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秦念:恶化到赵匡胤所面临的局面,是因为后世皇帝作出大量错误的决策,跟二凤你的关系真不大。】

  【赵匡胤:朕亦认为乱世至此为后世唐皇之过,与唐太宗并无多少关联。】

  【李世民:……】

  李世民还是为唐末的百姓而深感悲痛。

  更是下定决心,将竭尽所能革除大唐的各种弊端。

  【秦念:赵匡胤,武将过盛的时候,是应抑武兴文。你也确实终结了那个最惨烈的时代,让华夏百姓重新有了身为人该有的尊严,这是你最大的功绩。】

  【赵匡胤:朕为帝王,这是朕应该做的事情。】

  赵匡胤的民心骤然跃升,直入前十。

  距离五代十国的乱世只过去了十五年,大宋的百姓们还记得那个时代。

  原来是陛下让他们不再为人食!

  【秦念:但文武不该对立,而应互相促进。你觉得军队过于野蛮,就应该去塑造一支文明的军队,去教导将士们善待百姓,而不该是以文抑武。】

  【赵匡胤:朕受教。】

  武兴文废,是五代十国的伦理皆丧。

  文兴武废,是大宋亡于异族,神州陆沉。

  赵匡胤已经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秦念:现在本该继续说三冗的问题。但朕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王继勋这个畜生,为什么还活着?】

  王继勋怒视天幕。

  这秦念凭什么如此辱及他!

  他曾参与平定岭南,于大宋有大功,他的同母姐姐是皇后!

  【赵匡胤:……】

  赵匡胤当然知道秦念为什么骂王继勋是畜生。

  王继勋被部下告状,赵匡胤就解除了他的兵权,降其职为彰国军留后,需要定期朝见。

  结果王继勋在家以切割奴婢的肉为乐,前后有多人被害。

  直到一日下雨把墙淋坏,一群婢女跑到宫门诉冤,赵匡胤才知道此事。

  但他毕竟是孝明皇后的弟弟。

  孝明皇后是赵匡胤的第二任妻子,孝明皇后所生的子女三人皆早夭,她自己也年仅二十二岁就崩逝。

  赵匡胤削夺王继勋官爵后想将他流放登州,但顾念与皇后的旧情,最终任命他到西京洛阳任职。

  后世秦皇是要为死去的奴婢伸冤?

  【秦念:“继勋残暴愈甚,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女侩及鬻棺者出入其门不绝,洛民苦之而不敢告。”】

  【秦念:“继勋具伏自开宝六年四月至太平兴国二年二月,手所杀婢百余人。”】

  【赵匡胤:!!!】

  赵匡胤震惊地望着天幕。

  王继勋竟敢强抢百姓的子女,稍不如意就将其杀死食人?!

  杀婢女上百人?!

  【秦念:赵光义在这事上办得可比你像个人:“乃斩继勋洛阳市及为强市子女者女侩八人,男子三人。长寿寺僧广惠常与继勋同食人肉,令折其胫而斩之,洛民称快。”】

  【赵匡胤:河南府尹,立即彻查此事!朕要斩了他!!!】

  王继勋恐惧得瘫倒在地。

  当死亡轮到自身时,他才知道恐惧。

  【秦念:此前这个畜生“以脔割奴婢为乐,前后多被害”时,你放过了他。此后这无辜被杀食的上百人,死于你对他的纵容——后世都记着呢,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这是朕的过错,是朕不该为私情纵容他!!】

  【秦念:他是皇后的弟弟,所以你放过了他。那恭喜你,你和你的孝明皇后,都因为王继勋这两大罪行被后人追着骂。】

  秦念当然是在危言耸听。

  事实上知道这事的人不多,也没人会责怪早逝的孝明皇后。

  但秦念必须这么说,才能让各朝的皇帝掂量着:

  因为顾念死者的旧情去饶恕罪人,那么罪人的罪孽就会被后人算在自身以及这个死者头上。

  【赵匡胤:孝明皇后早逝,她不知此事!】

  【秦念:她冤,还是被脔割而死、被杀食的上百人更冤?】

  【赵匡胤:……】

  赵匡胤悲痛不能言。

  而各朝的皇帝也都受到警示。

  朱元璋脸色铁青。

  庇护亲人有何不对?秦念为何如此不依不饶?

