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的财政情况已经很不乐观,王莽建新朝后,聚三十万人到北疆,一年都没凑齐人, 且军粮运送不及。
再经过王莽的托古改制失败、改币制失败、五均六筦失败、征句町失败……
秦念觉得这四十二万还得打个对折, 二十万——甚至这二十万里还得包括后勤民夫。
“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 光武几不得出”,这话水分也很大。
昆阳城小,周长约四公里。假如真有十万人围城,那就是平均每米有25人盯防,刘秀很难趁夜带着十三骑逃出去征调援军。
这十万人也该打个折, 正如东汉王充的《论衡》所说“王莽遣二公将三万人, 战于昆阳”。
【刘邦:秀儿, 你竟有如此武功?】
刘邦一看就知秦念言为戏谑。
倘若刘秀真有三千胜百万之能,韩信尚不及也,“兵仙”之称当易主才是。
秦念又怎会在论帝王能兵者时只提李世民与朱元璋,而不论刘秀?
不过刘邦也看出昆阳之战必是大胜,后世才会是“戏称”。
【刘秀:……百万是虚数,昆阳之外的新军仅数万,且新将王寻、王邑皆不知兵,朕方有此胜。】
刘秀很是无奈。
“戏称”一词足见后世也不信他以三千胜敌百万。
高祖皇帝同样是在戏谑于他。
他若能战至此,刘玄杀他长兄刘縯之后,必不可能容他。
但史官仅记载王莽号称的“百万新军”,没有标注真实军力,确有抬高自己的嫌疑。
当初刘秀领步骑千余在距离新军四五里处列阵,王寻、王邑轻视于他,只派数千人出战。
刘秀奔袭上前斩首数十级鼓舞士气,连胜后士气大振,将战线向前推进。
这时刘縯攻下宛城已经三日,但刘秀并不知情,就派人假扮成宛城的使者拿着假的书信报昆阳城,假装遗落写有“宛下兵到”的书信让王寻、王邑得信,来扰乱其军心。
刘秀再以数战连捷之势,领三千敢死的勇士冲击新军中坚乱其阵脚,昆阳数千守军也鼓噪而出内外夹击。
新军因此溃败。
【秦念:当真与陨石无关?】
【刘秀:当真无关。朕赴定陵县、郾县征集援兵时,昆阳城确实有流星坠营,但并未造成新军死伤。】
秦念就是在逗刘秀。
《后汉书》记载得很清楚:“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其实这话更像是编造出来强化“天命”之说,意指王莽被上天厌弃,刘秀才是天命所归。
但刘秀的扮演者将其解释为确实有异常天象也行:
晚上落流星,陨石还没落地就被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气化;白天的“云如坏山”就是积雨云压境,刚好解释了刘秀与新军决战时遭遇的暴风雨。
“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昆阳之战的胜利,应该归功于汉光武帝的勇武与智谋,而不在于天象助他。
毕竟遭到暴风雨横扫的也不止是新军,刘秀的军队同样是顶着恶劣的天气作战。
至于陨石召唤术,昆阳城外落陨石的时候,刘秀并不在昆阳,而是在调集援兵的路上。
【秦念:这么看来,还是“铜马帝”之称更为写实。】
汉光武帝被称为“位面之子”“大魔导师”,除了陨石异象以外,另一个比较出名的异象是“遇河结冰”。
这个异象既可以说是异象,但其实也能理解为写实:
“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这看起来就很像老天都在帮助刘秀。
但紧接着就是一句“毕数车而陷”。
这时刘秀被更始帝派去出巡河北,碰上刘林拥立王郎称帝,没有兵马的刘秀被追杀得无路可去。过河时无船但河结冰,但车队只过去几辆就陷入冰中。
“遑惑不知所之”的时候,有白衣老父给刘秀指路:
“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
刘秀前往信都,“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刘秀得以在附近县城招收四千兵力,此后在征战中收取降卒及各地势力的归附,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等到诛杀王郎,在河北站稳脚跟,刘秀就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自立门户。
