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主母日常(作者:山尽)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山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2 KB   上传时间:2025-11-17 16:15:10

  “我说不是,你信吗?”李凌川反问。

  董玉婷想要刺他两句,为他的欺瞒,“我信不信重要吗?反正我也只是棋子罢了。”话说出口,脸有些烧,说这话自己没有立足点,把永泰公主当成棋子,殊不知,自己也成了别人的棋子。

  李凌川抿了抿唇,“这事不是我做的,我的作用,就只是不接手这事,让贤康王放松警惕,其余的事,都由老师和王爷的幕僚去做的。不过我大致能猜到他们做了什么,建房的木材选了不能受潮的木材,他们能做成功,还要谢谢你。”

  “谢我?”

  “贤康王妃想趁米价升高的这一段时间大赚一笔,从一些人手中高价买回米,再一个更高的价格卖给你的人,却不想是中了你的计,还被永泰公主接手了慈渡堂的事。武烈王将粮食带了回来,让京城的米价降低,而她手中买回的米粮要不烂在手里,要不就只能吃亏,低价卖出。王妃出了这事,还被圣上知道了,贤康王就想赶紧做出一件让圣上满意的事,才能让老师他们的计划这么快成功。”

  他口中的老师,就是上一任工部尚书。

  “你都知道?”

  李凌川道:“不然你以为王利为什么现在会平安无事。”

  董玉婷倒抽了一口凉气,“你是说贤康王妃想派人解决了他?”

  “你让王利去将定金要回,王妃怕这件事继续闹大,就只能给了王利,但他刚一出去,身后就跟着要解决掉他的人,要不是永明王的侍卫跟着,王利现在恐怕已经死了。”

  董玉婷一阵后怕,“毕竟那银子不是小数目,我也是知道她不会在这时候把事情闹大,才让王利去要的,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她的胆大妄为,被羽林军盯住了,还敢做这种事。”

  李凌川道:“因为她觉得,王利只是个江淮的米商吧。”

第80章 苦肉不成功 老太太回府,董玉……

  老太太回府, 董玉婷象征性的去见了她,顺便告诉她含姨娘孩子的事。

  老太太一怔,先是看了一眼身边的曾惠妍, 随后道:“原本我想着含烟身体瘦弱, 不好生养,现在看来反而是好心办了坏事。”

  曾惠妍被看的寒毛直立,听老太太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立刻嚷嚷道:“母亲, 那参茸汤我和大嫂、弟妹怀有身孕的时候都喝, 怎么就偏偏她有事, 我看, 是她私底下还吃了什么东西。自从她怀了身孕之后,老爷可疼她了, 什么好东西都往她屋里送。”曾惠妍趁机告了一笔账,至于含烟, 她一点都不担心。

  老太太斜眼看她, “将来她生下孩子,还不是要养在你身下,现在对她好点, 将来,她的孩子也孝顺你。”

  这句话半是保证半是安抚,曾惠妍眉开眼笑,嘴里却不留情, “我是他们嫡母,不管如何,他们都得孝顺我。”

  这种将场面搞僵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老太太索性不理她, 拉过董玉婷的手,语重心长的说:“惠妍不如你稳重,当时怀着辉哥儿的时候,还是我让王妈妈过去照看她,才顺顺当当的把辉哥儿生出来,反倒让她什么也不晓得,你平时看顾静琳的时候,也分出一部分心思顾着含姨娘一点,你办事妥帖,交给你我才放心。”

  放到现代,老太太绝对是PUA的一把好手,董玉婷听得耳朵起茧,说道:“哪里哪里,我平日在吟风院,又去翠微院看弟妹,又要去清风院看含姨娘,顾两头,难免会顾不过来,还需要二弟妹帮忙。”她就不信了,老太太还能让含烟住到吟风院,那李凌川成什么了。

  “好,好,家和万事兴,我老了,就盼望着能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老太太把两个儿媳的手交叠在一起,笑眯眯的说道。

  曾惠妍嘴巴张了张,没再说出反驳的话来。

  这么瞧着,老太太应该不是害含烟的人,这倒也好,要真是她,那含烟就真的完了,不是老太太,那就是曾惠妍咯?董玉婷瞥了她一眼,曾惠妍捕捉到她的眼神,用眼神表达疑惑。

  董玉婷岔开话题问道:“母亲今天回去怎么样?”

