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女侯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7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1:12:11

  之前还能走个方士的野路子,不过自从陛下眼光变高后,此路也行不通了。

  因为知道里面在探讨重要军情,霍光和金日磾都绷紧了精神,不敢有丝毫马虎。

  殿内被挂上各种尺寸的舆图,地上同样摆满了沙盘,舆图和沙盘上的区域很杂,有巴蜀地区、南越首都番禺、长沙、豫章、夜郎,龙川等地。

  南越一共也没在华夏管辖内呆上几年,楚汉战争后,赵佗表面亲汉,实际一直窝在南越当土皇帝,大汉也没精力去搭理南越,这就导致数十年来汉越之间除了相互往来的使者,并无大规模通商或政治上的交往,大汉对于南越……还真就不太熟,所以需要根据它围国家地形疆域来推断南越内形式。

  但问题不大,孩子不听话,打两顿就好了。

  大汉这些年一直都将全部精力用在打匈奴上,现在乍一开始打酷热的山地战,他们还真就有些生疏。

  “博昌侯。”有人道,“你最近是否梦到过仙人,仙人可曾指点过你南越之事?”

  闻棠无奈道:“路将军,那是天宫之上的神仙,不是地上的许愿池。”

  她这几天一直在图书馆里查找历朝历代和南越国有关的资料,倒是有查到一些朝廷如今没能力获得的地形地势图,但绝不能直接拿到明面上,否则就真如她所言,以后大汉官员都把仙人当成许愿池,要去打哪个地方,第一反应不是制定备战计划,而是来找闻棠问信息,那就很糟糕了。

  “博昌侯言之有理,是我冒昧了。”

  最大的舆图被挂在诸将正中间,供他们探讨进攻路线,闻棠看似沉默,实际脑子都快转得t冒火星子了,她将图书馆中看到的资料和面前舆图结合,试图创造出一个迅速高效的南伐方案。

  南越那么大一个国家,肯定不可能只派出一路士兵,走到哪,打到哪。

  刘彻宣出自己昨日定下的计划。

  一路率兵出桂阳,直下汇水,一路从豫章出发,直下横浦,一路率兵出零陵,这路军队由两人带领,一人和桂阳军会师,另一人和最后一路军队会师。

  最后一路军队,是大汉的奇兵!

  这些年来,南越一直依仗着五岭天险,天不怕地不怕,但如果大汉军队不从五岭走呢?

  这是一盘准备了二十年的棋局。

  二十年,一位名为“唐蒙”的官员作为使者前往南越,暗示南越臣服大汉,当然,最后并没有成功,南越王只是象征性地撤掉了自己的帝王仪仗,至于其它,都和从前一样。

  但也有一个意外发现。

  唐蒙发现番禺城中居然有枸(jǔ)酱,这是一种蜀地独有的特产,当时汉越并未相通,这东西究竟是如何从蜀地运到这里来的呢?

  他心中好奇,回到长安后开始调查这件事,枸酱味道独特又美味,许多蜀地人偷偷通过某条小路将其卖给夜郎人,能卖上很高的价格。而夜郎国又位于牂牁(zngkē)江旁边,这条江宽达百余步,足够在上面行船将枸酱转买到南越了。

  知道真相后,唐蒙便动了心思,将这件事禀告刘彻,认为可以厚重财物交好夜郎,征发巴蜀之地的士兵修一条从巴蜀通往夜郎的平坦大路,汉军沿着这条路到达牂牁江,这样可以在不翻越五岭的前提下到达南越,最后刘彻同意了他的这个提议。

  自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前几年因为打匈奴太费钱了,刘彻把这个项目搁置了一段时间,打完匈奴后才又重新开始,今年年初总算是修好了通往夜郎的道路,并将夜郎设置成为大汉的犍为郡,他们可以从夜郎调兵前往攻打南越。

  这四路军队,但凡有一路可以到达番禺,大汉就能成功收回南越,因此,殿中诸位将军都很认同刘彻的计划。

  “那个……”闻棠开口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刘彻:“说。”

  “陛下,在西南夷这片区域上,我们无法保证能百分之百在犍(qin)为郡征发到军队。”

  一句话,沉默全殿人。

  “臣认为,如果汉军从那边征兵,他们大概率会造反。”

  片刻后,霍去病开口打破沉默:“臣以为博昌侯言之有理。”

