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师傅:“技术?只要快就完事了。”
李师傅:“质量代表技术。”
……
秦想想扯了扯身边黎剑知的衣袖,把他拉到旁边说话,她心里吐槽幸好这次把死鬼老公带过来了,要不然一肚子的话都没处吐槽。
黎金玲那种性格肯定是不愿意吐槽老师傅的人。
“我们厂里现在这叫什么?这叫‘老盛轻衰’,青年人衰败颓靡,杨知夏说她没胃口吃饭,何助理瘦成麻杆夜不能寐……而我们这些即将退休和已经退休的老前辈,则个个龙精虎壮,还约定准备明年去爬山。”
秦想想把几个老师傅带过来,也是为了让她们体验体验“公费旅游”的滋味,毕竟认识了组委会的“咸鱼哥”,人家听说是退休老技术工人,给帮忙多批准了广交会入会证件。
咸鱼哥就是在广交会上卖出几十吨咸鱼的那位大哥,如今的组委会成员之一。
黎剑知:“咱们也去爬山,这可是有氧运动。”
“我看你是痒痒了欠打。”
丝织厂厂长陈树兰主动跟秦想想打招呼,陈树兰其实很好奇飞燕纺织厂如今的状况,毕竟这府绸她们确实纺织出来了,但是纺织成本如何,出瑕率如何……这些外人无从得知,只有秦想想这个厂长才知道。
另外,秦想想护国宝的新闻,陈厂长也看了,她非常好奇所谓的马王堆纹样,真的会有外国人买账吗?
这一切都是未知。
陈树兰打趣道:“秦厂长,你们飞燕纺织厂都能做出府绸了?这技术可以呀,咱们两个厂以后都能搞合作了,我们真丝和你们做混纺。”
陈树兰好奇飞燕纺织厂如今的混纺技术探索。未来真丝大概也会引入化纤混纺,毕竟从实用性来说,真丝衣服就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
因为真丝意味着难以打理,易皱易缩水易磨损,很多古代王公贵族,其实不穿洗过的衣服,古代丝绸衣服,很多是一次性制品。
在古代典籍上记载,一个皇后愿意穿洗过的衣服,那就属于节俭了。
而随着现在染色技术的进步,丝绸衣服当然可以洗,但也有易皱易破损的毛病,而如果混入一些化纤料,能改善一部分缺点。
化纤料的优点就是耐磨,但是不透气,真丝混入化纤丝,能极大的降低成本,更适合普通人日常穿着。
秦想想道:“呀,陈厂长,你要是真心的,我当然愿意跟你们厂里合作。”
这下小硕鼠又掉米缸了,秦硕鼠心想我高低得给自己来一套真丝睡衣。
这当厨子的人还能缺油水吗?搞纺织的我还能缺套睡衣吗?
“哎呦喂,你们这些女厂长可别在那边美美想着合作,先想想最近的广交会吧。”郑建国得意洋洋冒出来,“秦厂长,你们那个马王堆纹样真的有用吗?劳你千里迢迢跑去湘省,我看也不过是些祥云花叶藤蔓,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吗?”
“我们自己人都不买账,你还想外国人买账?”
秦想想淡淡瞥了他一眼:“郑厂长,你这就是思想态度不端正,我们这叫两千年老纹样,七十年代工人新创造!响应国家古为今用的号召,提高民族自信心。”
“我们厂里研制出来的东海浪涌纱,更是凝聚着东海渔民的勇敢以及纺织女工的智慧和心血……这是非常宝贵的东西。”
“有些人拾人牙慧,学也学不会。”
郑建国轻蔑一笑:“我倒要看看你们厂里的新纹样,究竟有多少人买账。”
第153章 血赚 咱们一起说一声谢谢郑厂长。……
秦想想带着厂里的人布置站台, 黎剑知也来帮忙,他们厂里的展台位置比去年秋季广交会好多了,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最显眼的位置属于沪市等几个纺织品工厂。
黎剑知将木制展架搬到了展台处, “我带了报纸, 还有照片, 咱们把报纸和照片粘贴在这里,做成照片墙。”
秦想想嘴角抽了抽:“报纸就算了, 贴照片吧。”
“非也非也, 咱们秦厂长的报纸一定得贴上,纺织女工巧手护国宝——”
“报纸粘贴大版面, 这边放上照片……照片带的太多了,边上也钉几张。”
杨知夏与何助理在旁边感到发愁,内心尽是疑惑, 却又不好开口, 他们想着:贴这些玩意真的有用吗?外国人真的对马王堆感兴趣吗?
李师傅和孟师傅等人则围着照片啧啧称奇:“这是你们工厂支援马王堆的照片?哎呀, 原来考古现场是这样的。”
“这是和博物馆馆长的合照?还把两块国宝交给你们厂里保存了呀!”
“我们想想——秦厂长真是了不起。”
飞燕纺织厂这一面照片墙摆出来,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哪怕是广交会的工作人员,也不禁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走过来聚焦照片。
“马王堆?两千年不腐烂女尸?”
“国宝啊, 真的是国宝。”
“文保红旗单位。”
……
丝织厂厂长陈树兰走过来看了一眼,随即目瞪口呆:“不是, 你们到底过去拍了多少张照片?”
