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蕴清楚,这种类似于警示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
“要不咱们进村里先休息休息?”叶剑对长孙村的情况不清楚,衡量之下试探着提出。
“不用。”陈蕴连忙摆手:“我们去上崗坡再休息。”
叶剑不解,但紧接着就听到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来。
“那把背篓给我,咱们继续往前走。”
固执不懂变通还是有什么隐情叶剑不知道,可看大家伙儿的脸色都有些不好,于是也没再坚持,接过背篓指挥队伍继续往前。
眩晕果真很过去,陈蕴狠狠灌下半壶水,在段云和左玲玲搀扶下跟上队伍。
“你们是谁?”
就在经过长孙村那扇跟碉堡似的木门前,城墙上忽然有个人大声地喊住了他们。
叶剑抬头,脸色霎时变得正色起来。
城墙上那人肩膀上赫然挎着把土枪,一只手放在槍上,随时都能做出攻击姿势。
“我们是镇中心医院大夫,这次是到上崗破进行义诊的。”陈蕴高声回答,说着指了指胡乱搭在肩膀上的白大褂:“去上崗破的桥被水冲垮了,我们只能绕路往这边走。”
“哦!”
那人的表情还是充满警戒,或许是看队伍中大多是女同志,最终没说什么。
只是目光直直落到一队五人的绿色军装上。
“走吧。” 陈蕴冲叶剑说。
叶剑神色凝重地点点头,现在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刚才大家提起长孙村都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
一行就这么安静地经过长孙村。
远离那道不善视线后,众人才狠狠呼出口气。
“我们得向上头报道长孙村的情况,村里有武器存在对周遭村子得有多大威胁……”
此次在孟定县进行救灾行动中,不知是不是跟是边境城市有关,部队发现不少村都存有土枪土炮,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有很大难度。
但大多数村子在进行劝说后都会选择上交,长孙村这种帶枪巡逻的现象极为少数,甚至是没出现过。
至少再看到叶剑他们的绿色军装时,那人眼中出现的是警惕而不是亲切,更是少之又少……
“先到上崗破再说。”
被那人这么一盘问,身体上的疲倦瞬间飞得一干二净,大家都盼着能赶快离开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上岗坡是个截然不同的平静村子。
房子散落在山腰上,不少村民已经在田地里进行着今年的春耕播种。
由于洪水侵袭,村里唯一的座机电话早已不能用,村里并没有收到上头通知要义诊。
但得知医疗队目的后,村长展现出了相当热切的欢迎。
“陈主任,你们先在我家休息半小时,我帶人先把咱们村口的祠堂收拾出来,今晚好让你们住。”
“麻烦村长了。”陈蕴连声道谢,把医疗队帶来的喇叭递给了村长:“还要麻烦村长通知下村民……我们打算在上岗坡停留一周左右。”
“成!”村长答应得干脆。
村长去挨家挨户通知,陈蕴他们休息了片刻后也跟着动了起来。
规整带来的药品,安排义诊队伍。
“蔣医生,你负责儿科。”
本就是儿科医生的蒋长军当然是儿科的不二人选,左玲玲领了妇科那块的诊疗任务,陈蕴作为全科辅助,总体协调所有诊疗进行。
这一夜,医疗队分散到各家村民家中借宿。
好好的休息了一天后,第二天正式义诊开始。
上岗坡村长和村书记都是热心肠的人,不仅通知了本村村名,还摸黑通知了散落在山里的单独人家。
那些人大部分是因战乱躲进了山里,平时下山看病更加困难。
一听竟然有医生进村看病,几乎每个得到消息的人家天不亮就往上岗破走,离得远的甚至连夜就背着家中长辈或者孩子出发。
所以等陈蕴几人到村口的时候,发现这里挤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上岗坡村长见状,又借了陈蕴的喇叭,绕着人群大声喊:“上岗破的村民们先出来,让从山里赶来的老乡们先看,咱们离得近,明天不行后天也能看……”
就这么绕着人群喊了得有好几分钟,才终于有上岗破村民陆陆续续相应号召。
陈蕴松了口气,接过喇叭让剩下的人开始排队。
“带老人看病的排这边,给娃娃们瞧病的排中间,至于咱们妇女同志……在那边搭白布的地方,我们今天有专门看妇女病的医生。”
被这么一安排,人群总算变得有秩序起来。