  犍为郡,说是大汉的郡县,实际只是挂了个名,里面唯一一个汉人就是郡守,其余全都是蛮夷之人,他们之所以愿意成为汉的郡县,是因为刘彻每年都派遣使者送给他们钱财缯帛,他们贪图大汉的钱财,又认为这条路实在险峻,根本不可能开通,这才同意。

  自建郡以来,基本每年都在造反,反叛频率比刘彻去雍城祭祀的频率都高,相信能从这样的地方调出兵,还不如相信闻棠是下凡历劫的神仙。

  更何况还有终军在背后搅混水,其余西南夷之地只要一反,都不用振臂高呼,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加入造反大军。

  “以及闽越强悍,屡次反复无常,如果带兵从豫章出发,万一闽越在背后偷袭汉军军队该如何是好?”

  历史上就是这样的,一共出兵四路,只有一路按照正常计划打到番禺,另外两路去平定其它地方的叛乱,最后一路应该是迷水了,没有按时赶到。

  至于那个大言不惭两千灭国的韩千秋,一露头就被吕嘉秒了,甚至都没苟到大决战。

  看看,这就是我们陛下带的兵!

  闻棠发表自己的看法:“依臣所见,既然有终大夫在番禺城内周旋,不如发一路军队从蜀郡出发,打反叛的犍为郡和其余西南夷部落,一路出豫章郡收服闽越,一路出桂阳攻打南越。”

  路博德刚想出声反驳几句。

  终军一个谏大夫,他懂什么打仗,文官根本就不懂打仗!

  结果听到顶头上司和自己持相反意见。

  霍去病道:“臣愿带领三千精兵,走巴蜀小路到达夜郎,顺牂牁江而下,去攻打番禺,番禺乃南越都城,只要打下番禺,南越其它郡县必定士气不足,轻易落败。”

  路博德:……

  “臣愿带兵出豫章,收服闽越。”

  那我就去打闽越呗,灭掉匈奴之后,想要弄点功勋赏赐简直是太难了,好不容易得到个机会,他可要好好珍惜。

  霍去病在打仗方面的所有计策刘彻都会支持。

  就算他说要从西北方向的武威郡出发去打南越刘彻都会同意。

  万一骠骑将军的想法是从楼兰打到大宛,再顺着青藏高原收服一圈羌人,绕回来继续从蜀郡出发前往南越呢?

  更何况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计策,什么瞒天过海,浑水摸鱼、暗度陈仓之类的,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好几个呢。

  不过还有一项和战争无关,且需要考虑的事就是……

  有人问道:“那城中汉使和南越王、南越太后怎么办?”

  因为需要终军在番禺城中周旋那些贵人,不可打草惊蛇,所以他们暂时无法离开番禺城,若吕嘉知道大汉要去讨伐他们,直接对汉使动手怎么办?

  虽然是一群不成器的,但能救的话,最好还是救救。

  总不能真像后世网络上所说那样:我是汉使,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死在你们这里,然后被杀,给大汉一个光明正大出兵的理由吧?!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大汉博昌侯出手了。

  闻棠:“臣愿持汉节入南越,保住他们的性命。”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

  “并和骠骑将军里应外合,攻下番禺城。”

  闻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刘彻眼神化身成为扇形统计图,带着三分欣慰三分欣喜三分期待还有一分别的情绪。

  此次征战南越,有霍闻二人,他也就没什么可发愁的地方了,接下来只需要安心东巡,做好听到胜利消息的准备即可。

  蓦的,刘彻脑中冒出一个想法,若是朝中没有他们二人可怎么办?

  怎么可能没有他们二人?如果打南越的时候没有闻棠和霍去病,那自己也太……惨了吧?

  想了半天,刘彻想出一个和自己丝毫没有关联的“惨”字来形容朝中没有霍闻的日子。

  咦,这种可能,朕即使是做噩梦也不要梦到。

  ……

  商定好最后的南伐计划后,各位官员开始各就各位,做自己岗位上应该做的事情,并为即将到来的南伐做好准备。

  随后几个月,霍去病一直忙着在昆明池中练兵,从前打仗都是骑马,现在变成乘船,需要给军队中这些人一段时间好好适应。

  终军在番禺城中开启了紧张而又刺激的间谍生活。

  虽然大汉惯例之一是骂匈奴骂秦朝,但他当间谍的参考文献却是秦灭六国时的做法。

  许之以高官厚禄,赠之以金玉财帛,游说他们给西南夷和闽越写信组团造反。

  闻棠工作之余也没闲着,一直在和宫中太医商讨预防瘴气、酷暑、和瘟疫的方子。

  这并不是大汉第一次讨伐南越,数十年前,因为赵佗擅加尊号,吕后曾经派兵去打过一次南越,也是赶得不巧,正好遇上了酷暑湿热的天气,士卒中很多人都得了重病,导致大军无法前行,最后只能无功而返,甚至连南越国境内都没进去。

