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想想:“……”
看着原本同病相怜的“病友”两天内直接“逆天改命”,同样破产的姜国华嫉妒了。
这是商学院吗?
这简直是暴富学院。
第335章 燕踏刹车片 你这家属到底藏了多少好东……
“秦校长, 要不,您也来给我出出主意?我这身技术能应用到哪里去?”
姜国华原本脸皮比较薄,可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也“不耻下问”, 下海经商嘛, 当然是“发财”“找出路”更重要。
并且他心里猜测, 秦想想既然选择他来当商学院的老师,肯定是背后想出了一条“技术商业化”的路子, 他和朱崇贵这类高级知识分子, 在技术方面是“专家”,可在商业运用方面, 这秦校长才是真正的“专家”。
经历过创业失败,姜国华也明白了,哪怕再有技术, 也不能依靠技术胡来。
秦想想:“姜教授, 我觉得您应该把视线投向乡镇小企业, 小作坊。”
姜国华沉默了片刻,他内心构想的蓝图,是米国无人工厂,而现实国内的大工厂,在他眼睛里, 已经算是“技术落后”。
秦想想却还让他去关注乡镇企业,甚至是民间小作坊。
姜国华憋了好一会儿才说:“连大工厂都受不了机器成本, 这些小微……这些小作坊,他们能认可技术?”
秦想想:“姜教授,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小作坊更需要技术, 并且他们比大工厂更渴望‘技术’,您难道没听说过‘周末工程师’吗?”
“小工厂更舍得花钱来请技术专家,帮忙改进生产流程。”
“您这个自动化的设想很好,但是目前,还不能全面自动化,但是您依靠自己的技术本事,能优化一些生产流程,就已经帮了大忙。”
“要不,您现在就去沈阿姨家那边做豆腐的小作坊参观参观,了解里面是怎么做豆腐的?您帮忙想想办法,能怎么帮沈阿姨更加轻松便捷的制作豆腐,解放人力劳动?”
姜国华听到这里,他点了点头,他听说过沈阿姨的故事,一个菜市场销售大王,这样的人物,他也愿意去跟沈阿姨学习。
于是第二天,姜国华就去参观了沈阿姨那边制作豆腐的小作坊,并且大受震撼,如果说国内此时的普通工厂,算是“勉强现代化”,那么这些小作坊,仿佛还留在农业社会时期。
想着秦想想说的“帮沈阿姨解放人工劳动”,姜国华脑海里有了非常多的构思 ,而沈阿姨则说,完全不用费劲,“我们这边制作豆腐,全凭经验和手感。”
姜国华:“……”
他觉得这种凭借经验的生产方式太落后了,哪怕不赚钱,姜国华也想帮沈阿姨优化一下生产方式,增加一些可以替代人工省事的机器。
比如设计一套自动点浆系统,再比如豆腐定型时间提醒……
有了曾经罐头厂的失败经验,再加上是为小作坊改造,姜国华也就不讲究别的材料,反而选择一些废旧零件和一些基础传感器,来优化流程生产线。
而经过他的初步改造之后,沈阿姨这豆腐小作坊,制作豆腐质量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整体质量,大大节省了人力劳动。
沈阿姨:“哎呦——这还真是给我省事了!”
“姜教授,谢谢你啊!”
……
从沈阿姨这里尝到了甜头之后,姜国华联想秦校长的话,他夜里写了一篇反思,然后把目光投向乡镇企业和小作坊的“低成本自动化改造”。
“秦校长这是给我指了一条明路啊!是啊,我们国家的发展,目前还停留在过渡阶段,这些新兴的小微企业,更需要技术改造……”
姜国华把目光转向小作坊和乡镇小企业的时候,他的市场轰然打开。
交大教授,高级知识分子……这些小作坊,平日里想接触个高中生都不容易,有这种曾经交大教授来帮忙改进生产环节,那是夹道欢迎啊!
很快,姜国华手里也接了很多活,还给带上徒弟了。
“秦校长,您的眼光高明啊!咱们学校还没开学,之前您请来这些创业失败的技术教授,现在全都成了事业成功者!”
“您这独到的眼光,我学一辈子都学不来。”现在商学院的整个筹办组对秦想想佩服地五体投地。
并且觉得市领导把“商学院”交给秦想想来管理,那绝对是最英明的决策。
“咱们要不要再多找几个创业失败的高级教授,来当咱们商学院老师?”
秦想想:“……”
这高级教授也不是水果摊上掉落的水果,你想捡就能捡的到,哪有那么多便宜可以占。
对于秦想想来说,最后比较惊喜的,反倒是请来的化工天才“孟凌云”,这家伙帮飞燕纺织厂优化了纺织产品染料,并且还帮秦想想改进了口红的配方和生产!
这一点至关重要!
经过他改进的口红,膏体变得更加顺滑,色彩附着度更是上升明显,而且,他还听从秦想想的意见,开始着手研发一款“不沾杯”的口红。
沪市商学院筹办组,预计商学院将在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学,九月招收第一批学生。
只不过,直到一九八五年酷暑时节,外界的人,仍然把“沪市商学院”视作“草台班子”。
“这秦厂长还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没听说请到了哪位金融商业奇才。”
“这样的商学院,应该请留过洋的老师来授课,面向国际化……”
……
而秦想想在此刻,却已经觉得这商学院可办可不办了,因为她尝到了“技术”的甜头,搞来的几位老师,中科院物理材料教授,交大自动化教授,再加上沈文博这个化学教授。
她的飞燕东方韵化妆品得到了优化!