  【秦念:冗兵之后是冗官。你朝冗官的俸禄在财政支出的占比甚至超过了军费。】

  【赵匡胤:……为何?】

  骤然又回到国政,赵匡胤强打起精神。

  殃及孝明皇后非他之愿,如今也只能斩杀王继勋等人以谢天下。

  还有给予那些无辜死者的家人以财物,抚慰死者。

  【秦念:赵光义一朝,执政仅二十一年,科举制录取进士就录取近千五百人,以及考进士多次不中特赐本科出身的特奏名两三千人——唐朝到灭亡也才取了七千多人。】

  【李世民:……】

  【赵匡胤:……】

  赵匡胤猜得出光义为何如此。

  得位不正,试图以此笼络天下士人之心。

  难怪光义明知折杖法之弊,却没有对其作任何改动。

  既然要笼络人心,又哪里会改动于官吏有益的折杖法?

第87章

  【秦念:因为得位不正, 他还大规模封赏功臣的亲属为官,数量也有数千人。】

  【秦念:他这么做应是为了让自己提拔的官吏取代你朝的官吏,又由于提拔的几乎都是文臣, 文官垄断官场,彻底塑造大宋重文抑武的风气。】

  【赵匡胤:此番不会再有此事。】

  秦念没有说宋太祖搞职权分割、官职分离也会导致冗官,但这已经是代价最小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

  且大宋的财政完全能够负担得起这个程度的冗官。

  假如赵光义完全照抄宋太祖的政策,冗官还真不至于到后期那个地步。

  【秦念:冗官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出在你的流民安置政策,招抚了大量流民充任的胥吏。】

  【赵匡胤:朕已知此策之谬误,往后必皆用“以工代赈”之法替换。】

  赵匡胤在认错,最焦躁的却是朱元璋。

  宋朝最严重的三冗问题,其中的冗兵冗官竟然都与宋太祖一句“唯养兵为百代之利”有关。

  而他朱元璋, 可是在二十几年前就开始编纂《祖训录》。

  大明亡于异族, 难道也和他留下的祖训有关?

  这个疑问甚至都不能算疑问。

  就目前所见, 朱元璋就已经意识到“低薪养官”“富养宗室”极有可能遗祸后世。

  【秦念:冗官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团后,后世宋帝有人想要变法,也无法功成。】

  【赵匡胤:德昭!】

  【赵德昭:我必遵父皇之意!】

  见秦念道出大宋的种种弊病,赵德昭反而安心。

  他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懂, 反而伤国之根本。

  如今得知弊病所在, 他就有了治政的目标。

  【秦念:赵匡胤, 后世并不认为你能和二凤比肩。】

  【赵匡胤:朕知道。】

  前四人中,唯有他不是“千古一帝”。

  秦念将大宋许多问题点出,不留半点情面。

  但赵匡胤对他并无怨言。

  他清楚一旦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再结合秦念谈其他皇帝时的各种政策,大宋的国力必然迎来暴涨。

  【秦念:但在文治上, 朕认为你要高于二凤, 说是朕之前的第一人也不为过。】

  富宋的富, 就是宋太祖最大的文治——

  宋时工商农的地位皆远超其他封建王朝。

  赵匡胤没能跻身千古一帝,完全是武功拖累文治。

  更令人惋惜的是宋太祖并非没有实现武功的能力,而是他死得太早。

  以宋之富,若是能配上大一统的武功,“唐宗宋祖”或许真能算作并列关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