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院门,已经长大了不少的焦糖、布丁黏过来。
不管多少次,狗狗每次迎接都超级热情,非要逮着她一阵蹭蹭,嘤嘤叫个不停。
姜蘅只能带着这两只踢脚绊手的小狗狗慢吞吞走到水泥空地上,将扁担放下,袋子里的蘑菇倒出来,此时院子里已经有五个晾晒架子,每个晾晒架子都放着三个很大的簸箕。
簸箕上平铺着一堆各种各样的蘑菇。
姜蘅看了眼,蘑菇刚翻过面。
她让大伯娘以后她不在家时,隔一两个小时来帮忙翻个面,她在家就不用过来了。
这点小事,大伯娘很爽快的答应了,下午她在家,大伯娘也会过来帮忙翻面,生怕她忘记了。
姜蘅习惯性揉了揉撒娇的小狗,安抚两只后,拎起沉甸甸的装蜂蜜袋子先进厨房,其他暂停,先处理蜂蜜,她……馋了。
这可是纯正野生蜂蜜。
还是采了带灵气的花蜜后酿成的蜂蜜。
肯定很好喝!
不过姜蘅也没处理过这个,只能现搜方法,按照教程一步步过滤出最清透的蜂蜜。
还好她提前买的玻璃罐子昨天到了,已经清理过,此时透过细密的纱布,看着那浓稠的黄色透明蜂蜜一点点流入罐子,姜蘅感觉莫名解压怎么回事?
太流畅太舒服了。
等到全部过滤完,最终得到了两斤一两多点。
听着挺多的,实际眼前胖乎乎玻璃罐只装了一半。
姜蘅先给自己冲一杯,烧开的水特意用术法降温,加了一勺蜂蜜搅拌搅拌,浓稠的蜂蜜融入水里消失不见,姜蘅先抿一口品尝。
入口便是一股甜味。
不同于桑葚汁的清甜,但又区别于糖水的腻,更加自然绵长,中间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酸味,让口感更加有层次。
喝的时候鼻尖还能闻到淡淡的好闻的花香。
听说专门采一种蜜蜜蜂酿出来的蜂蜜也会带一种花香,比如槐花蜜,便能闻到很清晰的槐花香,而姜蘅弄到的这个蜜并不是,那么大一片林子,蜜蜂基本都是有啥吃啥,那肯定是什么开花吃什么。
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纯天然的香甜味道。
尤其里面还夹杂着些许灵气,蜜蜂采了被灵雨浇灌过的花蜜,酿出来的蜜也自带灵气。
姜蘅又喝了好几口才放下。
喝饱了,继续干活。
拿出几个小玻璃瓶,挨个分装,瓶子大概能装150克,不过没装满,大概七八分满就停了,估摸着也就二两左右。
——
八小瓶装完,玻璃瓶里的蜂蜜也只剩三两了。
这三两她留着自己喝。
装好的八份,叶随一份,剩下的大伯娘一份、堂姐一份、堂伯一份、堂伯儿子一份、再加上帮忙干活的两个邻居一人一份,还有舅舅那边,晒干的菌菇她都单独留了一份,正好跟蜂蜜一起寄过去。
盖上盖子,姜蘅将这些先放着。
等送货时一起送到快递点给舅舅和叶随寄过去,再去一趟后院,后院的水桶已经变成了水产区的框子,框子里装了大半的水,更加深、更加宽敞的框子里,不少鱼虾在里面游动。
一共八框,四框小龙虾、四框鱼。
真的有种鱼贩子的感觉!
这是昨天捞上来的,池塘已经承包,里面的大家伙需要清理一下,大鱼、大虾都要尽可能捞上来。
不然到时候小鱼苗放进去,损失会比较大。
于是她就用自己买回来的四个地笼,放上焦糖布丁没吃完的鱼内脏做饵料,晚上捞起来,就捞到了这么多!
这还是将一些小鱼小虾丢回去的结果。
将要售卖的鱼虾、蘑菇全都拍个照,随后发在她新建的订购群里——
【姜蘅:有需要的可以直接预定,超过五百能送货,今天五点半出摊,也可以直接来买】
顺便将价格发出去。
【火把鸡枞,200元/斤(库存23斤)
骨朵鸡枞,260元/斤(库存11斤)
牛肝菌,180……】
发完,只有三十几个人的小群立马叮叮当当的提示消息:
【海阔天空:我去!是小龙虾!】
【海阔天空:老板,你这小龙虾个头好大,能钓不?】
姜蘅:?
