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工,本来想着做生不如做熟,黎秋月最先打算请的是上午的两位,奈何她们都是宝妈,根本抽不出时间,黎秋月只能又给刘奶奶发了消息,找了两位新人。
“怎么不敲门?”
黎秋月说着便拍拍自己的脑袋,她忘了家门的隔音效果了。
“加个绿信,下次直接打我电话。”
黎秋月不好意思的冲两个小姐姐笑笑,她没还完债之前不打算把门铃放到外面去,还是绿信联系来的方便一些。
“我这边的报酬和事情,刘奶奶都跟你们说了吧?”
加了两个女孩的微信,黎秋月又确认了一遍,见两人都点了头,便开始重新熬高汤。
刚刚煲牛筋太高兴,忘了把做卤糟的汤留下了。
“好香啊。”
厨房里的味道越来越浓,长发女孩吸了吸鼻子,用手肘怼了怼旁边的室友。
“多闻闻,反正你也舍不得买。”
短发女孩是懂扎心的,小声说话的时候手上动作也没停。
“谁说的,没准我就狠狠心呢。”
长发冲着短发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有些底气不足的反驳,却只得到一声冷笑。
都合租一年多了,谁还不了解谁啊!
她们能熟悉起来都是因为晚上送外卖碰到了,连方便面都舍不得买,能买这种一闻就贵的吃食?
要是长发能对嘴这么好,她们今天晚上就应该在自助餐厅,而不是来干比跑外卖时薪更高的小时工!
黎秋月并不知道外面的两人斗嘴,她看着被占满的灶台,想多安几个点火口的想法前所未有的强烈。
她连炖红烧肉的地方都没有了!
不想饿肚子的黎秋月最后翻出了大学时候的电煮锅,给自己做了个排骨煲仔饭,其实用电饭煲也可以,但电煮锅的不粘锅底优势太大,最后还是得到了黎秋月的青睐。
煲仔饭不需要什么厨艺,电煮锅的底部喷油,然后倒米放水,等锅里冒大泡泡的时候把腌好的排骨放进去,排骨熟了以后倒一勺料汁调味,然后放一点猪油焖几秒,解开盖子撒一把葱花就能拔插头了。
黎秋月直接取了个大碗,握着电煮锅的把手将它整个倒扣下去,敲了几下后将电煮锅拿起来,锅巴就完整的扣在碗中……怎么缺了一块?
哦,不粘锅底有个地方破了,锅巴黏上去下不来。
黎秋月用勺子刮了刮,最后的锅巴也掉到了碗里,只是那漆黑的一块实在是没什么食欲,再看锅底……嗯,下次应该会粘更多。
虽然最后的结果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不过煲仔饭依旧瑕不掩瑜,排骨瘦而不柴,一咬肉汁就争前恐后的往外冒,焦黄的锅巴酥脆俱全,牙齿的闭合的时候总会发出咔嚓的脆响。
电煮锅很小,不过现在黎秋月的食量也不大,一份煲仔饭下肚刚好吃饱,就是心里还有些不满足,不过想到夜宵是软糯糯的牛筋,黎秋月还是暂时放过了自己的嘴巴。
嚼锅巴也挺累的,就先不磨牙了。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的飞快,黎秋月看完一部动画电影,时针已经悄悄指向了十,黎秋月进厨房动了动鼻子,便将放在水槽里的大葱洗干净,又剥掉外面的老皮。
大葱跟平时能打葱结的小香葱不一样,一个足有一斤重,黎秋月切了上面的绿叶,葱白葱心分开,揭开砂锅盖子戳戳牛筋,确定酥透了,就将切片的葱白倒进去,点了两滴酱油将盖子合上。
“豆子剪完了。”
两个女孩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看着就小的黎秋月,索性直接省略过去。
“我按三个小时给你们结账。”
现在是9:50,两个人开始干活的时候分针刚过十一,黎秋月翻翻豆子,确定都剪了头尾,便给两人凑了个整。
“这可比送外卖赚多了。”
长发女孩悄悄跟短发咬耳朵,她们送外卖每天开工就要三块钱的保险费,电动车充电还要两块钱,每次还只能挂两单,多一单就要超时,辛辛苦苦三个小时,一算时薪刚过十。
倒不是没试过其他的兼职,只是她们白天的朝八晚六要保持充足精力,晚上最多只能做到十点,兼职的范围便窄了很多。
她们又不是师范生,相对高薪的家教也做不了,在试过家政服务的割韭菜,摆摊的屡战屡败等多种行业后,她们悲哀的发现竟然还是跑外卖收入最稳定。
“要是能长做就好了。”
短发女孩顺手拎走黎秋月家里的垃圾,看着到账的数字也有些心动。
六十块,是她大半天的工资了!
