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妍:……有道理!
她还有些纠结,干脆先让开,让后一个人先买,然后看看鱼、又看看虾,倒是后一个客人上来一看有小龙虾,先是眼睛一亮,随后看到价格,又一暗,一脸肉疼的让姜蘅装两斤:“只要两斤,我尝尝味。”
“好。”姜蘅特意拿个小点的塑料桶放电子秤上,用网兜捞了两斤到塑料桶里称重,称完直接倒在塑料袋里,又额外套了一层,现在生意步上正轨,塑料袋她是直接网购的,质量很好,但小龙虾虾钳有点厉害,怕中途被夹破了,那客人可就糟糕了。
刚装好,客人又紧跟着道:“再来一条鳊鱼,还有蘑菇、桑椹……”
章妍:……原以为是个跟她一样的,没想到是个富婆!
瞧这心疼但点单速度嗖嗖的样子,简直让人羡慕。
姜蘅也有些意外,她记得这个客人,之前几次都没买这么多,看分量可不少,便问了一句:“是有什么好事庆祝吗?”
客人当即点头,偷笑道:“对呀,老板我每天吃你家菜,都吃穷了,一个月三千根本不够,再怎么省都不够用,就在痛苦纠结中,我领悟了一句话!”
姜蘅和章妍以及后面凑过来的客人都齐刷刷看去。
还有性子开朗的人问一句:“什么话?!”
“痛苦是文学孕育的摇篮!”客人一脸深沉。
众人满脸问号:“啊?你成作家了?”
“赚稿费了?!”
客人想起来脸上的笑容就抑制不住,在周围人猜测中笑出声:“哈哈哈哈,答对了!我在某乎现编了个小故事,一万多字,居然好多人喜欢,赚了好几百呢!这不得庆祝一下?”
众人:“哇!”
“好厉害!”
“真成了作家!”
“我也因为贫穷痛苦,怎么就没领悟呢?好惨~”
章妍:“…这也行?!”
客人开心的摇头晃脑:“嘿嘿~当然!不然就我那三千块工资,靠节约,除非不吃不喝,不然压根省不下来钱。”
说话间,刚好姜蘅也将她要的都打包好递过来,客人付了钱,脚步轻快的往回走,买好吃的了,朋友也快到了,还得是人多,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
轮到章妍,这回她也咬牙:“老板,小龙虾来两斤,再来点这个、这个蘑菇……”
不管了。
先买了吃,节流是不行的,那就只能开源了!
回去她就奋斗!
哦,还要带着男朋友一起奋斗。
最近他吃得好了,心态是平和了,只是事业还是没气色,这怎么行?!!!
-----------------------
作者有话说:[墨镜]快一万字啦!会不会收到好多营养液夸夸呢~([捂脸偷看])
本章五十个红包~[比心]
第24章 燃起来了
好几个客人买完菜都一脸打鸡血, 看得姜蘅一愣一愣的,都忘了提醒可以加群。
不过等第一批客人离开,后面的人都没那么打鸡血了。
一个老头紧赶慢赶的过来了,第一时间看了眼装小龙虾的框子, 见还有不少, 松了口气, 同样肉疼的开始掏钱:“老板, 来两斤小龙虾, 再来两斤桑葚,鲫鱼来一条, 还有这个蘑菇来点, 这个、这个也来点……”
姜蘅手上动作极快的收拾好他要的, 过称, 计算总价:“一共368元,您给365吧。”
老头舒心一笑,今天又便宜了三块钱。
好歹是占到便宜了。
不错不错。
今天种类真丰富, 刚好儿子儿媳妇今天回来, 这俩孩子总说他们俩为了哄孙子听话,老给孩子吃不健康的食物,今天就让他们见识一下到底健不健康!
当然买这么多,还是想着这两人肯定会喜欢的, 多买点, 回头做成酱带去上班的地方。
这还是他们楼上1502的邻居安利的方法。
自从上次老太太在业主群说了这个蘑菇摊,他们这栋楼好些业主路过都买了点尝尝, 然后就成了固定客人,其中1502的买得可多了,有次正好在电梯碰上, 瞧着对方大包小包,他还一脸纳闷。
这么多蘑菇不怕放坏了?
最近几天可是下了好几场雨呢。
1502的年轻业主笑道:“这都是买回来做蘑菇肉酱的,自从有了这个蘑菇,我现在中午上班都不点外卖了,吃过这个,再吃外卖,那纯天然和加了科技狠活的,真的一吃就能吃出来,所以就做成蘑菇肉酱方便带去公司,下饭又好吃,还比外卖健康。”
自己做的盐少给点,保存时间不长没事,反正一小瓶最多两三天就吃完了。
老头闻言立马想到自家儿子儿媳。
这边县城没有合适的工作,两人都是在隔壁省城上班,一个月回来两天顶天了,经常听说这俩人点外卖,吃得满脸油腻,偏偏自己做饭,一是累,没劲儿做,二是厨艺一般,容易伤害自己的嘴巴。
理由是一套一套的,老头觉得肯定是懒。
于是跟老太商量着,多买点蘑菇,做成酱明天让他们带走。
老头转身就要走,正好碰上1502的邻居杨幸,对方主动打招呼:“小胖爷爷,又买这么多呀?”
