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273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心惊之余,他再次庆幸天幕的出现。

  【秦念:在粮食产量不足的时代,可以施行军屯制,但不能是军民混住。军队耕作的粮食优先自给,余粮上缴国库,可按上缴额度计算军功。】

  秦念此言,是指大明也应施行军功爵制?

  想到军功爵制的弊端是举世反秦,秦朝二世而亡。

  朱元璋决定先静观其变。

  且看这位秦皇究竟要如何改革弊端众多的军功爵制。

  【嬴政:如何计算?】

  看到有新的方式让军卒获取军功,嬴政已然明白秦念打算以何种方式进行改制。

  他继位四年时,也就是秦历前二十二年,曾下诏“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这军队屯田、纳粮计算军功一事,可行。

  【秦念:……以班为单位屯田耕种,也以班为单位统计产出及上缴的粮食计算军功,分摊到班内个人。班长及以上,按所在军区的排名计算军功。】

  关于军屯制的设想,秦念是借鉴现代军制进行修正。

  古代的军官名称过于复杂,保留五人一伍的最小单位后,秦念将什长以上更改为现代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

  保留五人一伍,是因为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和现代不同。

  【嬴政:可。】

  嬴政略作心算,知秦念时期约是以十人为班、百人为连、千人为团、三千人为旅,万人为师,再上为将。

  与如今虽有差异,但总体相仿。

  班长之下为个人计功,班长及以上按排名计功,这亦是与商鞅所定军功爵制相似。

  百将、屯长不得斩首论功,所部集体斩首数量超过三十三首,才能赐爵一级。

  【朱棣:若产粮不足以自给,又当如何?】

  【秦念:不足以自给,就从其他地方调粮,并派人查清不能自给的原因。如果是土地不适合耕种或面临战事威胁等客观因素,那就不算过错;如果是主观人为因素导致产粮下降,则从责任人上溯至军区最高长官一起追责。】

  【秦念:依据各班上缴的粮食进行四比,也可以有效监控各军屯区的情况。四比指的是……】

第162章

  张苍震惊地望着后世秦皇对“纵比、横比、同比、环比”的解释。

  他精通算数, 本以为此前的“经济学”已是“数学”应用于国政的最佳方式。

  如今才发现他远远低估了数学的作用。

  这可以监控“军屯区”的四比,亦能用于监控各地的赋税。

  甚至不止是赋税,在任何有关“数字”的国政, 四比皆有大用!

  【朱元璋:同班纵比?可军卒服役期若为五年,又如何纵比?】

  朱元璋连忙问道。

  他虽不通算数,但秦念解释得非常清楚。

  倘若是如今的军屯制也就罢了,军户终身为军户,可进行纵比。

  但秦念明显不认可这种终身军户制,说的是五年服役期。

  五年即退役,如何能够纵向对比?

  【秦念:初次划分军屯耕地时,将可供五人耕作的土地编号为1234567890——编号前段应是所在郡县乡的编号方便审阅,班内人员的变动不影响土地编号。五年退役制下, 应保障班内始终为老带新模式, 比如退两人补两人。】

  【朱元璋:……秦皇大才。】

  朱元璋明白固定编号的好处。

  大明的军屯制随着军户的生老病死, 耕地需要不断重新划分。

  这就给了军官豪强吞并土地的机会。

  而这土地编号固定、军卒五年一换的制度,谁敢侵占土地,四比之下无所遁形。

  ………

  老带新模式?

  李世民立即就明白秦念所指:

  八个老兵带两个新兵,能最大程度维系军队的战斗力。

  【嬴政:既然是以十人计军功, 为何只给供五人耕作之地?】

  【秦念:这块地足以供养十人, 精耕细作之下可以产出更多余粮换取军功, 减轻国家养军的压力。军队最重要的是战斗力而不是种地,只给一半的地是为了留出训练的时间。等到国富之时,就该废除军屯制转向全职训练。】

  【嬴政:五年服役制下,军队人数会不断变化。】

  大秦本是耕战制。

  但秦念言“全职训练”,嬴政知道这是与“提升军士待遇”相对。

  若待遇太高, 军卒却将过多时间用于耕作, 这就如同国家雇佣农民种地, 显然不可取。

  既然是等到国富之时,那就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

  只是五年服役制下,军队人数若是超出编号,就应增加军屯地并赋予编号。

  可等到人数不够,这些多出来的编号之地又当如何?

