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爱使人盲目。

  “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于是各树朋党,遂成衅隙”。

  这两儿子各树朋党,唐太宗只要不是瞎了就绝对看得见。

  但只要滤镜够厚,太宗就可以自我催眠,假装他们不是在夺嫡。

  直到李承乾控诉李泰继位, 他和弟弟李治都不能活, 太宗才不得不直面这个惨痛的现实。

  【李治:……】

  李治并不希望这六个点出现在天幕上。

  因为这必然会引起秦念的注意。

  他知道秦念是通过史书和“考古”了解历史。

  如果他不发言, 秦念或许不会注意到他的疑点。

  但现在……

  【秦念:李治,你这是在表达你其实也参与了夺嫡之争,只是更加隐蔽,没被你爹发现?】

  宋朝修史时有明显抹黑唐朝的行为, 秦念对《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 都持保留态度。

  关于李治参与夺嫡, 《旧唐书》中并没有记载。

  《资治通鉴》中则记载,李治曾“忧形于色”,唐太宗追问,他回答是因为李泰威胁他。

  这段话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参与夺嫡。

  如果是真的, 那就是李泰作大死, 李治纯捡漏。

  如果是假的, 那就是宋史编造。

  但李治的扮演者发一串省略号,显然是表达他的人设就是参与了夺嫡之争。

  是将“李泰威胁李治”视作夺嫡?

  还是通过李治登基后的清除异己,反推十六岁的李治不可能不参与夺嫡?

  【李治:……】

  李治怎么也不可能承认。

  但他不能反驳,就已经是默认。

  【李世民:雉奴你……】

  【李世民:是朕之昏聩,才致使兄弟阋墙,非雉奴之过!】

  反应过来后,李世民为雉奴辩解。

  不被天幕视作谎言,这既是辩解也是真言。

  他若有足够的识人之能,又怎会没能早日看出雉奴才是最适合当太子的皇子?

  【李治:阿耶不应自责,此事是儿臣不孝!】

  【李世民:雉奴……呜呜……】

  秦念嘴角抽了抽。

  知道太宗高宗父子情深,但也不必感情如此充沛。

  她果断转移话题。

  【秦念:李治,你真没必要隐藏参与夺嫡这件事。藏得太深的结果,就是某朝改史的时候,说二凤曾觉得你过于仁弱,想要改立其他类己的皇子,这是在公然造谣你爹不爱你。】

  秦念觉得这一段绝对是宋朝史官编的。

  攻打高句丽时的快马传信已经说明李治极受他爹的宠爱,且知道怎么去巩固二凤对他的宠爱。

  更别说凯旋的这段——

  “太宗患痈,太子亲吮之,扶辇步从数日”。

  有这样的儿子,太宗怎么可能有易储之心?

  此外李治可能会隐藏夺嫡之举,但完全没必要在被立为太子后隐藏治政的天赋,“仁弱”之说纯属搞笑。

  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泰遗党、李恪李道宗等宗室牵连其中被杀,其实只看结果就知道这是李治在借机翦除异己。

  宋史为抹黑李唐皇室,就借机编了“李治仁弱”“长孙无忌因太宗欲要易储记恨李恪”“高阳公主私通辩机”等一系列经不起推敲的谣言。

  【李治:赵匡胤!】

  只造谣他仁弱他都能忍,但李治绝不接受“你爹不爱你”这种谣言!

  【赵匡胤:朕真不知道后世会这么做……都是儒家改史之错,往后我朝修史,当任命非儒家出身的史官!】

  无数儒生欲言又止。

  他们实在没办法解释篡改史书。

  隐史还能解释为春秋笔法,但改史必然会遭受唾弃。

  崔杼弑杀齐后庄公,胁迫史官改写为病逝,为此连续杀了三位史官,第四位史官仍旧坚持如实记载。

  这些宁死不屈的史官一直受到儒家的赞誉,而崔杼背负“弑君”“屠杀史官”双重罪名,遗臭至今。

  如今却是儒家被天幕揭露改史。

  还不是一两处无关紧要的改史,而是为了谋取私利世代改史!

