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后,马佳庶妃的语气带了点醋意。
雅尔檀听不懂额娘的话,只是眨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盯着额娘看,看得马佳庶妃都要投降了。
“雅尔檀乖,”马佳庶妃轻声哄道,“这两日咱们不能去找姐姐,等过些日子才能去啊。”
皇后生产的时候她带着孩子去慈宁宫,若是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会成什么样子,马佳庶妃只能轻轻哄着女儿,让她先暂时忘了姐姐。
洗砚捂着嘴笑,轻轻用胳膊碰了一下旁边的柳枝,眨了眨眼抿唇笑了一下。
柳枝也回了一个眼神。
马佳庶妃注意到了,抬起头瞪着两个大宫女:“你们倒是在我跟前做这个样子,想什么呢?”
“奴婢只是想,公主和主子真像啊。”洗砚嘻嘻哈哈道,“从前还在府里的时候,主子就是这样缠着嬷嬷们带着您去找大格格的。”
似乎被勾起了什么回忆,马佳庶妃也笑了一声。她有个姐姐,如今已经嫁作人妇了,当初姐姐还在闺中的时候她都是爱缠着姐姐。这样看来,雅尔檀这一点倒是和她一样的,真不愧是她的女儿。
皇后的这一胎到了晚上都还没生下来,康熙被太皇太后劝着回乾清宫了,他明日还是要去上朝的。
虽说回到了乾清宫,但康熙根本睡不着,换了寝衣躺在床上每隔一阵子就要问问梁九功,坤宁宫那边传来消息没有。
好在一直有人在往乾清宫传消息,梁九功基本都还能答上来。
直到第二日康熙上朝的时候皇后还没生下孩子,待康熙心不在焉上朝结束后,便听到了梁九功的禀报。
“皇上,皇后娘娘生了个阿哥!只是……”
康熙眉头一竖:“只是什么?”
“娘娘血崩了。”
第22章 保成
听到这话的康熙浑身一颤,他从前也是读过两本医术的,也明白血崩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如今,”康熙的声音干涩,“太医呢,太医如何说?”
梁九功嗫嚅着说不出话来,太医能怎么说,或者说太医敢怎么说。血崩了的女子能救回来的十不足一,宫里人都知道皇上对于皇后娘娘的看重,这种情况下太医只能烧香拜佛愿皇后娘娘能挺过去了。
没听见梁九功的回复,康熙朝着坤宁宫的地方疾驰而去。
他从十四岁亲政开始,便被教导了为皇者不可将自己的心绪随意外泄。即便心中慌乱,但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
但现在他的脑海中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些玛嬷和先生教的东西了,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他的梓潼如今正在危难时。倘若知道这一胎这样凶险,他宁愿不要这个孩子也要梓潼好好的。
到坤宁宫的时候,太皇太后在殿外守着,太后也过来了。
“玄烨,”太皇太后看着额头上都是汗水的康熙,声音中带着安抚的意味。
康熙走到了殿外,无视了周围人请安的声音:“玛嬷……”
太医在殿内给赫舍里皇后诊脉,脸上和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看着脉象基本已经救不活了,但宫里皆知皇上对皇后的看重。没有将皇后娘娘救回来,他们岂会有什么好下场。
太阳逐渐升到了最高点,守在皇后殿外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说话,直至太阳开始西斜,几位太医才从里面出来,跪在康熙的面前告罪。
康熙不顾阻拦冲了进去,想要见皇后的最后一面。
但此时的赫舍里皇后已经闭上了双眼,她那原本只要微微笑起来就能看到的酒窝此时完全不见了,神色安详地躺在了床上,身边都是宫女嬷嬷们哭泣的声音。
康熙的手微微颤抖着抚上了赫舍里皇后的面颊,感受不到鼻子传出来的气息。甚至这面颊都有些微微的凉意了,这个同他相伴八九年的妻子在这一次真的走了。
这个认知让康熙头晕目眩起来,耳边似乎有什么在鸣叫,声音不大,但让整个脑子都充满了这个声音。他的脑子短暂地失去了想法,似乎是一片空白的,又似乎一直在重复着这些年和梓潼的相处。
他们曾经有过的孩子承祜,那个孩子生下来时他们欣喜若狂的模样。
他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后,兴奋地同梓潼分享的时候。
还有承祜去了的时候,他们相对而坐,满目无言的悲伤。
还有之前知道梓潼又重新怀孕的时候,他们一起看着太医脸上写满惊喜的样子。
……
一幕幕似乎在康熙的面前回响,直到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现在,赫舍里皇后躺在床上没有了气息的样子。
意识似乎逐渐开始恢复,他脑中的此时痛苦和从前的欢愉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脑子疼得有些割裂了。
“皇帝,”身后传来了玛嬷的声音,“皇后已经去了,如今……”
他已经听不大清了。
“哇呜呜呜呜呜……”
又传来了小孩子的声音,这个声音将他的理智又拉了回来。这是他们之间的孩子,这是梓潼拼命生下的孩子!
