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蕴拍拍软秋肩膀:“李二叔和方婶子都在等你们。”
“好。”软秋声音嘶哑,但还是勉强翘起唇角笑笑:“哭了一场心情好多了,其他等吃完饭再说。”
“行。”陈蕴又拍拍她胳膊。
一切尽在不言中。
软秋刚离开,饭店门口又迎来一波神色匆匆的宾客。
“柳倩,这儿呢!”
柳倩夫妻以及父母和儿子都一起到了。
“恭喜恭喜啊!”
两手相握间,红包已经塞到了陈蕴手心。
“安康还不叫人!”刘伯安把含羞的少年往前推:“这可是你救命恩人,当初还是陈姨亲自接生的你。”
“陈医生好。”刘安康还是第一次在医院外看到陈蕴,一时半会儿都没好意思改称呼。
“听你妈说你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年纪第三,学习成绩比你念平哥哥可好了不知多少。”陈蕴笑。
当家长的……好像下意识就会先从成绩开始夸奖起。
就算前世看了不少讨伐此类聊天内容的帖子,当妈妈之后她还是下意识用上了成绩这个开头。
刘安康笑得更腼腆了。
“念平恭喜你啊!”刘海递给高念平一个小盒子,语重心长地捏了捏他肩膀:“到大学里也要好好读书,争取早日为国家为家里做贡献。”
“好了!好好的又扯什么奉献精神。”柳倩笑着把丈夫往边上一推:“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行。”
“谢谢刘叔叔,谢谢柳阿姨。”
小盒子里是一只精美钢笔,笔身上还刻着高念平的名字。
“其实今天我应该恭喜你双喜临门。”柳倩忽然又神秘兮兮地挑眉。
“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好事?”
“念安呢?等她来我一起再说。”
看来第二件好事跟高念安有关。
很快高念安就蹦蹦跳跳出现在门口,衣兜里鼓鼓囊囊的不知是哪些长辈给塞满了零食。
“都二十几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爱吃零食。”
高念安调皮地眨眨眼,高兴叫了声:“柳老师好。”
在学校里什么样暂且不提,可是高念安在家一直都像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儿,习惯性地依赖爸爸妈妈。
这不陈蕴刚说完她,高念安就立即把兜里的零食掏出来分给了刘安康一些,剩下地全塞高明衣兜里。
柳倩哭笑不得地轻拍她后脑勺:“以后出去拍戏是不是还得带你爸妈一起去。”
陈蕴双眼顿时一亮。
“我说的双喜临门就是这意思,我爸认识的导演最近正在找一个女配角,我爸推荐了念安,人家一看念安上学期末考试的录像就同意让她去试镜。”
试镜只是对外说法,其实导演一眼就看中了高念安灵动的样子,已经提前结束了其他演员的试镜安排。
只要高念安走过过场,不出什么大纰漏,这个角色基本就稳了。
“试镜!”高念安兴奋地喊道,马上又转身冲陈蕴重复一遍:“妈听到了吗?我有试镜机会了!”
陈蕴笑着点点头。
“第一次试镜,你们两口子最好有一个陪着去。”柳倩主要是对着高明说的这句话:“不然我真怕她在拍摄现场闯祸。”
“好。”高明当然乐意跑这一趟。
灯火辉煌的饭店门口,几人都在为孩子高兴,聊得热火朝天。
而不远处街道上,有道身影几乎和夜色融为了一体,他最后看了眼,转身快步走入更加深沉的黑暗里。
再也没有回头……
第127章 战斗打响
北城的二月就像是被寒冷紧紧攥在手心却又不得不微微松开个口子, 让春意钻进指尖的这么一个时节。
陈蕴在工人医院上班十几年,还是头次停下脚步看一看医院门口那几棵看似光秃秃,其实枝丫上鼓起了无数的大树。
比起散到了天南海北的人, 这几棵树几十年如一日在同个位置展现出不同的景色。
“人挪活,树挪死……不知道挪到深市的软秋和帅帅怎么样?”
陈蕴抚摸着树干, 自言自语。
“又想两个孩子了啊!”