并且,在这个夏天,还有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事情起因在于飞燕特区分厂,以及跟退伍兵蒋大有等有关的运输队身上。
因为特区分厂业务量增加,运输队的规模也不断增大,这其实对运输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并且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
“秦厂长,咱们现在运输队的麻烦可大了,国产汽车零件质量不稳定,进口的又贵又买不着,现在我们不是缺车,而是缺零件。”
“特别是‘刹车片’,磨损特别快,下华南长坡道都心惊胆战的。”
“还有发动机……”
“钢板弹簧同样也是老出问题,动不动就断……”
……
当业务量不多的时候,这些问题还不能成为问题,但是业务量过重后,这些积累的小问题,已经开始拖垮运输队。
零件有问题,那就耽搁时间,耽搁货物,中途出问题出事故,车和货一起损坏,更是令人火冒三丈。
“秦厂长,咱们得想想办法。”
秦想想听了这些事情,她也感觉挺头疼的,于是就联系几个技术教授,让帮忙想想办法,最后还真想出了办法。
朱崇贵是物理材料专家,他发现这国产刹车片不耐用,究其原因,还是材质本身的问题,它不耐高温,连续制动之后,效果衰减快,导致刹车可能失灵,非常危险。
于是他就想到了曾经在中科院研究所时曾研究过的航天飞机材料……根据差不多的体系思路,朱崇贵利用航天材料原理,制作出了特殊的“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这复合材料,硬度极高,并且耐高温,耐摩擦,磨损小,用这种材料制作出来的刹车片,在任何情况下,制动性能都非常好。
只不过制作这种“金属复合材料”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矿物和金属——这些不少都依赖于进口。
幸而特区分厂有大量外汇,直接进口了一批材料,制作出第一批刹车片,取名“燕踏刹车片”。
“厂长,装上这刹车片后,刹车制动距离缩短了三分之一!而且跑完一趟长途,磨损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咱们老师傅都喊着见鬼了!”
“这刹车片太好用了。”
秦想想发现成果这么好,也感到窃喜,而朱崇贵也没收技术费,反而说:“这就是我们商学院研发中心的技术!”
另外一边的姜国华也很积极,他原本就是因为参加过米国的汽车自动化生产线,所以才受刺激辞职下海,因此他对汽车方面更有研究和向往。
姜国华帮忙优化了整个运货车的构造,具体科学技术,秦想想也听不懂,蒋大有等人也听不懂,不过似乎原理就是“杠杆省力原则”,经过弹簧改造后,能减少车辆的颠簸,并且让钢板车架更加耐用……
经过新刹车片以及改装过后的飞燕运输队,直接在特区港澳等地方,创造了“运输神话”。车子跑得快,刹车好,坏的也少,运营成本直线下降,几乎是削减了一半的成本,甚至就连跑边境的部队后勤车司机都知道了。
“那燕踏刹车片真有那么神?”
“这刹车片买不着,他们内部使用。”
黎剑知那边连续接了好几个电话,甚至某个军区后勤部长,亲自来海军基地找他。
“黎同志,你这家属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
第336章 枕边风 奉上级命令,来吹枕边风。
“黎同志, 咱们军用卡车在西南边疆,还有北边天寒地冻的路况,对刹车片, 以及车子的悬挂系统要求极高……”
“听说这刹车片用了进口的材料, 不对外出售, 可这, 你得帮忙做做家属的思想工作,咱们军方这边确实有困难。”
军区后勤部长, 希望能采购一批“燕踏刹车片”以及帮助军方运输货车结构改造……当然也是希望能获得优惠待遇。
期待于黎参谋长, 能吹吹老婆的枕边风。
这边军方也不太懂“刹车片”的具体情况,毕竟听说材料是进口原材料, 不对外出售——其实是秦想想焦头烂额,还没想到对外出售。
自家运输队都没装上呢,还对外出售?
并且才刚刚研发出来。
而军方这边却已经迫不及待了, 如果这些“好东西”, 能在高原边疆地区使用, 那会极大的提升边疆的运输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候,能挽救更多的物资和生命!
“你们这到底在说什么呀?”
吴淞口海军基地的司令员和政委,此刻在副参谋长办公室,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全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黎参谋长这家属又搞出什么东西了?
“怎么我们海军基地没听说过?”
“我也不知道啊。”
黎剑知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水:“我爱人也跟我说过这件事, 起初是为了她们特区运输队的事,订单越来越多,路上货车总是出毛病,嫌修车麻烦, 尤其是刹车片,动不动就要换,于是就找了商学院老师来帮忙。”
“市政府让我爱人办商学院当校长,她找的这几个商学院老师特有意思,有个曾经是中科院的,学物理材料专业,后来辞职下海创业‘卖菜刀’,被我爱人招揽过去当老师,除了这中科院的,还找了曾经交大的副教授……没想到这些物理化学教授齐聚一堂,还真搞出了不少名堂。”
“这刹车片,就是这‘卖菜刀’的中科院教授捣鼓出来的,他卖菜刀,还有一段趣事,因为他研发出来的菜刀,比市场的菜刀贵五十倍,还因为这事破产了。”
黎剑知叹了一口气:“这些教授弄出来的是好东西,但也花钱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