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谢欣怡随口而出的“手榴弹”,价格比七个小矮人低一些,争取用性价比挽回些市场占有率。
手榴弹正式上市这天,谢欣怡和刘老一起专门去了趟副食品商店。
这里是他们厂铺货最多的地方,因为买菜的人多,比百货大楼更有市场,俩人从早上一直待到晚上,结果数据没统计出来,却等来了着急忙慌的崔军。
“欣怡,快,快去医院,你妈,你妈她……”
“她醒了!”
第86章 新家
她妈醒了!?
谢欣怡手中笔顿住, 像是不相信般,她瞪大双眼看向气喘吁吁的崔军,“我妈她, 醒了?”
自言自语重复了遍, 她才从恍神中回过神来。
“我妈她醒了?”
又重复了遍, 崔军连忙点头, “醒了, 来报信的那人就是这样说的。”
然后他又把来报信的人长什么样,叫什么名,说了什么话都一字不差说了下。
“……那人直接找的王大爷, 王大爷又带着她进的车间,进来就说找你, 我说你不在,她就让我来通知你, 她要马上赶回医院去守着。”
谢欣怡听出来了, 来厂里找她的是田姐。
当初为了以防医院那边临时有事找她, 谢欣怡便把自己工作的地方告诉了田姐。
担心医院会有事找她, 却没想到会得到这个好消息。
谢欣怡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的好, 像别人说的, 幸福来的太突然,人往往会反应不过来。
要不是刘老提醒她赶紧去医院,谢欣怡都还愣在原地。
“那……可是, 这里还没……”
“这你就别管了。”刘老从她手里拿过笔记本,“先去医院重要。”
崔军也催她, “骑我车去,这样快一点。”
他把自己骑来的自行车往谢欣怡怀里一塞,谢欣怡谢过后就赶紧去了医院。
傍晚的风轻柔吹在她脸上, 从前距离很远的地方今天仿佛突然变的不再遥远。
此刻,谢欣怡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她平静停好自行车,平静给小妹去了电话,平静上楼,平静推开房门……
“妈。”
看着床上睁开双眼看着她的谢母,她平静叫出了那句每天在心里呼唤无数遍的名字。
“欣,欣怡。”
看到她,谢母挣扎着要起来,被一旁的田姐出声制止了,“姨,医生刚说了,您暂时还不能起来。”
谢母动作顿了下,侧头看了看田姐,又回头看了看谢欣怡,满脸委屈。
昏迷了这么久,睁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女儿,而是个陌生人。
谢欣怡理解母亲心情,连忙上前握住了她不安的手。
“妈,这是我和小妹请来照顾您的田姐,您昏迷的这段时间都是她照顾的您。”
她柔声解释,把田姐从头到脚夸了个遍,但田姐照顾她的细节,比如帮谢母擦拭身子那些谢欣怡一句没提。
清楚谢母知道后会不自在,她连田姐帮她翻身都没说。
听完她说的话,谢母没刚那样排斥田姐了,谢欣怡又同谢母说了些她昏迷后的事,不过都是挑高兴的事说,对谢老二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他们又是怎么辗转来的市医院,谢母没问,也没说。
“欣欢呢?”
听完谢欣怡的报喜不报忧,谢母问起了考上B大的小女儿。
“小妹今天有晚自习,我刚给她打电话了,应该一会儿就到。”
“哦,那就好。”
她受伤的时候小女儿刚到B大报道,她醒来后就一直担心自己的事会影响到两个孩子,眼下听谢欣怡介绍了俩姐妹这段时间的近况,见他们过的都好,她这才放心。
两个女儿专门请了个人来照顾她,没有耽误二女儿工作,也没耽误小女儿学业,谢母一改愁容,露出一丝舒心的笑。
“小月儿呢,你每天都在这里陪着我,小月儿她……”
两个女儿没有受她影响,谢母又想到了刚出生没多久的外孙女。
也不知她昏迷这段时间,谢欣怡不在,小团子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想不想谢欣怡。
谢欣怡就知道谢母一定会这么问,所以把小月儿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全都说了下。
“……顾屿他爸这段时间休假,和妈一起在家照顾,小月儿很乖,她爸还带她来医院看过您呢?”
“孩子还那么小,带她来医院做什么?”
谢母皱眉头轻斥,谢欣怡知道她这是担心孩子太小,医院又是个不吉利的地方,怕对孩子有影响。
她并没反驳,只点头笑着承诺以后不会了。
“等您好了,我就把小月儿给您送家里来。”
“送家里?”谢母疑惑,“果子巷那么远……”
“谁说送果子巷了?”
谢母话没说完,门外就传来了小妹激动的声音。
“妈,您终于醒了!”