陈蕴随便选了些人询问是哪不舒服,给排错的人指出正确队伍。
“儿科的人真多。”
几个队伍一排出来,儿科的人数比其他几条整整多出了几倍,且娃娃们的年纪从襁褓中到十七八岁都有。
陈蕴一看,当即决定加入儿科行列中。
简易的儿科诊室就是块铺着白色床单的木板,旁边铺着稻草的拖拉机就是检查床。
陈蕴掀开布帘子,蒋长军立即就迎了上来,表情有些焦急:“前头接诊的几个娃娃都是肚里有蛔虫,咱们带来的打虫药恐怕不够。”
蒋长军发现,不仅孩子们肚里有蛔虫,就是成人经由询问后也能断定肚子里也有蛔虫。
面临如此高的比率,医疗队带来的打虫药明显不够。
“你先看病,我去跟叶班长商量。”陈蕴说。
孟定县政府完全低估了村里极其缺少的医疗情况,别说是打虫药,陈蕴估计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结束不了上岗破的义诊。
人实在太多了……
第107章 长孙村(1)
陈蕴在村口找到了正在跟战士们交代事情的葉剑。
“我正打算派一名战士回驻扎地报告武器的事……”葉剑沉吟片刻, 又指出另一个战士:“你和栓子一块回镇上,把申請打虫药的报告交到镇中心醫院。”
陈蕴把从匆匆写好的报告交给战士, 葉剑忽然又想起还要派人去团部申請重新修建石桥,于是又临时派了名战士一同出发。
一来二去的,上岗坡只留下了两名军人保护醫療隊安全。
好在葉剑已经帶隊在上岗坡附近进行过巡查,对四周地形了解清楚,自信两个人就足以应付突发情况。
在上岗坡的义诊进行得非常顺利,只是随着醫療隊什么病都能看好的傳言散播开来,从山里来就诊的人越来越多。
原先估算的一周时间整整拖了半个月才总算接近收尾。
昨夜小雨剛飘下来, 整个上岗坡的人都如临大敌,生怕月前的大雨又重蹈覆辙。
好在只是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就像张灰蒙蒙的细网, 悄无声息笼罩住了天地间,默默将洪水留下来的痕迹都洗刷了个幹净。
或许是因为下雨, 今天几乎没有人来看病,冒雨等了一早上后陈蕴讓醫療队撤回祠堂。
難得的修整一天后, 明天将继续启程经过长孙村。
剛吃过午饭, 上岗坡的村长忽然找到了陈蕴, 神色焦急浑身都湿漉漉的。
衣服能被毛毛雨淋得湿透,说明村长至少在雨里行走了好几个小时。
“咱们村老牛的妹妹嫁到后边那座山的翠竹坳好几年了, 今年好不容易怀上个娃,哪知道今天早上忽然发动,娃生不下来……”
村长说得很急, 陈蕴还是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翠竹坳有个产妇難产,去接生的产婆束手无策,想请医疗队的医生去帮忙接生。
“左大夫。”
陈蕴刚说了个名字,左玲玲已经往前站了两步, 和另一个助产护士揽下了这门差事。
出于安全考虑,陈蕴又派了个男医生一同前往,加上负责安全的战士,一行五人在村长帶领下很快就收拾完冒雨出发了。
陈蕴清点剩下的药品,和叶剑商量明天再在上岗坡待一天。
一是左玲玲几人肯定不能当天返回,二则是他们需要等待镇中心医院的第二批药品送到。
没有基本药品,就算到达下一个村也没法展开诊疗。
啪嗒——啪嗒——
清晰的脚步声通过雨丝傳进耳朵,陈蕴往祠堂大门看去,看到一对年迈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往他们走来。
“不是上岗坡村民。”
叶剑拥有比超于常人的记忆里,只一眼就断定眼前两人不是上岗坡村民。
“大夫……这里有没有大夫,救救我儿媳妇的命……救命。”
老妇人气挺足,隔得老远就扯着嗓子叫嚷开来,尖细的声音跟针似的刺进众人耳中。
“我们都是大夫,您是哪位?”陈蕴问。
老妇人一把抓住陈蕴的手:“是个女大夫,真是太好了!”说着话竟然就想把人陈蕴往外拉:“我儿媳妇难产了,你一定要救救我孙子。”
陈蕴悄悄用力扯回自己的手:“你们是哪个村的?”
“我们是长孙村的孙磨盘家。”老妇人焦急地报上自己姓名,纷飞的雨丝不少都灌进了她张大的嘴里,一阵阵恶臭飘散开来。
陈蕴跟叶剑对视一眼。
“你儿媳妇难产多久了?”陈蕴问。
“得有半天了!”老妇人不满地吼:“你不是大夫吗!大夫难道也会见死不救……要是我大孙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们没完!”
“段雲姐,收拾药箱。”
老妇人有一点真说到陈蕴心坎里去了,她是个大夫,在生死面前无法做到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