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听闻有一道羊方藏鱼,以鳜鱼为主料,将鱼肉塞入羊肉之中,佐以火腿菜心。这道菜可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呢,当初看徐州方志的时候瞧到了这菜,让我可好奇了。”雅尔檀眼睛亮了起来,“当初瞧见了我就想吃,但叫人去御膳房问了没人会这个,如今到了徐州,想来我就能吃上了吧。”
“既然是天下第一羹,那咱们晚膳的时候肯定有了。”亦晴很肯定。
这些日子每到一个地方,当地招待的官员就会把当地最出名的菜色端上来。若是这个羊方藏鱼当真这么好吃,肯定会被端上来的。
“可现在不是吃鳜鱼的时候吧。”埃尔赫安珠问道,“鳜鱼不是三四月最佳吗,还记得从前读过桃花流水鳜鱼肥。”
“虽说三四月份最佳,但这八九月肯定也有,只是不如三四月的肥美罢了。”雅尔檀说道,“只能怪咱们来的不是时候了,吃不上这鳜鱼最肥美的时候。不过尝一尝也足够了,我只是好奇有多鲜,竟敢称天下第一羹。”
今日用膳的时候康熙并未将几个女儿叫过来,他宣了河道总督靳辅和漕运总督徐旭龄,似乎是对他们的政务满意,正叫这两个臣子陪着用晚膳呢。
晚上的饭菜中果然有羊方藏鱼,雅尔檀问清了哪一道是羊方藏鱼后便迫不及待用勺子盛了一碗。
当她将调羹舀着这羊方藏鱼送入口中时,亦晴明显看见二妹妹的眼睛亮了一下,看来这道菜让她很满意。
第147章 回京
徐州的菜色并不是想象中的偏甜, 亦晴三姐妹都挺喜欢的。
康熙在徐州就更忙了,这里有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陪着,他要巡查的地方就多多了。也顾不上亦晴姐妹, 便吩咐了要几个孩子出门的时候带上侍卫,其余的他也没时间管了。
在这里亦晴拉着两个妹妹出门买了许多的东西,几乎要用箱子来抬了。除却自己买来玩的, 还有不少是带回去当做礼物的。
几个弟弟都没来, 倘若连土特产都不带些回去,胤礽和胤禔是要闹的。更别提还养在慈宁宫之中的胤祺和胤禛了,这两个孩子也是盼着自己这个姐姐带些东西回去的。
除却兄弟姐妹之外, 后宫的娘娘们也是要送一份的。还有皇玛嬷和老祖宗, 她们年岁大了不好随意跟来, 自己这个小辈当然是要带东西回去孝敬的。
雅尔檀和埃尔赫安珠也买了不少, 她们也要送人。
待离开徐州的时候,行李又多出了两车,康熙听闻的时候啼笑皆非。
“宫里难不成还缺什么东西?怎么出来一趟就要买这么多。”
梁九功陪着笑道:“想来这是几位公主挂念宫里其余没有跟来的阿哥公主呢,听闻大公主买的许多东西是想要带回去当做礼物的。”
“罢了, ”康熙摇头笑道,“左右也就多了几辆马车装东西, 随她去罢了。”
从徐州出来便要去最后一站苏州了,康熙在苏州待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在那里待了十来天。
这十来天中,亦晴几乎将苏州大小官员的女眷都见遍了, 不少人都想要在大公主这里混个脸熟。毕竟其余的不谈,大公主这个年纪就已经封了和硕公主的事情她们都是知晓的,能打好关系是最好的。
亦晴见了一批之后便有些烦了,后面的都推了。反正她现在年纪并不算大, 汗阿玛带着她们出门主要是来玩的,倒也不用顾忌太多。
在亦晴推了这些拜见后,带着侍卫出门就总是能“巧遇”不少官员家中的姑娘了。
好在这些“巧遇”还算有分寸,并没有打扰到亦晴游玩的兴致,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等从苏州返程的时候,亦晴坐在马车上,略有些不舍。接下来的这些路程基本上不会停下休整了,康熙出来已经两月有余了,原本穿着的单薄秋衣也已经换成了夹棉的袄子。
出来这么长的时间,康熙也急着回去,是想要在十二月赶回去的。倘若耽误了过年,那就不好了。
一路从苏州返回,秋天的凉爽已经逐渐变成了寒冷,越是靠近京城便越冷。好在出来的时候也预料到了回去的时候多半已经到冬日了,冬日的衣裳也是带着的。
但亦晴今年长得太快了,夏日里量了身形做出来的冬装穿着竟然略有些小了。好在也不明显,勉强也能穿。毕竟在路上并不适合做衣裳,买衣裳就更别说了,外头的店里多半是卖布料的,都是各自买了布料拿回去缝制。
等回到了紫禁城,从神武门进去后,亦晴乘着轿子回了慈宁宫。
那些行李和路上买的东西还要搬一阵子,亦晴回来后就直直进了慈宁宫的正殿,果然见到了皇玛嬷和老祖宗正在正殿,殿内已经烧了地龙,一进去便感觉到暖洋洋的。
“回来了?”太皇太后落下了一子,看着亦晴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她对面是苏麻喇姑。
太后对下棋一直是兴致缺缺的,太皇太后也不愿勉强,便叫了苏麻喇姑来下棋。苏麻喇姑的棋艺不错,能让太皇太后下得过瘾。
“孙女给老祖宗请安,给皇玛嬷请安。”亦晴脸上带着笑行了一礼,许久没有回来了,她见到皇玛嬷的时候竟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就像从前大学的时候,放假了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爸妈时候的感觉一般。
“快起来,”太后朝着亦晴招了招手说道,“外面下雪了吧,看你斗篷上还有雪呢,快过来暖和暖和。这都年节下了,可不好生病了。”
亦晴将自己烤暖和后才凑到了太后身边,靠着皇玛嬷撒娇:“是啊,外面可冷了。幸而这一趟出去带足了衣裳,不然这下雪的日子还真难捱。”
“这一趟出去好玩吧,”太后被孙女哄得眉开眼笑,“你给送回来的信,听着可是有些乐不思蜀呢。”
“哪有,”亦晴抱住了皇玛嬷的腰,整个人都靠在了太后的身上,拖长了音调撒娇,“我可想可想皇玛嬷和老祖宗了,在泰安的时候想,在徐州的时候想,回来的时候也在想呢。瞧我可是三日就给皇玛嬷和老祖宗寄信,我写的那些风景好不好?”
