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选 董玉婷倒是想把李念瑶多……
董玉婷倒是想把李念瑶多留在家里几年, 早成亲,早生孩子,终归不好, 但她这个想法才说了一半, 老太太和曾惠妍就用狐疑的眼光看着她,好似在说:瑶姐儿是不是你女儿。毕竟在这里,年龄也是一项重要指标,过了那个年龄, 择婿的标准就得放低。更重要的是, 李念瑶本人怕也是这么以为, 生长环境不同嘛。
董玉婷便只好又是问老太太, 又是派丘小石,从正面侧面, 自己、旁人反复再三的去打听对方的消息,从个人到家庭, 从品性到模样, 细致程度不亚于要写一部《中书令家史》,一但老太太和丘小石说的有出入的地方,都成为了对方不可靠的证据, 不然为什么说的不一样。
曾惠妍说她是给自己挑祖宗,董玉婷心想:要真是挑祖宗就好了,只要有钱有权就行,能借他的东风, 其余什么都不用,挑女婿就不一样了,这些都要放到后面,个人怎么样比较重要。
四处打听了个遍, 连薛伊都被叫出来问了几句,拜托她走一趟,毕竟名义上也是她侄子。薛伊知道了董玉婷有结亲的意思,欣喜万分,只觉得亲上加亲,董玉婷忙给她说:“你可要实话实说,咱们两个的关系,就算她俩不成,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友情的。”
薛伊听后郑重的点了点头,说回去看看,她原先是家里最小的庶女,后嫁了人,和家里也不怎么来往,但自从成礼部尚书夫人后,水涨船高似的,家里三天两头的邀她回去,也不拜托她什么,就是维持一下感情,就连外祖父那里,也背着她母亲给她送东西,今天送精美华贵的瓷器,明天送南边的丝织华衣,后天送西域奇珍异宝。
她母亲也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原先也憧憬着成为一家主母,谁成想外祖父为了瑞昌的生意畅通无阻,更加顺遂,走了关系,竟让母亲嫁给别人做妾,自那以后,母亲再不和家里来往。外祖家看到自己外孙女竟有如此好运,采取了迂回举措,先和她搞好关系。
薛伊外表柔柔弱弱,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外祖家送来什么好东西,她都收下,但邀她做宴,那就别想了。
现在她回娘家,都被奉为上宾,无人敢怠慢,薛伊年龄小,就比那嫡次子大几岁,但架不住不是一辈的,还要被喊姑姑。董玉婷和薛伊也算了解,让她替自己最后查探一番,董玉婷大概就能定下来了。
就这样顾前顾后的看了一个月,董玉婷决定再进一步,亲眼看看那小子,曾惠妍讽刺她:“再不看,人家就要跟别人结亲了。”
董玉婷笑眯眯的说:“那就再换一个,我们瑶姐儿值得更好的。”
借口是赏梅,地点定在对方府邸里,去的人除了何静琳,老太太,曾惠妍,外加几个小的,李博辉和李博翰,剩下的太小,就不带去了。面上功夫要做到位,不能让人瞧出来真正的目的,不然最后不成,又是尴尬。
董玉婷隆重打扮了一番,还去看了看李念瑶的打扮,去参加个宴会,倒像是让她参加选美比赛。也不是说打扮好供人挑选,而是通过打扮,来告诉对方,我们对这次的宴会很重视,不管成不成,态度都摆在这里了。
李念瑶随妹妹们和柳婉清过来,脸上的笑容含着抹羞涩,这些天在干什么,她不会不知道,但这个时代的习惯,刚提起有关婚事的半个字,她就羞红了脸,有时候李念瑶和妹妹们玩耍,还会被她们打趣。
董玉婷看女儿,哪里都满意,但是想到此行的目的,心里忍不住惆怅起来,再过几年,她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要嫁进别人府里,不能时刻相见,心底便不是滋味。
李念瑶不知道母亲在想什么,给长辈们行了礼,说道:“今早下了一场小雪,院子里的花上还有没化开的雪呢,走的时候,祖母记得穿厚实点,孙女记得,那件紫绡鹤氅祖母穿起来特别好看。”
老太太搂着孙女,笑呵呵的说:“贫嘴,我看啊,是你也想穿了不是?等会我让秋莲给你拿一件,那件杏黄的云罗氅给你,衬你的肤色。”
李念姿依偎在老太太另一边,嘟起嘴巴道:“祖母偏心,只给大姐姐,我们没有吗?”
老太太笑说:“都有都有,等回来,我就让绣房的人给你们做,一人一件,你们自己挑样子,如何?”
