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芳一想也是,林青青一个外地来的军嫂,虽然是革委会家属安置办安排过来的,却没人给她撑腰,被安排到成衣柜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想到这里周晓芳拍了拍林青青的肩膀说:“好好干。”
林青青郑重地嗯了声:“那我走了?”
周晓芳挥挥手和她说明天见,站在原地看着林青青的背影,想她真没必要同情林青青。
林青青来随军才多久啊,自行车已经买上了,不像她,在供销社干了好几年,连张自行车票都弄不到。不过就是弄到了她也舍不得买自行车,多贵啊!
同情别人前,她还是先心疼心疼自己吧!
骑车已经离开的林青青不知道周晓芳的想法,她心里还在琢磨怎么跟谢宝山说这件事。
写信回去太慢,发电报又贵又说不清楚事……打电话倒是方便,算下来还没有发电报贵,但兴丰服装厂没安装电话,只能打到公社去,但这样得找人帮忙带信给谢宝山,约定时间让他打电话来。但这样说事方便了,双方联系上却不容易。
看来还是应该劝谢宝山在厂里安装部电话。
这倒不是林青青为了自己方便,而是工厂扩张期间需要及时的通信,不然离得稍微远一点,订单从谈判到合同签订,中间可能进行两三次甚至更多通信,如果采用寄信的方式,可能花费半个月甚至两三个月的时间,谈成了黄花菜都凉了。
林青青心里想着事,进家属院的时候还有些心不在焉,为此差点走错路,被人提醒才回过神来,骑车回到家里。
今天是周三,谢巍回来了。
平时都是林青青回来比谢巍要早,今天难得没看见人,谢巍还有些担心,一听见外面有声音就出来看,见是她松了口气:“加班了?”
“和高主任谈事花了点时间。”林青青说道,“你吃过了吗?”
“还没有。”谢巍说道。
林青青抬起手表看了下时间,说:“时间有点晚,我们今天去食堂吃成吗?”
谢巍点点头,回屋拿饭盒出来。林青青想了会把车骑进家里放好,和他一起出门。
……
吃饭的时候林青青说起自己柜台定了的事,谢巍知道她这相当于的试用期,问:“要不我周六去你那里买身衣服?”
“哪用得着你帮我冲营业额。”林青青听后失笑,“再说了,你一个人买能买多少?”有钱还没布票呢。
谢巍思索着说:“那我跟我那些战友说说,让他们以后买衣服都找你。”
“你说真的?”林青青面露惊讶。
“嗯,人多力量大。”谢巍一本正经点头。
林青青吃吃地笑,摇头说:“还是算了,就算我靠你把营业额拉上去,升成了门市部经理也没有用。”她想要的并不只是成为一间小供销社的门市部经理,谢巍能帮他一时,帮不了她一世。
但话是这么说,林青青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只是她左右看了看,还是歇了亲谢巍一口的心思,说道:“而且部队不每季都给你们发衣服吗?你们买了衣服也没什么穿的机会,还是别让人浪费这个钱了。”
“好吧。”谢巍不再坚持。
林青青看他眉头紧锁,说道:“你放心,我心里已经有了办法,就是要先跟大哥商量一下。”
“写信回去吗?”谢巍问道。
林青青摇头:“写信太慢了,我明天打电话回我们公社革委会,托人帮大哥带个话吧。”
谢巍想想也只能这样,点头嗯了声。
……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林青青正式被安排到了二楼成衣柜台。
成衣柜台生意虽然不好,却是门市部最大的柜台,之前一直由一个叫苗慧的售货员管着。
苗慧今年二十三岁,进供销社刚满一年。刚进供销社的时候她什么都不懂,觉得管成衣柜台挺好,说出去多洋气啊!但干久了苗慧就知道为什么售货员都不愿意卖成衣了——没油水啊!
