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康熙有点美滋滋,这孩子最好是能长得像他一点。他和五弟皆是汗阿玛的孩子,五弟的孩子若是长得像汗阿玛或者像玛嬷,说不定也能像他。
心中的念头一直流转着,但动作不算慢。招了招手将赵嬷嬷叫了过来,将亦晴轻轻地递到了她的手上,要她带着亦晴下去睡觉。
还是床上睡得安稳些,一直在他怀中的话,说不得他没注意之下便会不小心动醒了这孩子。
赵嬷嬷接过亦晴的时候,亦晴不自觉地动了动。
看着赵嬷嬷抱着亦晴往外走后,康熙又低下了头继续看着桌面上的折子。
-
钟粹宫
马佳庶妃抚着肚子被宫女搀扶着在院中慢慢地走着,她如今已经有了七八个月的身孕了。眼看着还有一两个月就要生了,太医嘱咐她每日里都要记得走动走动锻炼身体,免得到时候不好生。
前面生的两个儿子都没养活,让马佳庶妃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她低下头看着自己隆起的肚子,有点茫然。
“主子,咱们还要走上两圈呢。”洗砚见自家主子停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句。
越临近生产,马佳庶妃的心情就越发容易不好。她的脑海中总浮现起那两个没养活的孩子,肚中的这个孩子还没生出来,她便开始害怕她的离去了。
听到洗砚的提醒后,马佳庶妃才继续走动了起来。
“洗砚,你说我这肚子里是个阿哥还是公主?”马佳庶妃一边走着,一边有些茫然地问着。
她偶尔在无人的时候也会想着,是不是生个公主就能养活。之前两个没养活的孩子都是阿哥,这一胎她怀着的时候面容越发的秀丽,皮肤不仅没有长痘粗糙起来,甚至更加细腻白皙了。
连额娘进宫都说她这一胎多半怀的是公主,她心中也期盼了起来。说不定她是有闺女缘分的呢,说不定是个女儿就能养活了。
最开始或许还有想要生个儿子好保证自己地位的想法,可现在她的心中只有想要孩子能平安长大的想法了。
“这一胎一定是个公主,”洗砚知道主子的心思,迎合她笑道,“说不定到时候生出来也是同大公主一样受宠的公主呢。”
皇上将大公主抱去乾清宫的消息她们也听说了,主要是之前没有见过,所以这个消息传得快。马佳庶妃听到的时候就想着,若是她的孩子日后也能这般的受宠就好了。
这话马佳庶妃爱听,她轻柔地摸着自己的肚子,低着白皙的脖颈,眼中含着期待。似乎想着日后女儿生出来之后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这让她芙蓉一般的面颊越发好看了起来。
洗砚见主子笑了,心里也松了口气。主子自怀孕后总是愁眉不展,太医也说了整日里若是心情不好,也容易造成身体不好的。只有说主子怀的是个女儿的时候,心情才能好些。
这钟粹宫中上上下下都被嘱咐过了,若是主子问起就一定要说是怀的女儿。
-
半夜的时候,亦晴突然觉得浑身都似火在烧一般,她有点热得慌。
但奶嬷嬷们盖被子都是给她盖得严严实实的,如今还是春日里,晚上的天气甚是寒凉。怕她不小心着凉了之后,奶嬷嬷们被问罪。
挣扎了好一会儿后,亦晴还是挣脱不了身上的束缚,她忽然觉得委屈,身上又难受,心里又委屈,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哇呜呜呜——”
这可和平日里的干打雷不下雨不一样,亦晴这次是真的难受,也是真的委屈,哭得稀里哗啦的。豆大的眼泪从脸颊上流过,直到落进了被褥中。
守夜的是赵嬷嬷,她本有些瞌睡了,如今一听到公主的哭声马上就醒了。
这位公主伺候起来其实不难,晚上的时候甚少闹腾,也睡整觉。只要一睡过去,便会在早上才醒来。
如今听见公主在半夜啼哭,赵嬷嬷的心中就有了点不好的预感。
将油灯从外间拿到了内室后,赵嬷嬷连忙去摸了摸亦晴的脸颊,感受到火热的温度后浑身都是一抖。
小孩子最怕高烧了,宫里有不少孩子就是折在了高烧上。只要一想公主可能成为其中之一,赵嬷嬷就觉得自己的天都要塌了,她这个给公主守夜的奶嬷嬷肯定是要被治罪的。
“快,快来人!”赵嬷嬷高声呼叫了起来,“公主发热了,快去请太医前来。”
她这下子也顾不得这里是皇上的乾清宫了,一心只想着一定要快些请到太医。
乾清宫中很快就灯火通明了起来,主殿的康熙也被梁九功叫醒了。
还有两个时辰才是平日里康熙起床的时间,现在被叫醒让他的脑袋有点疼,声音不耐地问梁九功:“什么事?”