这“铜马帝”之称,就是刘秀自立门户之后击败铜马、高湖、重连等农民军,收编数十万人后得到的称号。
其他像是刘秀起兵阶段望气者觉得刘秀当为天子、称帝前有人送来赤伏符就属于常规套路,既没人信也不出名。
至于网传王莽因为赤伏符中的“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追杀叫做刘秀的人,导致改名刘秀的刘歆被杀,就纯属谣言。
刘歆改名刘秀是避讳汉哀帝刘欣,“歆以建平元年改名秀”。刘歆的死也不是因为他改名,而是他想要谋反被王莽发现,被迫自杀。
谣言出处是汉灵帝时期的应劭注解《汉书》时,把刘歆的改名和赤伏符强行联系到一起。
【刘秀:此称属实。】
作出回答后,刘秀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秦念不是在询问真假。
这是秦念越过了怒斥皇帝过错的阶段,在论述他的功绩。
刘秀依旧谨慎。
他担忧秦念只是一反常态,从先贬后褒改为先褒后贬。
刘秀只能确保自己的过往问心无愧,却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是否行昏聩之事。
正如董宣之事,他虽没有铸成大错,但终究也有不妥之处。
【刘邦:何谓“铜马帝”?】
作为被讥讽过编造神异的皇帝,刘邦当然好奇被秦念称为“写实”的“铜马帝”是如何得来。
那三千敌百万的陨石之说是假,秦念没有多加讥讽。
应是刘秀并未刻意篡改史实,只是未注明敌军准确的数量,故得后人“戏称”。
【刘秀:得铜马等军归降,故被称为铜马帝。】
【刘邦:哦。】
刘邦顿时兴致略减。
原来是与神异无关的称号,难怪会得到秦念的认可。
【秦念:刘秀是在击败各军后迫使他们投降。这数十万农民军归降后很是不安,即便他将各农民军的首领封为列侯,这些人依旧感到不安。】
【秦念:刘秀就让这些人各自归营统领军队,自乘轻骑巡视各部阵地,得诸降将归心:“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于是关西人称他为“铜马帝”。】
【刘邦:采!】
刘秀的回答过于简洁,而秦念所言却是将刘秀的魄力尽数道出。
迫降数十万军,已是极为难得。
轻骑巡抚,尽得民心,更是尽显刘秀作为帝王的魄力。
此子肖似乃公!
不仅刘邦为之喝彩,刘秀的民心也骤然上升。
只是刘秀的民心本就一直在上涨,初入群时还只是中游,到今日话题开启,就已经名列前二十。
故而这次上升也只是上升三四个名次。
【刘秀:承蒙夸奖。】
刘秀不是喜好耀功之人。
故而高祖皇帝问起时,他只是简单地解释称号的由来。
秦念说得这般详尽,刘秀知她是在助他收揽民心。
得民心,施政会更加顺遂。
民心在七十日间不断上升的刘秀对此深有感触。
【秦念:昆阳之战后,绿林军拥立的更始帝政权攻入长安杀王莽时,你被更始帝派去招抚河北。你在河北攻破邯郸后,更始帝封你为萧王,想让你再次交出兵马,你就此与他决裂。】
【刘秀:……的确如此。】
刘秀又不知道秦念为何说这段话。
高祖皇帝未曾问起,民心也不会因这段话有所变化。
但秦念说话总有其目的。
刘秀猜测或是史书记载有不明之处,正如“三千击百万”引发“召唤陨石”的误解。
以为秦念是在询问此事真假,刘秀犹豫着给出肯定的答复。
【秦念:你受降铜马等农民军后,开始攻取赤眉军所占据的城镇。这时赤眉军入函谷关与绿林军交战,你趁着混战派邓禹堵住赤眉军的退路,在外不断攻城略地,兵锋直指洛阳。】
【刘秀:……是。】
这次的迟疑,则是刘秀怀疑秦念的目的是嘲笑他的败绩。
他攻打尤来、大抢、五幡时,不断取胜故而一路追击,但于顺水北边交战时,大意轻进,反而被敌军所败。
刘秀被敌军追击,短兵相接时失马,他只能往高坡上跑。
好在遇到突骑王丰将马让给他,刘秀扶着他的肩膀上马时,还回头笑着对耿弇说“几为虏嗤”。
之后耿弇不断射箭退敌,他们才得以脱身。
这场战败致使数千士卒身死,军中以为他死了,军心动摇,数日才定。
好在敌军虽胜,还是害怕刘秀的威势,也不知道刘秀军中的情况,到晚上就退兵了。
刘秀怀疑秦念将话题引到攻打洛阳,就是要提这件事。
罢了,敌军没能嗤笑他,现在被秦念于天幕嗤笑,那也是因他轻敌战败之故。
【秦念:刘小猪,这赤眉军攻入长安之后,“焚西京宫室”、“发掘诸陵,取其宝货”。】
【刘彻:逆贼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