宋茗的钓鱼佬爸爸真的是见着水就甩两杆子。
她哭笑不得的婉拒了,其他客人也纷纷感叹
【葛老板:这一个个的好大!想买,老板,找你订了】
【岁月静好:这个头真大,可惜我闺女还没出月子,还是买鱼吧】
【小胖他爷:高姐,你闺女咋还没出月子?】
【岁月静好:要坐足两个月呢,不过这些天气色看着比之前好多了,刚生完孩子,那脸白得哟,要不是她嫌热,我还想让她坐三个月月子呢……】
【……】
客人们聊起来了,不过订购都不在群里,基本都是私聊,也不影响。
之所以建个群,让熟客加,也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摆摊的具体时间,免得扑空。
这几天她都是隔一天去一次,群也才开三四天,因此只有三十多个熟客加了。
退出群里,姜蘅就看见好些私聊的预定消息,葛老板除了日常的鸡枞菌、桑椹,又买了一条鱼,两斤小龙虾。
其他老板也都多少加了点,大概是先尝尝味。
回复完,就到了做饭的点,姜蘅都听见陈阿英在外面喊他们吃午饭的声音了。
她正要做饭,就听见有人进来的声音,忙出去看。
陈阿英和她大伯姜大秋一起进来。
姜大秋和她爸姜二秋长得很像,长得也都不错,饶是现在老了,脸上沟壑很深,皮肤也常年在工地干活晒得很黑,还是能看出年轻时是个帅小伙。
不过两人性子也都如出一辙的笨拙,姜蘅她妈就经常说姜蘅性子肯定是随了姜家人,不爱说话,以后出社会怎么办咯。
在开工第二天,大伯就回来了。
姜蘅想让他多休息,但他愣是不听,上午回来的,下午就换上上工的衣服,跑去帮忙挑砖搅水泥,干得热火朝天,姜蘅想劝,被姜芃拦住,亲闺女淡定道:“没事,他愿意干就干吧,给你干活,他高兴着呢。”
姜蘅只能每天额外摘点桑椹,做成桑葚汁给他们喝。
带灵气的桑椹调出来的汁水,喝多了对身体也好。
此时看见两人一起上门,姜蘅还有些意外:“大伯,咋了?”
姜大秋有些羞涩:“就你那个蘑菇挺好吃的……”
陈阿英翻了个白眼,解释道:“你大伯想吃你摘的蘑菇咧,这两天给他吃美了,我特意留的一罐子蘑菇肉酱,他三天就给搞完了,小蘅你拿点蘑菇给我回去做点肉酱给他带工地上吃。”
姜蘅恍然,忙点头:“可以啊。”她好笑道:“大伯,你直接说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山上采的,又不要钱。”
她说着,手上已经去拿袋子了:“正好新鲜蘑菇,最好吃的时候。”
姜大秋憨笑:“这不是想着你要卖钱嘛,蘑菇不要钱,那也得你跑山里去采呀,我听说你这蘑菇卖得可不便宜。”
其实从姜蘅开始卖蘑菇,家里蘑菇就没断过,隔两天会送一些,不过陈阿英把大部分还送到了闺女那,逍逍喜欢吃,她哪里舍得多吃?
因此只留下一罐蘑菇肉酱,嘴馋时吃一点。
可谁知道姜大秋一回来,三天就吃完了,这还是每天伙食很好的前提下,陈阿英都纳闷他怎么搞完了,一问才知道偶尔晚上睡不着,他就舀两勺酱,倒点酒,一口酱一口酒,砸吧砸吧就吃完了。
昨天没得吃,早上吃面条时还一个劲儿的念叨,没有蘑菇酱,面条都不香了。
陈阿英想骂人,但想着他一个人在外面打工,还是心疼,于是说过来问姜蘅拿点,这人又扭扭捏捏,于是干脆拉着人过来了。
姜蘅果然反驳:“卖钱也不能短了自家人吃的呀。”
姜大秋傻乐呵点头,也不说话了。
陈阿英则看着姜蘅装蘑菇那豪放样子,忍不住提醒:“哎哎哎,你少抓点,要不了那么多!这个牛肝菌你自己留着,这个是真的贵……”
姜蘅道:“没事,你多做点,大伯一个月也就回那么几天,外面肯定吃不好。”
陈阿英嗔怪:“那也不用这么多,我做肉酱都要做半天咧。”
姜蘅笑:“那我下午去帮你做呀。”
“不用不用,你忙,赚钱比较重要。”陈阿英忙拒绝,眼见姜蘅还要装,她干脆自己上手,将袋子抢过来,把牛肝菌这些贵的拿出来,只留两斤稍微便宜点的菇子,笑得很满足:“够了够了,这么多得做十几瓶酱了,到底是咸菜,吃多了也不好。”
姜蘅无奈,她是想直接装满了的,被抢过去了,只好放弃,转而又单独装了两斤鸡枞菇:“大伯娘,这个熬点鸡枞油,不用加太多盐,很健康的!”
“你这孩子太大方了。”陈阿英摇摇头,面上的笑容却越来越灿烂。
临走时,姜大秋看着姜蘅感叹:“小蘅真有出息,好好干,等下次大伯回来,没准就能看见你鸡鸭成群。”
姜蘅超自信点头:“肯定会的!”
——
午饭后,姜蘅照常修炼。
工人师傅则是午休到两点,起来干活。
下午四点多,姜蘅去后院将一半的鱼虾转移到三轮车上,接着是桑椹、蘑菇。
东西越来越多,三轮车车篓子都装满了,最后只能在两侧挂上已经打包好的蘑菇,还有提前要送给叶随和舅舅的东西,都只能放座位这边了。
好悬,再增加一点,这个小三轮就要装不下了。
全部整理好了,姜蘅出发,比往常早一点,是因为要先寄快递,再送货,现在她已经要给十家店铺送蘑菇,每家要的都不一样,但类别大多是固定的。
有个评价不错价格比较贵的餐厅只要鸡枞菌和牛肝菌、乌枞菌这三样,姜蘅在丑团上看见他们上了新品,鸡枞油/牛肝菌炒饭、乌枞菌炖鸡,已经有好几条最新好评都提到了这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