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_分节阅读_第297节
小说作者:松鼠醉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4 KB   上传时间:2025-11-11 17:32:02

  这些问题,都是商学院创业之初,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利益归属”,说起来也是奇葩,他们这商学院跟公司一样,学生都成“付费上班”的职工了。

  秦想想被这些事情弄得一个头两个大。

  回到家里,她就唱: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我想炸学校!”

  黎剑知平静喝着枸杞水,评价道:“你这个校长戾气很重啊。”

  在乱糟糟的情况下,商学院在一九八五年底,开学不过两个月,便已经取得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姜国华和朱崇贵带领学生们组成的“金点子团队”,为全国不同地区,十七家经营困难的企业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总体成功率在七成以上,获得了各地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也就在这一个学期,学校也摸索出了对外收费的规则,包括“企业咨询费”,“技术解决方案分成”,以及“对外短期培训”,实现了学校盈利,通过技术方案分成,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赚到了不小的技术方案分成。

  同时商学院孵化出“燕踏汽车零部件公司”,大量的军方订单,使得公司在投资成立三个月内,便能收回所有的投资成本,并且获得盈利,同时还收获了二十万米元的外贸刹车片订单。

  其他比较耀眼的,还有商学院的学生,其中有几个典型的代表,有的一边在商学院学习,一边完成了自己的创业。

  代表人物之一,陆平川,七十年代的返城知青,被安排在街道纸盒厂担任临时工,曾在黑省建设兵团干了八年,本身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八十年代中期,在海外产品的冲击下,纸盒厂效应越来越差,濒临倒闭,陆平川对纸盒厂有感情,却也无力挽救,试图带着纸盒厂的工人们,换一条新路子。

  来到商学院学习之后,陆平川萌生了创业新想法,作为一个返城知青,他的同龄好友全都是知青,他就发现沪市住房紧张,很多人家里,包括各种返城知青家里,空间狭小,何止是挪不开腿,很多人家里都是架子床,分上下床,甚至还有“上中下”床。

  联系纸盒厂本身拥有的技术,陆平川想到了“可折叠纸板家具”,他认为,这种可折叠家具,在未来肯定有广泛商机。

  他把自己的构思告诉了姜国华,姜国华等技术教授,帮忙优化了第一套家具的折叠结构设计,并且还引入了生产“模块化”的概念。

  陆平川带着纸盒厂工人转型“可折叠家具厂”,很快将街道纸盒厂救活。

  第二个典型代表则是刘巧妹,一个颇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国营百货大楼柜员,她向往尹萍萍展现的外贸谈判姿态,在商学院里,鼓起勇气学习和外商打交道的技巧,她不耻下问,经常和同学在课堂上模拟和港商以及粤商打交道的场景,

  并且学习识别“外贸合同陷阱”——这一点上,秦想想特别有发言权,因为刚去特区,就差点被骗,她让退伍兵韦山河等人,帮忙搜集了一份“特区防骗大全”。

  上面有各种特区典型被骗企业案例,正好适合拿到商学院当教材。

  刘巧妹这些单纯的国内售货员,也是通过商学院的课堂,才知道“外商水真深”!

  同时,也正因为知道了这些骗术,知道了和港商等外资打交道的办法,滋生了刘巧妹的勇气。

  刘巧妹决定辞职下海经商,她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商机,根据她在百货大楼观察,随着八十年代开始的“出国热”,市民对中高档文具,比如说计算器,电子词典等等需求非常大,而国营商场进货流程僵硬缓慢,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刘巧妹通过自己在商学院学来的特区政策,以及外贸信息,从粤省一些合资工厂引进了一批中高档文具,最后赚得盆满钵满。

  她决定在明年开一家属于自己中高档文具精品店。

  ……

  像陆平川和刘巧妹这样的商学院学员还有很多,在八十年代,这个看似经济野蛮的时代,这个充满了商机和机遇的时代,在学校里学习经济和管理知识,其实是很荒谬的,因为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

  商学院的第一批学员,最后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至少都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

  商学院更像是构筑起来的一个经济技术互助平台,有点类似商会,越来越多的学生取得创业成绩后,会影响带动其他的学生。

  并且创业成功的学生,也愿意投钱支持有想法的同学创业,起到了一个正向循环的作用。

  至少在这个刚起步的商学院里,只要有好想法,就能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得到特区和港澳等地区经济政策和商贸信息,就已经超过了时代中的大多数创业者。

第338章 飞燕实业集团 这小票票能有什么用处?……

  一九八六年春节, 时间又过了一年,一家人在复兴西路小洋楼度过充满年味儿的春节。

  这年家里又买了一台进口录像机,还有电视游戏机, 黎剑知托战友从羊城带回来一批最新的港台录像带, 引得周围邻居以及孩子们都过来围着电视机看录像。

  青穗和青禾两小姐妹喜欢看录像带, 青峰和青澜两兄妹则更喜欢玩电视游戏机。

  秦想想:“不准在家里看鬼片!”

  “不准玩游戏时大喊大叫。”

  而秦想想自己呢, 看鬼片的时候大喊大叫,到底抵不住女儿们的引诱, 母女三个把窗帘拉上, 窝在沙发上看鬼片,最后三个人一起哇哇大叫。

  “我再也不跟女儿们看鬼片了!”

