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沉迷种田,我爆红全网_分节阅读_第208节
小说作者:home毒步天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0 KB   上传时间:2025-10-21 15:40:20

  带骨头一百八十多斤, 姜蘅留下五十斤,剩下的标记了不同的部位、统一的价格,一上架, 每人限购一斤, 一斤一百五十元的价格,也直接秒空。

  就是有粉丝吐槽:【五花肉是不是好少?我喜欢吃五花肉,好可惜哦】

  【猪蹄没抢到,一下就空了, 害得我其他的更来不及抢】

  【我也是!】

  【嘿嘿, 我不一样,先买的其他的, 不过数量确实太少了,有没有人数一下,这有多少斤呀?不是说杀了两头猪吗?】

  【我看了的, 两头猪都比咱们看见的小一点,这个品种好像本身就不是很大,一般出栏也就一百三四十斤,老板家的还没到出栏的年龄,估计更小一点】

  【居然这么小?!难怪我买不到(大哭)】

  姜蘅一句话不敢说。

  她留下来的五十斤,就有四只猪蹄、十斤五花肉、再加上其他部位一样一点。

  而十斤五花肉已经是全部五花肉的一半,两头乌这种猪肉质很好,相对来说出肉量没那么高。

  猪肉反馈也极好,虽然只有一百多人抢到,但也在网上掀起了一阵测评姜家小店猪肉的热潮。

  猪肉能做的菜可太多了。

  光是熬的猪油,就能做不少吃的,测评里博主们全是夸赞,表示这肉真的很香,吃起来还有种好闻的清香,品质绝佳。

  就这么一次,又给姜家小店的铺子涨粉十多万。

  为此姜蘅特意多摘了一些板栗回来,作为二十万粉丝的福利放送,一元秒杀一斤。

  顺势发布一个公告,表明接下来店铺要进入修整期,货量减少,直到明年开春,请客人们谅解一下。

  有了板栗安抚,粉丝们接受良好。

  主要不接受也没办法。

  种菜不是说收获就收获的,中间短则一个月、长则几年的生长周期是避免不了的。

  而且姜家小店的货量对于目前的流量来说,还是太少了。

  网上一些差评都是因为买不到。

  姜蘅这里又承诺明年会大面积开荒种地,到时候种类无法保证、但数量绝对会比第一年多很多。

  有了这个饼在前面,粉丝都很期待,也许明年就能随时随地买到姜家小店的蔬菜肉类啦!

  想想就开心。

  公告一出,慕名赶过来的游客都少了。

  这种少是相对比之前来说的,现在村子里依旧热闹,工作日每天客流量都在一两百左右,周末客流量会陡然增加到三四百人,大部分客人都是附近城市的,距离不算远,开车三四个小时还能接受,就来凑个热闹。

  大多都打算住个一两天就走的。

  姜蘅这边暂时没有在网上卖的水产和鸡蛋这些,对于一部分吃货来说,还是有点吸引力的,再加上很多人都说这边天然氧吧,很放松身心,在没有更好的旅游地方时,来这个便宜舒适的地方逛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来过这边后,除了对生活条件要求很高的,很多人都愿意来第二次、第三次,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在这边充电,去城里继续当牛马。

  姜家村这里,除了姜老板家的东西,其他的不管是民宿、还是土鸡之类的,价格都很便宜,只要不买姜老板家的食材,一天花销能控制在一百五十元以内。

  以至于姜家村这边还真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农家乐环境。

  巫慧英忙得要死,隔三差五拉着村子里一些开店做生意的人开会,请人网上教导他们如何经营、如何维护客户,一开始她是给村长打下手,随着村子发展到了村长没接触过的领域,就成了老村长给她打下手。

  第一次网课教学经营就很成功,巫慧英也在村子里站稳了脚跟,说话分量跟老村长没区别了。

  *

  随着十一假期结束,姜蘅抓紧时间兑换了十万粉丝的第一个福利,抽了五位客人可携带一名家属来农家乐玩,还给他们安排了采收的活,额外开放了螃蟹、甲鱼、黄鳝、泥鳅这四种的购买名额。