不用看陈蕴就知道来人是谁, 左玲玲手揣在棉衣兜里, 人还没走近就染发膏的味道就先飘了过来。
“可不是。”陈蕴没否认,笑着从兜里拿出个苹果:“尝尝, 我家老大去拍戏带回来的几个苹果, 说是带给我和她爸的礼物。”
“念安现在可是大明星了, 也不给你们买点进口水果尝尝。”
别看苹果丑不拉几的,肯定是高念安尝到了特别好吃才会千里迢迢给父母带回来,就算只是个水果也会想到爸妈这点才最令人羡慕。
“带苹果都是好的,上个月回来还给我带了条用稻草编得鸡蛋, 说什么乌鸡蛋还是野鸡蛋, 我一打开……蛋都的臭了。”
“知道你有个好女儿……”左玲玲把苹果塞进皮包, 冲陈蕴抬了抬下巴:“边走边聊。”
“你姑娘和女婿过年都不回来?”
“不回,说是要带孩子回公婆家……难怪老人们都说女儿是给别人家养的,一旦结婚有了孩子,婆家才是家啰……”
左玲玲记得很清楚, 港市回归那年冬天女儿结婚, 这一晃眼就过去了六年。
外孙女刚出生没多久,女儿就和女婿就决定搬去公婆家生活,说是方便以后孩子读书有老人照看,北城纵使再好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他乡。
这一走就是六年,两个外孙女大的已经幼儿园毕业, 左玲玲就见过几次面。
“等退休就去跟女儿一家团聚,到时候有的你忙。”陈蕴笑。
加上在红日机械厂卫生院那段日子,两人并肩工作几十年,陈蕴眼看要迈进五十大关,左玲玲更是还有两年就能退休了!
时间总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
“念平今年该大学毕业了吧!留在广市还是回北城工作”
“上周就回来了,高明天天嚷嚷着要让念平回来接手公司,他要退休……念平哪来的机会找工作?”
大女儿全国到处飞,不是在拍电影就是参加商业活动,想让她来接手公司可能性微乎其微。
儿子虽然读的是计算机系,但大二那年暑假回北城就帮[安平运输]搞了个车辆调度系统,一个系统就完全取代了整个调度部的工作。
高明高兴的到处炫耀,自此只要寒暑假高念平就成了爸爸的跟班,帮着处理公司各种工作。
大四实习更是直接进了公司正式工作,上个月飞回学校准备提交毕业论文初稿,月头都没翻过去高明就催他回来处理工作。
“留在跟前也挺好,等你退休正好给念安念平带孩子。”
“退休?”
这两个字对左玲玲来说能用掰着手指头算出具体去日期,可对她来说是遥遥无期的。
“哎……”
左玲玲也迅速想到了陈蕴眼下的地位根本不可能说退就退,不由叹气。
上一个研究方向刚取得阶段性胜利,手头上又多了个——[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干预与随访研究]的项目。
这个项目的研究小组刚组建成功,陈蕴作为领头人哪能轻易说退休就退休。
更何况……
左玲玲抬头看向就诊大厅挂号窗口上的几条横幅。
工人医院新生儿科已经成为北城乃至全国医院的代表科室,科室招牌陈蕴不仅要带领整个科室前进,还得教授一批又一批来进修的年轻医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形容陈蕴再合适不过。
“陈主任。”
“陈教授早。”
“陈主任今天有门诊吗?”
“陈医生。”
医生,护士,甚至是挂号病患中都有认识陈蕴的人。
也难怪她会站在门口感叹,只要踏进医院大门,陈蕴就是医生是老师……而不是陈蕴。
“陈主任,院长让您到了就去十二楼办公室开会。”
刚踏出电梯,一直等候在电梯口的护士小王忽然拦住陈蕴,迅速传达了刚接到的通知。
“我换个衣服就去。”
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平日里很少聚齐的各科主任此时全都聚齐再办公室。
已经满头白发的胡祥明指间夹着只没点燃的烟,几分钟内已经不知是多少次皱眉叹气。
“陈主任还没来吗?”骨科吴主任问。
平时去骨科看诊的病人,医生们总会提醒跷二郎腿伤脊柱,可才刚问完他就换了条腿搭在膝盖上,甚至歪着身子杵在桌上。
内分泌科罗主任往上推推老花镜,端起保温杯抿了口。
“不是陈主任来得迟,是咱们收到通知早。”
看似是一口提神醒脑的茶水下肚,只有助理才知道,杯里是可乐……还得是没气的可乐。
“院长把咱们全召集到一起到底要开会宣布什么消息?”妇科曾主任刚才正在跟皮肤科主任聊烫不久的头发,听两位老主任聊天,不由小声加入了话题中。
胡详明院长敲了敲桌子,终于把香烟取下放到桌上。
“既然陈主任已经到了,今天会议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