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两个士兵将他提起再咔嚓一声,被俘照新鲜出炉。
炮兵营营长亲自搜身,不但要缴他的枪,还要找到他隐藏的毒药。
为防飞机起火后飞行员死的太痛苦,随身都带有毒药的。
唐天佑的飞行服被脱掉了,因为冷他不停颤抖,嘴角涌出的热血都流不到地面,就在他嘴角上结成了冰,直到祁政委脱掉外套披给他,否则他都得活活冻死。
又一个被活捉的飞行员,依旧要押往核基地。
但祁政委很纳闷,先不上车,问赵凌成:“你咋回事,把俘虏打的跟个猪头似的?”
一个年轻帅气的被俘飞行员,生生被他打成了猪头。
做俘虏嘛,挨打也正常。
但赵凌成把人都给打变形了,祁政委就觉得不大对。
赵凌成未语,只把他刚搜到的,唐天佑的证件递了过去。
祁政委看一眼证件,再看车里的俘虏,半晌,他突然目露精光。
他得点支烟吸才能压抑心底的激动,吐个烟圈,他说:“妈的,捡到宝了。”
唐军座,军统大头头,也有原配的,生了几个闺女,但男人嘛,大多都不把闺女当人看,所以大撤退时他只随便找了条船扔着,结果船翻人溺,全没了。
唐天佑,他的独子。
只听名字就可知他对这个儿子抱有多大期望。
今天这一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因为唐天佑所知晓的军事情报,可是一般的飞行员所不能比拟的。
依然是赵凌成他们亲自押运,赶紧把人送往核基地。
但上前车赵凌成还得问件事:“政委,东风基地有反馈吗,事故共几起,伤亡呢?”
祁政委灭烟抬手指:“损毁三架战机,伤亡目前还未知。”
有三位飞行员出事,那其中有赵慧吗?
车上有无线电,可以呼叫东风基地并了解详细情况。
但赵凌成不能那么做。
因为在移交俘虏前,他们不能向任何人暴露坐标位置。
而事实证明,他打唐天佑还是打得太轻了。
以及,国军军座家少爷的嘴巴是真臭,教养也是真的差。
前往核基地的路上怕还要挨打,他没敢吱声。
但等被软禁进牢房,知道赵凌成打不到他了,他就开启了疯狂辱骂。
“林蕴就是个懦弱的,无能的,水性杨花的表子!”
“林蕴留有上千万存款和股票,可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喔,我亲爱的哥哥。”
“我们国军是买不到SR-71,可是你们土八路,你们永远都造不出SR-71。”
“老美的弹道导弹能飞一万五千公里,你们土八路能造得出来吗?”
“世界是以老美为中心的,有老美支持,我们必将反攻成功。”
一墙之隔,赵凌成双手插兜,面无表情的听着。
而他在想,赵慧到底怎么样,出事的飞行员又都是谁,伤的严重否。
这个问题陈棉棉同样关注,因为第二天《人民日报》就以简讯的方式讲了,说来了一架敌机,并与我军在领空发生摩擦,有三位飞行员伤亡。
字少信息大,有亡字,就证明死人了。
而等得到确切消息,已经是三天后了,是赵慧主动打来的电话。
对了。基地家属院门卫处虽然有电话,但家属是不允许拨打的,就算接听,保密部队的电话也只有特定人群专门报备过之后才能打,所以打个电话很难的。
既赵慧打来电话,就意味着她还活着,那就是好消息。
陈棉棉抱着妞妞赶到门卫,接起电话就问:“小姑,你还好吧,没受伤吧?”
赵慧简单说了句自己很好,就问:“你和妞妞没事吧?”
陈棉棉总还是不放心,再问:“你当时也在天上吗,飞机安全降落了?”
军事机密是不能乱讲,赵慧说:“小陈,你该相信我的经验。”
年轻人有体能是优势,但老驾驶员的经验也不容小觑。
陈棉棉于是把电话给妞妞:“姑奶奶在电话另一头呢,跟她讲,妞妞是平安的喔。”
妞妞闷了会儿,却说:“电,电报,嘀,嘀嘀!”
她还不理解电话是什么,只记得电报机,她很喜欢,因为它会嘀嘀嘀的响。
听到小丫头奶奶的声音,知道她是安全的,赵慧也就放心了。
她挂了电话,还得给赵军报个平安呢。
转眼又过了两天,可算回来一个知道现场情况的了,机电科的王科长。
他的科室和赵凌成的是相互独立的,但他的研发又不是单独的,不是总工,所以大家喜欢喊他叫王科长,而他回来,还是孩子们嚷嚷起来,陈棉棉听到的。
她赶去时已经围了一堆家属了,都在打听情况:“王科,是不是有烈士?”
