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容珠儿不似开玩笑的样子,众女子这才收敛起来。
正好这时百花楼的鸨母匆匆走了来,沈乐妮这才舒了口气,和她说起正事。
听到沈乐妮是来帮容珠儿赎身的,鸨母便将她带到一处安静的雅间里商量,起初鸨母还各种说辞,想趁机大讹一笔,沈乐妮见她咬死不松口,便使出最后一招,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她没多说什么,也没威胁鸨母,但鸨母却被吓白了脸,考虑了半晌,识趣地收起了自己的心思,同意了沈乐妮的出价。
最终沈乐妮替容珠儿花钱,将她赎出了百花楼。
马车里,容珠儿双手捏着自己的身契,垂眸盯着那身契上的字,心腔里忽而涌起复杂情绪,顷刻就令她湿润了眼眶。
沈乐妮察觉出她的异样情绪,轻言安慰她道:“如今你与那种地方再无干系,无论如何,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再言其它。”
容珠儿抬起头,泛红的眼眶望着沈乐妮,用力地点了点头:“谢国师大人,容珠儿一切都听您的。”
她把身契叠起来放好,收起情绪,而后询问沈乐妮道:“大人,不知大人要珠儿做些什么?”
沈乐妮想了想,玩笑道:“反正在我身边做事,应当不会太轻松。你可怕累?”
“珠儿不怕,国师吩咐的事,珠儿都会尽力去做,只要国师不嫌弃珠儿手脚笨就行。”容珠儿摇头道。
“岂会。”沈乐妮打算先把店铺的事情告诉容珠儿,她说道:“我有一个铺子再过些日子就会开业,你要替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我看守和管理铺子,卖东西。”
容珠儿心里微微一讶,想不到堂堂国师,也会对低贱的商贾之事感兴趣。
“不知国师卖的是何物?”她询问道。
“女子用品。”
容珠儿有些疑惑,沈乐妮就给她作了简单的介绍,容珠儿听了后不禁脸蛋一红。即便是她这般待在风尘之地数年的,听惯也见惯了男女间的那档子事,也没有勇气开一间这样的铺子。
容珠儿可以想见,国师大人之后会遭受多少人的非议和唾骂。
之前她也听说过女医堂的事,天底下再没有像国师大人这般为女子着想的官了,她真是个大好人。
.
沈乐妮思来想去,决定让容珠儿住在女医堂,这样做什么都方便,反正女医堂里面本身也有宿舍。而且若是她无法胜任店铺工作,也可以直接在女医堂进行学习。
到了女医堂后,沈乐妮先是给容珠儿介绍了一下女医堂和李知琴她们,又反过来介绍了一下容珠儿,交代她们平日里关照一下她。
之后,沈乐妮带着容珠儿熟悉了一下女医堂各处,便把她带到了给她安排的寝间,对她道:“以后你就住这里了,这几日你可以四处走一走,多和她们熟悉一下,外面也可以去,我不会限制你的人身自由。店铺就在女医堂的右边,你无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容珠儿点了头,有些欲言又止。
沈乐妮也看出了她的想法,便道:“你就放心住在这里,我不会收取你任何银钱。你也不用担心,若你之后没有通过我的考核,我也不会赶你走,你仍然可以留在女医堂。”
说到这里,她浅浅笑了笑,朝她道:“你就把这里,暂时当做你的家吧。”
容珠儿郑重地对沈乐妮行了个礼:“多谢国师大人大恩!”
沈乐妮虚扶起她,最后嘱咐道:“过几日我会来对你进行第一次考核。你若有什么事,可以到国师府去找我。”
她给容珠儿说了下国师府地址后,就离开了女医堂。
沈乐妮回去后,就在想着先拿多少货出来,以及该对容珠儿考核些什么。只是没想到,她进青楼为妓女赎身的事情,很快就被有心人得知。
第二日上朝,她就又被某些人狠狠参了一本。
有人高声叫道:“陛下!堂堂国师,竟出入女闾那等肮脏之地!完全不顾国之重臣身份!实在不堪为表率!”
