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晒了一上午,下午蘑菇就缩水了很多。
原本挤挤挨挨的蘑菇,得以有了点空闲,就是不时还要给蘑菇翻个面。
姜蘅干脆在客厅练功,一边等送货的到。
翻面不麻烦,她一道灵力打过去,所有蘑菇都能翻面。
就是有点琐碎。
还好这几天都是大太阳,按照这个效率,最多三天就能晒好这一批。
不过要是以后经常需要晒蘑菇,这种事情还是得外包出去。
下午两点多,砖瓦水泥这些东西送到了。
姜国夏他们听见动静,特意跑过来帮忙签收。
都是熟人,双方检查后没问题,姜蘅付了钱,所有材料费加起来就是小一万。
接收完货,姜蘅去镇上拿快递,有小狗的玩具和食盆、也有她买的一些东西,三轮车都堆满了,这要是小电驴都带不回去。
回来时路过村委会那边,顺便进去跟村主任、也就是村长谈了承包水塘的事,价格比想象中便宜,一年也就五百块,还能将周围的地也一并算在内,这样她可以在那建个小屋子。
当然最开始姜蘅还诧异了一下。
还要建房子?
村长更诧异:“你不怕等鱼长大了,别人大晚上偷偷摸摸来下几网?”
姜蘅:……
她下意识想着有阵法,别人应该做不到。
在修仙界用阵法防御习惯了。
但很快又想到还是不能太放肆,否则被人察觉到不同,闹大了,那就不好办了,还是请人看着更方便。
到时候问问堂伯他们,那个时候焦糖布丁应该也长大了,刚好可以轮班去守夜。
承包合同没办法立马签,池塘是集体的,还要征求村里大半人同意,政府那边也要报备,只是先拟定好章程,剩下的事就不用她操心了,村长全包了,只等到时候签合同交钱。
第二天一大早,约好的师傅也到位了。
果然如姜蘅所料,姜国夏和姜长海、包括沈丽,还有两个跟她爸妈之前关系好的、正好有空在家的邻居都过来一起帮忙,一个个特意说了不要钱,自家人要盖房子过来帮忙都是顺便的,请吃个饭就行。
大家如此热情,姜蘅也不好拒绝,于是转头又加了五百给大伯娘买菜。
陈阿英这回不说钱太多了,笑容灿烂中带着几分骄傲:“大家这是知道你有出息了,都替你爸妈高兴呢,是该请他们吃点好的。”
姜蘅心一软,道:“那麻烦大伯娘了。”
“这麻烦啥。”陈阿英爽快道,看了眼已经开始测量土地忙起来的几人:“我先去买菜,你想吃啥?”
姜蘅摇头:“我没啥想吃的,对了,买只鸡炖汤?到时候加点蘑菇,鸡汤肯定好喝。”
陈阿英记下了,又过去问大家,干活的人在吃食上大多随意,全都没要求,她便风风火火骑着小电驴出发。
姜蘅则过去看着师傅开始打地基顺便搭把手。
第一天,她还是得看着,保证这些规划都跟自己想的一样。
-----------------------
作者有话说:养殖进行时
焦糖布丁:终于有肉吃啦!
本章五十个红包包~
第23章 卖小龙虾
七天后
山林深处。
阔叶林枝繁叶茂, 哪怕这几天都三十度,山林里面依旧有些凉飕飕的。
姜蘅穿梭在其中,手里拎着的麻布袋子装满大半,一双明亮的眼眸在草木枯枝间扫过, 这么多天的采摘, 她能很迅速的找到需要的蘑菇, 比如此刻, 一瞥眼就看见好几簇鸡枞。
隔了大概两米的地方, 还有一小片枞树菇,当然被她催生一下, 就会是一大片。
姜蘅快步过去, 手轻轻握住鸡枞的伞柄, 下方的土壤自动松软, 稍稍用力,一株鸡枞就被摘了上来,接着第二株、第三株……
之后又去采枞树菇。
随着温度越来越高, 蘑菇也越来越多了, 之前装满一个麻袋还要跑一两个山头,现在一个山头没跑完,就能装满了。
最多再过一个礼拜,蘑菇大面积上市, 竞争者肯定也会冒出来。
不过姜蘅没打算降价。
等这一批蘑菇采完, 接下来她地里的菜也能陆续收获了,蘑菇就要减少数量, 到时候反而更轻松,她不用这么频繁上山,可以偶尔上去一次, 采了蘑菇回来晒干了慢慢卖。
当然今天还是要好好干的。
宋茗同事需要的蘑菇可真不少!