  曾家也不是小家族,原先也是清贵,后头逐渐没落,才让老太太嫁给了李老太爷,初出茅庐的寒门状元,也有几分押宝的意思,但毕竟有风险,万一这辈子就到头了,那老太太就毁了。所以不是没落的世家,都还是情愿跟有根基、有背景的家庭联姻,好在李老太爷往上窜了窜,就是命不好,死的早。万幸,李老太爷走了,还有儿子,李凌川和李老太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刻苦、上进,还不像老太爷毫无根基的闯荡,借由父母铺的一半的路,曲折的走到了今天,沾了父母的光是肯定的,但李老太爷那么拼命的上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李家有今天。沾他的光,李老太爷只会更骄傲自得。

  放眼京城,像曾家这样的世家,能挑出来不下十个,不是已经没落了,就是在没落的路上,靠着姻亲、弯弯曲曲、错综复杂的关系,勉强在京城生活下去,但像曾家这样,要跑来姻亲家里借粮的,实属少见。

  这不,老太太就和曾惠妍回去“兴师问罪”去了。

  老太太脸色僵了一下,还是和她说了,毕竟董玉婷嫁进李家,生了儿女,上了族谱,将来死了也是进李家的祖坟,早就是一家人了。

  “你舅爷,把家里的钱全投给了商帮,他来找过我一次,一是想借我点钱,投进去,二是拉上我,我听他说是出海做生意,能赚十倍的钱,我不敢冒险,劝他别投,哪想在我面前答应的好好的,回去后就偷摸着把家里的钱拿了出去,好在祖产没动,要不然我真的给气死。”老太太说着有些喘气,“我一听是出海做生意,就觉得不靠谱,一来一出去就是几年,这期间家里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二来,出海行商,风险太大,老天发怒,带不回来宝贝也就罢了,恐怕连命都带不回来。”

  曾惠妍赶忙倒了杯茶,给老太太顺气。

  “他啊,和父亲一样,胆子大!”老太太最后总结了一句。

  老太太的父亲就是胆子大,才会挑中了李老太爷做女婿,更稳妥的做法,其实是找个差不多的世家,让老太太去结亲,然后两家一起没落下去,烧高香子孙里出个能撑起门楣的。

  胆子大,有胆子大的好处,眼下的曾家就是这么个情况,好处都摆出来了。跟曾家情况差不多的,这个年头已经举家从京城搬回了老家去,曾家因为和李家的这一层关系,在京城这地界,不会太被为难。

  老太太的弟弟也学了父亲的胆大,敢把家里的资产投进出海的生意,不知道是绝地反击,还是彻底衰落,就等商帮的消息回来了。他原本还想瞒着自家姐姐,谁知米价突然升高,再加上一些人要趁机赚点钱,曾家竟是连府里的下人也养不起了。

  京城这地界,不缺聪明的人,有的商户早早听到风声,收购米粮,把米粮炒到一个虚高的价格,再慢慢卖出,借此大赚一笔。曾家老太爷原本想借自己好友的,谁知这时候,才发现结交的是群狐朋狗友,一个个都有理由拒绝,老太爷心灰意冷,主持中馈的儿媳心里有怨,却也不能表现出来,要不然就是不孝,但家里这么多人要养,她只能来找姑婆,也就是老太太借米粮,先度过这一段时间再说。

  老太太这才发现曾家的情况。

  曾惠妍安慰道:“好在如今米价恢复了正常,舅爷家里有母亲借的银子,和借的米粮,这段时间暂时不难过了,母亲可以放心了。”

  老太太连声叹气:“我是怕他亏得血本无归啊。”

  董玉婷问道:“是哪个商帮?”

