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心悦忍不住轻笑一声,一边刷牙一边含混不清地说:“妈,我这月事这周要是再不来,周日我就跟我妈去医院看看。”
“哎!好!好!” 姚玉兰笑得更开心了,眼角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刚好我周日也要带着清瑶去医院复查,到时候咱们一起去,也热闹些。”
宋心悦点了点头,漱了口说:“行。”
姚玉兰热情道,“妈早上做了白面疙瘩汤,还卧了荷包蛋,我给你盛一碗晾着,你刷完牙就能吃了。”
宋心悦心里暖暖的,笑着应道:“嗯,听着就馋了,谢谢妈!”
……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姚玉兰满心的期盼中,宋心悦的月事依旧没有来。
晚饭桌上,顾老太太放下筷子,看向金玉芝问道:“玉芝,明儿我们老姐妹又约好了去听戏,你要不要陪我一起去?”
金玉芝咽下嘴里的饭,略带歉意地说:“伯母,我可能去不了,明儿我打算陪悦悦去一趟医院。”
宋心悦连忙接话:“没事的妈,你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还是陪奶奶去看戏吧。明儿我婆婆带着小妹去医院复查,刚好我们一起去,您就放心吧。”
金玉芝想了想,点了点头:“行,那我就陪伯母去看戏。”
周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姚玉兰就兴冲冲地叫醒了宋心悦和顾清瑶。三人简单吃了点早饭,便背着挎包往公交站赶去,坐上了前往西山医院的公交车。
到了医院,挂号、排队,一番折腾后,终于轮到了宋心悦。
孟医生仔细地给她做了检查,又详细询问了月事周期等情况,随后笑着点了点头:“你之前月事都很准时,如今已经晚了快两个星期了,从脉象看来,应该是怀孕了。再等一个月,若是月事还没来,可以再来复查一下。”
姚玉兰在一旁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连忙对着医生道谢:“谢谢孟医生!太谢谢您了!”
孟医生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把目光转向了顾清瑶。这对母女俩,她印象还是挺深的。
第一次给顾清瑶检查的时候,她气的将姚玉兰大骂了一通,可姚玉兰并没有反驳,只是满脸内疚地掉眼泪,最后还是顾清瑶忍着痛,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给她听。
后来,她也是真心心疼顾清瑶这孩子,就给开了些贵重的药和滋补的药物。
要知道,自从六六年规定后,贵重的药和滋补的药都得由职工个人承担,价格可不便宜。可姚玉兰当时想都没想,压根没嫌贵,还一个劲地要求一定要用最好的药,就为了让女儿能快点好起来。所以她对这对母女一直印象深刻。
孟医生给顾清瑶把了脉,又仔细询问了她这一周的身体状况,随后点了点头道:“恢复得还不错,去床上躺着,我给你做个针灸。以后每周都得来针灸一次,这药还得继续吃。”
“等会我再给你开点红糖,回去拿姜熬着喝,能暖暖身子。要是能弄到桂圆、红枣、枸杞的话,也可以一起煮汤喝,补气血。黄芪当归羊肉汤也不错,回去可以试试做给孩子喝。”
姚玉兰听得连连点头,生怕漏了一句:“好的好的,孟医生,我们都记着了,谢谢您!”
