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弟倆几乎同时将脑袋伸到了前座驾驶座中间,好奇追问。
“让念平来五中吧,有我罩着看谁还敢欺负他。”
“我明年就要参加中考,现在换学校还来得及吗?”
高明透过后视镜看向越长跟越像陳蕴的高念平,只依稀从微微上翘的眼尾看到一丝和自己有点相似的长相。
儿子不仅长得像陈蕴,性格也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高念平在众多同龄人孩子中属于智商非常普通的行列,但胜在刻苦和坚韧。
所以五中考試时高念平落榜,之后只能去离家比较近的八中上学,甚至刚读一年級时学习成績只是班級中游。
前些年高明因为这事焦虑得经常失眠,还动过念头要让孩子参加补习班追成績。
后来还是陈蕴说的一番话打消了他的想法。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那块料,高念平除了读书成绩稍微落后点,其他方面都很优秀。
何况陈蕴认为儿子并不笨……他高明只是因为女儿太优秀而误以为所有孩子都应该是这样。
夫妻俩谈心后,高明就不再拿高念平的考試成绩和任何人比。
考得比上次好了就奖励,考得差了就再来。
没想到高念平骨子里简直完美遗传了陈蕴的不服输,期末考试考得比期中考试总分高两分的话,下一次就绝对不允许比这次成绩还差。
就靠着这股子勤能补拙的毅力,四年级上半学期就成为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二,并且保持到了五年级。
想要进入五中,只要有如此成绩托底,高明相信那边肯定愿意接收这个插班生。
“爸认为来得及,你有信心吗?”高明反问。
“有信心!”
“既然有信心就行,剩下的事爸来办。”
“真是五中?”高念平又问。
高明冲后视镜眨了眨眼:“五中要修栋新教学楼,爸捐了五万元……八中的校服别管,反正马上就放暑假了。”
“好。”高念平丢开崩坏的锁头,高高兴兴地靠坐回椅背:“难怪孔校长让帮忙你不干,肯定是早想好了吧!”
“你以为孔校长今天为啥给我打电话?还不是想借机让我干白工还不敢要钱,上报到学校里的钱自然就进了他兜里。”
“我说怎么一开学老师就让我们填父母的工作,原来是提前了解同学家长都是干啥!”
高念平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每次开家长会,校长都会来班里跟好几个同学的家长聊天。
今天这么一想,那几个同学家里不是做生意就是干部家属。
目的性太强……
“学校的事等你期末考试结束再去办都行,咱们今天还有个重要任务!”
就算不晓得任务是什么,姐弟俩还是瞬间沸腾起来。
“吃完饭咱们看房子去。”高明语气同样带着高昂的激动,趁红灯停车时特意转头看了眼姐弟俩:“等你妈回来,咱们给她个大惊喜。”
来北城前对妻子的承诺总算到了兑现那一天。
第105章 义诊(1)
孟定县, 河尾镇。
連續一周的烈日之后,街道上的泥浆都晒得幹裂出数条比手掌还粗的裂缝。
接到通知能返家的居民们陆陆續续回到了镇上, 开始在政府幹部领导下进行清扫和消杀 。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接下来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陈蘊剛结束一台剖腹产手术回到办公室休息,連续三台手术已经累得意识都有些模糊,坐下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才知道这会儿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
要不是左玲玲也已经具备独立手术的能力,陈蘊肯定早就累垮了
“陈主任。”
段云人还没到,声音就先透过老旧走廊飘进了耳朵,陈蘊往门口看去。
“一个好消息一个壞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治疗盘里端的不是针管药水, 而是两个紅透了的大桃子,光看颜色就知道肯定已经熟透了。
“好消息。”
段云拿起两个桃子放到桌上,挑了个大的递给陈蘊:“孟定特产, 我洗过了。”
桃子脆甜多汁带着丝丝冰凉,应该是剛到没多久的物资补给。
咔嚓——
段云也跟着咬下大口, 才有些含糊不清地开口:“新支援的医疗隊下午就到,听说足有四十人, 还有两个婦产科医生。”
一开始医院接收的还是附近几个乡镇的孕产婦, 随着道路打通, 许多人听说河尾中心医院有个很厉害的婦产科大夫,就連百公里外的都往这跑。
短短几天时间, 医院住院部早就人满为患,连走廊上都住满了待产孕婦以及家属。
情况报上去没两天就得到消息,新增加的支援马上就到, 之后能大大缓解医護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
“还真是好事!”陈蕴瞬间覺得胃口大开,又咔嚓咬下一口桃子:“那壞消息是什么?”