  “瑞昌商帮,和瑞昌票号是一家的,也是因为这个,你舅爷才敢把钱投进去。”

  董玉婷第二次听瑞昌票号了,第一次还是李凌川和她说的,是薛伊外祖父家的资产。

  董玉婷也象征性的安慰了几句:“能把瑞昌票号做这么大,想必是有些本事的,母亲别太担心了。”

  曾惠妍也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老太太摇头道:“那怎么能一样?做生意,头脑靠大半,运气占小半,出海行商,运气却占了大半。”

  -

  上一次是接手贤康王妃的后续事宜,这一次,才算是永泰公主接手的新“项目”,把她们找来,不是为了别的,是给她们说,放在慈渡堂的钱,永泰公主用在了那夜风雨,被砸死的人身上,有的救活了,有的没救活,救活了的,也有部分缺胳膊少腿,实在可怜,放到以前,贤康王妃也会召集众夫人行善事,借此,顺便再做一个漂亮的账目,将银子过了明路。

  亲手做了才知道,贤康王妃这些年从中贪了不少的钱,永泰公主虽然不懂,但架不住手底下的人懂,她从宫里带出来的女官,有四个,各个都是能干的一把手,短短几天,就把这些年来的帐理清,算出来贤康王妃从中贪了快有百万两。

  董玉婷接过账册,看了看,这账册上用的东西,药材,都是寻常物价,不算太高,不像贤康王妃,账册上写的都是好东西。看来永泰公主身边的女官,不仅算账清楚,挑东西,也都选适合的。

  借着永泰公主的嘴,才知道那晚死了十三个人,二十多人受伤,董玉婷心里抽动了一下,又想,争权夺位就是这样,要踩着别人的命一步步登上那个位置,他们设局舞弊案,不也有很多人被他们给害死了。

  “字是你签的,木材是你同意的,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

  鎏金杯从圣上手中飞出,砸向跪在地上的贤康王脸上,额角的伤口还未全好,又被鎏金的杯子砸中,痛上加痛,贤康王险些疼昏过去。

  “父皇明鉴,工部侍郎只与儿臣说衙署楠木稀缺,需等运送,椴木充足,却并未与我说椴木不可碰水。儿臣想着,用椴木造房屋,也只是暂时的,就让他们用了,并未想到房屋会因为这场风雨而坍塌。说到底,儿臣也是想让流民快些住上屋子,儿臣是一片好心啊!”贤康王疼的龇牙咧嘴,还有许多理由想说,但说了,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圣上怒斥:“椴木不可为檐,三载必蠹,怎么会因为一场风雨而被摧毁,可见是早已腐朽,事到如今,你还想着给自己找推脱的理由,你若是亲力亲为,事事把关,在他们建屋时就发现木材不可用,而不是出了事,才怪起别人来,工部有错,难道你就没有?只有你是一片好心?皇城脚下出了这么多条人命,都是你因为你的疏忽!”

  挨了一顿骂,贤康王和霜打的茄子一样,蔫蔫的出了两仪殿,外面秋风萧瑟,贤康王手脚发凉,心更凉,他头上的伤口显而易见,脸上还让人擦了粉,把脸色弄得苍白一些,谁知圣上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骂,没有任何关心他伤口的意思。而他手上,还有圣上让他走之前带走的账本,上面清晰的记着他们这下年来借由慈渡堂贪的银子用在了哪些地方,送给了哪些官员,羽林军全部查的一清二楚。捏着账本的指节因为太过用力而发白,比擦了粉的脸还要略胜一筹。

第81章 离开 一阵秋风吹过,打着卷儿……

  一阵秋风吹过, 打着卷儿,裹挟着地上的落叶,吹落到迎儿和香儿的脚边。

  “下头的人是怎么办事的, 连个地都不会扫了。”香儿跺了跺脚, 将落叶踢到游廊下的土地中,让它回归泥土,“这里是谁负责打扫的?”香儿叉着腰,揪住一个十岁左右的小丫鬟质问。

  “是梅红负责这里的。”小丫鬟瑟缩着脑袋, 十分畏惧香儿, 毕竟是王妃院里的二等丫鬟, 就是比其他院里的丫鬟有脸面。

  “她人呢?”