心里却暗自盘算起来:桂圆她已经写信让弟妹帮忙买了,红枣的话,供销社偶尔会有供应,多去几趟总能碰上。
可这羊肉真不好弄,如今就算有票也未必能买到羊肉,一时之间让姚玉兰有些犯难。
三人刚从妇科门诊出来,就看到沈母抱着孩子,沈明跟在一旁,从对面的儿科门诊走了出来。那孩子还在小声哭着,沈母正低头轻轻拍着哄着。
姚玉兰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脚步也顿住了,一时之间有些尴尬。
沈母也看到了她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抱着孩子的手臂紧了紧,眼神里带着几分疏离和不悦。
沈明先是一愣,随即下意识地开口喊了声:“妈……” 刚喊出口,又觉得这个称呼不合适,毕竟姚玉兰已经不是他的岳母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啥,嘴唇动了动,就僵在了那里。
姚玉兰深吸一口气,主动打破了沉默:“如今我既然找回了亲生女儿,也跟顾清欢断绝了关系,日后,你还是喊我婶子吧。”
她随即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婶子这些年也尽力教导顾清欢,可她本性就是如此,婶子也没法子。你莫怪婶子。”
沈明连忙摇头,语气诚恳:“我不怪婶子,这都是清欢自己的选择,跟您没关系。”
他看着姚玉兰身边的顾清瑶,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终究还是没再多说什么。
第109章 姚玉兰感动
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尴尬,这时,沈母怀里的孩子突然哭得更厉害了。
沈母连忙拍着孩子的后背哄道:“孩子可能饿了,明儿,赶紧回去给孩子泡奶粉喝吧!”
沈明连忙点头:“婶子,那我们先回去了!”
姚玉兰看着哭闹的孩子,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奶粉票,递向沈明:“我这儿有两包奶粉票,沈明,你拿着吧,给孩子应急。”
沈明看着那两张奶粉票,一时之间有些犹豫,手伸到一半又停住了。
沈母见状,开口道:“咱们家不是还有工业票吗?你拿十张工业票跟你婶子换。”
姚玉兰正想说不用换,沈明却一口应了下来,语气感激:“多谢婶子了,这奶粉票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那我就厚着脸皮跟婶子换了。”
说着,便从口袋里摸出十张工业票递了过去。
姚玉兰见状,便只好点了点头,接过工业票,将奶粉票递给了沈明。
告别了沈家母子,三人往家属院走。
快到院门口时,宋心悦停下脚步,小声对姚玉兰说:“妈,我能弄到羊肉,你们先回去,我晚一些再回来。”
姚玉兰一听,顿时紧张起来,紧紧拉住儿媳的手:“不行,太危险了,我让你爸想想法子就行。”
顾清瑶也连忙劝道:“是啊,二嫂,我喝点红糖水就行,不用去冒险。”
宋心悦安抚地拍了拍姚玉兰的手:“妈,你们放心吧,来路很安全,咱们不让人知道就行。”
姚玉兰还是不放心:“那我跟你一起去。”
宋心悦笑着摇摇头:“您跟着一起去,我就弄不到了,人家只跟我一个人交易。”
姚玉兰见宋心悦眼神笃定,不像是在说假话,便猜测许是金老爷子留下的人脉,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语气郑重:“心悦,答应我,千万不能冒险。”
宋心悦用力点头:“嗯,您放心,我肯定不冒险。”
随即,她跟姚玉兰和顾清瑶挥了挥手,转身朝着另一边走去。
总不能这么快就回家,宋心悦想着干脆去废品站转转。
这段时间,激进分子毁了很多书籍和古董,她觉得实在可惜,想着要是能有机会遇到,就悄悄收进空间里藏着,等日后再让它们重见天日。
到了废品站门口,就见一个妇人正坐在小马扎上织毛衣,看到她过来,便停下手里的活计,警惕地问道:“你是谁?来这儿做什么?”