  黎剑知:“口嫌体正直。”

  家里厨房烧年夜饭, 用上了最新的电砂锅以及进口电饭煲,哪怕是最新款,看在黎剑知眼里仍然是简陋老古董。

  这时候不少人家里都有了电饭煲, 只不过用了一段时间, 大多闲置。

  这时候的电饭煲容易坏, 坏了就不跳闸,也就是这电饭煲会一直煮一直煮,有很大的火灾风险。

  黎剑知小时候隔壁家的邻居,电饭煲坏了仍然继续用,让家里孩子每天帮忙“手动跳闸”, 有一次,孩子贪玩, 倒是没有酿成大祸,只是一锅米饭烧成了一锅碳。

  黎青峰:“这电饭锅烧出来的还是不太好吃。”

  秦想想:“我也觉得,还是容易夹生。”

  黎剑知:“等以后技术改进……来试试用电砂锅煮粥。”

  小洋楼家里厨房大,全家总动员准备年夜饭, 白切鸡,八宝鸭,红烧蹄髈,红烧鱼……各式各样的大菜,烧了满满一桌子。

  “妈妈,我给你做了一身新棉袄!”女儿黎青穗到现在,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小少女,并且继承了妈妈的纺织服装天赋,当然了,也继承了亲妈的……懒惰。

  她有一双巧手,还擅长绘画,只是懒得动,也懒得画。

  也就在过年的时候,亲手给亲妈制作一套漂亮的中式棉袄,用的是飞燕纺织厂最新研制出来的仿真丝面料,非常漂亮。

  秦想想开心极了:“咱们过年穿母女装!”

  黎剑知:“爸爸没有吗?”

  黎青峰:“哥哥没有吗?”

  黎青禾和黎青澜异口同声:“妹妹没有吗?”

  黎青穗:“……”这个大家庭真让人感到窒息。

  新的一年,新的展望:

  “黎青峰同志今年要从复旦大学毕业了。”

  “青穗要考高中了!”

  “我们还是两个可爱的小学生!”

  新的一年,即便商学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依然争议不断,并且遭到了国内著名经济学教授的抨击:

  “商学院看似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这属于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培养的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商人……”

  这些文章得到了思想界和教育界不少人士的支持,甚至还引起了“百家争鸣”,为商学院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舆论压力,也把秦想想这个“灵魂校长”推进了旋涡当中。

  “或许秦想想本人就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错误的价值观导向,必然指向错误的结果。”

  “这是在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腐蚀教育……”

  ……

  秦想想翻着那些对自己的批判,就发现这荣誉校长不好当,她对着媒体记者的采访,只回 应了一段话:

  “当初商学院创办之初,我们跑了不少高校请老师,结果没有一个教授看得上商学院这个草台班子,现在却批判我们经验主义,实用主义,这不是因为一开始学校想进行系统理论培训教育——但条路从最开始就行不通,只能自己另谋出路。”

  “我们只能依靠实践,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秦想想的回应经过媒体报道后,也引起了热烈反响,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

  “真正唯利是图的人恐怕不是秦校长,而是另有其人。”

  “商学院创办过程真不容易,请不到专业老师,才被迫请来一些破产的教授,完成了‘起死回生’的实践经验。”

  “真的请不来教授吗?还是秦校长没有‘三顾茅庐’的诚心?”

  “可这商学院还是必须得对学生进行系统理论教育……”

  ……

  在这些舆论之下,国家体改委和教育部联合组成了调研组,悄然抵达沪市,直奔沪市商学院,进行具体的教育改革调研。

  “秦校长,贵校的实践成果非常精彩,但背后的普适性管理规律是什么?希望您能郑重考虑考虑。”

  调研组肯定了商学院的实践成果,但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同样也要求商学院在之后逐渐走上“正规化”的学科之路。

  他们给出的建议就是:总结普适性规律。

  其实也就是要搞案例研究,要做理论提炼,要有学术成果——也就是撰写论文。

  商学院有很多宝贵的案例,这些都意味着一篇篇的“论文”,然而商学院有学术背景的人比较少,学员们会创业,可不一定会写系统性标准论文。

  面对这个难题,秦想想只能让亲儿子出马,请来不少复旦经济管理系的学生,来到商学院,成立一个“案例研究和理论提炼中心”,总结提炼商学院创造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总结“技术商业转化原则”“小微企业生存法则”“乡镇企业改造”……等等管理方法论。

  “儿子,你们来教沈阿姨,还有白大姐等人写论文,还有陆平川,他这个案例也典型,还有刘巧妹……”

  黎青峰:“妈,您自己也多写几篇论文!”

  秦想想:“……”还是炸学校吧!

  真是倒反天罡,秦想想当年大学毕业,以为自己完成了毕业设计就足够了,现在当了校长,还倒逼她来写论文,搞学术。

  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开始大批量的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在朱崇贵姜国华等有学术背景教授的带领下,一篇接一篇的论文,向《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等国内期刊投稿。

  一篇论文被录用了,第二篇论文被录用了……第三篇,第四篇……

  这些论文,也在学术界证明了,沪市商学院的实践,可以被“学术化”。

  “校长,按照目前学校的学术成果发展下去,大概在两三年左右,市领导那边会大力推动商学院获批成为国家教委直属成人高等专科院校。”

  也就是升级成为正牌路子的“大专”,拥有独立颁发国家认可大专文凭的资格。

  如果能拿到正式获批,那就是质的飞跃,那就代表着,“沪市商学院”正式纳入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出国家承认学历的专业人才。

  秦想想:“……”

  啊这——这草台班子。

  想她秦想想一九七七年考大学,现在,她自己一手创办一所大学?还成为校长。

  这也太奇妙了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1页  当前第2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7/3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