皇玛嬷和老祖宗没来,但亦晴还是想要两位长辈能知道她所见的那些美景。思及从前看过的那些游记,便将见到的风景和事情写了下来,每日晚上都写,三日一汇总往回寄。
希望皇玛嬷和老祖宗读到她写出来的那些文字,就仿佛自己也跟着来了一样。
“公主写得极好,”苏麻喇姑也笑了,她落下了手中的黑子说道,“那羊方藏鱼写得叫老奴都馋了呢,徐州那封信寄回来之后,隔日了太后娘娘便叫御膳房的做了呈上来。只不如公主信上写的那般美味,想来是厨子做不出来。”
亦晴乐了:“这是徐州的名菜,肯定是要徐州的厨子用徐州的材料才能做好的。说不定日后皇玛嬷也还有机会去徐州转一转呢,到时候就能吃到正宗的羊方藏鱼了。”
没记错的话,康熙应该不止一次南巡的吧。亦晴在心中想道,后世康熙南巡的事情还被改编了电视剧,肯定不止一两次,说不定日后为表孝心也会带着长辈们一起呢。
“这是在说胡话了,”太后啼笑皆非,“我怎能轻易出宫呢,你这回出去可玩得高兴?”
“自然高兴了。”亦晴兴奋了起来,虽说路上的见闻已经写信告诉过长辈们一遍了,但写信和自己说的又不一样,她将路上瞧见的景致,吃到的美食都慢慢列举了出来。
太后听得眉开眼笑的,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下棋的时候也在认真听,不时还提出一两句疑问。
说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小孩子跑步的声音,还有嬷嬷们的声音。
“四阿哥,五阿哥,慢些跑,仔细脚下。”
亦晴停下了描述泰山的声音,看向了门外。
冬日里一旦殿内烧起了地龙,便会用帘子挡起来免得开门会让暖气消散,导致殿内不暖和。这有一点不方便,那就是小孩子想要进来的时候要等着大人打帘子,不然就不大好进来。
外面的嬷嬷撑起了帘子,一下子钻进来了两个小孩子。
胤禛和胤祺似乎又长高了些,亦晴瞧着两个小孩一溜儿地过来对着两位长辈和自己请安,起来后就拉着自己撒娇要东西。
“大姐姐你可算回来了,”胤祺显得极为兴奋,“好久好久好久都没看到你了,皇玛嬷说你在过年前会回来,果然回来了。有没有给我带东西,我要吃大姐姐带回来的糖。”
“大姐姐。”相比之下,胤禛就要腼腆多了,他只是轻轻笑了笑,对着亦晴叫了一声。
亦晴将双手放在了两个弟弟的脑袋上一起揉了揉,笑道:“肯定是给你带了的,不过行李还没收拾好,等东西打理好了,就给你送去。大姐姐不在的这些日子,你们听话吗?”
在出去之前,亦晴是对两个弟弟嘱咐过了要好好听话,好好跟着启蒙姑姑学东西的。
“我们很听话的。”胤祺的声音很洪亮,“我已经学会了《千字文》和《百家姓》了,姑姑昨儿还夸了我呢。”
胤禛只是笑,没有说话。
“那胤禛呢?”亦晴看向了旁边那个带着笑的孩子问道,“搬到上书房还习惯吗。”
听到大姐姐问自己,胤禛似乎一愣,随即答道:“也好好学了的,我学到《大学》了,师傅前几日也夸了我。”
在亦晴跟着南巡不久,胤禛便过了六岁的生辰搬到上书房去了。这件事一般是提前半年就开始预备了的,胤禛如今在阿哥所住着的院子里面的不少布置和家具,还是亦晴帮着挑的。
走之前,亦晴还嘱咐了上书房的三个弟弟要照顾照顾新搬来的四弟。她总觉得胤禛这个孩子颇有些敏感,若是能被兄长们照顾照顾说不定心中会安定些。
“是吗?”亦晴笑了,“咱们小四果然聪明,,学得这样快,你今儿是休沐?”