“皇上,”梁九功的声音颤抖,“公主发热了。”
他是知道皇上和太皇太后对公主的看重的,如果这位公主也留不住,暂且不提前朝会传出多少的风言风语,就说这个打击肯定是让皇上和太皇太后受不住的。
原本还有些迷蒙的康熙一下子就醒了,眼神如电一样看向了梁九功:“去请太医了吗?”
“已经着人去请了。”梁九功的声音逐渐稳定了下来。
康熙来不及更衣,披了件外衣就往偏殿走去。
亦晴现在已经有点被烧得糊涂了,她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只觉得自己浑身都不好受,感觉很烫,但同时脑袋和身子又有点疼。
可她现在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只能用啼哭来缓解心中的烦闷。
赵嬷嬷和张嬷嬷浑身都被汗湿透了,不时催着人去看请太医的到哪了。
康熙进去的时候就看到亦晴烧得完全意识完全模糊的样子,眉心一蹙心中很是担忧。
张嬷嬷轻柔地哄着,康熙皱着眉看着。看见亦晴哭着的样子,似乎一声声的啼哭都化为了一根刺扎在了他的心中。
收到乾清宫传召的太医,带着两个童子便快速地朝着乾清宫奔来。
好在乾清宫离太医院可要比后宫离太医院近多了,等太医气喘吁吁地过来的时候,时间过了还不到两刻钟。
眼睛皇上都在公主身边守着,张华志的眼睛微微跳了一下,连忙行礼问安:“微臣参见皇上。”
“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康熙的声音急促,“快过来瞧瞧公主如何了。”
张华志心中叫苦不迭,他并非是擅长小儿医治的太医,只能盼着公主的寻常的风寒了。
将手搭在了亦晴细小的手腕上,亦晴终究还是有点意识的,知道太医过来是给自己看病的,所以并未挣扎。而是安安分分地将手定住了,好让太医能摸到脉。
张志华摸了一下脉后心中大定,这种风寒是最好医治的,唯一难的就是公主年纪太小了,要斟酌如何将药材减量了又能起效。
“皇上,”张志华起身说道,“公主这是因感受风寒之邪,邪气侵袭体表,导致正邪交争而发热。需来一剂麻黄汤,再好好保暖,这几日切勿吹风,好生调养。”
这话一出,康熙略松了口气。他看过几本医书,也多少懂一点岐黄,能听明白太医的话。
“快去开方子抓药,”康熙说道,“伺候的人都仔细些,将公主照顾好了,这两日可不能见风。”
张志华出去开方子了,又快速回御药房抓药回来给嬷嬷们煎。
这时候亦晴的脑子终于没有那么难受了。虽还有点发热,但到底不曾哭闹了,而是沉沉地睡了过去。
时间也到了康熙上朝的时候。
第10章 照顾
朝臣们发现今日皇上的表现有点不对劲,往日里皇上在上朝的时候,都是认真仔细的。从将御门听政改为每日都要举行,就能看出这位的勤政。
而今日的皇上,很明显的神思不属。刚刚索大人汇报之后,明显愣了会后才应答,甚至答得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知道皇上今日没有精神处理朝政之后,有些官员就将手里头那些不急的差事掖住了,等着明日再汇报。否则若今日汇报了,皇上没听进去,后面又来质问,岂不是倒霉。