“待会儿看看有没有特价肉,我们买点回去庆祝。”
长发女孩看看自己终于突破五位数的余额,回想起黎秋月家里的香味,咬牙决定奢侈一把。
“好啊。”
短发女孩表示赞同,她们说的特价肉是猪肉,为了保证营养,她们也会买肉,只是买的都是便宜的鸡鸭肉,猪肉很少买,黎秋月的厨艺太好,别说长发,连她都馋狠了。
要是瘦肉就炒菜,要是排骨就红烧,五花肉可以炖土豆,全肥肉直接熬猪油,就算是光骨头,也能煮汤吸骨髓!
第33章
把最后一锅豆荚倒进卤槽,黎秋月总算是腾出手收拾牛筋煲。
用漏勺将牛筋从砂锅里捞出来,筷子夹掉住煮烂的葱白,乘着起锅烧油的功夫,将葱叶切丝葱心切段,葱丝油热进锅爆炒,牛筋炒匀撒上葱心出锅!
黎秋月真的吃到一口牛筋的时候,已经快要十二点了,要不是提前干掉一锅煲仔饭,她觉得自己得当场饿晕过去,但当她夹起一块牛筋入口的时候,只觉得值了!
在长时间的细火烹饪下,牛筋变得软而不烂,汤汁被熬干了,但其中的滋味早已进了无味的牛筋,不至于称得上化腐朽为神奇,却也称得上一句化石为玉。
牛筋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吸收汤汁的分量和效率也有些区别,到了黎秋月的口中,便有了百千种滋味。
最软的牛筋只有一层薄膜包裹,黎秋月吃下去的时候觉得像是喝了一口半凝固的高汤,却没有让人反感的油腻,只有浓郁到快要炸开的鲜。
最硬的牛筋也不用费什么力气,牙齿上下一合便轻松断开,黎秋月很喜欢这种口感,主要是她觉得自己每一下都在摄入满满的胶原蛋白,连熬夜的恐惧都被冲垮许多。
黎秋月现在的食量不大,就算可劲的放开肚子吃,等她当下一粒米都不剩的碗的时候,牛筋看上去跟之前都没什么区别,要是奶奶在这,肯定会说她吃饭“季地噢米”。
这是昌南的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大概是“鸡啄米”,说人吃饭跟鸡啄米饭一样,看着动静很大,其实根本吃不了多少东西,是说人饭量小的特有名词。
想到把自己当眼珠子疼的小老太太,黎秋月默默把刮了层血皮的牛筋包好放到冰箱,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拿了个料包袋子装了几个切碎的小米辣,乘着牛筋加热的时候放进去。
牛筋热的很快,黎秋月把料包拿出来,捡着卖相好的装了两个保温桶,赶早给爷爷奶奶送了过去,给自家长辈赚足了话题和羡慕。
两个老人家的年纪大了,但是牙口都很好,只是味觉有些退化,日常更偏向于重口味,黎秋月不想多放点盐,索性添了点昌南人离不开的辣椒,没想到效果意外的不错。
送菜只是临时起意,黎秋月还得赶着回家给两个宝妈开门——说好今天来干活的,家里的毛豆糟完了,可包装还没着落呢。
不过现在才八点不到,她还可以磨蹭一段时间。
黎秋月慢悠悠的骑着车,不经意间发现前面阿婆背上的麻袋裂开一道缝,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大,掉出来一个没扒皮的茭白。
这个时候还有茭白?!
“坡坡,恁东西咯卜咯。”(婆婆,你东西掉啦。)
黎秋月担心老人家听不懂,专门用了乡音,她们这边叫年纪比较大
的女性长辈一般都是阿婆或者婆婆,这两个词很多时候都具有多种含义,不过昌南人从小叫到大,也不会搞混。
“匣匣哦。”(谢谢啊。)
老人接过黎秋月手里的茭白连连道谢,这些茭白是她打算摆摊卖的,谁知道这个袋子看着厚,竟然这么不结实,要不是黎秋月眼尖,她越走越轻只会觉得是因为高兴,到时候茭白能捡回来多少可就不好说了!