……
皇后的葬礼很是隆重,康熙辍朝五日,着素服。
国母大丧,京城内外人家皆挂着一块缟素。百官也很识趣的不在这个时候触皇上的霉头,帝后情深人尽皆知,这个时候搞事是一定会被严惩的。
亦晴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皇后过世的第二天,当她看到照顾自己的乳母身上都开始穿着素服的时候,心里就觉得不太妙了。
宫里的宫女嬷嬷不能穿太鲜艳的颜色,但不代表就能穿得太素净,甚至穿白了。一般是穿绿色和蓝色这样的颜色,低调又不会出错。
当她被抱到皇额娘的灵前,看到那么多嫔妃和外命妇听着前面小太监的指挥开始哭的时候,才知道那不好的预感降临了。
赫舍里皇后身为这些孩子的嫡母,即便这些孩子还不懂事,也是要抱过来上两炷香表示孝道的。但同时念着孩子们年纪还太小了,太皇太后表示上香后就可以抱走了,免得小孩子在这样的场合被冲撞了。
那个温柔的皇额娘去了,让亦晴好一阵子都陷入了低落的氛围。
皇后去世,宫里又暂时没有高位嫔妃,太皇太后便暂且主持了宫中的事物。好在皇后在时已经将很多东西都定下了章程,太皇太后倒也不用费太多的心思。
葬礼的事情有康熙指定的内务府大臣来办,也不需操心太多。
唯一需要操心的是,康熙此时太过悲伤,皇后所生的孩子被送到了慈宁宫暂时养着。
虽然养在慈宁宫,但亦晴暂时是看不到这位弟弟的。因为年纪还太小了,这个二阿哥如今处于整日里要睡大半天的状态。
等赫舍里皇后的灵柩被移到殡宫后,宫女太监们才将素服换了下来。
康熙也是这时,才过来看这个孩子。
对于这个孩子,康熙是有点不敢面对的。这是梓潼给他留下的唯一一个孩子,况且这孩子出生就丧母,已是十分可怜。可同时,想到是因为生了他才让梓潼过世,又让康熙的心绪复杂。
在这样复杂的感官之下,康熙才这么久没有来看这个孩子。即便前来慈宁宫给长辈请安,也不会去这个孩子的殿内看一眼。
看着被乳母抱着正在笑的二阿哥,康熙神色复杂。
“这孩子已经三个月了,”太皇太后立于康熙身旁说道,“是时候该有个名字了。”
“便唤……保成吧。”
“那这个孩子你是预备着让谁来养着?”太皇太后又问道。
从康熙不愿立博尔济吉特的女子为皇后时,太皇太后就知道这个孙子不想同他的阿玛和玛法一样,对博尔济吉特过分倚重了。愿意酬以妃位,但不愿酬以后位。所以这个嫡子,就不大可能养在慈宁宫由她和阿茹娜抚养了。
“朕想亲自养,”康熙说道,“这个孩子就抱到乾清宫吧。”
这不仅是梓潼唯一留给他的念想,同时也是拉拢汉人遵汉人礼法的好机会。
第23章 平安
“你亲自养?”太皇太后犹豫,“你从未亲自抚养过孩子,况且前朝国事繁重,只怕并无空闲。”
康熙摇头:“可如今后宫之中抚养孩子之人,实在选不出来。保成是嫡子,不论养在谁的名下都不合适。”
况且他还有话没说出来,若是有人欲行加害之举,不在身边的话他鞭长莫及。还是养在乾清宫中更为方便照看,也能让他就近护着这个孩子。
太皇太后一想,竟当真在里面挑不出合适的人选来,只能叹了口气:“既如此,皇后在之前已经给保成挑好了奶嬷嬷们了。你今日便一并将人领走吧,也正好这孩子如今还不认人。”
于是小小的保成便被抱到了乾清宫之中,亦晴还没来得及看一眼这个弟弟便被抱走了。
保成被抱走对于亦晴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宫里的人这段时间都绷紧了弦。生怕有什么地方惹了皇上不悦,毕竟最近的皇上和火药桶也没什么区别了,特别是兆佳庶妃。