  又怎么确保老带新?

  【秦念:常备军队的数量应当相对固定,适时调整。征兵年龄为18-25之间,就是留出调整的空间,优先自愿参军者,其次为年长者。】

  【嬴政:善。】

  嬴政颔首。

  以军屯制缓解军粮之缺后,秦念所言的五年兵役制就比原本的戍役更适合统一六国后的大秦。

  尤其适用于内地郡县的驻军。

  届时不仅无需供给这部分驻军的粮食,还能将缴纳的粮食就近运往边疆。

  【秦念:军屯制下可免除正卒役,体弱者优先在郡县内军屯。渴望建立功勋的军卒可以申请前往边疆服役,只要体魄合格就优先择取。苦寒之地即使没有发生战争且不能耕作,也应按照服役的年限获得军功,且所有待遇一概从优。】

  【秦念:战事若起,可调郡县兵参战,五十岁以下的退役兵暂时填补郡县兵空额,若战事需要再调取退役兵。】

  “陛下,臣认为可行!”

  王翦来咸阳只是想教导韩信,已不愿参与军政之事。

  此次入朝,是因这次天幕定是两位秦皇之一,故陛下诏令他务必入朝。

  他原本只打算旁观,不参与议策。

  然而军屯制一出,王翦不得不出言。

  他清楚边军倘若皆为渴求战功或体魄强健者,这种军队将有着何等可怕的战斗力!

  郡县兵、退役兵的调动,更是让王翦看到五年服役制的最大优点——

  大量接受过长期军事训练的预备兵源。

  【嬴政:可。】

  此言一出,嬴政的民心上升十余名。

  正卒役指的是秦人需在郡县内服役一年,含军事训练及本地戍守。

  此役免除,所谓的“五年基础兵役”实则为四年。

  服满兵役之后,除了面临战事,退役兵将不必再担忧戍役!

  军屯制下,体弱之人可在郡县内军屯,靠耕作的粮食获取军功,死亡率也将大大降低。

  而戍守边境,即便没有战事,也能获得军功。

  如此算来,对于绝大多数秦人,已是好处多过坏处!

  【朱元璋:良将难求,将军应不只服役五年?】

  【秦念:以军功获取爵位者,可凭借爵位主动申请晋升的机会。不同的军职服役年限不同,如伍长及军卒五年、班长七年、连长九年等,特殊兵种可适当延长服役年限,应按实际情况决定。】

  【朱元璋:军民不可混住,将士又当如何与家属团聚?】

  朱元璋说得已经很委婉。

  事实上,他想问的是秦念若不让女子随军,岂不是会影响子嗣传承?

  【秦念:服役两年以上,家属可提前申请探视,应安排临时住所并给十日探望假;服役五年以上,将士可申请家属随军,允许配偶一人和未成年子女随军,于军属区分配临时住房;满五年后,将士每年有为期一月的假期返乡探亲,探亲假最高可积攒为三年休一次。】

  【朱元璋:朕将采用秦皇的军屯制。】

  疑虑皆消,朱元璋也决定采用这种新的军屯制。

  原本的卫所制度对军户极为不利,短短几十年就会名存实亡。

  即便民心因此下降,朱元璋也必须改制——

  军户得利,但军户数量远不及原本无需服兵役的民户,故而民心下降。

  【朱棣:秦皇,军功爵制又当如何改制?】

  朱棣也对军屯制改制极为心动,但他还是对秦朝军功爵制的弊端有所顾忌。

  【秦念:军政分离。军队主武不看文事、科举主文不看爵位。军队以爵位为晋升依据,班长及以上军职退役后可按爵位转入地方执法部门就职。】

  【嬴政:军政分离?】

  【秦念:这一点稍后详谈,先说军功爵制,继承的爵位应降爵后均分给诸子女。继承的爵位最高只能晋升至伍长,自己获取的爵位才能作为晋升依据,班长及以上军职不能再将爵位用于抵罪。】

  秦念原本想把军功爵制的赎罪、继承制度全给删了。

  但考虑到古人极为重视传承,全删反而会受到百姓的抵制。

  只有穿越者当皇帝,竭尽全力保障军士及军属的权益,才能废除爵位世袭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2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3/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