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安局出来后,高明还举报了两个老家伙恶意收养孤儿的情况,他们上火车前听说那伙流氓都被端了!
高铁军有些好奇:“小娟知道她妈死了吗?”
“……”
高兰点点头:“我们没说,不过我觉得她应该知道。”
要不然周家就在旁边胡同周小娟都没提出回家去,反而是安安生生地待在了高家。
“不管知不知道,以后孩子要是提出回周家,你们就把事情真相告诉她。”高铁军摇摇头,从墙壁挂着的包里拿出把钱:“今天买衣服就用这个钱买,两套衣服哪够换。”
对于多了个外孙女的事高铁军没什么实感,眼下看周小娟还是像看别人家孩子。
但人都是有感情的,也许相处久了他就会从心底里接受并真心疼爱这个可怜孩子。
高铁军把钱给了陈蕴,和董巧英相继出门上班。
陈蕴猛地发现个很大的问题。
明天她去医院上班,家里两个孩子谁来照看?
周建国和高兰……虽然印象改变但陈蕴还是不放心让两人帮忙照看。
短期内是可以麻烦软秋,但等人家搬回去住,难道还天天把两个孩子送去隔壁麻烦李家人?
陈蕴看今晚李忠主动示好的态度,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应该会搬回去。
“二舅妈,弟弟醒了在哭!”
周小娟惊慌地叫声迅速打断陈蕴的思考,忙不迭转身又往屋里走。
等高明回来再商量吧 ……
北城的秋好似来得比南方早得多,才八月底路上梧桐树就已经落下不少枯叶,铺满了工人医院门口的路面。
陈蕴就是踩着这些落叶缓缓走过广场,耳旁完全被咯吱声响所充斥。
北城市工人医院。
医院规模至少是昆安市人民医院的五倍,七八栋七层以上的建筑散落在偌大医院各处。
门诊大楼六扇沉重的玻璃大门在陈蕴身后慢慢合上,迅速将外界仅剩的一点点闷燥全隔绝开来。
扑面而来的则是一股浓烈而复杂的味道。
消毒水刺鼻,大厅中间摆放着十几排木制椅子,所散发出的陈年家具腐朽味刺激得人喉咙发痒。
大厅里到处穿梭着忙碌的护士,她们脚步匆忙得甚至没空看一眼身边经过的人。
水磨石地面似乎刚拖过,残留地面上的水渍被踩出许多脚印,陈蕴新买的皮鞋刚走几步就滑得差点当场表演了个劈叉。
“女同志没事吧?”
护士台里跑出个头戴燕尾帽的年轻护士来,可自己没走两步也滑得趔趄了两步。
“反应好多次得用干拖把再拖遍地,根本没用。”马尾辫女护士骂骂咧咧地跟同伴埋怨:“要是真有病人摔了罚得又是我们。”
“就是。”随后跑来的矮个子护士歉意地冲陈蕴笑笑:“同志没摔着吧?”
“没有,谢谢!”陈蕴笑了笑。
“您是挂号还是看诊?”矮个护士语气亲切地询问。
“我是医院新来的大夫,今天第一天来上班。”
“大夫?”矮个护士回头跟同伴对视一眼,摇摇头显然也没听说。
“您是哪个科的大夫?”马尾辫护士在脑中仔细搜寻记忆,想着想着忽然抖了下身体,压抑不住地激动倾泻而出:“您……您就是婴儿室新来的陈主任吧!”
一个月前建立婴儿室的通知都已经发往医院每个科室,通知中说要从其中三个科室借调五名护士到婴儿室工作。
医院本来就缺少医护人员,一听还得从其他科室借调,三个科的主任都差点去院长办公室拍桌子了。
借调还是得借调,就是安排人员是主任说了算。
马尾辫护士的好朋友就被心内科主任安排过去,下班没少跟她们相熟的朋友哭鼻子。
原因吗……当然是因为工资跟绩效挂钩。
“你们好。”陈蕴点头微笑,目光在拥挤的大厅环顾一圈:“请问院长办公室往哪里走?”