胤禛点了点头,笑了笑:“今儿是休沐,昨日还听大哥二哥还有三哥说了,汗阿玛和姐姐们都是今日回来,正好咱们休沐了能来见见姐姐。”
胤禔和胤礽应该是先去见汗阿玛了,胤祉的话多半去见雅尔檀了,亦晴在心中一想便知道。
“我也想去上书房,”胤祺在一旁有点不高兴地说道,“四哥去上书房了,没人陪我玩了。”
亦晴看向了胤祺,似笑非笑:“你也不用急,等明年了你也就能去了。”
“可是大姐姐和四哥都在上书房。”胤祺扁了扁嘴,“现在大姐姐回来了又要去上书房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宫里。”
揉了揉胤祺的脑袋,亦晴说道:“这马上过年了,我年前就不回上书房了,待年后再说吧。”
“我看你也不必去上书房了,”太皇太后在一旁插了一句,“四书五经你也学得差不多了,史书也听上书房的师傅讲过不少了,其余的你若感兴趣尽可自己去看。毕竟爷长大了,该学点别的东西了。”
老祖宗没有明说,但亦晴也知道她说的该学什么东西。
前几年就给了几个庄子给她管着,不过除却这些外,太皇太后表示过还要让她学些管理家宅的方法,还有些御下的法子。不为别的,只为日后建了公主府,她不至于受人摆布。
“啊?”胤祺失落,“那岂不是我去上书房的时候,大姐姐就不在那里了。”
“你四哥在啊,”亦晴笑眯眯说道,“况且除却你四哥外,还有你三哥二哥和大哥呢,这么多人陪着你还不好吗?”
这话让胤祺开心了一点,但还是有些失落:“可我也想和姐姐一起。”
“那这段时日不就是我陪着你吗?你要去上书房还有接近一年呢。”亦晴答道。
说话间,外面传来了通报的声音,是大阿哥和太子一起来了。
看来这两兄弟是刚从乾清宫出来。
-----------------------
作者有话说:马上要使出时光大法了
第148章 高低鞋
两三个月不见了, 这两兄弟都长高了不少,特别是胤禔瞧着已经有些少年的模样了,不再是之前的一团孩子气。
胤禔和胤礽见到亦晴的时候眼睛明显一亮, 先给两位长辈请安后才凑到了亦晴跟前。
南巡的这些日子亦晴除却给长辈写信外,偶尔也会给两个弟弟写信的。对于路上的见闻,吃到的好吃的都会给他们分享。所以虽然并未跟着去南巡, 但胤禔和胤礽对康熙的行程也还算了解。
“去见过汗阿玛了?”亦晴笑了笑看着两个弟弟问道。
胤禔点了点头:“汗阿玛在乾清宫召见前朝的大人们, 没工夫搭理我们,便打发我们来见大姐姐了。”
康熙自然是见了这几个孩子的,但他这一趟出去了两三个月算得上是很久了。这次回来第一时间就要查清政务, 便见了两个孩子之后关怀了两句话就打发了他们出去。
也就是胤禔和胤礽还没有到上朝的年龄, 否则康熙定然是要这两个小子在家中监国的。
“我这次出去给你们带了些东西, ”亦晴想起自己那几大箱子的特产, 笑嘻嘻说道,“等我收拾出来了给你们送过去。”
“姐姐这次去了这么长时间,”胤禔难得的语气之中带着点撒娇,“倘若带回来的礼物少了, 我可不依的。”
胤礽身体抖了一下,眼中透出了不可思议。老大不要面子了?小四小五可还在这里呢, 竟然就好意思拉着姐姐撒娇了。
胤祺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他仰着脑袋看着哥哥们和姐姐说话, 眼睛亮晶晶的很是好奇的样子。他对大哥和二哥都很喜欢,因为两个哥哥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和他玩。
而胤禛则面色不变, 心中讶异。虽然知道大哥和大姐姐的关系不错,但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好,相差不过一两岁竟然就会撒娇了?
这不免让他想到了胤祯,明明他们是同母的兄弟, 但莫说是在他跟前撒娇了。自从长大之后,胤祯甚至都不会好好和他说话。每次见面必然夹枪带棒的,说不上两句便似要打起来一般。
“这回带回来的东西可多了,”亦晴笑,“肯定让你们满意的。”
毕竟弟弟妹妹现在也多了起来,亦晴这次出去的时候准备的东西确实不算少了。年纪相近些的,关系好些的就多带些宫里不常见的小玩意,不值什么钱但是是一份心意。而年龄相差大些的,平日里不怎么见面的则带的都是一样的,分不出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