  南越酷暑的杀伤力可不比长枪利剑弱啊。

  闻棠将硝石制冰的法子公开了,在西域很少用这种方法是因为硝石制冰需要大量的水,西域缺水,可南越水资源却十分充足,江河湖泊随处可见,再加上硝石可以重复利用,这个方法能大幅度降低士兵中暑的概率。

  至于瘴气这方面,无非就是痢疾、血吸虫病等常见的热带传染病。

  “可以让士兵们在军营中焚烧艾叶和菖蒲来避免瘟气。”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预防瘴气的药方不少,但药方中需要的许多药材这个时代都没有,闻棠只能尽量挑有的药方告知这些医者。

  例如用藿香、紫苏、大枣等药材调和而成的藿香正气散,这原本是汤药,不过军队在外煎药不便,再加上汉朝中药主要以“治末吞服”为主,所以军医干脆研发出了藿香正气“丸”。

  以及薏米,质量最好的薏米在交趾,那里的薏米又大又圆,有解除瘴气的功效,久服可令人神清气爽,东汉时期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在交趾为官时就经常煮食薏米养生,退休后还特地带了一大车薏米回中原,许多权贵都以为他带的是东南特产的奇珍异宝,等他死后立刻t有人上书朝廷,诬告马援带回来一车明珠,他的家人前后六次上书陈情,言辞哀切,这才成功为这位老当益壮的将军平反。

  不过现在,对于汉军来讲,交趾的薏米成本太高,用巨鹿郡的就行。

  还有最重要的黄花蒿,古人虽然不会提取青蒿素,但已经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来治疗寒热疟疾的例子了。

  这些方子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汉军的生命安全。

  桑弘羊:闻棠,你尽情地开药方吧,不需要管我的死活。

  军费又要爆炸了!

  他本以为打南越不像打匈奴那样运粮困难,更不需要征集马匹,可以比打匈奴的时候省下许多钱,结果呢……

  结果一样烧钱。

  国库里的钱就像后世中学卷子上的水库数学题,一边有人往里注水,一边有人拼命地往外倒水。

  而刘彻,他那敬爱的陛下还嫌往外倒得水不够多,刚到夏末,便开启东巡生涯,游览自己的大好山河。

  东巡也就罢了,关键东巡时还没把桑弘羊带上。

  人家长平侯夫妇刚成昏没几年,正是新婚燕尔,浓情蜜意的时候,结果刘彻把卫青给带去东巡了。

  霍去病带着挑选的三千精兵去了蜀郡,闻棠要从湘江顺流而下去南越,卫青跟着刘彻去东巡,桑弘羊留在长安给刘彻搞钱,苏武带兵去了西域开都护府。

  张骞……张骞在大行官署中养老呢,一卷书,一只烛,一杯茶品到下班。历史上他是今年去世的,不过可能因为养老氛围太好,也可能是立大功了他太高兴,看这精气神,他再活个五六年不在话下。

  这怎么不算是一种文臣武将各有所依呢?

  也不只有桑弘羊留在长安,太子刘据也留了下来,还有皇后卫子夫。

  时光荏苒,人到中年,卫子夫恩宠渐衰,但她的皇后之位依旧很稳,自己儿子是太子,弟弟和外甥都是万户侯,卫子夫明白自己只要细心谨慎,秉公持正地干好皇后这份工作,自然可保后半生无虞。

  闻棠只跟着刘彻巡游到弘农,便南下了。

  她感觉刘彻好像在朝堂上养了一群旅行青蛙,要时不时出去打支线任务再回长安,不同的是,旅行青蛙带回明信片,而她……得给刘彻带过去吕嘉的头。

  刘彻让闻棠带过去了许多印绶,虽然大概率用不到,但万一吕嘉想通了愿意主动佩戴大汉发过去的官印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小的火力和六名精挑细选的护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汉女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