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莲急道:“你下去吧。”然后亲自给董玉婷倒了茶。
“这小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平日里做事不错,今天这样毛毛躁躁,许是见到夫人,他有些紧张。”
董玉婷没当回事,看向躺在床上的李博翰,他枕头底下压着本书,被她瞧见了。
“刚才在看书呢?”
李博翰的小脸儿霎那间变得通红:“我,我有些无聊,母亲别生气。”
“我怎么会生气,你还能看书,说明你现在精神不错,要是哪日我们翰哥儿连最喜欢的书都不看了,那我才该慌张。”
木莲也笑着道:“二公子的老师都说二公子聪慧刻苦,说不定二公子就是那文曲星下凡!”
李博翰含羞不语。
“在屋子里无聊,就去外面转转,整日待在一处,身上都要长蘑菇了。”董玉婷说着,就站起身,“我们在外面走走。”
李博翰拘谨的嗯了一声,整理完身上的衣服,亦步亦趋的跟到董玉婷身后。
这时,李念瑶拉着李博睿从吟风院来了,于是两人散步的队伍便成了四人。
李博翰尚在病中,董玉婷也不敢让他多走,就在崇礼院,沿着抄手游廊慢悠悠的转了两圈,就让李博翰回了屋中。
厨房那边也熬好了大夫开的药,李博睿闻到这味道,鼻子跟嘴巴就皱到了一起,舌头跟着发涩,他躲到李念瑶身后,怕这药让他喝。
等他看到李博翰面不改色的将药喝下,他惊奇的凑上前,瞥了一眼一干二净的碗,心有余悸的问道:“哥哥,不苦吗?”
“苦啊,不过喝了药感觉身体好多了。”李博翰拉了拉袖口,顾忌着姐姐和母亲也在身边,他又放下手。
董玉婷拉着他坐下:“静坐一会儿就不热了,可不能穿少衣服了,要不然病就更重了。”
李博翰不好意思的说:“药有点烫,身体里感觉像有火炉在烧。”
李博睿瞪大了眼睛,往哥哥的胸口瞧。
“下次等不烫了再喝,不差这一会儿。”董玉婷点了点他的额头。
又坐了一会儿,董玉婷带李博睿和李念瑶回吟风院,临走前吩咐王妈妈和木莲仔细照看李博翰,两人有心比较高低,却不敢牵扯到李博翰身上,在董玉婷面前更是老老实实。
“夫人,您就放心吧,二公子由我们看着,保证身体康健。”
拉着两个孩子回了吟风院,董玉婷想起老太太交代的事儿,就让夏晴走一趟,把几个管事叫来。
李博睿年纪小,是个坐不住的,东张西望的外面瞧,李念瑶大些,行事稳重,规规矩矩的坐着。
董玉婷叹了口气,李念瑶留在府里也没几年了,她是嫡女,将来不会嫁给庶子,若是嫁给嫡子,那还轻松些,要是嫁给别家的嫡长子,府中的中馈也该由她操持。
这样想着,就让李念瑶留了下来,命春月带李博睿去外面玩儿。
几个管事都是人精,算算日期,马上就是五月初了,就知道是商量端午的事儿。
逢年过节,除了主子的赏,还有丰富的油水可捞,管事们哪能不高兴,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便来了,先在外头见到李博睿,行了礼,又在里头见到李念瑶,又行了礼,哪怕是庶出的,那也是小主子,更别提这俩还是嫡出的,他们只有讨好的份儿。
李博睿拿着根木棍逗弄草里的虫子,春月就替他让管事们起来,进去回夫人的话。
她心里头还是挺满意的,哪怕李博睿不懂,他们也不能慢待。
李念瑶一一记住管事们的脸,以前年纪小,也只是偶尔听说过府里有这号人,但不认得脸,这次是第一次正式见面。
端午不只是过一天,从初一一直到初五,街上都热闹非凡。除了要去寺庙拜佛,驱逐瘟神,她们也会去街上逛。
“今年端午和往年一样,朱管事,到时你支了银子去采买,就不在外面买粽子了,我们自己包粽子。老太太喜欢吃蜜枣的,你多买些,另外再包几个肉馅的。这些你心里都有数,我就不多交代了,哪里拿不准的再来问我。”
董玉婷手痒痒,想试试自己包粽子,以前放假累的只想躺在床上一天,哪里有闲心自己包粽子,如今时间充裕,便想亲自动手尝试。
到了初一那会儿,街上卖什么的就都出来了,就跟赶庙会似的,老太太年龄大了,大概是不会出来,几个小的却是会闹着出来。曾惠妍和何静琳不知道会不会想出去,到时再让人问她们吧,反正董玉婷是一定要出去的,在家里她都快闷坏了。
“钱管事,到时候街上人多,咱们家孩子也多,你多派些护卫小厮跟着,免得到时候他们出了什么事儿。”
钱管事笑着答应:“夫人只管交给我。”
“嗯,还有府中人一人多发一个月月钱,葛管事你记得支银子给内外院管事。”
葛管事上次找老太太告状,一直等着董玉婷被教训,可直到现在,董玉婷和老太太都相安无事,葛管事算是想明白老太太不会给她做主了,只能试试来讨好董玉婷,不过董玉婷对她不冷不热,除了七天一次的汇报,其余时间若无要紧的事儿,想见董玉婷一面都难。
董玉婷交代完一通,就让他们退下。
回事处的何管事提醒她:“夫人,那给各府送礼,也照着往年的例?”