  小丫鬟咽了口唾沫, “不,不知道。”

  迎儿上前拉过香儿的胳膊, “行了,别跟她们计较了, 反正......快回屋去收拾吧。”她中间含糊了几句, 怕是香儿也没有听清,但她和小丫鬟都知道迎儿说的什么。

  迎儿和香儿走后,梅红从月亮门后探出头, 生气道:“好你个柳绿,居然敢出卖我!亏我刚才还拜托姨母帮忙打听你会不会走,要是知道你这样,我就不打听你的事了。”

  柳绿一听, 顿时急了,“好姐姐,你告诉我吧,我不是故意的。”

  梅红斜眼看她, 冷冷的哼了一声,这有什么故意不故意的,今天不给她点好处,别想她把知道的说出去。

  柳绿心虚,求了两句,见梅红依旧面无表情,咬了咬牙,将头上那根梅花的簪子拔了下来,她知道梅红眼红了许久,一直想要这根簪子,而原因不只是因为这根木簪子雕琢的漂亮,还因为上面的花合了她的名字,梅红,梅花,正适合她。但原先她根本不叫梅红,是进了王府才改的名字,因为是去花园做事,起的名字都与花草树木有关,梅红喜欢的紧,身边一切物什都往梅花上靠,柳绿很看不惯她,便每天故意带上这跟簪子在她面前晃悠,炫耀的意思昭然若揭。

  “姐姐,这簪子送给你了。”柳绿把簪子塞她手中,赔笑道,“你就告诉我吧,我嘴笨,不会说话,下次我就说我也不知道谁负责打扫这里。”

  “嗤,你几天没洗头了。”梅红拇指和食指轻轻捻起簪子,其余三根手指翘起,嫌弃的说道。

  柳绿知道她是羞辱自己,但她年纪轻,也沉不住气,脸色羞红,忿忿道:“我昨天才洗了头,这木簪子我每个月都泡在蛋清里搁一夜,你瞧这颜色,这样子,一点也看不出来我戴了半年的样子。”

  梅红撇了撇嘴,“这倒是。”她也没装多久,欢喜的把簪子插在了自己头上,对着柳绿左摇右摇的,“好看吗?”

  柳绿心里鄙夷,面上却看见自己老娘似的,“好看好看,这簪子戴在梅红姐姐头上真是适合的不得了,天底下再没有比梅红姐姐更适合戴这支簪子的人了。”在王府里的丫鬟,就算是粗使丫鬟,奉承的话也要会说。

  梅红撅着嘴,拨弄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娇俏的哼道:“你早给我不就好了,现在还不是巴巴的送给我。”

  柳绿差点咬碎了牙,她从货郎那儿买到簪子的那一天起,梅红就想要了,还出价二十文,比她买的高了五文,柳绿都没答应。梅红便想着自己去买,可那货郎没个固定的摊位,且她们不能随意出府,梅红一心想找,老天却捉弄她似的,一直寻不到。

  柳绿苦笑了一下,老天也似乎捉弄了她,先前梅红出嫁到三十文,她都没把这簪子卖了,今天却白白送给了她,早知道就该卖给她的,还能赚十五文钱。

  梅红见好就收,笑盈盈的说道:“柳绿,咱们两个都不用去芜州了,王妃说了,只带二等以上的下人,三等的也挑几个,再带些自己的陪房和王爷用惯了的人,要是不够,就在芜州再买。咱们这些人要留下来给王爷守着府邸,就是不知道谁来管咱们,我姨母也要跟着去了的。”梅红叹了口气,她也是粗使丫鬟,但有个做二等的姨母,在府里的日子就不那么难过。

  柳绿先是一喜,而后听到梅红也要留下来,暗暗撇嘴,心想:你留下来做什么?

