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己的孩子,姚玉兰自然希望孩子们都相亲相爱。尤其是清瑶刚回家,她更想借着这样的机会,让清瑶多一个哥哥疼爱。
顾清瑶刷牙的动作一顿,看着母亲期待的眼神,随即点头道:“好的。”
姚玉兰见状,高兴得眼睛都亮了,连忙说:“我这就回屋给你拿纸和笔!你慢慢写,不用着急,等你写完再给你二嫂,不耽误她寄信。”
说着,她转身就往堂屋跑,没一会儿,就拿着一张崭新的信纸和一支钢笔回来,“你要是不知道写啥,就说说家里的事,说说你上班的情况,你二哥看了肯定高兴。”
顾清瑶接过信纸和钢笔,走到石桌边坐下,低头看着空白的信纸,一时之间也不知道些什么。
她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天家人对她的好,便提笔写道:“二哥,我是顾清瑶,我已经回到家里了,家人对我都很好,我在供销社上班也很顺利,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字迹不算工整,甚至有些歪歪扭扭,却字字都是真心。
另一边,宋心悦端着三个茶鸡蛋,朝着隔壁小院走去。茶鸡蛋是姚玉兰昨晚做的,泡了一夜的汤汁,早上热了一下,很是入味。
宋心悦笑着喊道:“奶,妈,我来啦!”
金玉芝正在摆碗筷!
宋心悦把茶鸡蛋放在桌上,“妈让我带过来给奶奶跟妈妈尝尝。”
顾老太太笑着道:“好,那咱们吃饭吧!”
没一会儿,顾清瑶就拿着写好的信走了过来,“奶奶、金姨早上好!”
“哎,清瑶早。” 顾老太太笑着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慈爱。
金玉芝也笑着起身:“清瑶早上好,吃过早饭没?没吃的话,姨去给你拿碗。”
说着,便要往厨房走去。
“不用了金姨。” 顾清瑶连忙拦着,“我妈已经给我盛好饭了,就等我回去吃呢。” 说着,她走到宋心悦面前,把手里的信纸递过去,“二嫂,这是我给二哥写的信。”
宋心悦接过信,笑着道:“行,我等会一起给寄了,你二哥收到你的信,肯定会很高兴的。”
顾清瑶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等众人吃完早饭,宋心悦手里的信封已经鼓鼓囊囊的,装着她、姚玉兰和顾清瑶三人写给顾清宴的信。
她把信放进挎包,又跟顾老太太打了招呼,便打算跟母亲一起出门。
可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见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邮局同志站在顾家门口,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和一张单子,大声喊道:“宋心悦在家不?有你的信件和汇款单!”
宋心悦连忙应道:“我就是宋心悦!” 说着,快步跑了过去。
邮局同志见她过来,拿出一个小本子问道:“你能出示一下户籍证明吗?确认一下身份才能给你信件和汇款单。”
宋心悦点点头,她的户籍证明一直放在空间里,意念一动,户籍证明就出现在了挎包里。她将之递给邮局同志:“同志,这是我的户籍。”
邮局同志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信和汇款单递给她:“这是你的信和汇款单,记得带上户籍证明和汇款单,去邮局取钱。”
宋心悦接过信和汇款单,见信封上的寄件地址是黑省,心里瞬间有了猜测。
肯定是宋向阳寄来的。她边朝着金玉芝走去,边将装着汇款单的信封拆开,“是爸爸寄的,里面有四十五块钱。”
金玉芝点点头,她不觉得父亲给女儿寄钱有什么问题。
两人走到家属院门口,金玉芝要去街道办,宋心悦要去邮局寄信,便在此处分开。
宋心悦拿着信件来到邮局,对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说:“同志,我要寄信跟取钱。”
工作人员接过她递来的信跟汇款单,盖好邮戳后还给她一张回执以及四十五块钱。
宋心悦将东西放进挎包,心里想着顾清宴收到信时的模样,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寄完信,宋心悦想起林晓芸带鸡蛋的事,心里始终放心不下。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去林晓芸哥嫂家看看,也好提醒他们一声。
她快步走到林晓芸哥嫂住的筒子楼,轻轻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胡红霞的声音:“谁啊?”