黎秋月听着就眨了眨眼,刚刚那个模糊的念头瞬间清晰起来。
“妖卜埋到那哦咯。”(要不卖给我吧。)
这茭白看着可新鲜,一看就跟她的卤糟天生一对。
心动的黎秋月脑子动的可快,转眼编出一套可信度颇高的说法——她家开了个小饭馆,茭白每天都要用掉不少。
“七块一斤的话,我就都要了。”
市面上的茭白十块钱一斤,但那是剥好了的,黎秋月给的价钱比零售价还要高一点,一方面是因为茭白的确新鲜,另一方面……她家的小老太太跟这个婆婆年纪差不多。
半路就能碰上高价包圆的,老太太哪有什么不愿意,说自己袋子里有八十斤的茭白,还怕黎秋月不相信,直接往旁边走了两步,当场拿出就拿了老式的下面有个盘的秤出来,要给黎秋月称重。
这一个个的称要到什么时候,黎秋月当场拒绝,抽了根狗尾巴草从电动车的坐垫直接比划到地上,然后掐断下了车,让老太太把茭白连麻袋放上来。
原本轻巧立着的电动车肉眼可见的低了些,黎秋月再用掐断的草杆一比划,骑上去走了几米,便在心里点了头。
老人家没有胡乱开口,她在电驴极限负重后对自己的小伙伴前所未有的了解,就这个车子下沉的高度,她骑上去以后的速度,七十多斤是肯定有的。
至于有没有到八十斤……她电动车没法做那么精准的估算,只能回去再称。
确定分量挺足,黎秋月便拜托老太太将麻袋翻了个面,把破裂的地方完全压住后,扫了574就骑着车跑了,只是跟之前的轻盈相比,现在的电驴很有点老牛拉破车的感觉。
至于后面的叫喊声……哪里有声音啊,她急着回家呢!
黎秋月经验充足,觉得这个速度挺不错的,以前极限负重的时候可是小牛拉大车,那才叫真的绝望,黎秋月把自家电动车的彩虹屁从出发拍到回家,生怕它一个不爽就撒手不干了。
之前黎秋月拉土豆子的时候,碰到过一辆跟她款式相同的电动车,浅黄和粉红的配色,前面贴着小贴纸,车身画了米老鼠,车篮里面还放了个毛绒玩具。
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震惊的睁大了眼睛,对方应该是在思索这款电动车怎么能挂成实心圣诞树还能正常行驶,而黎秋月当时就一个想法——老天奶啊行行好,电动车千万别因为心理不平衡罢工!
正所谓万物有灵,那天回去的时候,黎秋月的电驴好几次差点停在路上,吓得黎秋月回去就给自己的皮实电驴洗了个澡,然后乘它变成干净的自己以后悄悄给电驴洗脑——
有的电驴娇生惯养,有的电动征战沙场,做车不能太攀比,比来比去伤胎锂!(轮胎电池)
***
黎秋月到楼下的时候,刚好碰上来挣钱的小时工,三人抬茭白可能还有些艰难,但在光滑的瓷砖上拖麻袋却不算费力,在两人的帮助下,黎秋月成功的把茭白带进电梯,顺利到家。
也不忙着处理,先上秤看看重量——42.9,去了麻袋八十五斤多。
“早知道就多扫点钱了。”
本来以为自己是足斤足两的给钱,这老太太真是……
黎秋月把那些潮湿的情绪甩掉,招呼两人打包毛豆,自己在厨房忙的热火朝天。
这两天熬多了高汤,连带着黎秋月对猪肉和鸡肉都有些腻,要不是昨天煲仔饭炖的排骨软骨偏多,黎秋月可能都吃不完。
煲仔饭舍身为其他的菜肴探明前路——普洱红烧肉先别做了,黎秋月现在只想吃牛羊肉!
冰箱下面冻着的羊肉拿出来,虽然已经放了很长时间,却依旧层次分明,肉色鲜红,一看就很适合刚从奶奶家拿来的酸梅。
解冻的羊肉洗净切块,丢到装满水的锅子里煮到熟透,羊肉捞出铁锅洗净,锅里倒油羊肉倒进去不断翻炒,让美德拉效应充分发挥,又用锅底油煸了大葱,才倒水炖煮放调料,屏住呼吸丢两粒酸梅进锅。
奶奶的酸梅威力巨大,就那么小小两颗,让整个厨房都充斥着肉香和果香,看似两者分庭抗礼,其实点上锅里的汁水就知道谁才真的占了上风——整锅汁水都是酸的!
酸羊肉不好吃,所以在最后调味的时候,酱油和糖必须放的很凶,那酸味才会心不甘情不愿的被暂时逼退,勉强达成菜品上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