这位兆佳庶妃的家世平平,出身包衣被选进宫做宫女之后又因为长得好看成了妃嫔。也因为家世平平,她在宫里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从不曾敢与人起什么冲突。
几个月前被诊出怀孕后,兆佳庶妃本以为自己今后在宫里能多一个依靠了。不论是公主还是皇子,到底也算有个将来的指望的。
但这一切在皇后薨了之后都不同了。
皇后薨了之后妃嫔都要前去哭灵,本来像兆佳庶妃这样快要临产的孕妇是不用前去的。但康熙悲伤之下根本忘了这回事,宫里其余掌着劝的人也没想起来,而兆佳庶妃本性又有些懦弱,便还是跟着其余妃嫔一起去了。
跪了一日后她就不舒服了,但还是强撑了两日,第三日早产了,生出来了一个公主。
本来生公主赏赐虽不及阿哥,但也不少。公主该有的洗三满月都是不会少的,毕竟都是皇上的孩子。
但这个孩子偏偏生在了皇后薨了后的三天,这个时间宫里哪有人会在意这个小小的女孩儿。
慈宁宫派了人过来见兆佳庶妃母女平安后留下了赏赐,又嘱咐了这几日不必去皇后灵前哭灵了。而乾清宫,却不过只是打发人过来问了一句,赏赐也是内务府按照二公主的规格来的。
更别提洗三和满月了,根本没有人提。
兆佳庶妃还没出月子,抱着女儿眼眶红红的。她的房间布置得不算华丽,毕竟没有母家的补贴,宫里庶妃也是分等级领着月例的,她恰是最低的那一等。
“如今都快满月了,”兆佳庶妃的声音带着悲愁,“可皇上竟还没给这个孩子赐一个名字。”
大公主是抱养的且不算,二公主可是出生三日就有名字了。可自己的这个孩子,如今大家虽都叫着三公主,可哪有公主的待遇。
纸灵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说出话来,前儿她便劝了主子,去找太皇太后陈情,为了腹中的子嗣太皇太后必然会免了主子的哭灵的。但主子却不敢,让三公主生在了这样的日子,皇后忌日后的第三日,日后只怕三公主的生辰宫里人人不敢恭贺了。
“不如待主子出月子后,就带着小公主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请安。”纸灵说道,“两位娘娘定然会怜惜公主的,说不定会同皇上提一嘴。”
兆佳庶妃眼眶的泪水终于落下,打在了小婴儿的脸上,抿唇忍住哭声点了点头。
从前不论是皇上那里还是慈宁宫她都是不敢去的,她生性胆小不敢同这样的大人物打交道。可之前她的胆小已经害得这个孩子生在这样的时候了,难道她现在还要因为胆小害得孩子没有名字吗。
宫里人能叫孩子名字的少,若她不主动去找太皇太后,说不定这个孩子待六七岁了都没有名字。
等兆佳庶妃出了月子,做了两三日的心理建设后,才抱着女儿来到了慈宁宫。
三公主身上的襁褓是兆佳庶妃宫里最好的缎子,她特地从库房里找出来的。这锦缎是她刚成庶妃的时候皇上赏赐的,后来虽赏过但没有这么好的。她想将女儿打扮得好些,也能让太后和太皇太后看着能怜惜些。
“兆佳庶妃求见?”太后有点惊讶,她的慈宁宫可几乎没有见过这位庶妃前来,“请进来吧。”
亦晴趴在地毯上玩着七巧板,这是内务府新打出来的。每一个板子上面都有着不同的图案,拼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按照不同的排列看到不同的画面。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兆佳庶妃抱着孩子进来盈盈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