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卿仰举起冰冷的双手,哈了一口气,随即搓了搓冻到通红的双手,笑吟吟道:“冷,来阿颂妹妹屋里躲躲风。”
秦颂狠狠踹了他一脚。
“嘶,啊…”他当即躬身捂住肚子,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秦颂立马直起身,双手立马从被子里抽出来,紧张道:“你怎么了?受伤了吗?”
陶卿仰忽然又直起身,面容依旧没什么血色,嘴角却噙着一缕笑意,眸子里装着一抹尚未退潮的兴奋,裹着似乎带着泪花般的蒙蒙雾气,教人看不真切。
“看来阿颂妹妹还是在意我的。”他不正经地笑着,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事。
秦颂又踹了他一脚,但收了些力道,“说正事。”
他嘴角笑意更甚,呼吸都急促了不少。
“风雪太大了,我得知秦大人南下尚未归来,所以回衙门看看,照这天气,明日恐怕积雪难行,军中缺粮,北边战事吃紧,我调了二十名精锐回来,供你调遣。”
秦颂又将手躲进了被子里,“北边战况如何了?粮食如果一时到不了,会怎么样?”
陶卿仰望了一眼黑漆漆的窗外,“陈裴之把云州的地形图送给了北蛮子,我们一直陷于被动。”
他转瞬又耸耸肩,替秦颂拽了拽被子,随后站起身,“放心,我绝不会再输,等我凯旋。”
窗户一开一合,冷风还留在屋里,那道高大的红衣青年已消失不见。
太冷了,秦颂把被子裹得更紧,再次躺下。
翌日醒来,婢子们进屋照顾她起床,一个个不断咋咋呼呼。
沉星在床脚拾起一支玉笛:“小姐,这玉笛好漂亮。”
降月发现一团猩红:“哎呀,小姐被角上怎么会有血?”
秦颂顿时警觉,那团血印子是昨晚秦颂裹着被子,踹到陶卿仰腹部的位置。
昨晚房间里燃了一夜的油灯,煤油味道浓郁,竟让她没有注意陶卿仰身上的血腥味。
她又瞥了一眼那管玉笛,是有何事那么急?连玉笛都忘了拿走。
想到这里,她立马推开窗,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积雪快堆到窗沿上了。
门口一排铁甲兵,正放轻了动作有序铲雪,他们一夜没睡吗?
秦颂心下微澜,对他们肃然起敬。
他问他们:“你们将军受伤了吗?”
离她最近的一名士兵回答:“陈裴之死前暗算将军,在将军腹部刺了一刀,将军昨夜进城换药的。”
秦颂扶着窗台的动作僵住了,听陶卿仰昨夜所言,战事并不乐观,若主帅再出事,怕是祸不单行。
秦颂正想着,身后又传来降月忧愁的声音:“小姐,粥更稀了。”
降月去后厨取早餐来早餐,却被告知余粮见底,三餐吃粥也最多只能支撑两天了。
秦颂顿时心惊,倒不是因为她饿,而是因为全城都指望着他们带过来的那点余粮勉强维持体力。
加上今日霜雪封冻,大家需要更多的能量补充体力,若粥水见不着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乱子。
秦颂只能期待黎予等人快速运送粮食回来。
偏偏好消息没等来,坏消息先传了来。
陶窈踏马而来,告知秦颂:“南边大雪封山,遇到了雪崩,秦大人前去接运粮食的队伍全被拦在了山下,不知情况如何,城防军将即刻出城救援,北城营尚有五百城防军由汤副将调遣,城中就先交给阿颂和沈夫子了。”
陶窈带回消息后,就骑马而去。
可一早起来,衙役来报夫子受了风寒,送到了医馆诊治,秦颂只好打起精神,候在衙门,尽量处理好她能应付的一应事情。
可噩耗还在一件件传来。
沈夫子彻底病倒了,医馆称沈夫子不是风寒,是恶疾。
月前,城中刚爆发过一轮恶疾,大家都以为已经熬过去了,没想到又卷土重来。
沈夫子年迈体弱,恶疾来势汹汹,他很快开始咳血,已然下不了床,秦颂想去照顾,却被医馆的人拦在了外面。
“这恶疾会传染,多病一个,我们就多一个负担,秦小姐还是别来添乱了。”
秦颂见不到夫子,甚至被当成了累赘。
她识趣地返回衙门,尽量稳住民众,她派遣身边护卫,紧急隔离有症状的民众。
可大雪封了一天一夜,南边的道路还是没有挖通,民众饥寒交迫,又有恶疾肆虐,民众的情绪已经积累到了临界点。
翌日夜里,冷到缩成一团的饥民围住了衙门,“遭不住了,这里肯定有吃的。”
“开粮仓,放粮吧,大人们,我们快要饿死了。”
门外衙役拦住来人,“各位,衙门也没有粮食了,秦大人一行带来的粮食前日就见底了。”
“我不信,都没有粮食,你们为什么不饿?”
几名衙役心下比谁都怨,他们也饿啊,饿的拿兵器都快没力气了,不过是坚守职责罢了。
双方不断交涉,饥民越集越多,已有闹事之嫌,纯靠陶卿仰留给秦颂的那批精锐士兵挡住,才让他们没能冲进衙门。
一群人垂头丧气地蹲在衙门外,如同丧家之犬。
大雪昨夜就停了,但气温极低,周围的积雪几乎冻成了冰渣,饥饿和寒冷,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病倒。
然始终没有传来粮食进城的消息。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探子来报:“北蛮敌军从西边突袭!”
