟在殿后的步兵之中。

  龙武军如赤金色的彤云,裹着圣人,外面飞龙禁军却如黑云般翻滚于外,江朔心中默数,身穿黑色玄甲的骑步军马有两千人之多,远比数百金色龙武军要多得多,难怪太子有突然发难的底气,不过这太子手握重兵,还拐了两道弯,让陈玄礼和龙武军出手行事,忒也的心思深重了。

  再度出发时正是夏日正午,禁军与文武百官三千余人一路迤逦向西,日落时到了岐山县,却传来贼兵前锋出现的消息,禁军不敢驻足继续前行,直至三更过了一刻才停了下来,江朔在队伍中举目看时,他竟然认得此城,一座虽小却高大坚固的关城——陈仓。

  只半日时间竟然行了近二百里,这些王公贵族为了逃命也算是拼尽全力了。

  县令居然没有逃跑,率众出迎献饼食,虽然只是寻常面饼而已,对于饥肠辘辘众人而言比任何珍馐都要美味。

  井真成借着众人四处寻找歇宿之地的混乱当口,避人耳目悄然出城,江朔和独孤湘本欲与他同往,李珠儿却不让他离开县城,道:“好戏正要上演,溯之你却去管那妇人做什么?”

  江朔心头一震,想到我怎忘了珠儿此来,定是奉了裴旻的密令,难道……今日发生的一切也都是隐盟在暗中操纵?

  李珠儿听了他的疑问,不禁笑道:“若这样密谋巨子都能预知,太子、陈玄礼这样的人巨子都能操控,那他可真是神非人了……”她又正色道:“溯之,我们刚刚一起亲历了必然会记诸史册的历史!”

第765章 分道扬镳

  不等江朔回味李珠儿话中的深意,忽听城内四处传来如雷的欢呼声,实难想象禁军在如此疲惫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如此的士气高涨。

  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李珠儿道:“去县衙看看,便知分晓。”

  葛如亮道:“安贼叛乱以来,皇帝虽然昏招迭出,但他绝非昏聩之人,自然知道诛杀杨国忠、逼死杨妃的幕后主使乃是太子,父子二人决计不可能再一路行了,今夜定然还有事情要发生。”

  独孤问捻须道:“葛儿所言不错,朔儿既已知自己身世,对于李唐皇家之事自也不能置身事外,何妨前往一探究竟。”

  江朔道:“那便一起去瞧瞧,不过……珠儿你若要不利于圣人与太子,我可不答应。”

  李珠儿嗤了一声,不置可否,也不打招呼独自当先向县衙方向走去,江朔、独孤湘和独孤问、葛如亮夫妇互相对视一眼,旋即跟上。

  众人城中施展轻功在城中快速穿行,见禁军人人面带喜悦,人人手中拿着不知哪里来的彩绸,以至无人理睬这一行人。

  江朔跟在李珠儿后面,心道:珠儿的武艺精进甚快,看她与那边令诚的功夫倒是一路的,却不知这门阴毒的功夫是从哪里学来的。

  众人皆身负不俗轻功,陈仓城不大,李珠儿又熟悉路途,不消片刻便到了县衙后院,李珠儿当先翻了进去,众人鱼贯而入,却见圣人、太子诸人皆在庭院之中,倒少了探查的麻烦。

  江朔以眼示意,让独孤问和葛如亮夫妇分散到两侧厢房屋顶上,他自己则和独孤湘、李珠儿一道,藏身中间大屋的屋脊之后。

  李珠儿的武功虽高,比之江朔却多有不如,江朔不担心她,却怕隐盟另有埋伏,便让独孤家诸位分散到两边屋面,守住庭院三面,以防有变。此刻江朔已颇具盟主的威严,三人不以他为后辈,立刻会意分散开来。

  一番布置完毕,江朔这才凝神向下看去,却见庭院中只圣人一人立着,太子李亨、陈玄礼跪在对面,高力士则跪在他身侧,李亨身后还跪了一白衣道士却从未见过,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想来文武百官与禁军侍卫都被圣人屏退了。

  只听陈玄礼正在向圣人回禀:“将士们已经尽数退去了。”

  圣人木然点点头,高力士赞道:“大家以情动人,太子的法子也好,才化解了此番危机。”

  江朔正疑惑间,却听太子李亨道:“幸而成都所贡春彩十余万匹恰在今日送到,我只是建言将彩绸分与将士以安人心,并无尺寸之功。”

  高力士道:“大家以退为进,罪己自责,将贡绸分发给将士,说听任他们各自还家,孝敬双亲,各好自爱,情动时泣下沾襟,便是铁石心肠之人也要动容。”

  圣人冷冷道:“我年老昏庸,任用非人,致使逆胡叛乱,两京失守,此皆是实,何来进退之说?”

  陈玄礼已脱了帽冠,以头抢地,道:“人心浮动,玄礼不能制,死罪也,将士们得了赏赐,军心已稳,誓言生死跟随陛下,绝无贰心。”

  圣人道:“好啊,买来的忠心也能长久吗?”

  陈玄礼伏地道:“今日禁军虽然逾矩,然诸杨误国,若不除之,天下人心离散,何以讨逆平叛?”