售货员这个工作,说出去挺体面,实际上工资不如工人多。工厂里的学徒工月工资都有十八到二十二,转正后基本都能有三十三,升上二级工再高点,能有三十六到四十一。而售货员进来工资看着不低,一个月能有二十四,但封顶一个月也就二十八。
所以要是看工资,售货员真不如工人挣得多。他们这些千方百计进供销社的,也不光是冲着工资来的,还为了其中的油水。
好比周晓芳,管的柜台里卖的是日杂用品,她家里基本吃油吃盐基本不用另外花钱。还有管布料柜台的朱大姐,偶尔拿回去一块布头,只要不过分也没人管她。
当然,大家都是同事,处好了关系她打酱油的时候,周晓芳偶尔也不收她钱。还有朱大姐,偶尔也会给她一块零碎的布,做手帕是不够,也能锁个边吧。
但盼着别人发好心,总不如自己管着柜台,所以时间长了,苗慧偶尔也会盼着自己能调个柜台。但之前没有过这种事,她也没太往心里去,直到这次林青青各柜台轮转,她听人说起,这念头才强烈起来。
今早看着后勤徐同志把林青青带过来,苗慧还以为自己有指望了,谁知道竟是让自己和林青青一起管成衣柜台。
苗慧失望透顶,面对林青青也不如前两天热情了,坐在位子上唉声叹气。
虽然同柜台的人一脸丧气,林青青却没有被影响到,打起精神等待着客户的到来。只是二楼本来卖的都是价格贵且票难得的东西,所以一上午过去,来二楼的人虽然有,但大多是冲着布料柜台去的。
一上午过去,林青青也只接待了三名顾客,其中两人看了之后很快去了布料柜台,另一人看中了一条黑色裤子,却因为价格原因,最终也下定决心买布回去做。
苗慧冷眼看着,在没人后对林青青说:“你态度那么好有什么用?那些人看了又不会买。”
林青青轮转期间,从每个售货员口中都听到过这句话。
现代服务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在这个年代十分鸡肋,甚至让她看起来像个异类。但林青青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销售方式,说道:“说几句话而已,不米也没什么。”
听她这么说,苗慧轻哼一声,觉得她迟早会明白好好说话是没有用的,要买的人怎么都会买,不想买东西的人怎么都不会买。
面对苗慧的冷哼,林青青没有辩驳,只是保持着淡淡的微笑。
中午吃过饭后,林青青去了一趟高主任的办公室借用电话打到玉田公社。接电话的是玉田公社的一名干事,问清楚她的身份,以及她要找的人后说道:“兴丰大队的谢大队长下午会来公社开会,会议预计三点钟结束。”
林青青听后说:“那我三点半打过来,麻烦您帮我跟他说一声。”
“好的。”电话那头的人说道。
挂了电话,林青青跟高主任说明情况,高主任听后说道:“我下午要出去一趟,这样吧,我把办公室的要是交给小徐同志,你到时候直接找她拿钥匙。”
林青青答应下来,回到楼下柜台继续上班。
下午三点二十分,林青青找了个借口上楼,找后勤徐同志拿到钥匙进入高主任的办公室。三点半,她拨通电话,然后由接线员转接给谢宝山。
电话接通后,林青青喊了声大哥,就开始讲这边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打算。这对兴丰服装厂来说是躺着收钱,他自然没有不愿意的,但林青青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生迟疑。
因为林青青想和谢宝山签订的是代销协议,由兴丰服装厂放一批货到青山供销社,卖一件结一件的钱。虽然之前代理采用的也是类似的方式,但代理顶多拿一到三件衣服走,损失有限……林青青这却是要免费进一批货。
林青青也没有跟谢宝山打什么感情牌,只跟谢宝山说明和她们合作的优势。
首先,靳市远离省城,对兴丰服装厂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市场。而且靳市靠近外省,如果成功,兴丰完全可以将靳市作为一个根据点对外扩散知名度。
其次,青山供销社会将兴丰服装厂的衣服作为重点产品销售,大力推广,给客户树立品牌意识,有利于品牌推广。
最后,他们可以在合约中可以约定回款时间,好比月结或者半月结,另外,刚开始合作青山供销社订货量也不会那么大,所以并不会影响到服装厂的现金流。而如果服装没有卖出去,供销社会将剩下的衣服全数寄回去。
林青青说完后,谢宝山说:“我需要和厂里其他人商量一下。”
“四天时间够吗?下周一你打这个电话,告诉我结果?”
