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恍惚地想,小明应该是认真的。
没了好友陪他打游戏,他忽然觉得游戏变得无趣。在房间里吃完泡面后,他又刷了会短视频, 意外地,刷到了云禾的视频。
云禾去了一中那边的小饭馆吃饭, 云禾是他比较喜欢的吃播,毕竟放眼天底下,谁能不爱吃的。他还会收藏云禾的视频, 想着将来一定要去打卡吃一次。
好几天没看她的视频了,小明把所有视频看完,最后发现小饭馆的出境率极其高,而且点赞也非常高。
小明翻到最新的视频,云禾正在吃小饭馆的烧鹅。
博主先是拿起枣红油亮的烧鹅展示给大家看,弹幕齐刷刷飘过给我来一口吧。
她咬烧鹅皮会发出一些脆响,云禾竖起大拇指夸烧鹅的味道,又把烧鹅蘸上酸梅酱开始尝味。看得黄毛口水咽了又咽,这烧鹅也太香了吧,他也好想吃!
想着,黄毛马上给自己点了个烧鹅外卖。
等待的时候,黄毛点开了评论区。
【减肥的时候来上这样的一个视频,好想把我的瑜伽垫啃了】
【小禾连去好多天这家饭馆了,到底多么好吃啊!】
云禾回复-【特别好吃超级无敌好吃,我都不舍得离开云城了!】
【竟然是我的母校,我以前可是因为饭堂太难吃天天吃泡面啃面包的,结果现在一中开了一家这么好吃的小饭馆吗?大学生现在回家了,等我明天去尝尝咸淡。】
【我是云城人,评论区说博主收钱的大可不必,这家店真的很好吃,老板特别会做饭,任何人只要吃过小饭馆的美食就会变成她的狗,我现在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考上一中,然后一下课就来小饭馆吃饭[哭泣]】
楼中楼里全是一片哈哈,还鼓励这位朋友要努力考上一中,等着她报喜。
黄毛差点以为发这条评论的人是小明,他也很喜欢小饭馆的饭,但是考一中对他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当了好多年的“社会人”,脑袋空空,抖一抖,全是游戏。
唉,但他也好想天天吃到这么好吃的饭。
想着,电话声打断了他思绪。
外卖到了,他飞奔出房间去拿外卖。
一开门,竟然跟爸爸妈妈对上眼。哦,对,爸爸妈妈说过他们国庆会回家。
妈妈看到儿子特别开心,喊了声,“阿仔。”
爸爸也进来,“给你买的衣服、玩具还有鞋子,你快看看喜欢不喜欢。”
他边把东西翻到桌子上边说:“国庆塞死人咯,现在才回到家。”
黄毛有一瞬间的恍惚,扬了扬手里的烧鹅外卖,“我点了个外卖,爸爸妈妈你们吃了吗?”
“车上吃啦。”妈妈说,又起身收拾行李。
黄毛因为太馋烧鹅了,于是快速拆开包装开始吃。
他撕下一个大鹅腿开始啃,皮不脆却有些腻,肉还是有些干柴,蘸上酸梅酱后也不好吃。黄毛失望地啃着大鹅腿,心想,卖相都不好的东西,味道果真更一般。
还是小饭馆的香,他明天要去小饭馆吃。
—
洗好碗后,虞妙音跟猪肉摊老板交接。她订购了一批梅花肉,打算用来做蜜汁叉烧。毕竟买了个炉子,她要做好多好吃的,烧鹅烧鸭烧排骨叉烧等,等有时间了,她全都要做一遍。
她平时买菜都在这家猪肉摊上买,一来二去,就跟老板熟悉了,能聊上几句。
“给你留了最好的一批,老板你检查一下。”林老板说。
“行。”虞妙音看了看,梅花肉长得很漂亮,里面的肥肉像雪花一样分布在瘦肉上,做蜜汁叉烧肯定很好吃。
“钱给你扫过去了。”虞妙音说。
陈奶奶和周桂好奇地问,“这是要做什么呀?”
两人心中期待,不知道明天小音要捣鼓出什么好吃,今天的烧鹅实在是太香了。陈奶奶祈祷,亲爱的烧鹅了,来梦里看看我吧,让我在梦里也把你大吃一顿吧!