有人又气愤嚷道:“国师竟当众为倡优赎身,简直是败坏礼教!”倡优,就是妓女之意。
“如此行径,不配为一国之师!”
见他们那义愤填膺的样子,好像她真的去青楼做了什么给这身份丢脸的事了一样。她唇角扯出一个好笑的弧度,反问那跳的最厉害的臣子道:“请问我这个女子,进入那女闾里能做什么?你不妨说说!”
那人一噎,憋的面红耳赤,却没支吾出几句话来。有人替他说了句:“你买了一个倡优!”
沈乐妮耸肩:“是啊,可我又能对她做些什么?”
“你……”
好吧,他也说不出来。
“行了。”刘彻开了口,他看向沈乐妮道:“国师,那你解释一下,你买那女子作甚?”
沈乐妮拱手,义正言辞地回道:“回陛下,臣是为大汉培养人才!”
刘彻一时不知该怎么说。但听说她把人放在了女医堂里,估计是要当女医培养的。
就是她这招人得的方式也太别具一格了,先是亲自到大街上支摊子,然后是到女闾里给妓女赎身,真是让这满朝文武都摸不着头脑。
之后的一个月里,沈乐妮对容珠儿进行了多次考核,包括笔试与面试等等。
容珠儿在做题的时候,碰见了生平从未见过的奇怪问题。
比如,你不开心或者生气时,会怎样发泄情绪?比如,你有一日突然得了一大笔银钱,你会做些什么?再比如,有两个人若是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等等。
容珠儿虽不解,但还是认真作了回答。
在她通过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考核后,沈乐妮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容珠儿道:“以后,你便正式留在我身边了。”
已经和容
珠儿熟悉了的女医们纷纷为她鼓掌为她开心,万分激动的容珠儿对着众人感激地福了福身子。
之后,沈乐妮把店铺所售的所有东西都一一为容珠儿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并把她早已准备好的有关店铺物品的资料交给了容珠儿,末了她指着那堆竹卷叮嘱她道:“这上面记录的都是这些东西的用法、作用、注意事项等等,一定要熟记于心,若还有什么疑问随时来问我。再过些日子,店铺就准备开门迎客了。”
容珠儿点头,她拿起桌面上的卫生巾,说道:“这么好的料子,不知该怎么卖?”
沈乐妮早已想好,闻言她答道:“三钱一片。”系统给她的卫生巾虽然全都是一个长度,不过也跟最长的那种差不了多少了。
“三钱?”容珠儿有些惊讶。
这个价钱着实低到让她想象不到,毕竟这么大这么好的一片卫生巾,料子也是上乘的,样式还这般贴心,如此精致的东西,竟然连百姓家的一顿最普通的饭钱也比不了。
“这……国师,您会不会……太亏了?”容珠儿有些替沈乐妮担忧,毕竟那铺子也不算小,光是库房就挺大了,要是都这么便宜,国师得多亏呀!
沈乐妮笑着摇头:“我开这家铺子,卖这些东西,本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帮一帮大汉女子,但又怕有些人不珍惜,只能出此下策。”
“珠儿明白了。”国师,真是个好官呀!
真希望大汉,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官。
如容珠儿所想,其余的东西每一样的价格都很低,再普通的百姓也买得起。
把价钱都定好后,沈乐妮又嘱咐了一下其它的规定,比如之后店铺开业,凡是购买的人,每个人都要登记,且每个人每次限购多少,像卫生巾此物,一个月之内不能买第二次,等等。
这是避免有人来她这里进货,然后高价卖出去,或者避免物品被一些权贵人家包揽下。
至于那两种避孕用品,沈乐妮特地嘱咐了一下,不能卖的太过张扬,毕竟古代人口不比现代,国力更是远不能比,战争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靠人数取胜。且古代基建落后,修什么建什么都是靠人力完成。
万一要是被有心人知道可就有些麻烦了。
所以沈乐妮就叮嘱容珠儿平日里收钱的时候,跟买家悄声说一下就行了,不用高声宣扬。
第135章 王夫人有孕
“珠儿知道了。”容珠儿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沈乐妮。
国师不光人美心善,还考虑的如此周全!