李念姿欢喜道:“谢谢祖母。”
其余人也连声道谢。
曾惠妍笑眯眯的看着李念瑶:“下雨的日子,正适合赏梅,母亲你说是不是。”
众人神色一动,看向李念瑶,她羞涩的低下头去,薄红的脸颊好似雪中的红梅。
正要出发的时候,李凌川进来了。因为等会赏梅后要留在那里用饭,她们出发的晚,李凌川上完早朝,她们还在家里。平常这个时候,他上完朝,就会待在工部衙署,今天居然回来了。
董玉婷望向李念瑶,难不成他也是担心自家女儿的婚事?
李念瑶依偎在老太太身边,见父亲进来,忙起身行礼,李凌川神色有些不自然,“母亲,我有话与你说。”
这是要让别人出去的意思了,李念瑶道:“祖母,我和弟弟妹妹在外面等你。”
说是外面,其实就是在明间,老太太嫌冷,屋里早早的就摆上了炭盆,平常谁来给她请安,都是在暖阁会面。
董玉婷和曾惠妍正要出去,被李凌川喊住了。他要说的事和曾惠妍无关,但她早晚也会知道的。这事,有关李念瑶的婚事。
“圣上在今天的早朝上说了,明年的春季,要进行一次大选,五品以上的士族嫡女都要参选,念瑶恰好符合规定。这次是给圣上几个还未娶妻的皇子选正妃,礼部的采选诏书等会儿便会送来。”
三人怔了片刻,曾惠妍欣喜到两根眉毛飞舞:“这是好事呀,以念瑶的天资,定能入宫当妃子。”若要中选,需得现在就进宫接受教导,宫廷礼仪比外面更繁琐,需要两年的时间来教习,宛如参加了一个王妃培训班,一直在宫里待到能成婚的年纪。
“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去?”董玉婷冷冷道,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不该这样说的,也是气急了,她几番打听周全,终于决定再进一步,谁知半路却出了这种事,不是惊喜,是惊吓,好像制定的习惯被人打乱一样,心里猫抓似的难受。
“我倒是想,可是不到那个年龄啊。”曾惠妍飞快的接嘴道。
老太太的目光转移到曾惠妍的身上,一股冷飕飕的凉气从她脚底爬上背脊,这说的叫什么话?曾惠妍也是口无遮拦惯了,就脱口而出,讪讪的低下头去。董玉婷失笑,和她计较什么,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瑶姐儿的婚事到底要怎么办。
“不然,在大选之前,就把瑶姐儿的婚事定下来,这样,圣上也没办法说什么了吧?”这个皇帝,一把年纪了,还有那么多儿子,真是给别人找麻烦。原本对瑶姐儿结亲还有几分犹豫,因为这一出,竟有些坚定了。她是喜欢按照计划做事情的,一但被扰乱,就会想方设法的给掰回来,仿佛这样,才是走回正道。
李凌川喉结上下攒动,正要开口,老太太蹙眉道:“不可,现在这种关头,万不能出差错,要是让圣上知道为了避开大选,而去定亲,皇上怎么想?一顶不敬圣上的帽子就扣下来了!”
董玉婷不服气道:“我们不说,圣上又怎么会知道?”
“你当这些天别人都是傻的吗?透过了多少人去打听,难不成她们猜不出来?况且如今朝堂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多少人盯着我们呢。我们自己人是不会说出去,可别人呢?你能保证她们不会说出去?”老太太放缓了语气,“玉婷,你不能害了瑶姐儿。”
又是这句话,董玉婷身体紧绷,她明明是为了女儿好,怎么在别人看来,都成了自己要去害她。
董玉婷默然的看着他们,扯起嘴角,挤出一个讽刺的弧度,“到底是害怕我害了瑶姐儿,还是害怕我害了他。”董玉婷转头看向沉默的李凌川,在她眼中,沉默就是答案,李凌川和老太太的想法是一样的。