陈厂长等人也有带队伍出差的经验,大多也就是拍个十多张照片,顶多二三十张作为留念,不可能拍太多照片, 一是胶卷贵,二是照相机贵,并且擅长拍照的人不多。
秦想想:“我们自己带的照相机,拍了三百多张吧,挑了些好看的……这个是我们的工人在跟老教授讨论印花,这个是乘云绣,这个是敷彩纱。”
陈厂长傻愣愣的点头,“看来你们对马王堆下了很大的功夫。”
“那是——”秦想想立刻跟广交会的外销员说:“我们这一批货,和外商谈价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出高价,我们这个府绸,造价高昂,都是好棉花,还有这个东海浪涌纱,以我们的机器做这个浪涌纱,太艰难了,一定要卖高价。”
几个外销员和翻译点点头。
“翻译同志跟外商介绍的时候,要说我们这是高支纱面料,并且采用天然染色方法,这些染色代表了华国山水……还有这个是马王堆的刺绣和印花。”
“还有这个是东海浪涌纱……”
外销员和翻译一起点点头,拿着笔记本做记录 。
杨知夏心里七上八下,卖高价?厂长还要求卖高价……
郑厂长悄悄过来听了一眼,就笑着摇摇头,心想还卖高价,别卖不出去砸手里。
看来飞燕纺织厂这一批府绸成本果然高昂,这都狗急跳墙了。
广交会第三期的第一天,这一年的广交会比去年人员更加广泛,又增加了好几个国家的采购商,大家全都踏着激昂的革命歌曲进入展厅。
开展后最引人瞩目的,是沪市丝绸印花厂生产的马王堆印花复刻丝绸,几乎完全复刻出了曾经汉代丝绸的印花纹样,引得所有的采购商震惊不已。
“马王堆的汉代丝绸?”
“丝绸之路?”
“两千年不腐女尸……那么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了不起的防腐方式?”
“神奇的东方国度。”
……
“马王堆印花丝绸”引起的外商热议,令广交会的外销员都倍感震惊,这马王堆不就是汉朝的古墓吗?甚至埋得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又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名字听都没听说过。
这……很了不起吗?
“这马王堆有那么了不起吗?”
“两千年前的东西当然了不起啦,这可是秦汉时期的东西。”
“其他国家没有两千年前吗?”
“有吧?我也不懂。”
……
立本商社的采购商山本听说沪市丝绸印花厂复刻出马王堆的丝绸纹样后,他感到无比的震撼,并且立刻下了订单,“这一批马王堆复刻印花丝绸纹样,我们全都要了!”
山本对秦汉文化非常痴迷,马王堆恰好就是西汉初年的古墓堆,而他们国家民众都喜欢东汉末年三国历史文化,正好可以研究西汉到东汉之间的服装纹样变化……
不管是东汉还是西汉,这都是汉时期文化,这是当时的丝绸印花纹样,这要是能带回国内,一定能引起无数人追捧。
外销员惊呆了:“全都要了?”
这都不挑一挑款式的吗?
“全都要了。”山本给了一个非常豪爽的价格。
红星纺织厂的郑建国在旁边围观,他心想这立本人是傻的吗?这可是两千年前的老纹样,也没看出来有多么令人痴迷,买那么多是不是有毛病啊?
不过就算是喜欢,也是喜欢沪市丝绸厂这种原样复刻的马王堆丝绸,至于飞燕纺织厂……真是笑死人了,她们厂里都没有丝绸,只有棉织物。
山本谈判议价完成之后,身边还跟着广交会给他配给的翻译员,此时郑建国主动走上前,为山本指路秦想想所在的飞燕纺织厂柜台。
郑建国不怀好意道:“那边也有马王堆纹样,人家秦厂长更是亲自去了马王堆挖掘现场,并且还参与了修补国宝。”
等山本看见飞燕纺织厂的一堆棉织物后,估计要大失所望,哈哈。
翻译员跟山本复述了郑建国说的话,山本听说那边纺织厂厂长亲自去了马王堆挖掘现场,并且还参与了修补国宝,他的眼睛频频闪现过亮光。
山本来到了飞燕纺织厂的展台,情不自禁被展板上的照片给吸引了,一个劲儿地手舞足蹈!这一次广交会来得太值了!
郑建国:“????”这丫的激动个什么劲儿啊,考古现场不都是土坡吗?
山本惊叫道:“两片珍贵的乘云绣和敷彩纱保存在贵厂吗?”
“对,我们这是工业支援文保,文保反哺工业。”
“我们厂里的服饰都带上马王堆纹样……”
山本小心翼翼佩戴上白手套,触摸府绸后他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拿出来自带的放大镜,认真细看纱线结构,嘴里连连震惊。
“刺绣印花……天然染料……这才是真正的东方美学!这个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翻译:“?????”
议价员这时候也非常懵逼,飞燕纺织厂要求出高价,于是他们十分紧张出了一个自认为的天价,六十元一件,并且做好了心理准备,能有一半的下探区间,能谈出三十到四十元一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属于国际奢侈品衬衫价格。
结果和山本一谈,定好了五十元一件,双方都很满意。
在签下订单的那一刻,议价员都有点站不稳,都怀疑这是在做梦,他竟然谈成了一笔天价府绸衬衫。
除了府绸外,山本另外要了东海浪涌纱以及马王堆印花丝巾,他大批量购买马王堆印花丝巾。
签订单的人脸的麻木了,山本十分豪爽地同意支付五十万米元的定金。
山本此时也很满意,他有自信将这些东西带回国内,说这是汉文化或者是三国文化刺绣衬衫和印花丝巾,一定能轻松卖脱销。
并且这家工厂的厂长亲自去了马王堆挖掘现场,亲眼见过两千年不腐的东方睡美人,这家工厂还得到了地方博物馆的认可和授权,拥有珍贵的乘云绣和敷彩纱国宝残片。
听说这家工厂区支援文物保护的时候,厂长秦想想帮助考古团队破解了乘云绣工艺方面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