衙门内外都陷入了紧绷的状态,老弱妇孺们吓得脸色铁青,秦颂却觉得机会来了,北蛮子不可能空手来,肯定有粮草辎重,这不就是送粮食来的吗?
她派人去寻城防营的汤副将,欲调城防营士兵御敌,不曾想恶疾就是从城防军里传出来的,大半城防军倒下昏迷不醒,剩下的人,她不能全部带走,必须留下人手护卫城门。
没办法了,这个关头已经来不及去北军营求救于陶卿仰了,秦颂一咬牙,带上陶卿仰留下的二十名将士,动员起民众来:
“各位,收到军报,西边有一支北蛮军正在靠近云州城,眼下镇北军正疲于抵抗北面的北蛮主力,西边这一支老鼠只能靠我们自己解决。”
语毕,饿到两眼发黑的民众有气无力,给不出任何反应。
秦颂披风内的双手交叠紧握,她也饿得没力气,但她只能压住紧张,继续动员,“我乃秦大学士之女秦颂,请相信我,北蛮子有马,还带了粮草,只要抢回来我们就有东西吃,西边路险,他们绕远道而来,我们完全有时机抢先设伏。”
众人都病恹恹的,神情并没多大波澜。
秦颂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她虽无胜算,但她研究过云州地势和衙门的许多卷宗,如果能占住先机,尚有一丝不战而胜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就只能死守苦战。
这时,终于有人吭声了。
“得了吧,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吗?区区妇人也想指挥我们?”
“我们可不傻,跟着你去送死,我们还不如在城里耗着,多活一会儿。”
是唱反调的声音。
秦颂仔细瞧了瞧那两人,他们还身着铠甲,但与陶卿仰部下的样式略有不同。
她想起来了,这是她爹留下的陈裴之的部下,本身是做备用调度的,眼下却在扰乱军心。
见势不妙,她只好先拉上一批拥护者。
“把地牢的钥匙给我。”
新聘的师爷是原詹事府的文职,他做事仔细,但无甚胆量,眼下的情况他完全没有主张,只能听从秦颂的安排,颤颤巍巍把地牢钥匙交到了她手里。
秦颂来到地牢,挨个寻着牢房走了一圈。
大大小小十余间土牢,关了满满当当上百名犯人,他们个个黥面,自然带上几分凶相。
牢房前的盘里还沾有黑黑的糙馍残屑,粮食不足,这些囚犯只能吃黑馍熬水。
但也比民众吃的纯米汤要稠一点。
“听好了,衙门已经没粮了,整个云州都在等着衙门运粮接济,连民众都饿了几天了,你们若想吃上粮食,接下来就按我说的做。”
秦颂一身白裘锦衣,站在黑洞洞的地牢里,显得极不协调,纤瘦的个子,看起来轻易就能被这群囚犯碾碎。
但她足够镇定,迎着囚犯们饥饿的目光,扬声道:“现在起,做一名真正的恶徒,随我出发抢粮,否则我现在就将你等赶出去,是吃牢饭,还是饿死,你们自己考虑。”
那群囚犯怔了片刻,忽地跪地磕头,“我们愿意,我们都听小姐的。”
秦颂知道这些人本不是大奸大恶之徒,都是为了吃上一口牢饭,不被饿死,故意犯罪蹲进来的。
将他们赶出去是对他们最大的恐吓,他们自然磕头求“收留”。
囚犯们涌上地面,门口的衙役和民众都吓得一滞,直到秦颂的身影从那群囚犯中走出来,他们才从“关门放狗”的惊恐中回过神来,纷纷盯着秦颂的行动。
秦颂走在一群囚犯前头,扬声高呼:“若此战胜利,抢回的粮草由各位出战的勇士先分,不出战者,今夜粥水只分发老弱妇孺,年富力强者全部取消,若有哄抢者,斩立决!”
此话一出,那些无动于衷的人,终于转了转眼珠。
秦颂却不去看那些人,故意加快了脚步,来到衙门外仅有的几匹战马前。
她翻身上马,降月跟着爬上来。
她不会骑马,还好降月骑术上好,只能由她骑马载她。
“出发。”
她一声令下,马蹄声随即发出几声咚咚声,佯作决绝状。
“等等。”行队还没走几步,衙门前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缓缓站了起来,“算我一个。我原本是猎户,西边那一带,我熟。但如果我回不来,还请衙门好生照顾我的妻女。”
他依依不舍朝地上那对饿到昏昏欲睡的母女看了一眼。
秦颂垂目看着他,她不敢给他承诺,城内难民太多了,她只能要求衙门的人尽量照顾老弱妇孺,无法特殊照顾到某一个人。
她进退两难,一时没有回应。
被分配留下来善后的沉星来到那对母女身旁,坚定应道:“放心吧勇士,你的妻女,我来照顾。”
这句话犹如一声佛音,激起不少人开始动摇。
然而这时,身穿铠甲却袖手旁观的两名陈裴之旧部,仍不安分:
“我说你们秦家还真是一手遮天,深闺妇人也想调兵遣将,老子当兵这么多年,从来只认兵符,区区娘子这般行径,可谓聚众谋反!”
“诶,我瞧这事儿啊,得参上一本,有人会识字的吗?我朝这么多年,谁敢擅动军权了?我看她是反了天——”
“噔”地一声,长枪滑破虚空,那发话着还没吐出最后一个字,喉咙已被割破,顿时瞪大眼睛,踉跄倒地。
秦颂身旁同骑高马的精锐士兵利落收回长枪,秦颂冷冷瞥向地上的尸体,掩住抓着马鞍不安的手,“还有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