老头乐呵呵道:“大胖和他媳妇回来,多买点给他们也尝尝,在省城可吃不上这么好吃的东西咧。”
旁边一个路人嘴角抽抽。
啥?
省城好吃的不比他们这小破县城的多?
什么东西还能这样说?
扭头一看,嚯,是姜老板出来摆摊呀!
路人赶紧过去,跟老板感叹一声:“老板,你可算来了!”
得到老板笑容明媚的一声回应:“来了来了,对了,我建了个群,以后摆摊前会提前通知,还可以提前预定,要不要加一个?”
路人:“要要要!”
直接拿出手机扫码加群。
杨幸则恍然,见老头拎着这么多东西不方便,主动道:“那你等会儿吧?我买完也要回去,正好给你带回去。”
老头笑呵呵点头:“好,多谢了。”
“都是邻居。”杨幸摆摆手。
很快轮到杨幸,这回她又买了不少,小龙虾、鱼、桑椹都有,除此之外还有老大一袋子的蘑菇,看得老头咂舌:“又要做蘑菇酱?”
杨幸无奈道:“那不是,就是帮朋友买的,之前做的蘑菇肉酱给我朋友寄了点,结果他们吃得高兴了,非要我再搞点,我可没那个功夫,就打算买点蘑菇晒干了直接给寄过去,让他们自己做。”
一旁正好有空听了一耳朵的宋茗:?
这不是送上门的生意?
当即扭头冲这边喊:“你好,美女,是要蘑菇肉酱吗?”
杨幸一愣:“啊?”
宋茗直接靠近,递过来一张名片,笑容热情道:“我有小作坊食品许可证,蘑菇也是在姜老板那边买的新鲜蘑菇制作,肉有牛肉、猪肉两种,价格也很划算的,可以推荐你朋友了解一下呀,快递直发,保证价格实惠用料扎实,对了,姜老板那边也可以预定干蘑菇哦,如果想寄快递,可以直接跟老板订购,也很方便的。”
杨幸:“哦哦好。”
她有些愣愣的接过去。
现在路边摊都这么全面了吗?
小作坊许可证?她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证!
不过听这个老板说的,还真的挺不错,等这批做了推荐给朋友试一下。
——
宋茗也不过多打扰,见她接了名片,又热情的给老头也送了一张,便礼貌的笑笑,回到摊位前。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前几天申请、昨天刚审批下来,最初她是想着自己做牛肉蘑菇酱,送朋友没问题,但她没那么富有,全都免费送,贫穷让她克制。
肯定是要对方花钱买的。
花钱的话,服务档次得跟上,得用新的罐头,因此她买了不少材料,买着买着,大数据出现了。
推荐这个证件,宋茗一看,正合她意。
姜蘅那边蘑菇做不到量产,赚一笔快钱可以,没办法真的搞个产业链,因此这个证刚好,果断申请了,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证件就下来了。
在她自己的勤奋刻苦和爸妈的帮助下,现在家里放着大几十个罐头,现在只需要琢磨怎么销售出去就行。
宋茗笑弯了眼,又回到摊位前继续等待下一位客人。
见有客人过来买牛肉蘑菇味的寿司,她便语气随意的推销一下放在摊位上的几瓶玻璃罐,上面非常标准的还贴上了产品标识,上面的一切信息跟超市买的罐头没太大区别,还有一个二维码可以扫码后看见许可证,最后一个塑封膜将罐头紧紧密封。
一般来说,喜欢牛肉蘑菇味寿司的客人,基本都很喜欢蘑菇,只是要么不爱做饭、要么觉得价格太贵,只打算尝尝味,因此在知道她这里有罐头后,百分之八十都会买。
罐头不大,也就老干妈瓶子的一半,价格十九块八,两瓶只要三十六元,猪肉的价格便宜很多,十六块钱一罐,三十块钱两罐。
当然相对老干妈来说是很贵了,可这也是她用料真的扎实。
都没添加其他乱七八糟的增加分量,主料就是牛肉蘑菇,哪一样价格都不便宜。
吃过的人都说好,她那几个前同事还没收到蘑菇,但酱已经吃完了两瓶,又一起找她定了十瓶呢。
发财了发财了。
自从认识了姜蘅,她的财运就来了。
脑海里各种活动想着,眼前的客人果然也如她预料的那般,看了一眼罐头,然后又看一眼,两秒后,主动道:“那给我来两瓶牛肉的吧。”
宋茗利落打包好,一并将寿司递过去:“一共61元,您是熟客了,给六十元就成。”
客人刚要心疼,就听宋茗这话,下意识点头,顺手就给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