“红霞嫂子,我是宋心悦,来找晓芸。” 宋心悦应道。
胡红霞打开门,见是宋心悦,连忙笑着让她进来:“心悦来了,快进来坐。对了,晓芸不是一大早就去找你了吗?怎么你反倒来找她了?”
宋心悦往里走了几步,小声道:“没有啊,晓芸昨儿是来找过我,说她带了三十个鸡蛋跟三十个鸭蛋进城,问我要不要。嫂子你也知道,我刚嫁进顾家,家里的伙食都是我婆母做主,我哪里好私自做主收这么多东西,就没要。”
“你说啥?”胡红霞倒水的动作猛地一顿,抬头震惊地看着宋心悦:“晓芸前天带了六十个鸡蛋和鸭蛋来城里?”
天啊,如今政策这么严,私自携带这么多农副产品进城,要是被查到,轻则被拉去批评教育,重则还要连累家人!尤其是她公爹是村里的大队长,这么多东西,难免会被认为是挖社会主义墙角,一旦发现,连工作都可能保不住!
宋心悦见胡红霞脸色发白,知道她听进去了,心里松了口气 。
她的本意就是提醒,不想林晓芸因为一时糊涂闯祸。她笑了笑说:“既然晓芸不在家,那我就先回去了。”
胡红霞连忙拉着宋心悦的手,语气急切:“心悦,晓芸这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不知道如今的局势有多严峻。那鸡蛋和鸭蛋的事,你可千万别往外面说,要是被人知道了,我们家就完了。”
宋心悦轻轻点头:“嫂子,你放心,我知道轻重,不会往外说的。”
胡红霞这才反应过来,宋心悦今儿上门根本不是来找晓芸,而是特意来提醒她的。
一股感动涌上心头,她的眼眶微微发红:“心悦,嫂子真是谢谢你!要不是你提醒,我们还不知道晓芸胆子这么大,这要是真出了事,可咋整啊!”
“晓芸是我的好朋友,我也不忍心看着她冒险。” 宋心悦笑着说,“嫂子,我真得走了,家里还有事呢。”
胡红霞送宋心悦到院门口,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
她顾不得收拾,拿着钥匙就急急忙忙的往村里赶!
她是管不了这个小姑子了,这事得公公婆婆出面,免得夜长梦多!
宋心悦不知道林晓芸得知自己 “多管闲事” 后会是什么反应,但她不后悔。
朋友之间,本就该在对方犯错前拉一把,哪怕可能要承担失去友谊的风险。
第94章 宋卫东兄妹俩的下场
宋心悦推开顾家的院门,就见姚玉兰手里拿着一条干净的蓝色裤子,顾睿辰站在旁边,裤腿往下滴着水。
“哟,这是咋了?” 宋心悦走过去,目光落在顾睿辰湿哒哒的裤脚上,故意打趣道,“睿辰这是尿裤子了?”
顾睿辰急了,小拳头攥得紧紧的,梗着脖子反驳道:“没有!我才没有尿裤子!”
姚玉兰被小家伙的模样逗得笑出了声,帮他解释:“没尿裤子,也不知他咋回事,一屁股坐到了水盆里。”
宋心悦顺着姚玉兰的手势看向旁边晒着的水,盆的高度到了顾睿辰的小腿!
可看到院子里的水缸,她心里一紧,连忙提醒:“妈,我之前听人说起,有孩子看到水缸的水觉得好玩,伸手去够的时候,整个人栽进缸里,孩子根本爬不起来,还好大人发现得及时,不然就出事了。”
“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 姚玉兰连忙点头,“那缸之前一直在杂物间放着,我今儿收拾的时候,看见了就给搬出来,想着洗干净了,用来放粮食,这一忙就忘记了。”
随即,轻轻拍了一下顾睿辰的屁股,语气带着点严肃,“睿辰,听到没?以后可不能再去碰水缸或者是晒水的盆了,知道不?”