回事处管着送信收信、送礼收礼,平时不忙,逢年过节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并且还特别重要,毕竟要给别人送东西,要面子上好看才行,尤其是今年李凌川出了那事儿,不知道其他人背地里怎么样说李府。她自己是知道李凌川没事儿,可别人不这么想,要是送出去的礼少了或者不好看了,都成了李府落败的证据之一。
董玉婷觉得和人打交道最麻烦,便道:“就按照往年的例,朱管事,粽子还是要买,去如意斋买的粽子当作礼送给各府,咱们自己做的粽子自己吃,你到时候和何管事商量着来吧。”
第20章 过端午 五月又称恶月,从这月……
五月又称恶月,从这月起,气温开始增高,蚊虫滋生,人生病的也变多,因此除了烧香拜佛,还会张贴“五毒符”和“张天师符”来寻求庇佑。
到了初一这一日,丫鬟小厮早早的起来,先把符贴上,又把菖蒲和艾草挂到门楣和窗户上,内院季管事吩咐绣房把艾草编了几个花样,这样挂在府里还不会显得单调。
有了这些,过节的气氛也就油然而生。
李博睿站在门口,拍着挂在门楣上的艾草,秋荣半拽半央求的把他往后面带:“小祖宗,这个可不能玩儿。”
李博睿怎肯依她,挣扎着要从她怀里出来,拽那个被编成剑形状的艾草。
秋荣心里骂绣房编什么花样不好,偏偏编个剑的样子惹得睿哥儿好奇,眼下也只能转移李博睿的注意力:“公子,夫人她们快要走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不然睿哥儿就只能留在家里了。”
挂起来的艾草和菖蒲不是为了装饰,而是用来取辟邪之意,秋荣怕李博睿犯了忌讳,硬是不让他去拽下。
一听要留在家里,李博睿撒开手蹬蹬蹬的往外面跑去。
秋荣抹了把额头的汗,李博睿吃得好,长的也快,像个小牛犊子似的,只怕再过一两年,她就没李博睿的力气大了。
“公子慢点儿,小心摔倒,平安快护着公子。”
平安老实巴交,立刻拔腿跟了过去,他看着精瘦,速度却一点不慢,不一会儿就跑到了李博睿身边,护着他,万一他摔倒自己就当个人肉垫子。
自打来了这里,董玉婷以前不怎么接触,现在接触很多的便是烧香拜佛了,有事无事都来烧个香拜个佛,像散财童子似的添个香油钱。
这次除了府中的姨娘,可谓是全家出动,几个小的也要去宝光寺。李博翰这些时日还病蔫蔫的,去宝光寺路程远,又不像汽车四平八稳,她就让李博翰留在了家里。
她和李博睿、李念瑶坐一辆马车,老太太和她女儿、清姐儿坐一辆,李家的马车和护卫全都用上了,随行在马车身边,浩浩荡荡往宝光寺出发。
李念瑶和李博睿甚少出去,李念瑶到底年纪大,懂事,在马车上端坐着,李博睿却扒着脑袋往外看。
路边的食肆小摊生意兴隆,卖饮子的、果子的、水团子的应有尽有,还有端午时节才会卖的桃枝、柳枝、蒲叶、粽子等。看得人眼花缭乱。
李博睿闻着街上香喷喷的气味,只觉肚子又饿了:“我们什么时候去逛。”
今日端午,马车上备的糕点也变成了粽子,董玉婷给他拿了一块儿,让他先垫着肚子,又给了李念瑶一块儿,外面坐着的秋荷春月各一块儿,驭夫一块儿。
董玉婷和李博睿、驭夫吃猪肉粽,李念瑶和秋荷则爱吃甜粽。
肥瘦相间的猪肉和糯米和在一起,咬一口汁水四溢,还加了调味腌制,口感丰富,董玉婷吃了一个就半饱了。
李博睿则是吃完一个还想吃,眼巴巴的看着秋荷手里的蜜粽。
他虽然无肉不欢,但甜粽也不是难以下咽。李念瑶手里的甜粽香气扑鼻,里面加了切碎的红枣和磨成豆沙的红豆,味道香甜。
“等拜完佛,街上还有好多吃的呢,你现在饱了,一会儿可就吃不下了。”董玉婷接过秋荷递来的帕子,擦去手上的油污。
李博睿摸了摸小肚子,放弃了再吃的打算:“好吧。”
宝光寺山门下人群熙熙攘攘,做生意的都到这里来了。去拜完佛,正好可以在这里逛。
