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头微皱,谢欣怡看了白了顾屿一眼后连忙解释,“我们去的地方离京市不远,我是厂里要建新厂,让我过去先把研发部成立起来。”
至于顾屿。
她看了身旁男人一眼。
上次她回来跟顾屿说厂里要派她去新厂的事,男人当时没说什么,后来过了几天,全家就知道了他从部队出来的事。
顾老太因为顾屿之前就问过她意见,对男人弃军从商的事,老太太没说什么,文淑华却气的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好不容易进去的,现在说出来就出来,你是跟你爸怄气还是想气死我?”
文淑华丢下这句话后把小月儿塞到自家儿子怀里就“离家出走”了(实际去的隔壁罗姨家)。
她不看好顾屿要自己出去闯闯的事,觉得男人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冒那些个险。
她想不通,以为顾屿是跟他爸怄气,就因为顾爸一直拿顾屿和他大哥比,所以顾屿必须要做出点成绩来给他爸看。
文淑华在罗金霞那边骂顾屿脑袋有问题,罗金霞刚经历了张新那事儿想的开,就劝,“孩子大了,让他自己决定自己人生也不是坏事。”
好家伙,这一劝是好心,结果文淑华觉得自家好姐妹没站她这边,直接去都不再去罗姨家,回来把自己关房里,开始闹绝食。
从前特冷静前卫的一个人,突然变的不讲理起来,顾屿拿自家妈没办法,只能去求助顾老太。
顾老太就问了顾屿三个问题。
“想好了吗?”
“是你喜欢的吗?”
“能坚持下来吗?”
顾屿如实回答,“想好了,我喜欢,能坚持。”
然后顾老太二话不说,直接去了文淑华房里。
俩婆媳躲在房里叽叽咕咕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两个小时后,文淑华就红着眼把一个盒子交到了顾屿手里。
盒子里装着金镯子和玉佩,听顾老太说这是文淑华她妈妈在结婚的时候给她的,家里代代相传至今。
文淑华让顾屿好好保管,虽没直接说出同意的话,但谢欣怡知道,文淑华能把这东西给顾屿,想来也是支持顾屿出去闯一闯。
至于谢欣怡被厂里指派去新厂的事,顾家人对她的态度跟对顾屿完全相反。
知道她对京市以外的地方过敏,王妈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她喜欢吃的东西,什么酸豆角,果干片,全都分装好装进行李袋。
文淑华连跑三次百货大楼给她买了她习惯用的必需品,然后套装衣服,贴身衣物全都给她准备的妥妥当当。
顾老太知道她要去新厂,没买东西,只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红包,一来寓意好,二来想着谢欣怡过去后如果有什么想买的,就能直接花红包里的钱。
顾家人为谢欣怡的这次远行做足了准备,跟顾屿曲折的出行路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
“那能一样吗,欣怡这是去建功立业,至于顾屿,他只要别给欣怡添麻烦就行。”
临出门的那天,全家人都来送她和顾屿。
文淑华和谢母拉着谢欣怡好一阵嘱咐;小妹哭的像个泪人;大姐躲在大姐夫背后偷偷抹眼泪;只有张新和顾颖两个出去过的人很是羡慕他们。
“嫂子,听说那边早点很好吃,你学会了记得回来教我。”
“嗯,一定。”
谢欣怡上前抱了抱小月儿。
三岁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离别,小月儿头歪在谢欣怡肩头撒了撒娇,用甜甜的声音哄着她,“妈妈早点回来,小月儿会很想你的。”
谢欣怡忍着泪意在小团子脸上亲了又亲,顾屿也放下手中行李过来和孩子亲近了下。
没办法,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列车员的催促声从广播传来,谢欣怡收拾起情绪告别家人,和顾屿一起登上了去往远方的列车。
第107章 正文完
谢欣怡去新厂打头炮的消息第二天传遍了国辉食品厂。
大伙已经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一鸣惊人了。
之前去交流会, 去外省学习,还有专门给她开了个研发部,大伙想着厂里是看在刘老的面子上才给了她这么多机会, 可这次呢?