因前几天的卖力,叶随需要的蘑菇已经晒好了,今天她过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叶随凑整了六千元,说是让她随便加点家乡特产就行。
特产,姜蘅还真的一时头疼。
主要他们这虽然靠山靠水,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罕见的东西。
太便宜,她又感觉拿不出手。
她也知道叶随出手就是那么多钱,肯定不是单纯想买蘑菇,可能就是想帮她,因此姜蘅也想尽量拿出好一点的,最好是叶随这个富婆也能惊喜的。
刚好昨天她采蘑菇碰到几只正在采蜜的蜜蜂。
被她灵气灌溉过的这片山林,草木生长的速度都比之前快很多,因此也多了不少开得正盛的小花,蜜蜂似乎都多了点,姜蘅忽然就想到蜂蜜。
再没什么比这片山林的产出更能代表特色的。
这可都是好东西。
因此今天姜蘅特意带了个塑料袋过来。
就是为了装蜂蜜的。
手里的麻袋装满大半时,姜蘅观察了好久,盯上的那个蜂巢里蜜蜂已经大部分都出去采蜜了,她也不迟疑,迅速动手。
不用小心翼翼爬上去,直接一道水刃打过去。
挂在树梢上体积颇为庞大的蜂巢下方,被水刃割开一小块,随后又一道水刃从下到上穿入树枝和蜂巢的链接位置,成功将蜂巢割开迅速掉落。
姜蘅打开塑料袋,稳稳的接住这个蜂巢。
没舍得弄太多,也就差不多半斤。
不会对这群野生蜜蜂有什么影响。
装好塑料袋,姜蘅拎起麻袋,迅速离开案发现场,等蜜蜂们回来,也不会发现是她偷走了蜂蜜。
只是才走没两步,姜蘅就注意到那只眼熟的黄喉貂。
小家伙正蹲在她前进路上的一颗树枝上,歪着脑袋盯着她,随后眼珠子动了动,看向她身后的蜂巢。
姜蘅:“……”
好像黄喉貂另一个很喜欢的食物就是蜂蜜?
这几天黄喉貂不知是为了赖上她、还是‘报恩’,每次都能碰上,不过再没有给她摘一堆蘑菇了,可能是怕被揍?咳咳,但经常帮她看麻袋,昨天开始,姜蘅用上了四个麻袋,它一只貂看不过来,还把同伴叫过来帮忙了。
天知道姜蘅拿回第一个麻袋后,瞬移到第二、第三个麻袋那时,依旧能看见黄喉貂,差点以为黄喉貂也会瞬移了!
毕竟这些野生动物,对人类来说,大多长得大差不差,一时分辨不出来也正常。
此时又碰上,姜蘅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尤其……
姜蘅默默掰开掌心大小的一块蜂蜜丢给它,小声道:“不许告密啊!”
就当给它这些天的报酬了。
黄喉貂看见飞来的东西,又吓了一跳,只是这次蜂蜜块直接落在它前面不远处,散发着熟悉的香甜味,那黑黝黝的眼睛立马亮了,一个灵巧跳跃,就扑过去,叼住那块蜂蜜。
姜蘅也顺势转移离开这里,接着去下一片林子。
如法炮制,一边采蘑菇,一边采蜂蜜,姜蘅成功将她浇灌过灵雨区域里的蜂巢都祸害了一遍,一上午割到了四斤左右的蜂蜜。
不过这个分量是带着蜂巢的,还要过滤,最后才能得到蜂蜜。
——
满载而归,姜蘅挑着四麻袋。
最近看师傅们建房子,她发现扁担挺好用的,一个扁担放上两个钩子,就能一口气挑起四个麻袋,之前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新鲜蘑菇分量颇沉,但抗在她肩头,轻飘飘的。
照旧使用缩地成寸来到山林外围,这才不紧不慢的往外走。
这一片地都荒废着,一直到靠近村子,才有零星的地被种了庄家,再近一点,姜蘅就能看见自家的地了,此刻一群人正干得热火朝天。
鸡窝、鸭窝、猪窝、羊圈这四样,在大家帮忙下,进展飞速。
最先施工的鸡窝已经到了盖瓦的地步了。
大块的红瓦一片片被送上去,三个师傅稳稳地一片片盖好,房子顶部就能完工,鸡窝和鸭窝里面,姜蘅还想搭一些架子,家禽还能飞上去休息,不用全都趴在地上,容易风湿(bushi)。
还有她家所有地、以及每种家禽牲畜活动范围也要单独用围网围起来。
她的池塘承包好了,同样要安装围网,建造一个小屋子。
只是这些相对而言,工程量就少很多,老师傅这两天吃得好喝得好,还大太阳下干着活,人却比刚来似乎还要精神,因此干活也麻利,速度比姜蘅预料的快多了。
鸡窝鸭窝的房屋主体是最先建好的,为了方便打理,屋内铺得十分平整,只等架子安好,就能买鸡苗鸭苗回来先喂着。
姜蘅满心期待的看了眼,脚步轻快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