她瞥见老太太的脸色倏地变了,嘴角的笑容越发讽刺,但随之而来的,从心底涌起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瞬间传遍全身,仿佛做了全身的按摩,又好像快要溢出来的水终于找到了出口。这些天她们逼着自己做决定,在背后一步步推着她走,让她心烦意乱,现在就好像是走错了路,她们又在自己身上拴上绳子,把她往回拉,不走,还要破口大骂。
“那你想怎么做?难道凌川出了事?瑶姐儿就好过了?”老太太冷笑。
一股无力感将董玉婷裹挟,她悲哀的发现,老太太这话还真是没一点毛病。
第83章 愿意 这事先没和小辈们说,决……
这事先没和小辈们说, 决定了以后,就乘马车去了对方府邸赏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意是没了, 倒真真正正的成了赏梅。
双方默契的没提这件事,说话相处也少了几分热情,只当普通客人对待。李念瑶心思敏锐,从她们的相处中察觉出了什么, 变得话比平时要少。董玉婷心里有气, 还没消, 懒得应付, 宴席上只有曾惠妍插科打诨,董玉婷冷眼瞧着, 她十句话里有八句夸梁老太太的嫡孙女,还让李博辉过来给他们作诗一首。
这边的“意”没了, 她的“意”倒是起了。
梁老太太看着比老太太还老, 坐在圆椅上,身上穿的厚厚实实,灰棕色的锦裘堆在她身上, 令她看起来像山林里一个鼓起来的土包,眼睛半眯着,从她们进来开始,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褶子一层一层,看着怪吓人的。
不知道她是真糊涂,还是没听出来,又或是听出来曾惠妍的意思在装糊涂, 笑呵呵的说:“都是读书人,让他们都作一首诗吧,小姑娘们也来吧。”
作诗赏梅本来就是风雅之事,所以也算顺理成章。写好的诗拿给长辈们看,让她们来挑觉得写的最好的,梁老太太半眯着眼睛,细看了好一阵,久到让别人以为她快要睡着了,才慢悠悠的捻起一张,旁边的丫鬟凑上前看去,脆生生的说:“是李二公子的诗。”
“这诗写的好,冷香疏影,暗香浮动,好似那梅花就在跟前。”梁老太太自顾自的说,没理会曾惠妍阴沉下去的脸色,怕是在她眼里,梁老太太是故意这么选的。
老太太缓和道:“我倒是喜欢辉哥儿和薛二公子的诗,小姑娘们写的也不错,看来这在场的,各个都是才子才女,我们是不如了。”
梁老太太没这个意思,曾惠妍也不能逼她,要说的是李博睿,恐怕还有几分可能,但李博辉,则就差了点那个意思。长房和二房,毕竟不同,将来等老太太走了,家还是要分的,二房能沾光的地方就少了。
宴席结束,明年大选的诏书送进了府里,几个孩子也都知道了宴席上长辈们异样的原因。
李念羽恭喜,李念姿神色不自然,李念薇吃惊,柳婉清则握住了李念瑶的手。
李念瑶也是一怔,不曾想弯弯绕绕,竟是走到了这条路上。好在这里谈婚论嫁都由父母做主,没什么感情基础,李念瑶惊讶过后就冷静下来,笑着对李念羽说:“四妹恭喜我做什么,还不知道能不能中选呢?”
李念羽笑道:“大姐姐一定能中选。”
李念姿眉眼弯弯,“就是,大姐姐走到哪儿都是被人夸的,谁见了不喜欢,说不准圣上一见到大姐姐,就要指给哪位皇子了,几年之后,我们姐妹见到大姐姐,都要规规矩矩的行礼了呢。”
几个人从兰竹院出来,沿着抄手游廊慢慢走着,从上到下全副武装,身上裹着大氅,手上拿着手笼,一点都不觉得冷。
先是到清风院,李念姿和李念羽微微屈膝,李念羽兴奋道:“大姐姐,我们先回去了。”
姐妹俩走到半路,李念姿道:“你这么高兴做什么?又不是你进宫?”
声音像今天的风一样冷,李念羽抬头看着屋檐上薄薄的一层积雪,没察觉出姐姐的不高兴,“咱们府要出一个皇妃了,这不值得高兴吗?”