“陈主任您跟我来。”
麻花辫护士跟同伴使了个眼色,热情地领着陈蕴来到电梯厅。
“院长办公室在十二楼,您一上去就看得到。”
“谢谢。”
叮——
电梯门打开,陈蕴提步迈了进去,转身往外看时还有些奇怪带路的小护士怎么站在那发呆。
电梯门合上前就听麻花辫护士低声嘟囔了句:“新主任看着也太年轻了吧。”
电梯门里清晰映照出陈蕴的苗条身形以及黑白分明的眼睛。
“不是看着年轻。”陈蕴捋了捋额前碎发,笑了起来:“本来就年轻。”
十二楼是医院行政办公层。
院长办公室就在走廊尽头,一扇老旧掉漆蓝色木门上院长办公室五个字还是用红油漆写的。
医院大厅让陈蕴有种九十年代末的错觉,直到来到十二楼一下子回到了八四年。
叩叩叩——
“请进。”
胡祥明特有的沙哑嗓音透过木门传了出来。
办公室也弥漫着股子消毒水味,胡祥明趴在窗台上摆弄着一盆看上去只有四片叶子的盆景。
不知是故意修剪成那样还是枯死了,反正陈蕴是欣赏不来。
“小陈你可总算来了。”
胡院长依旧在摆弄盆景,下一秒仅剩几片叶子便被他说话的这口气吹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留在那里。
“……”
“我先代表工人医院全体职工欢迎你的到来。”
从容不迫地放下剪刀拍拍手心的土,又笑盈盈地冲陈蕴伸出了手。
胡祥明头发很稀少,头顶上仅有几缕头发完全遮不住锃亮的头皮,坐下时头顶恰巧将阳光反射到陈蕴眼前。
“能到工人医院工作……”陈蕴不动声色地挪动身体避开刺眼光线:“是我的荣幸才对。”
“当初李叔极力推荐你,其实我当时心里还有些怀疑!”胡祥明又站了起来,从桌上拿起个搪瓷缸倒上开水递到陈蕴面前:“不过亲自去红日机械厂职工医院走了一趟后我是真的心服口服。”
“您去红日机械厂?” 陈蕴诧异。
她一直以为胡祥明是因为大会上那篇议题才得到的认可,来之前还曾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安排成专门写论文的“行政岗”
“没亲眼看一看你的医疗水平我怎么敢把人请回来掌管一个新科室。”
“那倒是。”
胡祥明与李老爷子在表彰大会前就已经去了趟当时已经改名的黄泥巴镇中心医院。
两人在门诊大厅坐了好几个小时,特意跟看病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们交谈几句看病过程的感觉。
得到的反馈都是赞不绝口,还有不少人从怀孕到生子都是找陈蕴看。
“我亲眼见证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难产抢救,你只凭借着医院那台老旧黑白超声仪完成产前检查,其余全都是依靠丰富的抢救经验……”
要知道那时候工人医院已经用上了国外引进的彩超,难产处理应对程序都远没有陈蕴的有效。
那些看似简陋的抢救手段简化了许多没必要的繁复过程,效果明显是更佳的。
当时胡祥明就决定邀请陈蕴进医院妇产科工作。
但很快又否定了那种想法,妇产科主任薛如芝同样经验丰富,他既担心埋没了陈蕴,又担心两人会因为理念不同而发生争执。
薛如芝经验是很丰富,但……脾气古怪,根本不能和人平心静气讨论任何工作上的问题。
跟妇产科有合作的妇科大夫被骂得都来院长办公室投诉过多少回,妇科主任甚至放话说以后不跟薛如芝交接工作。
整个医院借调到新生儿科现在暂时取名婴儿室的护士,恐怕只有妇产科那个是心里期盼着早些离开。
为难之际,胡祥明听到了陈蕴的那篇议题,心里顿时一亮。
新生儿科!
在国外早已是成熟完善的治疗科室,华国眼下还处于一片空白期。
那……工人医院为什么不来做带头模范呢!
而眼下这个重要的带头者就坐在面前。
“走!我带你参观下咱们医院,最后再带去你去婴儿室看看,眼下外部叫新生儿科,在咱们医院内部就叫婴儿室。”
慷慨激昂地说了大通,仿佛倒先让胡祥明热血沸腾起来,壮志勃勃地要把工人医院新生儿科做成全北城带头科室。
至少……北城人提起生孩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工人医院!
“胡院长。”陈蕴扶着桌子站起来,脚下又不知因为什么而滑了下:“我有个意见想提。”
胡祥明疑惑。
陈蕴低头看看潮湿的地面,无奈地笑了笑。
“咱们医院以后拖地能不能用干拖把最后拖一遍,这地……实在太滑了。”
她坚决不承认高明专门从广市带回来的皮鞋不防滑。
肯定是地没拖干的原因。
虽然皮鞋确实有点磨脚……
第63章 工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