“叉烧。”说着,她跟陈老板一块把梅花肉抬进厨房里。
“那明天还会有烧鹅吗?”
“有。”说着,鹅厂老板已经过来了,带着杀好的拔干净毛的鹅。
“老板,你要的鹅,我今天太忙了,都没来得及来你这尝尝味道。”毕竟有个大爷说得那么玄乎,她自然是很好奇。
虞妙音看着鹅,半开玩笑道:“那你有福啦,我明天我还要做叉烧。”
鹅厂老板点点头,“行。”
而后,她开着她的车走了。
她按照昨天的流程把烧鹅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叉烧则是用她自己调配好的叉烧酱来做,虞妙音把每一条差叉烧酱“按摩”入味,再放进冰箱里等待腌制入味。
等叉烧酱和蜂蜜的味道完全渗进梅花肉里面,再烤一烤,那味道肯定很香。排骨也要提前腌制,做排骨腊肠煲仔饭会更香。
全部忙完后,已经不早了,虞妙音带着小棠宝回去,两人洗了澡,双双往床上躺。
虞妙音很喜欢跟小棠宝睡在一块,能一起说说悄悄话,倒也不错。两人正在看一个视频,是怡灵和徐嘉佳推荐她看的。
原来是一个博主正在推荐她的小饭馆,虞妙音记得这个姑娘。
小棠宝特别惊喜地看着这条视频,哇了一声,“阿姐好厉害,好多人说好吃呢,我今天听到有姐姐说,她们是外地的,来云城旅游,她们家离这里好远好远呀。”
陈奶奶和许大爷都跟她说过,小饭馆来了不少外地的游客朋友,虞妙音还挺惊讶的,大家竟然真的会为了她的小饭馆而来云城。
不过,云城也是一个不错的旅游小城市,没准儿,大家是来旅游的呢。
再怎么说也好,确实来了不少人到这儿吃饭,虞妙音自然是很惊喜。
退出视频软件后,虞妙音收到了何天佑的微信——
何天佑:谢谢老板的宣传,沾了小饭馆的光,我挂在网上的板栗来了好多人买,谢谢老板!明天再来小饭馆专门感谢你!
何天佑是真的很感谢虞妙音,他的板栗挂在网店那么久,连押金都没赚到。但在虞妙音的帮助下,他第一次体会到爆单的感觉!
虽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何天佑依旧是万分感激的,好多人带着截图问他,这是不是小饭馆做排骨腊肠焖饭用的板栗,他也发了个帖子蹭了个热度,没想到卖出去了好多单。
虞妙音回复:你的板栗很好,所以大家会喜欢也很正常,顺手的事。
何天佑又连发了好多感谢的话,说何丽这几天都在帮忙打包发货,他们一大家人都很开心,说一定一定要亲自感谢虞妙音。
说到最后,虞妙音也没法拒绝了。何天佑实在是太热情了,说什么都要亲自上门感谢。
虞妙音无法,只能答应。
另一边,小明学了好几个小时,他觉得有些疲惫,拿起了手机点开云禾的视频。只要一看云禾的视频,他就觉得动力满满,那颗坚定要考一中的心,就更加强烈。
看了一会儿后,他又抽出一张数学试卷。
刚退出视频软件,他收到了黄毛的微信——
【兄弟,你有没有啥学渣的教辅资料推荐,就是那种数学靠蒙考了6分,英语往地下踩一脚都比我考得高的那种程度学渣资料啊?】
小明缓缓打出了三个问号。
第七十三章 蜜汁叉烧(2)
发完消息的黄毛有些后悔, 然后挠了挠脑袋。他可是学渣啊,这一点儿也不符合他的气质啊。
担心小明嘲笑自己,他本来想发个玩真心话大冒险输了的消息为自己挽尊, 没想到下一秒, 小明言辞恳切地给他发消息, 跟他说, 如果真的想要好好学习该怎么学习, 从哪里开始起步。
黄毛认真地看着小明发过来的消息,回了个好之后,他也翻出英语书。黄毛之所以打算奋发图强, 第一个原因是, 那个大鹅腿太难吃了, 他知道,小饭馆里面的鹅腿肯定特别好吃。第二个就是, 爸爸妈妈给他带了很多礼物,跟他说要好好读书。
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出去打工了,迫于生计,他一直是留守儿童,家里人管不了他,他也就变成了这样。说不上来到底是报复心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但知道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叛逆特别可怕。
再加上,小饭馆的饭是真的很香啊!哪怕他没考上一中, 去离一中很近的二中也好啊!