  随着永明王和武烈王的风光回归,随之而来的,还有对贤康王的罚,他被圣上派去了芜州,那个偏远荒凉的地方,有人觉得惩罚过重,有人觉得这其中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内容,但无论如何,圣旨以下,再无可更改的地方。就更不要说王府的下人了,他们只能听从上头的安排,决定是去是留。

  王爷从宫里出来,带了一部分奴才和宫女,王妃嫁进王府,也带了陪房和丫鬟小厮,剩下的,就都是从外面买进来的,他们的家人都在京城,对于跟着王爷去芜州,就不大情愿了。柳绿的家人都还在京城,她不想离开。

  要放在以前,都是巴不得离主子们越近越好,但王爷都要去芜州,还跟着作甚,能留下来,倒成了一件顶好的差事。这话不敢表现出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爷王妃想处置他们,还是一句话的事儿,只能私下里求爷爷告奶奶,走关系留下来。

  “那可太好了,梅红姐姐,我们又可以一块儿扫院子了。”柳绿笑道。总的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虽然梅红也留了下来,但好事大过坏事,柳绿的笑容便是真心的,给梅红说的话是假的。她暗暗期望,府邸人少了,就把分到别处去,别再和这个爱偷懒的梅红待在一处了。

  “我可不想再扫院子了。”梅红翻了个白眼。

  “不好了!”说话间,又有一丫鬟跑了过来,是同她们一块扫院子的青禾。

  自从听说了王爷要去芜州,底下暗流涌动,找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就趁着府中乱偷懒,青禾和梅红今一早就不见踪影,就是去找各自的关系去了。

  “咱们都被留下来了!”青禾止住脚步,给她们说道。

  梅红和柳绿吓了一跳,一听她这话,默契的笑道:“这事我们早知道了。”

  “你们知道了?那你们知不知道,王妃说留下来的人太多,不需要这么多人看着府邸,要把一部分人给送出去。不过你们别担心,王妃也不会把我们送去给寻常人家,运气好,还能去别的王爷府中......”青禾对她们说道。

  梅红脸色大变,飞快的跑走了,大概是求救她姨母了,柳绿呆呆的站在原地,她在府中没有依靠,也不知道靠谁,想了想,她还是打扫起院子,是去是留,她都没办法改变,还是不要想了......

  -

  贤康王夫妻的离去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没过几天,这事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切归于平静。然而朝堂上,因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原本坚定不移的朝臣,私下里也有了站队的意思,逐渐形成了三派,永明王为首的,和武烈王为首的,还有看热闹的,整日你告我状,我告你状,搞的圣上头痛,喊了好几次太医。

  工部因为上次的事,不免受到牵连,好几个人被流放了,不像贤康王面上说的是去镇守,毕竟是自己儿子。李凌川早早的就被指摘了出去,倒是毫发无损,贤康王离开京城没几天,他的病也好了,重新恢复了上朝,当然,上朝之前,免不了先来一场廉颇请罪,说发生这件事,他也有错,圣上自是说和他无关云云......

  朝堂上的事情,董玉婷她们就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了,此时,她正和老太太、曾惠妍,谈论着一件儿女大事。李念瑶的婚事。老太太担心曾惠妍又闹出什么笑话来,把李博辉的婚事也揽了过来,但在他之前,还有姐姐李念瑶。序齿上李念瑶排在李博辉前头。

  “中书令家的嫡次子,和瑶姐儿年龄正配,我也见过他,是个模样清俊的,听说在念书,明年准备下场。可惜他们家的长子比瑶姐儿年龄大了些,要不然,瑶姐儿该配他们家长子的。”老太太慢悠悠的说道。

  曾惠妍眼睛亮起,“上次我和母亲去宝光寺,亲眼看见过的,人长得瘦高,看着也是个知礼的,我瞧着配瑶姐儿正合适。虽说是嫡次子,但也省了许多麻烦,不用管家,过去就是享福的。”

  董玉婷挑了挑眉,要真是享福那就好了,她就不必担忧了,可惜,京城太多世家,只是外面看着繁花似锦,内里却是水深火热,不得不擦亮眼睛去瞧,一个个打分,从古至今,嫁人不是说单方面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他家,对方的父母,亲戚都得考虑进去,要不然就是害了瑶姐儿。董玉婷甚至觉得,对方的性格长相人品,和对方的家庭环境一样重要,是对半的,哪一样不行,这人就不能嫁!

  所以董玉婷问道:“中书令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夫人怎么样?他有几个妾室,几个兄弟姐妹?他除了两个儿子,还有儿女吗?家里的人都是什么性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主母日常(作者:山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