宋心悦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解释道:“大娘,我房间的墙皮掉了,经常落灰,我想着能不能来买点旧报纸回去糊一糊,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结实的箱子,用来装东西。”
废品站的大娘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别想了,进了废品站的家具,就算是好的,也都是抄家来的,那可不能随便拿回去。报纸什么的,家家都缺,咋会送废品站来。”
宋心悦故作失望地挠了挠头:“我还以为这儿能有呢。”
大娘看着她单纯的样子,放缓了语气:“现在啥都紧缺,能用的东西根本进不了废品站,就是坏了的桌子腿,都会留着冬天烧炕用,咋会往我们这儿送?送我们这儿的东西,那都是些犯忌讳的,你就是敢收,我也不敢给你啊,那些都是登记造册的,少了一样都不得了。”
宋心悦讪讪地笑了笑:“好吧,那我再攒点钱,到时候去供销社买点纸来糊墙。”
大娘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暗自嘀咕,要不是见这小丫头空着手来的,看着不像是惦记那些东西的人,她都要把人留下,然后上报给红袖章了。
宋心悦本就是来碰碰运气,既然不能进去,便歇了心思。
她自认不是什么无私的人,那些保护文物的伟大事情,做不了也不强求。毕竟,废品站要是丢了大量东西,那可是件大事,若是有一天,那些东西从自己手中流出,必然会引火烧身。
再说,她能有空间,万一别人也有同样的能力,就像后世小说里写的异能、749 局之类的,那可就太危险了。
这般想着,宋心悦便慢悠悠的往家书院走,路过一个小型供销社时,她还进去买了个新的背篓。
等快到家属院,宋心悦意念一动,背篓里先铺了层油纸,随即上面就多了两斤新鲜的羊肉和三斤牛肉。
她心里盘算着,院里种的香菜长得差不多了,晚上正好弄个香菜辣椒炒牛肉,再给清瑶炖个羊肉汤补补。
“心悦!”
还没到家属院门口,就看到姚玉兰正站在门口张望,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妈!” 宋心悦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姚玉兰连忙迎上来,压下心中的担忧,上下打量着她:“没事吧?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宋心悦摇摇头,小声道:“没事,我弄到了两斤羊肉,不知道够不够?”
姚玉兰连连点头:“够了,够了!”
她刚才真是担心坏了,要是小儿媳因为给小女儿弄羊肉出了什么事,那她这辈子都会活在悔恨中,更别提怎么跟玉芝妹子和小儿子交代了。
宋心悦看着婆婆紧张的样子,心里有些感动:“妈,我不都说了没事的嘛!而且,我妈妈也是知道的。”
姚玉兰一听金玉芝也知道,更加确定是金老爷子的人脉,这才彻底放下心来,笑着说:“来,妈给你背着。”
宋心悦点点头,把背篓递了过去:“好的!”
婆媳俩相携着往家走去。
宋心悦始终记着顾家的好。
顾老太太在她最难的时候,将她带回家,教她本事,给了她奶奶的温暖。顾清宴教她防身的本事,在她五岁到十三岁的这些年,一直护着她。
两家商定婚事后,顾振邦数次在关键时刻为她们母女解决后患。并且护住了她和母亲。
她便想着偶尔弄点吃的,给顾家人补补身子。
姚玉兰心里很是感动,小儿媳怀着身孕,却还惦记着清瑶的身子,冒着风险弄来羊肉。她便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往后定要把心悦当亲闺女疼,绝不能让她在顾家受半分委屈。
婆媳两人都有跟对方交好的心思,以至于宋心悦这辈子,压根就没有体会到婆媳矛盾。
第110章 金玉芝被欺负
可能是天气过于炎热,这个八月的京市格外躁动。
刚入中旬,市中心就爆发了激烈的武斗,好在西山区地处郊区,没被牵扯进来,家属院的人们才算过得安稳。
可随着局势愈发紧张,越来越多的工人被分成两派,卷入斗争浪潮,连钢铁厂也受到了影响。往日里按时回家的顾振邦,近来天天早出晚归,眼底的红血丝越来越重,饭都没吃几口就又被厂里的电话叫走,整个人忙得像个不停转的陀螺。
宋心悦见状,便干脆安心待在家里安胎。没事就钻进空间里逛逛,看着里面囤满的粮食、肉类,心里便多了几分踏实。
她曾在书中看到过记载,八月下旬会有不少人被无端诬陷,宋心悦自知人微言轻,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装作不知道。
可她想藏在家里的念头,很快就被现实打破。
没过几天,社区就贴出通知,要求所有工人、居民必须参与欢迎工宣队入驻的活动,还要定期参加政治学习、背诵相关文件。
政治学习的频次越来越高,强制性也愈发严格,日常生活里政治正确成了头等大事。
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合规,就连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题都得反复掂量,生怕被贴上不配合或思想有问题的标签。
宋心悦暗自庆幸自己已经毕业,不用再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