  圣人背着手道:“好一个平叛讨逆……陈玄礼,你也配说讨逆二字吗?”

  陈玄礼不敢再言,唯有不住磕头,“咚咚”之声不绝,额头已然鲜血淋漓了。

  这时太子李亨开口了:“耶耶不必再为难陈将军了,他确是对耶耶忠心不二,不忍见我大唐江山为贼人所误,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圣人哼了一声,转而对李亨道:“照你所说,如今贼人已除,我儿可有力挽狂澜,克定天下之策?”

  李亨与那道士对视一眼,终于下定决心,跪在地上长身叉手道:“儿愿留在关中,与叛贼死战,以护耶耶安然入蜀。”

  圣人道:“关中哪儿还有一战之力?”

  李亨道:“尚有朔方军一镇。”

  圣人沉吟道:“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百战名将都败了,郭子仪只这些人马,能行吗?”

  江朔听到他们提起朔方和郭子仪,不禁精神一振,他知道原本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已经打开了局面,差一点就能直取范阳,擒杀史思明,却在关键时候得知潼关失守,才匆匆回军,坐失良机。

  分别时,郭子仪曾说要引军回朔方,看来李亨也已经得到消息了,江朔知道高仙芝、封常清绝非浪得虚名的无能之辈,但他们在雒阳、潼关时军兵虽众却都是临时招募的义勇,并非西域精兵,至于哥舒翰,也是因为边令诚的陷害才致兵败被俘,三人之败均非战之罪。

  郭子仪则不同,他手下的朔方军人数虽少,却是百战雄兵,与叛军曳落河、同罗骑兵等精兵相比也毫不逊色,若在外指挥得当,在内无奸臣掣肘,与崔乾佑对决胜负犹未可知。

  但江朔没有机会上前讲述,只听李亨道:“亨不敢言必胜,惟愿这支孤军能拖住叛军,使其不得南顾,海内如颜真卿、张巡等忠义之士正在积蓄力量,只要朝廷尚在,假以时日定能克定天下,迎圣人还都。”

  圣人对那白衣道士道:“李泌,其中也少不得你的擘画吧?”不等道士回答又自顾自叹道:“你当年以神童之名入长安时,才不过七八岁的样子,如今也过了而立之年了吧?”

  那道士李泌抬起头来道:“山人今岁已三十有五了。”

  江朔见李泌面貌丰神玉朗,蓄着三绺墨髯,颇有神仙风采,想来李珠儿所言太子身后的高人便是他。

  圣人点点头道:“好啊,当年我命你为翰林待诏侍奉我儿,后因国忠之故远迁蕲春,如今国忠已死你也回来了,我儿得你辅助,朕也就放心了。”

  李泌再度低头伏地,不再多言。

  圣人说话始终不疾不徐,家里的老人拉着远来的客人唠家常一般,仿佛日间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一般,但庭院中气氛压抑,无人有轻松之感。

  终于还是李亨打破了沉默,他起身道:“儿臣明日护送耶耶到陈仓后,便即分离,耶耶由散关入蜀,我自前往灵武。”

  圣人似在抬头望月,并未理会李亨,李亨又道:“让静忠率飞龙禁军为随扈。”

  圣人忽然转头瞪着李亨道:“你还想在朕身边安插耳目吗?”

  李亨慌忙伏低身子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担忧耶耶的安危。”

  圣人道:“朕贵为天子,不需要你来保护,陈玄礼也只管随你去,我只需力士随扈便好。”

  陈玄礼闻言大惊,又复“咚咚”叩首,边磕头边泣曰:“臣忠心可鉴日月,誓死不离陛下左右。”

  这下庭内屋上的诸人都有些听不懂了,独孤湘忍不住问道:“朔哥,这陈玄礼不是和太子一路的么?怎么现在又说对皇帝忠心不二,难道他要留在皇帝身边做太子耳目?”

  独孤湘此刻只觉皇帝颟顸,十分看他不起,便不再称他为“圣人”了。

  江朔摇头道:“看他情真意切,不似作伪。”

  圣人亦是不解,问道:“你与太子密谋,怎又要随我?”

  陈玄礼道:“玄礼非是与太子勾结,杨国忠为相以来,不但卖官鬻爵祸乱朝纲,进谗逼哥舒翰仓促出战以致溃败,此等祸根不除国无宁日,况乎杨贼在蜀地经营多年,臣恐圣人入蜀后为其所持后果不堪设想,这才铤而走险……”

  陈玄礼略去了杨国忠最严重的一条罪行,就是逼反了安禄山,他知道这是圣人心中断不可触碰的一块。

  圣人竟然为之语塞,良久才道:“可是,可是,贵妃是无辜的呀……”

  独孤湘道:“看来皇帝自己也知道杨国忠是个奸臣,却还听之任之,实在可叹可笑。”又叹气道:“不过他此刻还惦念着杨太真,还算有点良心,只是他不知道太真其实没死,朔哥你说井真成能救活太真妃子么?”

