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逼迫女子守节,是后世儒生之错,但鼓励守节又何错之有?】
【秦念:你们鼓励女子守节的同时,有鼓励男子守节吗?】
【刘秀:?】
【秦念:于是后世异族入侵之时,无需守节的儒生们跪得可快了。他们再逼着女子守节,号称“男降女不降”。】
“男降女不降”这句话出自于清朝的《清稗类钞·服饰类》。
指的是汉族女子穿汉服、缠足,而男子穿满服。
但秦念把这话用在降元的儒生身上一点都不违和。
因为元朝时的儒生,就将缠足作为“民族气节”的载体。
【刘秀:竟无耻至此?】
刘秀震惊。
后世的男子怎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什么叫做“男降女不降”?
己身已经降敌,还要迫使女子不降?
………
别说皇帝觉得无耻。
就连明朝以外的各朝儒生,都觉得不敢置信。
而明之三朝的儒生,在秦念揭露出他们所做的一切时,大多是破口大骂,各种狡辩,不肯承认“男降女不降”之说。
【秦念:将守节的责任压在女子身上的时候,你们就没想过这等同于鼓励男子推卸责任吗?】
【刘秀:……原来如此。】
刘秀总算明白秦念在说什么。
自宣帝开始的鼓励女子守节,看似是赏赐与鼓励,实则是“责任”。
【秦念:汉时还只是赏赐节妇,可到被异族压着打的宋朝,儒家就开始贬低不是“节妇”的女子——改嫁即失节,扬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也有很多人给程朱理学洗地,说程朱理学要求的是男子,只是后世执行坏了。
可《二程全书》是这么写的:
“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
若是娶失节的女子,自己就也失节了,这叫要求男子?
把改嫁的女子说成“失节”,这不叫压迫女子?
后面还有对话:
“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问:若是有贫穷无依靠的寡妇,能不能再嫁?答:后世怕冷死饿死,才有这种说法,然而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这哪里是要求男子?
而“凡人为夫妇时,岂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约?只约终身夫妇也”这句话,被当作是理学对男女一视同仁的证据,可它的后文是:
“自大夫以下,有不得已再娶者,盖缘奉公姑或主内事尔。如大夫以上至诸侯天子,自有嫔妃可以供祀礼,所以不许再娶也”。
——大夫以下需要妻子来侍奉公婆或主持家务,所以可以再娶;大夫以上有妃嫔,所以不许再娶(但儒家管不着“大夫以上至诸侯天子”)。
这叫一视同仁?
第113章
【赵匡胤:这简直就是……朕不会再让儒家独大, 亦自此废止贞妇之说!】
这未竟之言当然是极为难听,故而赵匡胤没有宣之于口。
但各朝儒生都看得懂这是要骂他们。
依旧是除明朝以外,各朝的儒生都难以理解后世的儒家怎么会压迫女子至此。
改嫁即是失节?
就连宋初的儒生, 都理解不了“被异族压着打的宋朝”时期的儒生。
………
刘询这才明白,为何秦念将他“赏赐贞妇”的行为,视作讥讽高祖母失节。
原来后世儒家居然将改嫁女子视作失节!
何等荒谬?
【李世民:本朝亦禁贞妇之说。】
李世民无法理解儒学竟是这般模样。
先是贬阴致使阳衰。
再是“强迫女人守节了,就等于儒生自己守节了”。
怎能可笑到这般地步?
【武曌:朕亦禁此说。各朝儒生,朕是真没想到,你们鄙薄女子的目的,居然是为了更心安理得地向外敌乞降。】
想到宋微子是如何向周武王乞降、周史是如何隐去商朝的女诸侯。
武曌知道儒家的问题不是出在后世,而是源头就有污浊。
【秦念:朱元璋,你朝为了鼓励所谓的“贞妇烈女”, 不仅赏赐财帛, 家族还能减免赋税徭役。】
【秦念:于是你朝守寡的贞妇超过两万七千人, 自尽殉死的烈女近九千人,这还只是朕能查到的数据,真正的数量应远不止于此——而从刘询这个罪魁祸首算到元朝,加起来也不足这个数据的百分之五。】
刘询怔住。
他真的没有想到, 鼓励女子守节的后果居然能严重至此。
作为聪明人, 他当然知道这些贞妇烈女绝非自愿守节。
换言之, 他一道诏令,发展到明朝,竟是迫使近三万女子不得改嫁,更害死近九千名女子!
这还只是秦念能查到的部分,还有多少女子是秦念未曾查到、却同样死于“贞烈”之说?
【秦念:是你朝的道德风尚领先汉唐千百倍吗?】
【朱元璋:……】
【秦念:这是你朝的儒生被异族打断了脊梁, 是你朝虐民的程度超过汉唐千百倍!】
秦念骂的是儒生而不是所有明朝百姓。
因为未开民智的百姓只是盲从者, 而儒生是引领者。
这是明朝的儒家礼教在吃人。
………
明朝儒生被骂得几乎抬不起头。
但他们必须抬头, 不抬头就看不到后世是怎么揭露他们的虚伪。
被异族打断脊梁,所以压迫女子,逼迫女子守贞。
那些守贞殉节的女子是自愿还是被迫,难道他们不知道?
他们当然知道。
但他们觉得哪怕女子是被迫,如此让更多女子为男子守节,对于他们有利无害,为什么要阻止?
可当秦念将这些阴暗虚伪大白于天下,他们就知道儒家的名声在后世必是臭名昭著。
而看到天幕的今人,对儒家也必然不复此前的尊敬。
【秦念:睁开你的眼睛去看看民间,看看那些被家族逼迫守节的“贞妇”、看看那些被迫投河上吊自刎服毒自焚刺心而死的“烈女”。你朝那些贞节牌坊,就是你朝虐民的累累罪证。】
【朱元璋:……朕会撤回所有鼓励女子守节的诏令。】
朱元璋不得不更改诏令,因为大明三朝的民心排行都再度下降。
这是大明女子的民怨。
朱元璋的本意是恢复汉家文化,抹除异族对汉人的影响,故而鼓励女子守节。
民间这些事……他知道。
但他认为女子就应该为丈夫守节甚至殉葬,哪怕是被迫。
直到此刻被指出这就是在虐民,而他想要反驳,就只能说女子不是民。
但女子怎会不是民?
——洪武二十七年,明太祖“诏申明孝道,凡割股或至伤生,卧冰或至冻死,自古不称为孝。若为旌表,恐其仿傚。通行禁约,不许旌表”。
——明太祖发现提倡孝道导致很多男子自残,于是下禁令对这类行为不予表彰,但对于烈女的“自尽”却没有补充禁令。
【武曌:儒家致使华夏衰弱,为异族所奴役,但儒家却反过来迫使女子守节,甚至使女子致残致死?】
【秦念:推卸责任,儒家的老本行——永远不会自省改过,永远将责任推给他人,永远将矛头指向同族而不是异族,永远欺软怕硬,这就是儒家。】
【武曌:可耻!】
这下不只是明朝的儒生,各朝儒生都被后世秦皇骂了一遍。
然而在事实面前,他们的辩驳越发无力。
【秦念:还有更可耻的事情,那就是迫使女子缠足。】
关于缠足起于南唐后主李煜的说法,秦念无法确定真伪。
相关史书原文是“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但秦念不打算提这茬,因为这句话看起来很“美”,背后却是无数缠足女子的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