想着,黄毛还是翻开了英语书本开始学习。
-
因为昨天已经把准备工作做好了, 虞妙音变得悠闲起来,不那么着急去店里开门。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虞妙音觉得人就是要好好吃早餐, 这样才能开启精神满满的一天。
她往市场那边走,还没有想好要吃什么。因为自己会做饭,所以她很少到外面买,一是因为自己做给自己吃健康营养不容易踩雷,而且还能调出自己最喜欢的味道。
走到市场那边,虞妙音注意到一个“烟雾”缭绕的店铺,她顺着“烟雾”的方向往那边看。
只见男人往面粉里面磕了好几个鸭蛋,没加任何水,用一根跟碗口一样大的竹竿压在了面团上,然后借着身体的力量反复弹跳压面。
这还是虞妙音第一次见到竹升面的制作过程,男人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但压面压得十分娴熟,缭绕的“烟雾”里面飘出来的香味也很香,这面煮出来绝对很香。
她突然想到了陈福贵的话,他说过他儿子就是做竹升面的……
走进去后,虞妙音迎面遇到了陈福贵,陈福贵惊喜地喊了她一声:“老板,你来这吃面啊?”
“对啊,我看这竹升面很香。”虞妙音说,“我买点回去煮早餐。”
云吞竹升面是绝配,虞妙音看陈福贵那里也有云吞皮卖,所以也买了些回去,她又在超市采购了一些猪肉馅自己调味道。云吞和面都有了,汤头也不能差。如果时间合适的话,虞妙音会选择在市场买猪骨大地鱼干熬成汤头,这样能熬出来汤色清亮味浓汤头,淋在竹升面上特别香。
但没什么时间,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做法,她在碗里面倒了少许盐、白胡椒粉香油等。
刚下竹升面,郑阿姨就过来上班了,虞妙音招呼她一起来吃早餐,闻到香味的郑阿姨实在是说不出我不想吃这样的话,更何况小音的做的面条好鲜、好香,她闻着闻着已经开始有点饿了。
面差不多熟的时候,虞妙音烫了几片青菜进去,这时候小棠宝也醒了,正抖着小辫子来店里面。
“我在家里就闻到啦,好香呀,阿姐做什么好吃的呀?”小棠宝跟郑阿姨说早上好。
“云吞竹升面,来得正好,我做好啦,现在能吃啦。”虽然不是用猪骨和大头鱼熬出来的浓汤汤头,但这份竹升面的卖相和香味依旧不赖。
“谢谢阿姐。”小棠宝仰着头笑,很快夹起一颗云吞开始吃,云吞皮薄馅大,里面弹牙又鲜美的肉馅让人忍不住吃一个再吃一个,再吃一个。竹升面的味道也很惊艳,很弹牙,带着鸭蛋的香。
“这个云吞好好吃,竹升面也很不错。”郑阿姨端起碗喝了一大口汤,又夸赞道:“这个汤底也好喝,很香。”
虽然是很简单的汤底,但她依旧喝出了浓浓的鲜美。
“这个竹升面也是你做的吗?”郑阿姨问,她很喜欢吃竹升面,而且这个竹升面的味道特别好,很弹牙。
“不是我做的,竹升面是我在市场那边买的,就在……”虞妙音跟郑阿姨说了位置。
郑阿姨点点头,“我知道那家人,他们家的竹升面确实很香,我也去帮衬帮衬。”
陈福贵一家很心善,开的饼屋也有十几年了,儿子做的竹升面也很不错。但这一家人却一点儿也不幸运,陈福贵儿子的女儿因为脑瘤生病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虽然做过手术了,但还要继续化疗,店铺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全靠街坊邻居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