  不等江朔回答,李珠儿抢先道:“死活又有什么区别?他二人此生此世是无缘再见了。”

  独孤湘一愣,旋即神色黯然道:“是了,如此说来皇帝也是个可怜人。”

  李珠儿嗤了一声表示不认可。

  庭院内却无人回应圣人所言,圣人望月兴叹,道:“罢了,朕乏了,力士,扶朕入屋歇宿。”

  一个七十出头的腰板尚且挺直的老人搀着另一个更年长的颓丧的老人向中央大屋走去,余人皆匍匐于地不敢起身,这场面尽显苍凉气象,屋檐上的江朔也觉得心中郁垒说不出的悲切。

  然而高力士尚不及推门,“吱呀”一声,门从内部被打开了,高力士一惊之下,将圣人急转到自己背后,足尖一点,向后飘出了三尺,以他这个岁数的老人而言,算得是身手敏捷了。

  江朔在此屋屋顶,看不到下面户内的情景,只听一人朗声笑道:“今夜月色正好,圣人不再赏会子月么?”

第766章 传国之证

  江朔心头一震,与独孤湘对视一眼,却听庭院中高力士语带疑惑:“裴将军?你……你怎会在这里?”

  高力士将圣人护在背后,缓缓退入院中,却见一人随之踱入院中,此人身披褐衣,腰悬长剑,未戴幞头,头发在头顶简单挽了髻子,月光下一片银白之色,正是裴旻。

  圣人道:“原来是大唐剑圣,裴将军欲助我乎?”

  他话语中却殊无来了强援的欢愉,只怕圣人历经多次失败之后,此刻但觉大厦将倾,单凭一个“剑圣”尚且不足以挽狂澜于既倒。

  裴旻微笑着叉手道:“圣人,剑圣之名臣旻如何担得起,臣本已致仕,但见天下板荡,不忍见生灵涂炭,此番特来为圣人解忧。”

  圣人苦笑一声,道:“寡人之‘忧’,怕是爱卿难解。”

  裴旻摆手道:“好解,好解,臣自有妙计。”

  院中诸人或茫然、或警惕地望着裴旻,没有一人相信这位老将会什么有安定天下的妙计良策。

  裴旻不顾众人怀疑的目光,好整以暇笃定道:“安禄山、史思明之辈不足为虑,胡儿本无人望,此番进兵倒行逆施、一路烧杀掳掠,更是天怒人怨、人心尽失,民心不附如何坐得江山?”

  太子李亨冷冷道:“裴将军话虽不错,但平叛克乱还是要靠实力,言语当不得刀剑军马、当不得不战阵厮杀,裴将军可有实在之策?”

  裴旻道:“大唐非无强兵良将,平叛大业独缺领袖,旻之策无他,圣人御驾亲征,登高一呼必定群雄麋集,二京克日可复,何须攘臂扔之?”

  圣人捻须道:“叛贼初到河南,朕曾想要亲征,然为杨国忠所误,先下潼关大败,两京陷落,亲征岂非抱薪救火,以身饲虎?”

  裴旻摇头道:“何须圣人亲身涉险?依旻之见,李唐自有久经沙场的热血儿郎,圣人可传位于他,使其统领天下兵马,贼兵必望之披靡,中原可定矣!”

  高力士戟指裴旻怒道:“裴旻大胆!兜兜转转了半天,原来是要逼圣人禅位太子!”

  李亨和李泌二人面面相觑,也觉奇怪,李亨与裴旻素无交情,裴旻怎会忽然出现为自己张目?况且李亨从未带兵打仗,何来久经沙场之说?

  更重要的是裴旻此刻说的这番话,对太子李亨没有任何好处,李泌所定计策乃是护送圣人入蜀后,径到灵武**,遥尊圣人为太上皇,届时有蜀道阻隔,只需守住各处隘口,圣人便是不想做这太上皇也难回关中了,但此刻传位之言却是万万不能讲的。

  不料裴旻摇头道:“旻所荐举之皇亲并非太子,而是另有其人……”

  他忽然转过身来对着房脊朗声喊道:“朔儿,现身吧!”

  江朔正犹豫间,忽儿被李珠儿一托,他只觉肘下一寒,一晃神的功夫,已被带着从屋脊后飞出,轻轻巧巧地落入庭院之中,李珠儿、独孤湘紧随他左右,另两边厢房上的独孤问、葛如亮夫妇皆现身飘落院中,六人呈丁字形,将圣人、太子等一干人等围在中央。

  高力士认得李珠儿,惊呼道:“你是安庆宗的婢子!”

  李珠儿却不理他,向裴旻叉手道:“此间事毕,珠儿走了。”

  裴旻点点头,李珠儿一拜,竟然转身就走,不等江朔叫她,已翩然飞出院外,不知往何处去了。

  高力士又看向独孤问,警觉道:“老丈不是独孤家的族长么?陇右大族也想要干涉皇家之事了么?”

  独孤问胡子一撅没有说话,裴旻接过话头道:“独孤丈今日只是做个见证。”他叉手向江朔一比道:“这位江朔小兄弟才是裴旻举荐之人。”

  李亨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盯视着江朔,道:“我白日里见过这位小兄弟,不是姓江么,唐皇李姓,他怎么可能是李唐皇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9/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