“别高兴的太早,还不知道要指给哪位皇子呢?据我所知,这里面只有十五皇子的生母比较受宠。”
李念羽“啊”了一声,迟疑道:“那这么说,还是别中选比较好?”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是皇子。”
李念羽一头雾水,郁闷道:“二姐,你说话怎么绕来绕去的,你知道的,我听不懂这些。”
李念姿想给她再解释,又看了看李念羽有些纯真的面孔,顿了顿,说道:“算了,跟你说不明白。”
绕来绕去,其实就是她的心思,一面觉得李念瑶走运,竟要成为皇妃,将来皇子长大,封个王也要出宫,一面又觉得嫁给剩下那几个皇子中的一个也没什么用。
李念瑶把李念薇送回去,便只剩下她和柳婉清,“陪我走走吧。”李念瑶说,声音轻的像张口冒出的白气,转瞬即逝。
柳婉清微笑着点头。
面上看着稳重,但其实心里还是有些迷茫。先前得知在给自己议亲,李念瑶就按那方面去设想,以她的身份,将来嫁人便也要像母亲一样,当一府主母,管着府邸上上下下的事,再不济,也是嫁个嫡次子,那样最好,就更悠闲,不必像母亲一样繁忙,她也不会像叔母那样去插手中馈。谁知突然拐了个弯,先前设想的通通不会发生。进宫,多么陌生的一词,从来不在她的设想中。
可惜还没走一会儿,董玉婷就从兰竹院回来了,也不知道说了什么,面上的表情十分严肃。
“清姐儿,我和瑶姐儿说会儿话,你去暖阁坐一会儿,吃点糕点。”董玉婷笑了笑。
柳婉清猜她要说大选的事,懂事的点头,进了正屋就停了下来,看着李念瑶和她母亲进入东梢间。
“母亲,进了宫也没有什么不好,说不定我还真能当皇妃呢。”
董玉婷怔住,她正不知道如何开口,瑶姐儿倒先安慰起她来了,她这样处事周全的性子,却更令董玉婷心疼。
“你想清楚了?你要是不愿意,咱们就想别的办法,你父亲跟着永明王做牛做马这么多年,总不会这事也做不到吧?”董玉婷道。
李念瑶轻笑:“母亲生父亲的气了。”笃定的语气,还是那么敏锐,心底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触动,不知不觉,眼前的景象就模糊了,她一直以为,母亲不在乎自己。
“哼,不该生他的气吗?他要是没这个想法,就该给你挡下来,直接找永明王解决了这件事,也不必我们终于决定相看的时候,冒出这件事来,打乱了我们所有的计划。”董玉婷忿忿道,其实话有些没道理的,但说出口,就像山上的水一样,顺势就流下来了。
看到李念瑶眼角晶莹的泪珠,董玉婷话堵在了喉咙,埋怨的话没再说出口,安慰的话一时间也组织不起来。
“父亲又不知道圣上的想法。”李念瑶泪中带笑,又说,“我不想让你们为我吵架。”
她这样,董玉婷倒不好发火了,嘟哝了一句:“说不定就是他们把圣上逼的太紧了,圣上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说完,和李念瑶笑了起来,话里也有些道理。圣上年长了,却又像抓住猎物的鹰,不愿放开手中的权利,和朝臣对着干似的,硬是不立下太子,让朝臣们安心。自贤康王去往芜州,朝堂之上就逼迫他更紧了,连几个老臣,都话里话外让圣上赶紧立下太子,大概是早些年的操劳,老了以后,身体的病症春笋似的一个个冒了出来,老臣们也担心圣上哪一天出事,还是赶紧立下太子要紧。
人老了,就不服输,越是这样,圣上越是要对着干。这不,就给他们找事来做了。
这些朝臣,哪一个没有女儿孙女,没有女儿孙女,亲戚家里头有没有?虽然不是进圣上的宫里,但成为皇子妃,还是免不了要牵扯各处势力,打点是少不了的,早早的安排为妙。圣上这一招,这立太子一事又要先往后推了。
秋荷给柳婉清端来热茶糕点,“小姐吃点吧。”
炭盆放在地上,顶上有带孔的笼子盖着,柳婉清瞥了一眼,里面放着一块瑞炭。用炭末加上油脂香料做成的瑞炭,烧起来无烟,还带着股香味。
秋荷还要给她倒茶,雀儿赶忙道:“秋荷姐姐,我来吧。”来了李府这么久,察言观色的本事越发厉害了。
董玉婷拉着李念瑶进西梢间的背影又在脑海中浮现,柳婉清觉得心里闷闷的,扬起一张笑脸,“我想去外面走走。”
秋荷自是不会阻拦,去取她的大氅为柳婉清披上,一旁的雀儿看着,竟是插不进来手,便索性都交给秋荷去干了,看着她将大氅披在柳婉清肩上,再转到前面,把绳子系上,细心的问上一句:“不紧吧?”又从桌上拿起手笼,交给了柳婉清。
“刚才一直放在手炉边,摸着暖暖和和的。外面的毛我让冬枝拿小梳子梳了梳。”秋荷道。
手笼是她从家里带过来的,都是用的普通毛皮,暖和还是暖和,精细程度就赶不上了,要是打湿了外面的毛,一干了,外面的毛就硬的跟针一样,得再用油脂涂抹后阴干才能变软,但变得和以前一样是不可能了,反反复复下来,毛就又卷又乱,被冬枝梳过后,手笼外面的毛才没那么杂乱,被秋荷说了出来,柳婉清觉得身上烧起来了,脸色滚烫的像摆在地上的炭盆,道了声“多谢”,就出了屋子。
第84章 元日 柳婉清逃也似的出了屋子……
柳婉清逃也似的出了屋子, 站定在屋檐下,身上的温度迅速的降了下去,身上有衣服包裹, 再冷也不会冷到哪里去, 脸上却没挡的东西,冷风像刀子一样刮在她的脸上,她拿手背碰了碰脸,手背比脸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