王科长对接东风基地,了解情况,说:“小伙子,才刚刚23岁。”
飞行员可是天之骄子啊,年纪轻轻就牺牲了?
孩子们瞬间都不嚷嚷了,静悄悄的。
陈棉棉问:“伤的飞行员呢,严不严重,有没有……”
王科长主动说:“你是想问赵大校吧,她受了点伤,但不算严重,还在工作呢。”
那么危险的飞行行动后还能工作,赵慧可真算得上是女性楷模了。
不过那也意味着她伤的确实不重,陈棉棉也就放心了。
只是可惜了一个年轻的飞行员,还不知道他的父母得多伤心。
战争的残酷,陈棉棉也算切身体验过了。
她得说,和平真好。
隆冬腊月的,就算不下雪,基地的寒风也总刮的鬼哭狼嚎似的。
而因为妞妞不喜欢吃大灶上机器压出来的面条,陈棉棉这段时间正好闲着,就用西北人的传统方式醒面揉面,拉条,面片,雀舌,猫耳朵,变着花样的做。
妞妞对交友的兴趣也不大,但在这个冬天,她家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做客。
因为在这个年代,孩子们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算盘。
而基地小学最高的班级是三年纪,那可是十岁的孩子,算盘打得很好了。
是苗苗告诉大家妞妞会打算盘的,就总有孩子抱着算盘来比。
也只有三年级的孩子能比过她,因为他们已经学乘法了,但妞妞还没有学过。
妞妞现在能记得爸爸了,转眼快一个月,爸爸还没回来。
孩子推开小卧室的门,爬上凳子又喊来妈妈,指墙上的字儿:“爸爸!”
陈棉棉抱起闺女来,柔声问:“想爸爸啦?”
小女孩深深点头:“嗯!”
她记得呢,那天妈妈突然离开,她缩在苗苗姐姐的被窝里悄悄难过。
爸爸把她抱回家,并不停安慰,说妈妈马上就会回来。
第二天还把她放在桌子上,然后一个个的,在她头顶扎小揪揪。
好久不见,妞妞有点想爸爸了,而此时已经是元旦,要步入1967年了。
话说,在大军区换领导后,基地大多数人都特别开心。
首先是,基地商店的供货不但增加了女性化妆品,甚至有好几年都没见过的各种牛肉罐头,糖果也终于不仅仅是单一的大白兔奶糖了,白糖甚至不限量供应。
而且有一天黑板通知,说今天食堂会供应凉拌黄瓜。
陈棉棉都激动的,把妞妞裹的紧紧的跑去排队,还真就打到凉拌黄瓜了。
虽然不知道在路上运输了多久,黄瓜都干巴了,但好歹是绿菜。
家属们明面上当然不会去评价领导,但私底下都得夸一句:“曾司令真好!”
福利方面的改善,都是在曾司令来了之后才有的。
而且截止目前,自基地成立以来,总共就有过一次文工团的慰问演出。
但这天后勤张主任家媳妇,刘嫂子拦住大家,笑着说:“今年这个年,咱们肯定能过得好,因为我听我家老张说呀,要来文工团,慰问演出!”
要不是像陈棉棉能搞点勾心斗角,只待在基地,家属们超级无聊的。
现在又没别的娱乐,来个慰演,大家能不开心?
有人就说:”曾司令不愧申城来的,能量大,手笔也大。”
还有人说:“以后探亲政策也会放宽吧,我想我爸我妈,我弟都来一趟呢。”
大家是在食堂门口议论,姜霞突然走了出来:“探亲政策放宽,啥阿猫阿狗都来基地,万一闹出点妖蛾子来,不得被下放吗,我劝你们还是收敛着点儿。”
但有人却说:“原来还谣传黄琳涉谍呢,人家都高升了。”
另有人说:“轰轰烈烈多少年了,有间谍也早该抓完了,基地也该放开了。”
姜霞虽然跟大家意见不同,但也得夸夸曾司令。
她对陈棉棉说:“我虽然讨厌曾风,但公平说,他爸是真有能力。”
其实从宏观来讲,是因为今年不用给苏联还债,商品的供应也就丰盛了。
曾司令不过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
而之所以原来王老司令会拒绝文工团前来慰演,也是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