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此时窦太后已经昏迷,刘启却从她颤抖的手知道病情并不严重。

  也好。

  ………

  “妾拜谢皇后。”

  薄姬感激涕零。

  皇后接受了她的请求,将会亲自教导恒儿。

  吕雉依旧面无表情。

  这薄姬是个拎得清的。

  只要她一直这么拎得清,吕雉可以放过她。

  毕竟,刘恒已经七岁了。

  ………

  “无能还拎不清”,指向的是窦太后的无能,而不是女子干政本身。

  武曌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武曌:汉武帝不会再杀太子废卫皇后,秦念,你认为卫皇后可否干政?】

  秦念恍然大悟。

  看到刘邦阻止窦太后干政,她总算明白武则天的人设逻辑:

  群里的人不是单纯地扮演皇帝,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

  “武曌”两次询问她对女子干政的看法,其实是想得到她的“肯定回答”。

  如果她肯定女子干政,则武曌的民心排名就会上升,对武曌有利。

  在她帮陈阿娇出宫后,武曌突然插入窦太后的话题并不生硬。

  这是关系到武曌的“切身利益”。

  秦念输入一行字又很快删除,先发送另一句话:

  【秦念:刘小猪寿数七十岁,卫子夫大概率活不过他。】

  秦念原本是想直接表述对女子干政的支持。

  但她很快意识到:

  这么做有可能让汉武帝时期的卫子夫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

  虽然卫子夫不会出现在群里,但秦念还是想让刘彻剧本里的卫子夫有一个好结局。

  ………

  卫子夫暗自松了口气,再度感激秦念相助。

  否则,以陛下的“冷血”,她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日子会有多艰难。

  七十岁!

  刘彻如今正值盛年,看到自己未来的寿数竟至七十,当然极为满意。

  对卫子夫和太子的忌惮也降到了最低。

  虽然秦念对他的称呼依旧刺眼,但刘彻对此毫无办法,只能自行无视。

  【秦念:若是刘彻因迷信巫蛊寿数减少,刘据又撑不起大汉,卫子夫干政又有何不可?】

  武曌笑了一声。

  后世的秦皇肯定知道她是怎么登基的。

  秦皇此言,分明可以理解为:

  “皇帝寿尽、太子撑不起国政,皇后篡位又如何?”

  这位秦皇……

  是男是女?

  关心后宫女子,支持皇后干政甚至篡位……

  武曌没有询问此事。

  一则可能违反规则,二则:

  若秦念是女,她既然不愿主动说明,必有其缘由。

  若秦念是男,她贸然询问,就有可能冒犯这位后世秦皇。

  【秦念:能在皇帝生死不明、太子被迫起兵时毫不犹豫“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这般魄力,历史上也就只有卫皇后。】

  刘彻这才明白,没有卫青霍去病作为倚仗,刘据为什么还敢造反。

  他的皇后,并不像她表现出的那般柔顺。

  “因迷信巫蛊寿数减少”——

  此事绝无可能!

  【刘启:生死不明?】

  【秦念:对啊,你的好儿子晚年发癫,在甘泉宫养病时让跟太子有嫌隙的江充去查巫蛊之案,却不接见皇后和太子派来的使者。】

  【秦念:江充先查皇后无所获,又跑到太子宫掘出桐木人——刘启,你觉得这桐木人是你的好大孙埋的吗?】

  【刘启:……】

  在秦念的讥讽中,刘启想到了扶苏胡亥。

  秦念如此褒扬卫子夫,或许是在遗憾秦朝没有卫皇后。

  饱受太后干政之苦,刘启本不喜“卫子夫干政”。

  但若是“皇帝生死不明、太子被奸臣陷害”,再想到赵高矫诏、秦二世而亡……

  卫子夫助太子起兵,刘启不得不称赞她的果决。

  ………

  刘彻作为被造反的皇帝,也同样想到了秦亡之事。

  刘据起兵,反倒证明了他是合格的皇储。

  至于皇后……

  那就看她的寿数有多长,以及据儿能否撑起大汉。

  ………

  朱棣不认为那是刘据埋的。

  靖难上位的朱棣可太羡慕刘据的太子之位了。

  其一,刘据起兵时最大的助力是皇后,足见他居太子位多年并未染指兵权,与军中将领没有私交。

  汉武帝初闻太子反,言“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直到派出去的使者谎称“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汉武帝才大怒。

  可见刘据的太子位有多稳固。

  其二,江充先查后宫再查太子宫,桐木人若是刘据所掩埋,他有充足的时间焚灭此物,怎会让江充查出端倪?

  其三,“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汉武帝笃信巫蛊,若桐木人真是刘据所为,又怎么会怜他无辜?

  刘据最大的过错,就是逃亡时不知隐藏自身,派人去找富有的故友暴露了行踪。

  那时壶关三老茂上《讼太子冤书》,汉武帝已有“感寤”。

  刘据若是藏得更久一些,比起八岁的刘弗陵,他依旧是最合适的太子。

  ………

  在秦念看来,虽然“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一说出自基本没有可信度的《资治通鉴》。

  ——以往的史书没有记载、而《资治通鉴》独有的史实,大概率是司马光等人编的“小说”。

  ——《汉书》并没有记载刘彻起初不认为刘据是造反。

  但她也不相信桐木人是刘据埋的。

  江充这个人是典型的前忠后奸。

  前期主动要求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汉武帝任命为绣衣使者。

  他负责监察贵戚近臣的僭越行为,就连馆陶长公主在驰道上坐车行走,都会被江充没收车马。

  太子刘据的家臣被抓,刘据派人去说情,江充也没答应。

  那些被他逮住的贵戚子弟哀求汉武帝后,被允许出钱赎罪,汉武帝得钱数千万。

  因此汉武帝认为江充忠直,奉法不阿,对他相当信任。

  结果到汉武帝末年,江充就欺骗重病中的汉武帝,说他的病是因为巫蛊作祟,借查巫蛊的权力大肆构陷他人。

  “染污令有处,辄收捕验治”:故意涂抹污物,人为制造(犯罪)现场,然后逮捕无辜者。

  再以“烧铁钳灼”逼迫他们认罪,致使百姓惶恐。

  百姓恐惧自己被仇敌诬陷,就先去诬陷对方,互相构陷之下“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

  有这样的前科,再加上“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

  这时候他在太子宫中挖出桐木人,可信度基本等于没有。

  【朱棣:刘据起兵造反,是功是过?】

  明朝的皇帝终于发言了。

  秦念一眼就看出朱棣在问什么。

  朱元璋也在群里,也不知道他的人设是在哪个时间,要是朱标还活着或已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就有意思了。

  【秦念:那得看造反的对象是谁。是正常状态的汉武帝,当然是过;是发猪瘟的刘彘,那就是功。】

  【刘彻: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