等康熙听完例行的汇报后,给了梁九功一个眼色。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说完这句后,康熙就从龙椅上起身了。他出来的时候亦晴还发着热呢,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发热。
恭亲王看着皇兄的背影有点奇怪,平日里也不见皇兄有这么着急啊,也不知道是什么急事。
等康熙从乾清门回到乾清宫的侧殿时,就在这里看到了赫舍里皇后。
乾清宫半夜叫了太医的事情自然有人报到了皇后这里,她一细问,发觉是亦晴病了之后便更加着急。天一亮就过来了,已经照顾亦晴有一会儿了。
“臣妾参见皇上。”
赫舍里皇后见康熙回来了,连忙行礼。
康熙亲自将赫舍里皇后扶起说道:“怎么过来了。”
“臣妾听闻亦晴病了,”赫舍里皇后的眼神看向了还在睡梦中的亦晴,带了些疼惜,“便想着过来看看,最好将亦晴抱到坤宁宫养几日,待养好了再送回慈宁宫。免得皇玛嬷年纪大了,到时候被过了病气,连着病倒了两个就不好了。”
康熙摇头:“还是就在乾清宫养着吧,太医来看过了说是风寒,好好地吃上两剂药,养养身子就好了。”
“可是,”赫舍里皇后犹豫,“若是让皇上过了病气,可怎么是好?”
“不碍事的,”康熙笑道,“朕从小习武,身子可比你们要好多了。况且亦晴这么点的小人,又怎么能给朕过了病气呢。”
见赫舍里皇后还在犹豫,似乎张嘴还要再劝,康熙斩钉截铁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皇后来得正好,朕看了亦晴后还要去处理朝政。你在这里看着孩子,到底是要比奶嬷嬷们精心,朕也放心些。”
听见康熙这样说,赫舍里皇后也只能点头应了。
来到亦晴的床前,康熙看着这个脸蛋还带着红晕的孩子。伸出手摸了摸亦晴的脑袋,感觉到温度似乎没有自己上朝前那么烫了,又转向了张志华问道。
“公主可好些了?”
张志华的嘴微微抽动了一下,皇上也就出去了不到一个时辰,哪有病能这么快好。这药也不过刚煎好,还在晾凉,都不曾喂下去呢。
“回皇上的话,要等药先喂下去后才能再看。”
康熙皱眉:“药还没煎好?”
“已经煎好了,嬷嬷在外面用扇子扇风好让这药凉得快些呢。”
正在这时候,赵嬷嬷端着一碗药就走进来了。
“该把公主叫醒喝药了,只有喝了药好得才快些。”
张嬷嬷上前在亦晴的耳边轻轻唤了两声,还摇了摇她。亦晴被摇动,眼睛迷茫地睁了开来,她身上还是有点难受。
“公主,起来喝药了。”张嬷嬷的声音很温柔。
赫舍里皇后接过了赵嬷嬷手中的药碗:“让本宫来喂吧。”
亦晴被张嬷嬷抱着,赫舍里皇后轻轻地舀了一勺汤药,吹了吹后才喂到了亦晴的口中。
这药极为难喝,亦晴从前只以为中药不过是苦罢了。但今天真的刷新了她的认知,这药不仅苦,还涩,甚至于发酸。这一口药入口,即便她忍了又忍,但还是马上反胃地就吐了出来。
小孩子喝药的时候哭闹是常事,但喂不进去是真不行的。
赫舍里皇后喂了两勺后,见亦晴都呕了出来,很是着急。
其实不是亦晴有意的,但这个药不知道为什么一入口她就触发了生理性的厌恶,不自觉就呕了。
康熙也紧紧地皱着眉,很是担忧。
“亦晴病着,这样哭闹只怕身子更难受了。”
亦晴适应了这药的味道后,虽然还是想呕,但到底还是被她自己控制住了。赫舍里皇后发现这孩子不再喝不进去后,用了最快的速度将剩下的喂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