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妮本想说没什么想要的,只希望大汉百姓的日子过得越发美好她就满足了等等标准答话,可有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便厚着脸皮向刘彻道:“回陛下,臣确实有想要的。陛下也知道,臣如今不仅要训兵,还要忙着建立女医队等等事情,花了不少银子,以至于如今手头有点紧,嘿嘿……”她忽然笑了一声,“陛下要是能赐臣一些银子,臣就满足了。”
“不就是银子,朕准了!”刘彻慷慨挥手道。
沈乐妮险些把脸笑烂,忙谢恩道:“多谢陛下!”
她都没做过什么,就只是把事实提前告诉了刘彻,如今也能得到刘彻的一笔赏赐。沈乐妮忽然就很想问一句,要是她把他所有皇子公主的大概出生时间都告诉他,能不能再赏一笔?
想归想,沈乐妮却没有真的问。
刘彻虽高兴,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便向沈乐妮确认道:“王夫人此胎,真是皇子?”
沈乐妮肯定地点头:“是。”
王夫人她还是知道一些的,是比较受宠的后妃之一,她生的儿子便是齐怀王刘闳,只是她在生下刘闳短短一两年就去世了,刘彻后来还找方士为她招过魂。
刘彻听后便颔了颔首,想问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再问。
.
王夫人有孕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凡是有些权势的人都得知了此事,许多官员开始重新作打算,暗地里涌流四起。
霍去病知道以后,也想起了
带着沈乐妮第一次见刘彻时她说的话,如今果真应验。
而沈乐妮果然拿到了一大笔赏赐的钱财,高兴的整日看谁都面带和蔼的笑容。
霍去病来找她时,便见她和他说话时一时挂着笑,看上去都有些诡异了,霍去病不由得搓了搓自己的胳膊,看着她小心地问:“你怎么了,你笑什么?”
沈乐妮背起手,“当然是心情好我才笑啊。”
“我还以为你中邪了呢……”霍去病嘀咕道。
沈乐妮收起笑斜他一眼,霍去病立马举手投降。
霍去病没忍住心里的好奇,凑到沈乐妮身边小声打探道:“哎,话说,陛下他……将来会有几个皇子?”
“你知道这个做什么?”沈乐妮看着他,忽然想逗他一逗,便坏笑道:“莫非,你在想将来扶持哪个皇子?”
霍去病一听,果然狠狠吓一跳,险些跳起来去捂她的嘴,“哎哎哎!可不敢乱说!可不敢乱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
沈乐妮哈哈一笑,道:“行了,我逗你的。”
霍去病哀怨地瞅她一眼,“你这个玩笑,能把人吓死。”
沈乐妮咳了两声,似劝似提醒:“总之,不要乱问,对你没好处。”
“知道了。”
他才没那个心思,反之他还有些担心,毕竟她之前也说过,陛下会册立尚且年幼的据儿为太子,也不知是福是祸。
霍去病说起正事,“你之前让我帮你找的那个东西,叫什么棉……总之就是那个东西,已经有了下落了。”
原来棉花在这个时候,叫做织贝或白叠子,分布地区在最南边,西域那边也有,只不过种植的都不多。
“你要那织贝做什么?”霍去病询问着。
沈乐妮一时没说话。她本是想着用棉花尝试着做古代版卫生巾,可现在想来却不现实。
首先这时候棉花种植稀少,本身价钱肯定是很贵的,更别提还有运输等事宜上的花费,而且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毕竟好东西一般都会被上层人垄断。
还是找别的替代品算了。
见霍去病还看着她,沈乐妮就随口解释了一句:“没什么,想做个东西,如今看来用不起棉花。”
“不能吧?你已是国师,身份在这儿,还有国师用不起的东西?”霍去病打趣道。
沈乐妮扯开话题,“总之,此番多谢你了。”
霍去病罢罢手,又道:“等汇演结束后,我便亲自去挑几个信得过的人给你使。”
沈乐妮点了点头。
一月初,第五次军训汇演圆满落幕。
沈乐妮提交申请后,系统开始道:“检测到军训成果。本次为第五次军训,目标人数为三千人,实际为三千零一百人,军训期间人数减少为三千零九十一人。用时五个月,综合评分为七十四分。军训合格,获得积分一百九十分。累积积分为六百零九分。”
这次军训,除了何平安队里因闹事而被遣离校场的两人,还有别的连队里因家里有人生病、哪里受伤了等各种各样的事同样离开校场的人。
沈乐妮正等着系统给她下发物品,而系统这时候却是问道:“系统检测到另有十三名已达合格标准的预备教官,宿主是否选择在此次兑换为积分?”
险些把这事给忘了。
沈乐妮本想留着等以后万一哪次军训不合格时再凑在一起,可她也不知这十三个人能换多少积分,干脆就跟这次的一起兑换算了,也好让她心里有个数。
于是她道:“兑换。”
“正在为宿主提交申请……申请成功。十三名预备教官总共兑换积分为八分,第五次军训总获得积分为一百九十八分,累积积分为六百一十七分。”
啊??八分?!
沈乐妮即便做了可能没多少分的心理准备,但显然,她的准备做少了。
这也太少了吧?!