  可玩性不大,但一个个吃得都很满足,成功让这次的粉丝福利彻底落下帷幕。

  忙完这一波,天气明显冷下来,番茄、黄瓜结果率大大降低,收获一天比一天少,没多久就要连根拔起,刚好水稻也到了收割的时候,前后不过一个礼拜,十一亩地,全都种上了草莓,姜蘅也收获了三千多斤的晚稻大米和一千多斤的米糠。

  剩下的八只猪公公又幸福了。

  拥有吃不完的米糠。

  接下来暂时没什么别的收获,也就等到十二月份天气彻底冷了,将三个水塘都清一遍,到时候会有大批量的水产上市。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支出了。

  果树的尾款,姜蘅打过去了,村里铺路的钱也给了,好在虽然现在收获不多,但菠菜、生菜也能回点血,勉强还剩一百万,其中六十万左右还要留给滴灌系统。

  她准备将耕种面积和小半个山地都铺上智能滴灌系统。

  要是之前小面积的种植,请几个人按需浇水施肥就好了,但明年她打算将这边能开发的尽可能都开发,需要浇水的面积也很大,光是靠人力还是很困难的。

  唯一的不太好就是安装滴灌系统后,使用旋耕机时有那么一些不方便。

  好在姜蘅现在对操作这个十分拿手,避开这些位置没问题。

  十月中旬,最后一茬西瓜也成熟了,收获了八百多颗,一部分放网店售卖,一部分卖给了食鼎天和万建羽那边,这一批西瓜差不多赚了十五万,加上最近这些天蔬菜的日常售卖,一共二十多万,刚好请人来将一直空着的道路修成水泥路。

  同时姜蘅开着旋耕机将这十亩地耕了一遍,买了葡萄苗回来种植。

  葡萄苗在这边适应得很好,种下去的当晚,她就全部给沐浴了一遍灵雨,化作雨雾包裹在整株葡萄苗上,第二天明显就能看见葡萄苗精神了许多。

  不过冬天还是要进行防冻措施。

  他们这有山,相对而言温度稍微温和一点,热的时候没热那么厉害,冷的时候没冷得那么可怕,本身又是中部地区,根据往年的气温显示,过冬时今年种植的果树,用麦秆保护一下根系温度就没问题了。

  忙完这一茬,水泥路也都铺好了,接下来便是滴灌系统的安装了。

  这个安装跟监控用时差不多,姜蘅照旧在村子里给提前定了位置,这一次就比之前要艰难得多,村子里源源不断的客人让本就不多的民宿一直处于爆满的地步。

  好在也因此,村子里的人真的是陆续都回来了,姜蘅需要的住宿房子够用。

  而这些在外打工的人提前回来,基本都是装修自家、申请各种证件开民宿,手艺好的开餐馆,手艺不好的开小卖部、卖一些成本不高的小吃等等,让整个村子都处于一种生机勃勃的忙碌中,这种生机不是户外环境的生机,而是村子里人的生机。

  所有人,哪怕杵着拐杖的老人,都匆匆忙忙。

  事情多啊!