小僧人将她们迎到后面的配殿,避开前头拥挤的宝殿。后头人少,仿佛与前面是两个世界,众人簇拥着老太太,往配殿里走。
今天这样的日子,不只她们一家来烧香拜佛,老太太德高望重,一路上有许多人来给她行礼问好。
一会儿要进去,免不了要安静,大一点的孩子还好,小一点的李博睿、李博轩、李博铭被各自身边的乳娘小声嘱咐:“待会儿进去不要吵闹。”
老太太跪在前头,其他人跪在后头,这次来的人多,挨个往前跪,几个乳娘都和自己伺候的小主子站在一条绳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生怕他们这时候犯错,在耳边小声提醒了一遍又一遍。
“待会往前跪,磕三个头,睿哥儿做什么你也跟着做就行了。”乳娘在李博铭耳边说道。
来之前柳姨娘就揪着他的耳朵说了,在外面要听乳娘的话,李博铭胡乱点点头,照着李博睿的动作做。
等到主子们都磕完了头,下人们上前去磕头,跪在前面得脸的丫鬟婆子膝盖下有蒲团,后面的没有,但也不像主子金贵,待会起来拍拍就完事了。
等她们全都磕完头,王妈妈上前给了一百两香油钱,小僧人把准备好的辟邪符袋给她们。
老太太微微笑道:“原今天我家九个孩子都要来的,只是不巧,有个生了病,就让他留在了家里,小僧人可否再给我一个辟邪符袋,好给他带上驱逐身上的瘟神。”
小僧人哪里会拒绝,连忙再拿出来一个,寺中早就开始准备辟邪符袋,就是为了今天准备的。
“是谁生了病?”
忽然,一道声音横插进来,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挽着云髻,穿着浅绿色花鸟纹襦裙的女子缓缓走进配殿中,她容貌清秀,一双眼睛却灵动非凡,直奔老太太身边,亲昵的挽过她的手:“老太太,可还记得我。”
老太太认真瞧了她一会儿:“可是兮娘?我老了,记不太清了。”
齐若兮掩面一笑:“老太太眼神真好,我就是兮娘!上次一别,已经有三年未见,真巧在这儿遇上了您,我还说改日要上门拜访呢。”
“你这次回来,要留下住几日,我让玉婷给你下帖,让你来府上陪我这个老家伙说说话。”老太太握住她的手。
“这几日端午,家里忙得很,要是有空,不用下帖,我就上门去叨扰。”齐若兮明亮的眼睛扫过几个孩子,脚步轻移至李念瑶身边,“这是瑶姐儿吧,都这般大了,再过个几年,就该挑个好夫家了。”
老太太笑骂:“你这兮娘,净在这儿胡说!我们家瑶姐可要在家多留几年。”
“也是,我要有这样好的女儿,我也要多留在家里几年。”齐若兮又看了眼这里最大的李博辉,“这是翰哥儿吧。”
曾惠妍道:“是我们家辉哥儿。”她把李博辉往自己身边拉过去。
齐若兮转头看向了董玉婷:“翰哥儿怎么没来?”
董玉婷道:“他不巧前几天生了病,正留在家里养身体呢。”
“原是这样......”
“哎......”李博铭的乳娘一把抱住他,讪笑着对向她看过来的主子们道,“四公子想出去了。”
老太太并不生气:“我们已经拜完了佛,就不打扰你了,几个孩子坐不住,还等着一会儿去街上逛,我们改日再说说话。”
离开了配殿,老太太脸上的神色冷淡下去许多。
“秀莲,我看几个孩子跟我们一起也觉得无聊,你带他们去逛吧,带上护卫小厮,看好他们。”老太太吩咐道。
这么多人陪同,董玉婷也就不担心了,只是曾惠妍和何静琳都还陪在老太太身边,她现在也跟着去玩儿,会不会不太好?
几个孩子走了,她们的队伍少了一大半人,曾惠妍这才说出她的疑惑:“这个兮娘子的夫君不是任平洲知州,怎么回来京城了?端午放官假也不足以他们回来吧,光是路上的时间,就要耗费半个月了。”
齐若兮夫君官职不大,她倒是凭着一张巧嘴,在一众夫人中混的风生水起,和谁也能说上几句话。不过老太太不喜欢她的处事作风,说她不稳重,于是连带着曾惠妍几个对她也没有什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