十三个人,就换了八分?一个人连一分都没有?
沈乐妮真是呵呵了。
第136章 杂交水稻
“系统,你真真真没有算错?要不再看看?真的才八分?”沈乐妮不可置信地问了一遍又一遍。
八分,她去要饭都要的比这多。
系统仍旧贴心地回答着:“本系统一贯遵循的宗旨乃是严谨严格四字,从无出错。”
沈乐妮还不死心,又换一个问题问:“那这十三人在这次综合评分里值个多少分?”
“三分。”
沈乐妮彻底死心了。
只能说,幸好她没有把这十三人留到军训不合格时再用,才三分,要是凑到一起都达不到合格线,那才是让她想死。
要么就多训些出来,要么就存在一起,聚少成多。
“正在兑换物品……兑换成功,物品已下发。本次兑换物品为:压缩饼干一千箱,精盐一百箱,防砍服五件,单人帐篷一千顶,现代马具一千套。奖励:杂交水稻种十斤,附带《水稻育苗移栽手册》一本。”
听到精盐一百箱的时候,沈乐妮眼睛陡然一亮,心道这可是好东西啊!还没感叹完,又听见了五件防砍服,又是一个激动。听到马具一千套的时候,沈乐妮满心只剩下了感叹,只道这次的分也太值钱了。
等系统报了最后那奖励后,沈乐妮蓦然一愣,继而便是难以置信,毕竟她怎么也想不到系统竟会把杂交水稻种当成奖励给她。
那可是现代杂交水稻啊!是解决了那么多人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
虽然古代种植条件远不如以后,可倘若精心料养,产量也不会太低!
沈乐妮本以为这种真正的利国重器至少会在军训数万人的时候才可能会给她,谁知道来的如此突兀。
十斤,育出苗后也能种几亩田了。
沈乐妮顾不上其它的东西,先把水稻种取出来看了看。
系统给的十斤,乃是现代计量单位的十斤,装在一口箱子里,一打开来,金灿一片。
她捧了一小捧在手心里,屋子里点了灯,稻种在灯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粒粒饱满,即便未脱壳,也能引得人大动口腹之欲。
沈乐妮把这一撮种子在两手手心里轻而缓慢地倒来倒去,细细聆听着那稻种相互摩挲的沙沙声。
她的眼睛像是在看什么宝贝一样,手上的动作也极其小心,生怕就掉落一粒,可就是不想停下手中动作,好像觉得不太真实一样。
来到古代,才知未来生活何其幸福。
嚼过安顺镇的那一碗未脱壳的干瘪而粗粝的粟米,才明白手中物的神圣。
沈乐妮盯着手中的种子发了好一会儿呆,才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回箱子里,再收回到空间去。
“系统,你给的这杂交水稻一亩能产多少斤?”
“至少为一千斤。”
这个回答倒在沈乐妮的预料之中,毕竟系统给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不过若是放在当下的话,一亩能产个五百斤就不错了,也就是当下的八.九石。
但之前她就跟大司农了解过了水稻等粮食的亩产,平均才一石,这八.九石已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沈乐妮抑制住因激动而跳动不止的心,把另外的新东西拿出来看了看。
这精盐一箱里有足足三十袋,一箱子都足够沈乐妮吃好多年了,更别提这里有一百箱。而且这盐可不光能吃,还是重要战略物资,用处多着呢。
再翻了翻那本手册,上面记载的都是有关水稻种如何育苗、移栽等方法,有了这本书,将来种水稻的时候能免走许多错路。
翌日一大早,沈乐妮用过早饭后便迫不及待地拿上东西进宫去见了刘彻。
如今刘彻也渐渐意识到沈乐妮每次军训后会得到一些东西,因此现下看着沈乐妮,便颇有些期待。
果然,沈乐妮此番是来献两物给他的。
刘彻看着那被宫人抬进大殿的两口箱子,不禁挑了下眉。看来此次的东西,有点大啊。
待殿里无闲杂人后,沈乐妮才走过去打开一口箱子,拿出一包盐呈到刘彻案前。刘彻拿起
那包盐捏了捏,只觉得手感有些奇怪,一时猜不出来是何物。
他举着那包盐问道:“这是何物?”
沈乐妮对上他的视线,扬着唇清晰有力地回答道:“回陛下,此乃精盐。”
“精盐?”刘彻果真对此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似是想打开看看这精盐与供入宫中的精盐有何不同,却不知此物该如何打开,一时顿在那里。
沈乐妮很有眼力地伸出手去,“臣替陛下打开。”
刘彻把东西递给她,沈乐妮接过,撕开了一道小口子,再递了回去。
刘彻直接倒了一些在手心里,只见掌心的精盐细小如沙粒,却白如冬雪,无一丝杂质,像是真捧了一撮最纯白的雪在手里一样。
光看上去,便知这盐确实是难得的精品,他作为帝王,也不曾见过这种极品精盐。
刘彻伸出另一只手的手指,欲沾上一些入口中品尝,沈乐妮见状提醒道:“陛下,这盐很咸,您少沾一些。”
刘彻依言只捻了一点沾到唇上,然后抿进嘴里品尝。
确实如沈乐妮所说,很咸,但刘彻却没皱眉,神情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平静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