跟谢欣怡的平静不同,小妹从医院走廊就开始助跑,来到病房前更是迫不及待地推开房门,然后兴奋接过谢母的话,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又来到床前给了谢母一个大大的拥抱。
拥抱完,小妹眼含泪花,握着谢母的手边哭的稀里哗啦边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心理经历说了下,说完又扑在谢母怀里哭了起来。
情绪太过激动,在场的人都没有打断她,就这样静静地等她发泄,谢母听的心疼,一直轻拍着她的背安慰。
“好了,好了,妈没事儿,妈这不是好了吗?”
“走,走的时候,我明明跟您说好了,别,别理谢老二一家,您说,如果您这次有什么三长两短,您让我们姐妹怎么活。”
谢欣欢顶着一张哭花的脸,哭诉完又埋怨起谢母不听她的话。
“您都不知道,我听到二姐给我说你受伤时,整个人都软了,还有二姐他们两口子,接到通知就连夜赶了回去,二姐更是连着好几天都没睡觉。”
女孩毕竟才十七八岁,还不是会隐藏情绪的年纪,而且看她样子,也并不想隐藏。
她了解谢母性格,如果你正儿八经跟她说什么,她可能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严重,但若是你哭哭啼啼跟她诉苦,边跟她埋怨边把事情严重性跟她说出来,特别是为了这件事,几个女儿都受了什么苦,谢母肯定听的真真的,还记得牢牢的。
这不,听小妹说谢欣怡为了她几晚都没闭眼,谢母转头朝她看来,红着眼拉过她的手自责道:“都怪妈不好,是妈没听你们的话,让你们跟着担心了。”
谢母性子软又老实,在她的意识里就不会跟人斡旋,而且好多事她一根筋,根本转不过弯。
这次一开始谢老太去地窖拿那些东西其实谢母并不觉得有什么,结果谢老二媳妇说要去抢烈士证。
小女儿走的时候说过要把烈士证保护好,谢母当时就只想着要拦住那些人,也没说打个转,随便找个借口,比如烈士证被女儿带走了不在什么的。
就一根筋地跟对方硬碰硬,烈士证在家,她就怕人家真找出来,上去跟人拉扯,明显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才会在拉扯中被人推倒在地。
谢欣怡两姐妹猜测事情是因为谢老二一家而起,但具体原因她们却不清楚。
眼下听谢母自责说出自己太急切上了谢老二一家的当,小妹擦干眼泪回过头跟谢欣怡说道:“我就说给他们的教训少了吧。”
谢母这样全是谢老二一家造成的,结果这家人不仅不及时送谢母去医院,还推迟几天才告诉谢欣怡他们俩姐妹。
罪魁祸首耽误了谢母的最佳治疗期,小妹当然觉得给他们的教训少了。
“就应该把谢建军的工作单位也一并给刘家。”
让他们狗咬狗,最好再把谢建军好不容易找来的工作弄没了才好。
小妹气愤冷哼,听的谢母有些害怕,“算,算了,我现在都醒了。”
谢欣怡也难得跟谢母站在统一战线,“教训给过就行了,若一直抓着不放把谢建军也拖下水,届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我们日后也不会有清闲日子过。”
眼下谢母已经脱离危险,她们还在京市买了房,日后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别提有多幸福。
幸福者退让原则。
她们现在这么幸福,根本没必要将谢老二一家逼到穷途。
孩子被带走,儿子再次入狱,老太太还瘫了。
这三点就足够谢老二家两口子喝一壶的了,若再把他两的心肝拖下水,谢老二一家不跟你拼命才怪。
谢欣怡给小妹解释当初自己为什么没这样做的原因,说现在谢母醒过来就是万幸。
至于其他,“恶人自有恶人磨,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对,我们过我们的。”
谢母抬手替小妹拭去脸上的泪痕,谢欣怡让母女俩先待着,她去找医生问了下谢母情况。
“最新结果显示血块已经完全没有了,今晚观察一晚,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昏迷几个月醒来后还能如此清醒,医生替谢欣怡感到高兴,同病房的人也纷纷前来看望慰问。
“我妈能这样,其实多亏了田姐。”
谢欣怡趁着机会大方向众人推销起了田姐。
她母亲明天就要出院,田姐没了她家这份收入,回去后又要过从前那种被人瞧不起的日子。
田姐帮了她这么多,虽说她给了钱,但田姐在谢母身上付出的心血不是拿钱就能抹杀的。
她想要还田姐这份情,于是便想着趁此机会把田姐介绍出去。
医院像谢母这种情况的患者还有很多,只要谢欣怡这个幸运儿稍稍在这些人面前替田姐说上几句,说田姐有多细心,有多负责,还有照顾过谢母后经验更加丰富,自然会有需要的人找田姐。
帮忙照顾病人,钱是给的人辛苦费,就算有人查,也不会往投机倒把上去扯。
谢欣怡把后路给田姐想好了,田姐也再三对她表示了感谢。
跟她们相处了几个月,田姐跟她们也早已相处出了感情。
第二天一早她帮着谢母收拾了东西,还把她们送到了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