顾睿辰看着姚玉兰认真的表情,乖乖地点点头,“我知道了奶奶,以后再也不玩了。”
姚玉兰这才放心下来,想着孩子在家,以后还是烧水吧。
宋心悦回到房间,她先从暖水瓶里倒了杯温水,坐在桌前歇了会儿。
指尖碰到挎包时,才想起里面还有宋向阳寄来的信!
信里先是问了她在顾家的生活,叮嘱她别太懂事,要是受了委屈一定要说,又让她多照顾金玉芝!
接着话锋一转,终于提到了宋心悦最感兴趣的事!
原来,宋卫东和宋卫红是稻香公社崔地主家上门女婿万大鹏的骨肉。
当年赵春梅本是崔地主家小姐身边的丫鬟,暗地里跟上门女婿万大鹏有了私情,怕被小姐发现丢了性命,恰逢当时宋向阳为人正直又老实,赵春梅便嫁给了他,想借他的身份遮掩丑事。
婚后,赵春梅也没断了跟万大鹏的往来,时常以探望旧主为由去崔地主家。直到四九年,崔地主家因成分问题被清算,家里人或逃或亡!
赵春梅干脆跟宋向阳离了婚,光明正大地嫁给了万大鹏。可她又怕地主的身份影响孩子,便把宋卫东姐弟俩留在了宋向阳家。
如今地主被定性为 “四类分子”,万大鹏作为前女婿也被牵连,不仅被关了牛棚,还时常被拉去批斗,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宋向阳的大堂哥宋向生收到来信,得知这桩陈年丑事,气得当场拍了桌子!
毕竟,宋向阳是老宋家最有出息的男丁,当年被赵春梅骗婚,如今还要被这对奸夫淫妇连累名声,宋家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宋向生当即带着几个族里人去找万大鹏算账,可到了牛棚却发现人不见了。
四处打听后,有人说看到万大鹏朝着公社方向走了,宋向生赶紧带着人赶着马车追了上去,最后在半路把人堵住了。
原来万大鹏见自己处境越来越难,就偷偷拿出崔地主家当年没被搜走的一箱小黄鱼,找黑市贩子买了张偷渡去外国的船票,打算弃家跑路。
可惜他运气太差,还没到公社就被宋向生等人抓住,身上的钱财也被搜了个干净。
宋向生抓住这个机会,直接以妄图叛逃的反动罪名,将万大鹏和赵春梅一起扭送到了公社。
几天后,宋卫东姐弟俩刚到了稻香公社,就以反动家属的身份,给一起关了起来。
经过三天的批评教育后,一家四口齐齐被送去了偏远的煤场劳动改造!
那地方条件艰苦,管得又严,想再出来闹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信的最后,宋向阳写道,他和宋老太太已经在黑省钢铁厂附近的家属院安顿下来,厂里给分了一套小院子,还特意给宋心悦留了个房间。
并保证,以后每个月都会给宋心悦寄四十五块钱,让她别担心钱的事,在顾家该花就花,别受委屈。
宋心悦一口气读完信,把信纸重新叠好,放回信封里,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又是一桩天大的好消息!
看来书中,万大鹏就是这个时候,偷渡到了国外,现在那一家子都去了煤场改造,想来书中她和妈妈的结局,已经彻底改变了。
宋心悦端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大口,只觉得心里畅快极了。
想起宋向阳在信里盼着她回信,宋心悦当即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信纸和钢笔,坐在桌前开始写回信。
洋洋洒洒写了几句话:“爸,信收到了,钱也取了,您跟奶奶在黑省安顿好我就放心了。家里一切都好,顾家人待我很好,您不用惦记。”
写完后,宋心悦把信纸折好,放进新的信封里,打算下午再去一趟邮局。
……
将信寄了之后,宋心悦挎着篮子,脚步轻快地朝着小院走去,顾老太太正坐在躺椅上,给顾清瑶纳鞋底。
“奶!” 宋心悦笑着喊了一声,把芹菜跟五花肉从篮子里拿出来:“咱们晚上吃饺子。”
顾老太太目光落在那五花肉上,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
这肉绝不是供销社能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