沈乐妮摸着下巴道:“只是这铺子里,光有你一人怕是不够。”
到时候光是店铺开业的接待顾客、打包商品、收钱找钱、记录顾客信息等等事情就够让她忙的了,更别提还有日常清洁打扫、整理库房等等事务,至少还得再找一个。
头疼啊!她摆了三次摊,才招到一个人,难不成还得再去摆摆?
对了,女医堂那边她还没去问过呢。想及此,沈乐妮立马把女医们找了过来,说店铺还缺个帮手,问她们身边有没有品性不错的值得信赖的女子。
有个人推荐了她夫家的妹妹,说是个乖巧安静的人,之前已经成了亲,但因为不能生育就被休弃,如今自己在做些绣活养活自己,只不过也是个不识字的。
还有个人推荐了自己的亲女儿,说她才十几岁,机灵听话,而且她勉强识得几个字。
于是沈乐妮让这两人把她们推荐的两个都带来女医堂,让她瞧瞧。
三日后,沈乐妮见了这两人一面,当问及两人的名字时,她怎么也没想到,那小姑娘看着多可爱机灵的一个丫头,却叫王大志。嗯,真是个好名字!另一个女子叫文秀,看着是个娴静稳重的人。
她分别对两人进行了一些言语上的考验,觉得两人都尚可一用,便决定暂时留用。
总之就是帮着容珠儿管理一下店铺,倒也不是什么很秘密的事,反正以后长安百姓都会知道她在卖什么东西。
沈乐妮便让两人待在女医堂,先学一些字,不需要学太多,能认识用得到的字就行,再让容珠儿把重要的东西都教一教。
店铺的事情暂时安排妥当,就等她把军训的事情忙完然后把货拉过去就正式开业。
军训到这个时候,只剩下不到半个月,前些日子沈乐妮花了些时间去忙店铺的事,于是回到校场后她把所有连队都挨个从头到尾地检查了一下训练情况,发现都还算不错后才放下了心。
军训了这么多次,沈乐妮已经有了经验,检查完一遍就大概知道能不能达到合格的分数。
夜里解散后,沈乐妮找来何平安,询问他这几个月的情况。
何平安顿了一下,对沈乐妮道:“姐姐放心,一切都很顺利,虽然发生过一些事情,不过我也应付下来了。”
后来,何平安的连队里果真有人闹事,何平安处理事情公正不偏私,也很果断得当。但那闹事的人品行如此,显然不再适合继续待在校场,卫青便把他赶了出去。
沈乐妮自然也是知道这件事的,她轻拍了下何平安的肩以示鼓励,说道:“你做的很对,以后我也放心让你一人带队了。”
何平安眼神坚毅,似立誓般应承道:“平安一定尽力为姐姐分担。”
沈乐妮看着这个已经十四岁了的大男孩,欣慰地笑了笑。
接下来的时间,沈乐妮都待在校场,忙着最后的汇演,只是某一日刘彻突然召了她进宫。
沈乐妮放下手里的事情去了宫里,而刘彻一见到她,先是挥退所有人,而后开口就对她道:“后宫,王夫人有了身孕。”
这倒没有令沈乐妮很惊讶,她只是一时没明白刘彻告诉她的意图,而刘彻显然也看出来了,便又提醒似的说了句:“你第一次见朕时,说朕的后宫或许会在后年诞下一位皇子。”
他这么一说,沈乐妮就想起来了,她那时为了证明自己来自未来确实说了这么一句。
“看来国师,所言非虚。”刘彻哼笑了声道。
沈乐妮故作冤枉的模样:“臣怎敢欺骗陛下!”
刘彻笑着道:“朕要好好奖赏你!国师可有什么想要的?”
赏她?
沈乐妮抬头偷偷打量了一下刘彻的神色,他的高兴溢于言表,连藏都不想藏了。
想来也理解,刘彻都登基这么些年了,才得了一个儿子,如今即将又有一个,心情可想而知。帝王心情一好,那真是见者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