  【秦念:二凤,说到立太子,朕想起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以死逼重臣支持李治这个太子,这个行为……就很二凤。】

  秦念一开始是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故事,当时第一反应是:这怕不是出自《资治通鉴》?

  结果等她翻开《旧唐书》,她沉默了。

  原来李世民是这样的唐太宗?

  这事对秦念的冲击相当大,所以哪怕现在的气氛应该是继续骂儒家,但她还是忍不住插叙一下唐太宗这个离谱的行为。

  此外这段内容,也算是侧面佐证唐太宗没有易储的想法。

  【李世民:雉奴,朕真做了这种事?】

  面对皇后突然投来的目光,李世民只觉如芒在背。

  他不认为这是他做出来的事情!

  于是李世民决定询问雉奴——

  这一定又是赵匡胤一朝对他的毁谤!

  【李治:……】

  【李世民:……】

  【刘彻:采。】

  刘彻本以为李世民和儿子对着哭,已经足够丢皇帝的脸面。

  却不想还有“以死相逼”这般无法理解的行径。

  立个太子,还需要这般“威胁”重臣?

  【秦念:朕想起另一则极为恶劣的伪史。】

  【李世民:请直言。】

  能略过此前那个话题,李世民求之不得。

  甚至认为秦念是在帮他解围——哪怕“以死相逼”这件事也是秦念所挑明。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谣言的恶劣程度。

  【秦念:儒家为诬陷李唐皇室为荒淫无道,还编造了“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私通、太宗将辩机腰斩”、“高阳公主在太宗死时无哀容”的谣言。】

  秦念觉得宋朝史官造唐朝公主黄谣的行为极度费解。

  就算这是先于民间流传的野史,但宋史吸纳这部分伪史的目的,也一定是为了抹黑唐朝。

  ——将明显带有恶意的伪史载入正史,与编造伪史无异。

  房遗爱谋反案的最初,是高阳公主想为驸马房遗爱谋夺房玄龄的爵位,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可见高阳公主有心机、在乎驸马或者说在乎权势。

  《新唐书》中却记载:高阳公主狩猎时巧遇辩机,在草庐中私通,送给辩机的金宝神枕被盗贼窃取,御史审理盗窃案时发现了这个枕头。

  槽点实在太多。

  一位公主,出门狩猎时带着金宝神枕,对和尚一见钟情,跟人在草庐睡了,事后还把“金宝神枕”这种极富辨识度的东西送给和尚?

  一个和尚,跟公主偷情得来的金宝神枕被偷了,居然敢直言是公主偷情送的?

  为什么不编一个“讲经太好,公主所赠”的借口?

  虽然这话也很扯,但御史去核查时,高阳公主肯定会帮他遮掩。

  这次秦念没有隐去“高阳公主”“辩机和尚”的名字,因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

  被造黄谣的妃嫔有可能遭受无妄之灾,但公主只会得到太宗更多的疼爱,毕竟和他同病相怜。

  而且唐朝的公主也不需要太过在意声誉。

  【李世民:儒家安敢如此!儒家的礼义廉耻何在?!】

  李世民现在并没有将公主封在高阳,以后也不会将任何公主封在高阳。

  但无论这是哪位公主,李世民也绝对无法容忍这种谣言!

  他甚至宁愿秦念说他的窘迫之事,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女儿被儒家如此造谣。

  为了造谣李唐皇室荒淫无道,儒家的改史,竟是远比他想象中还要无耻!

  【李治:高阳公主未行此事,均为后世伪史。儒家所造伪史令朕憎厌!】

  李治对高阳的感情并不深厚。

  才会任由长孙无忌诬告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以借机诛杀异己。

  政治上的谋划,李治可以不择手段。

  但谣诼公主与和尚私通、甚至谣诼高阳不孝、父死无哀容,这就已经跌破底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