  家里有客人了,要带人去自己地里摘菜回去做;有客人想吃农村正宗的土鸡土鸭,姜蘅那边没了,他们这便宜款的还有,虽然比不上她家的,但滋味也不错。

  游客们还是很容易尝出差别的。

  尤其他们平时吃的都是冻鸡、饲料鸡,现在吃姜家村的这些土鸡,对比就很明显。

  一时间这里的食材口碑竟然也传出去了。

  村里养鸡棚鸭棚都多了好几个。

  村民直接在地里盖个简陋的小房子,围一两亩地,半大的小鸡仔放进去散养,都不用怎么喂食,也能长得很精神,看得游客们又是姨母笑又是口水直流。

  说起小鸡仔,展红用孵蛋器孵化的小鸡在十月中旬就陆续破壳,随后紧急孵化第二批,十一月上旬也破壳。

  小鸡仔原本预计要养最少二十天,体格才能勉强在成年鸡群里活动,不至于被它们踩死。

  但姜蘅发现这些由自家母鸡下蛋孵化出来的小鸡仔体格和长肉速度,比原本的鸡要好不少。

  不提先天就很精神,破壳率也超过了机器描述的90%破壳率,到达了93%,要知道这种设备显示的破壳率,买回家后是达不到的。

  因此只能说鸡蛋本身质量就很好。

  破壳后的小鸡仔就更好了,吃嘛嘛香,四五十只小家伙,一个劲啄啊啄,十来天就长得半大了,养到十五天,那个头就很不错了,比得过之前快一个月大的。

  展红便提议可以放鸡群里试一下,先放了十只,适应得很好。

  也可能跟姜蘅提前将两只没绝育的小公鸡教训一顿有关,鸡窝都没发生矛盾。

  于是第二天又放了二十只。

  第三天全部放进去。

  这么放了两批进去,原本凋零的鸡群瞬间显得热闹了。

  之后就暂时没有孵蛋,天气冷了,第二批孵化的小鸡仔因此还死了好几只,再孵下去,饲养起来更麻烦。

  而四十多只母鸭,也在十月下旬陆续开始产蛋。

  前一批个头相对小一点的鸭蛋,姜蘅都留下来,攒个四五天,就开始自己腌蛋,全靠网上的教程,还得是大数据时代,一搜什么都有。

  根据步骤先将鸭蛋洗干净,这一点对她来说就格外简单。

  随后用八角、桂皮等香料加盐放入水中煮开,煮开的水带有香料的香味,是漂亮的浅褐色,再将鸭蛋在白酒里滚一圈,就能放入容器里,倒入晾凉的香料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左右就行。

  姜蘅开始腌蛋,听见消息的村里人也纷纷过来抢购鸭蛋,也想要腌蛋。

  她不怎么卖这些加工过的产品,但村子里人现在大部分都在自家做点小生意,靠着过来旅游的人赚点钱,看见啥能赚的第一时间跟上。

  因为村干部们的严格控制,耳提面命,价格一直都很平价,食物也都真材实料,因此反馈很好,很多客人走之前都会买不少农家特产,整个村子的整体收入都增加了,比如赵宁,她生孩子之前在城里是做服务员,一个月四五千,但现在自己经营农家乐、开了个小卖部、还搞视频号,每个月收入光农家乐就能有个一万多,更别说其他的。

  她丈夫都果断辞职跑回来给她打工,婆家大哥大嫂也都回来,将自家房子装修了搞上农家乐,公婆俩做后勤,一个看孩子、一个帮忙打下手,一大家子收入说出去让城里打工人羡慕死。

  当然这是干得好的,赵宁本身是年轻人,脑子相对灵活、又在大城市见了世面,不管是卫生、审美、还是分寸感都很让年轻游客们喜欢,预定她家民宿的客人就没断过,花钱也花的心甘情愿。

  干得稍微差点的人家月入过万也是常事了。

  游客来玩,比平时都会更大方一点,这边竞争力也小,比如有个开烧烤店的,全村就一家,别人想吃烧烤只能去他家,那赚钱肯定不少。

  而且摊子不大,家里两人就忙得过来,还能时不时跟着姜蘅这边的节奏,给客人弄点新鲜东西,让客人更加满意。

  所以一个个立马买回去,一样腌制上,还有腌皮蛋的,反正买回来不亏。

  就是可惜姜蘅家的母鸭还是太少,一天就那么二三十个鸭蛋,客人也多,鸡蛋不够卖,导致鸭蛋也紧俏,每天光是下午摆摊,去晚了旁人都买不着,还得靠抢的。

  ——

  鸭蛋腌制好,放在用来当仓库的罐子里,只等着一个月后重新开封。

  忙完这个事,农场原定计划的事,也告一段落。

  再忙就是忙……盖仓库和养殖基地的事了。

  明年要大刀阔斧的搞,那这些就得提前弄好,免得开年后一堆事,到时候手忙脚乱。

  这两样就没办法请陈师傅了,得请专门搞养殖场、仓库的建设团队。

  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十月底前后联系上两拨人,商量好预算,第二天,姜蘅就开始开着旋耕机,将空着的地开垦出来。

  太穷了太穷了!

  她要赚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2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8/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沉迷种田,我爆红全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