咔嚓——咔嚓——
段云忙活着啃完桃子,轻轻将桃核抛进垃圾桶,才苦笑着叹了口气:“新医護隊伍将全面接手医院的工作, 我们……要下到各个村里进行义診。”
义診其实早已在陈蕴预料之中,听完这个其实算不上壞消息的消息,只是淡淡地问了句:“分派给我们多少个村子?”
“至少十五个!”
“什么时候出发?”
“跟新支援隊伍交接完成后立即出发,隊伍下午就到,我估计明天一早就要出发。”段云叹气,瞧见陈蕴只是点头表示清楚,忍不住叹了口气:“你猜我为什么说义診是坏消息?”
“条件艰苦?”
“那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这回要去的村子中有个‘刺头’不仅条件落后,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段云调到河尾镇医院也有五个年头,对附近一些有名的村子都有所耳闻。
当然这有名其中有些是好名声,有些却是令人摇头的坏名声。
参与义诊名单中的长孫村就是后者。
解放前领头人物是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后来在规劝下才投降下山并入了其他村子。
革命一结束,行政名从生产队恢复成村子,村子更名长孫村。
不是姓孫的村民遭受排挤,久而久之搬走的搬走,去世的去世,最后全剩下孫姓人。
“听说之所以叫长孙村,是因为村长当年刚好得了家里第一个孙子,是孙家长孙……所以叫长孙村。”段云撇撇嘴:“知道村名由来你就能想象得到,这个村有多封建。”
长孙村重男轻女到了一种极致,许多女孩生出来都被溺死或者扔进弃婴塔,直至生出儿子才会作罢。
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些人眼里没有半点作用,村里多得是躲起来生老二老三的家庭。
只要有计划生育干部下村检查,整个村的人互相包庇,相互通风报信……包括村委会也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vb大吃一团如此,长孙村里大部分能活下来的都是男丁。
“但凡疼爱女儿的,谁家都不想让姑娘嫁进恶名在外的长孙村,你想村里不得全是光棍儿啊!”段云满臉鄙夷:“所以长孙村在咱们这又叫光棍儿村。”
“光棍儿村……”陈蕴轻轻点头。
像是这种村子还有个隐藏在表面下的更深层隐患——妇女拐卖。
陈蕴前世看过不少妇女儿童拐卖的纪录片,里边就有长孙村这种重男轻女导致村里男人娶不到媳妇的。
既然娶不到……那就买!
“所以这回去村里义诊的都是已婚妇女,未婚女同志全都派去其他地方。”
上头对于医疗团队的安全保障安排得非常全面,不仅没安排未婚女同志,还特意派了一队在镇里进行抢险救灾的军人同行。
段云倒是不担心安全,就是一想到要去这种村里帮他们看病心里就膈应。
话音才刚落,楼下忽然响起的杂乱声响直接打断了谈话,段云撇撇嘴:“支援的来了,我们下楼去吧。”
“好。”陈蕴擦干净手上的汁水,压下心里想说的话。
楼下大厅,乡镇代表正在高兴的欢迎支援队伍。
陈蕴眼尖,很快就在其中看见了同是工人医院同事的——蔣长军。
蔣长军是儿科医生,听说出身自医学世家,有个儿子跟高念平是同班同学。
用一句话概括来说……两人不熟。
陈蕴远在千里之外,当然不可能知道蔣明亮跟高念平发生了冲突,更没法从蔣长军那张老实憨厚的臉上看出心里想法。
欢迎仪式匆匆结束,副镇长很快就宣布了明天将要前往义诊的队伍名单。
“陈蕴主任为三队领导,队员有蒋长军,左玲玲……共十二人。”
蒋长军没什么表情地环顾了一圈屋子,而后才走到陈蕴面前打招呼:“陈主任。”
“蒋医生,欢迎啊!”
蒋长军伸出手,跟陈蕴公式化地握了握,而后问了句没头没尾的话:“陈主任最近和家里有没有联系?”
“镇中心医院的电话线出了故障,没法打电话。”
蒋长军忽然挠了挠脸,满脸歉意地冲陈蕴咧嘴苦笑:“事情是这样的,我儿子蒋明亮……”
蒋长军一五一十地把在学校里发生的事都讲了遍,末了又连连道歉。
“那孩子从小被我岳父岳母宠坏了,我工作又忙……平时确实缺少对他的管教!”
其实吴副校长还真没说假话,老一辈宠得孩子无法无天,迟早有一天会闯祸。
之所以心虚,还不是因为他不好意思说出罪魁祸首是自己父母,转而赖到了蒋长军父母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