谢宝山嗯了声说:“下周一下午,我给你答复。”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1章 说谎
虽然苗慧总说态度再好也没有用,但到周六上午,林青青还是卖出去了一件白色汗衫。
买衣服的是个中年女人,她周五来过一次,让林青青把成衣柜台的夏衣拿给她看了个遍,但到最后她都没有下定决心买哪件衣服,转到了布料柜台。布料柜台的何大姐将刚才的事看在眼中,懒得搭理对方,指了几样便宜又不用票的布料给她,让她从那里面选。
但看来看去,中年女人还是什么也没买,空着手走了。
中年女人走后,苗慧又教导林青青一番,林青青也不生气,只虚虚应着。谁知道休息一天后,周六中年女人又来了,还和林青青攀谈起来。
原来对方是因为丈夫马上要过四十岁生日,她看丈夫的衣服上有了补丁,所以想买件衣服送给丈夫。只是她家境不大好,手里布票也有限,买不了褂子,只能买件汗衫。只是她有些拿不准买成衣还是布料。
林青青听后先问她会不会做衣服,对方苦笑了一下说:“会一点,手艺不大好。”
林青青问了她丈夫的尺寸,给她算了下买布料找人做要花的钱,然后从柜台里拿了件便宜的汗衫说:“算下来你找人做,价格只比这件衣服便宜一毛多,当然,做完汗衫后你可能能得到一些零碎的布料,但成衣版型会比买布料找人做的衣服会挺括一点,穿着也更显精神。”
中年女人也是犹豫这一点,她家里孩子多,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丈夫两三年做不了一身新衣服。要不是这样,她也不会想在丈夫四十岁生日的时候给他买件衣服。
想到丈夫四十岁了,也没穿过什么好衣服,中年女人狠下心说:“就要这一件吧。”
林青青收下钱和票,将衣服包给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一走,苗慧又嚷嚷起来:“你看看你费了两天口舌,她才买了这么件最便宜的衣服,至于吗?”
“但我要是不费口舌,她连这件衣服都不会买不是吗?”林青青反问,“如果每一个顾客进来,都抱着这种想法,那我们柜台还能卖出去衣服吗?”
苗慧撇嘴说:“衣服卖出去又怎么样?跟你有关系吗?”
苗慧的想法,也是这时候大多数售货员的想法,干好干坏都是拿那么点死工资,上班自然没有积极性。也因为这样,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来,而抱着老想法的国营企业却纷纷倒闭。
当然,想调动苗慧她们的积极性也很简单,设置奖励措施就好了。
但林青青现在什么成绩都没做出来,说这些话还太早,所以她没有用言语反驳苗慧的话,只淡淡笑了笑。
上午林青青又接待了几个顾客,而苗慧一直坐在位置上没有动作。
事实上,自从林青青调到成衣柜台后,苗慧每天上班都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接待顾客成了林青青一个人的事。对此林青青也没有说什么,反正顾客少,她一个人也接待的过来。
不过在林青青接待一个年轻女人的时候,苗慧倒是动了,她从椅子上站起来,语气难得热情:“同志,您是要买什么?”
年轻女人想买一条布拉吉,林青青正拿着条白裙子给她看,心里虽然疑惑却没有转头,直到谢巍的声音响起:“看衣服。”
林青青愕然转头,张口正要说话,却听面前的女人说:“我还是再想想吧。”
林青青不得不转回头微笑着说:“没关系,您考虑好了再来。”
她神色温和,脸上看不出一丝怒气,这让年轻女人愣了一下,也笑了笑说:“谢谢。”转身的离开二楼门市部。
女人走后,林青青将衣服挂到身后木板上的勾子上。
林青青和顾客交谈的时候,苗慧也在和谢巍交谈:“同志您想买什么样的衣服?我可以给您介绍一下?”
她脸颊微红,神情看起来羞涩又大胆,又含着几分期待。
谢巍觉得她看起来有些奇怪,而且他本来就是来找媳妇的,便指着林青青说:“不用了,我找她。”
苗慧闻言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没有表现出来,只笑着说:“同志您可能不太清楚,她是刚来的新人,没我了解得清楚。”又对林青青说,“我想起来有件衣服落在仓库没挂出来,你帮我去找一下?”
苗慧知道附近是驻军基地,偶尔也会有穿军装的人来供销社买东西,但她过去从没起过心思。因为那些人要不样貌寻常说话还粗鲁,要不就是小兵,说不定哪天就复员回老家了。要是对方是城市户口还好,要碰上个农村户口嫁过去,她一辈子都完了。
直到现在她看到谢巍。
谢巍身材高大且相貌英俊,这就比好些来买东西的军人要强。然后是他穿的军装有四个口袋,虽然不知道什么级别,但他看起来还年轻,以后说不准能长期留在部队。
苗慧今年已经二十三了,家里早两年就开始催婚,介绍的男人不说歪瓜裂枣,但她始终看不上。如今有个看得上的,苗慧自然积极起来,哪能让林青青抢了自己的机会。
虽然林青青已经结婚,也抢不了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