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他与李世民相争,却绝口不质疑榜首。
如今见秦念如此,他却是起了争夺之意。
同为千古一帝,凭什么他只能排第二?
今有天幕道说功过,他的功绩只会更多,过错会被修正。
未尝不可与始皇帝相争!
【秦念:史书无法尽录你的功过,后世也不能尽述你的功过。】
刘彻疑惑。
这话在他看来是极高的评价。
但他实在怀疑秦念此言的目的。
看似是要赞颂他,但……
【秦念:朕想说的其实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此时也就再提醒你一件事。】
【刘彻:说来。】
【秦念:民心比你想象中有用。】
【刘彻:……哼。】
刘彻就知道,后世秦皇嘴里就不会说出什么好听的话。
这明显是在拿自身居于榜首的民心,来讥讽他民心排名太低。
现在十三个皇帝中,民心垫底的还是始皇帝!
不过刘彻也知道,这纯粹是他疑心重作出的判断,并无实据,也就不好以始皇帝反驳秦念。
【秦念:汉武铸魂,故后世华夏以汉为民族之名,所言为汉语、所衣为汉服。】
刘彻愣住。
秦念方才所言不是想要讥讽他?
【秦念:朕亦是汉人。】
刘彻忍了又忍,终究是没忍住。
畅怀大笑!
后世之人,自称汉人!
后世秦皇,自称汉人!
出于矜持,他未将笑声以文字现于天幕。
良久,刘彻方才收敛笑容。
………
李世民疑惑。
汉人之称,兴起于北魏。
到唐朝之时,就已是作为民族称谓被广泛使用。
本是北魏为了与东晋的晋人作出区分,将治下的“晋人”称之为汉人。
与汉武帝并无太大关联。
后世秦皇却将“汉人”之称定论为源于“汉武铸魂”?
李世民只能将其理解为后世“山河破碎”的结果。
为异族所侵,故念汉武帝征伐四方。
【刘彻:善!】
下班时间快到了,秦念那段话是给这次话题作出总结和升华。
汉人一词的来源其实不是因为汉武帝,但秦念扮演的是“造反推翻嘉庆的皇帝”,那她可以这么编。
如果定论《竹书纪年》为真没有被视为违规,她定论汉武铸魂也不会被视作违规。
反之——
违规1次和2次好像也没多少区别。
【秦念:最后一个建议——去问问刘弗陵,元狩四年后都会有哪些天灾、又兴于何时何地,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史书记载的天灾只是寥寥一笔,刘弗陵身边的霍光却是亲历者。
虽然那只是一份剧本。
但秦念也希望汉武帝的剧本里,百姓可避天灾。
至于这算不算给刘弗陵挖的坑——
看着群里刘弗陵不断报出的时间、地点、灾祸,秦念点点头。
这坑又不难填,在不违背史书记载的情况下看情况编就行。
除了报备天灾,刘弗陵、刘询也在上报其他忠臣能臣的情况,比如苏武等人。
不过苏武要在十九年后才会出使匈奴,此时的苏武才二十二岁。
有趣的是,秦念还看到朱元璋喊话朱棣返回南京。
【朱元璋:朱棣,即刻返京。】
群里的朱棣知道这话不是喊自己。
他也知道这不是坏事。
或许下次天幕,他就不必担忧得位不正。
………
燕王朱棣没有犹豫,即刻准备返京。
数月前大哥病逝。
丧事结束后,父皇命所有藩王返藩且无诏不得回京,他就已经猜到父皇更属意朱允炆。
朱允炆存在于天榜,也足以说明父皇立的储君不是他朱棣。
但此番天幕之上,他的排名远高于朱允炆,甚至排在前九。
朱棣不信父皇还会舍他而选朱允炆!
【系统:今日话题已关闭,全员禁言。】
秦念敲甲方的聊天窗口。
【秦念:明天还招我吗?】
【甲方:明日话题:汉高祖刘邦。】
【甲方:请提前做好准备。】
“好耶!”
秦念欢呼。
甲方比她想象的还要慷慨。
又是2000元到账!
不仅日结,还是提前日结!
上哪找这样的良心甲方?
日进账四千巨款,秦念美滋滋地跟爸妈报喜,获得家庭会议一次——
关于宝贝女儿可能遭遇诈骗。
签了保密协议,秦念不能详细说兼职的内容,只能假称新兼职是导师推荐,也就只能赚到这四千。
让爸妈安心后,她离家下楼,到附近的公园练武。
近三十斤的铁枪在手中挥舞自如,引来许多路人驻足围观。
秦念天生神力,姥爷不希望她浪费了这番天赋,在她幼时就教她练武。
说是就算用不上,也能强身健体。
至于从小到大都有老师希望她去练举重为国争光,爸妈都替她拒绝了。
他们不希望她吃苦。
一套枪术练完,秦念掏出手机看时间,见到两条分别来自爸妈的转账,都备注着零花钱。
………
刘邦宴请群臣。
汉武铸魂!
这是汉室的天子!
更值得喜悦的事情是,皇后主动要求更易刘恒为太子。
后事可无忧矣。
………
嬴政的心情非常不好。
后世秦皇复秦之后,竟然不是自称秦人,而是汉人?
汉武铸魂?
“异攻守之势”,“不再是供盗匪随意取用的羊圈”,“血与火中铸就的不屈之魂”。
嬴政看向北方。
大秦,是匈奴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