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282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人性如此。

  他若是包庇子女的过错,子女就会犯下更多过错。

  若太子不能容忍这些过错,则他此前对子女的包庇,实则就是在“杀子”。

  ………

  其余各朝的皇帝尽皆陷入沉思。

  秦念此言虽然有理,但各朝国情不同。

  各朝法家没落,纵然有意改作以法治国,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

  秦念时期的法家虽然同样没落,但她自己就精通法家之学,甚至能反向指出数千年前法家的过错,才能轻易改制。

  【刘彻:就读国学者,皆为从政。皇子皇女就读其中,必然会结交日后的重臣。】

  刘彻此时还是郡国并行。

  他清楚一旦允许太子之外的子嗣入国学,朝中重臣与诸侯王结交,必然生乱。

  这如何使得?

  哪怕是郡县制治国的始皇帝时期,皇子皇女与未来的重臣结交,又允许从事百业,难道就不会兴勾连谋逆之意?

  【秦念:所以需要开办不同种类的国学,就读国学不只是为了从政。】

  【刘彻:?】

  刘彻本以为秦念会给出让其余皇子皇女不能谋逆的办法,却没想到她会这么作答。

  就读国学不为从政是为何?

  若是为百工,认字即可,何必一路考进国学?

  【秦念:师资不够,所以现在的官学只能用于服务科举。可随着各行各业的进步,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是认字远远不够。】

  【刘彻:工匠除了认字,还需要学什么?】

  刘彻甚至认为工匠都不必学认字。

  当学徒即可,何需认字?

  【秦念:你的工匠只是会认字的话,造得出火枪生产线?朕之前发在群里的相关理论,你朝的工匠看懂几分了?】

  【刘彻:……】

  刘彻是真把那些理论给忘了。

  因为完全看不懂的东西,就不可能记得住。

  如此看来,秦念说得没错,工匠不能只会认字。

  【秦念:能研发火枪生产线的工匠,其实应该叫做科学家。能制作国之重器的科学家,其地位不会低于国之重臣。以国学培养科学家,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刘彻:火枪确为国之重器,可这如何能与国之重臣相提并论?】

  想到后世的火枪可以轻易击溃冲锋的骑兵,刘彻承认这是国之重器。

  科学家再怎么珍贵也只是工匠,又如何能与重臣相比?

  现在大汉是无人知晓秦念所提的那些理论,但日后大汉定会有许多“科学家”懂得其中深意。

  然国之重臣,一朝之中屈指可数!

  【秦念:一支配备制式火枪的十万人军队,能把你朝平推了。这时你朝纵有十万个国之重臣,有什么用?】

  【刘彻:……】

  理解“平推”一词的含义后,刘彻本欲反驳,又想起秦念面对西域之西的沿海抗登陆战是一场惨胜。

  “热武器军队对战冷兵器军队,是单方面的屠杀。”

  那时秦念的军队,应当配备了火绳枪、火炮等物。

  却依旧是惨胜。

  若是现在的大汉面对那样的西域之西……

  【秦念:石庆这种能力不足的人能在你朝当九年丞相。但科学家靠的是天赋,纵有名师教导,没有天赋,终其一生也看不懂朕所说的那些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理论只会更加晦涩难懂,只有天才才能学会,并研究更先进的理论。】

  【秦念:别低估科学家的重要性,顶尖的科学家是活着的国宝,一人可抵十万军,再往后,或是百万军也说不定。】

  【刘彻:……】

  刘彻此刻才意识到,他其实也深受儒家学说影响。

  比如士农工商。

  明知科学家改变了后世的战争方式,甚至能够预测天灾。

  他居然还下意识认为,能制作国之重器的工匠,不配与国之重臣相比。

  一人可抵十万军——

  如此科学家,确实是活着的国宝。

  【秦念:你要知道,这种科学家是不碰政治的十万军。】

  【刘彻:!!!】

  【刘彻:是当以国学培养科学家!】

  惊愕之后,刘彻终于明白秦念为何如此重视科学!

  科学家当然应该入国学,且必须入国学!

  不仅是刘彻,其余各朝的皇帝也在此刻对科学有了崭新的认知。

  【秦念: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其中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天文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直接在网上复制粘贴,秦念只需要掐着默读的时间发到群里。

第169章

  【秦念:学科之间并非泾渭分明, 往往相互交叉。比如医学的发展就与物理、化学、生物都有关联,届时医学院也当并入国学。国学可以不必只在京师,也能遍及全国, 而每所国学可包含各种科目。】

  这次刘彻没有出言反对。

  医学关乎生死,甚至关乎帝王的生死。

  看到明朝那些庸医之后,刘彻就更加重视医学院。

  至于秦念提及的种种其他科目,刘彻大多没看懂。

  看都看不懂,就更不会反对。

  【李世民:……朕未能看懂。】

  李世民感到有些羞愧。

  此前火枪相关的理论也就罢了,那是工匠之学。

  可官学的改进,显然属于施政范畴。

  他竟是也没能看懂!

  【秦念:没关系,你们各朝的官学都还没到走的阶段,文盲率高得离谱, 就不要想着能跑, 记住这些内容就行。】

  【秦念:以后的殿试也必然更有针对性, 比如工部官员就应是工科学子,甚至会细化到土木类、水利类、地质类或者能源动力类等。而国学学子不一定会从政,也许其中佼佼者会成为科学家留在国学,能力稍弱者会提前结束学业, 进入各行各业。】

  【刘彻:届时宗室入学, 也不一定能结交重臣?】

  刘彻也没看懂官学改制, 但看明白国学多就学子多,而重臣数量有限。

  就读国学的宗室就很难结交重臣。

  因为其所结交之人,也许会进入各行各业。

  【秦念:对。】

  【秦念:需要注意等合适的时候,就应该从县学开始改革,改为语数、物化生、政史地八门科目, 入郡学后加律法成九门学科。到时候国试就不再是语文、数学、律法三选一, 而是按照国学各科目的要求进行报考。】

  【李世民:朕定会记下此事。】

  李世民还是没看懂。

  但他看出了秦念时期的科举制, 远比她此前所言更为复杂。

  秦念之前说“师资不够,所以现在的官学只能用于服务科举”。

  想必是指等到师资足够之后,才是改革的时机。

  【嬴政:在官学改制之前,又当如何防止其余公子公主与未来的重臣结交?】

  嬴政也没看懂秦念那些官学改制。

  但他知道秦念并没有回答刘彻的问题,故而他又问了一遍。

  ………

  刘彻这才发现他被秦念带偏了。

  秦念说的是未来的国学,现在的国学就只有一所,且学生皆是为从政而来。

  【秦念:简单,若已经选定太子,非太子者只能就读郡学。想上国学视为有意从政,能否入学由太子决定。】

  郡学遍布各郡,能考上国学的人不多。

  就算皇子皇女在郡学结交好友,这好友也很难考上国学,更别说还有殿试这一关。

  甚至就算通过殿试,也不一定能成为朝中重臣。

  至于没有选定太子的情况——

  皇子皇女都能上国学了,皇帝还不定太子,显然是走养蛊路线。

  既然是养蛊,和在朝堂结党比起来,在国学结党又算得了什么?

  【嬴政:可。】

  【朱元璋:秦皇,这官制改革又该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2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2/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