刘老今年做完冰棍班的新品后就正式开启了退休生活。
刘老不再来食品厂, 厂里这次却还是派了谢欣怡去新厂。
有人眼红, 免不了会在崔妈妈他们面前说些酸话, 说什么枪打出头鸟, 风头出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的话。
“那有什么办法,谁叫人能干,而且就算枪打了她这个出头鸟, 回去后人家还有老公给兜底,根本不在怕的。”
崔妈妈这话出来, 大家伙一想也是,人小谢老公, 部队大院子弟, 吃公家饭, 拿公家钱, 工作稳妥, 家里条件也好。
不得不说, 人比人真的是要气死人。
谢欣怡自己能干,找的老公也能干,夫妻俩一个比一个上进, 日子过的是甜甜蜜蜜,红红火火的。
说酸话的人撇撇嘴不再说话, 小蒋打电话跟远在新厂的谢欣怡嘀咕这事儿的时候,还没好气地白了一眼。
“你都不知道,他们那些人巴不得你在新厂那边干不好, 还说你要是干不好,刚好可以回家带孩子,靠男人养活。”
小蒋是女权主义,她觉得女人不应该被困在家里,每次厂里高呼“妇女可以顶半边天”时就她吼的最大声。
尽管她每月工资不多,但能靠自己努力赚钱,她很有成就感,所以当那些说酸话的人希望谢欣怡干不好愿她回去洗衣带娃做饭的时候,她也第一个站出来维护。
小蒋气愤,谢欣怡只笑,“没事儿,让她们说,若我真干不好,回来让顾屿养着也挺好。”
反正顾屿现在生意做的不错,来沿海这边两个月不到就被他嗅到了商机,前段时间回京市转了转,又去沪市研究了一下市场,确定市场需求后,就回来考察起了粮油厂。
之前买进卖进,虽赚的多,可不稳妥。
毕竟有买才有卖,而且受市场和政策影响,变化特别大。
顾屿觉得这么干下去不是事儿,于是考察了几个大城市和粮油厂后就决定改行,打算窝在这边粮油厂学习好后就回京市自己干。
粮油厂,主要加工生产食用油和大米等,谢欣怡记得小时候他们市有一个很大的粮油厂,生产的菜籽油又香又浓,不仅垄断了整个粮油市场,还出口到了国外。
民以食为天,粮油行业经久不衰,现在起家正是大好时候。
大佬商业头脑敏感,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实现他的万元户梦想。
谢欣怡相信男人,对厂里人说的当家庭主妇并不是很排斥。
设想一下,有个人每天在外累死累活的挣钱,然后赚的钱都交到你手里,你像个收租婆,每月固定收男人赚的钱,收用男人赚钱买的房子的租金,想干嘛就干嘛,想不上班就不上班,这日子可不是一般人想的来的,可她谢欣怡就敢想。
不仅敢想,还特支持打算回京市开厂的顾屿。
“这是我给你存的钱,你加油努力,争取让我早日当上万元户夫人。”
挂了电话,谢欣怡跟刚回家的顾屿说起这事儿。
顾屿最近在粮油厂打听到了生产线的来处,回来问起谢欣怡家里还有多少钱,听到这话头也没抬,“那肯定的。”
他数了数谢欣怡递过来的钱,“万元户夫人必须是你,也绝对是你。”
突如其来的情话说的谢欣怡有些不好意思,偏男人还不觉得羞。
“以后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然后……”
他把钱揣进口袋,然后一步跨到谢欣怡身边,“我们夜夜笙歌。”
夜夜笙歌?!
话说的露骨,还是那种只有她能听到的低泡音,谢欣怡感觉自己被男人调戏了,但她找不到证据。
害怕再说下去今晚自己又别想睡觉了,谢欣怡收了话题,问起顾屿打算。
“等技术学的差不多了,回去找个场地先把厂搞起来,生产线我问了之前朋友,最近可能要过去一趟。”
“行,反正我这边也差不多完了。”
来新厂半年,谢欣怡的研发部发展的不仅迅速还成就多多。
最近一次的新品冰淇淋研发,谢欣怡试着当了次甩手掌柜,原以为研发部的组员们会扣头扣脑,结果大伙齐心协力,一口气研发了四个具有特色的新品雪糕不说,新品上市后的反应还不错。
这可把谢欣怡给高兴坏了。
研发部在她的带领下渐渐走上正轨,而且新厂这边有袁副厂长在这边守着,她这个大功臣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谢欣怡打算忙完这季中秋就回京市,至于顾屿,她没管太多。
“家里钱都在这儿了,如果不够,我回去再给你兑。”
她不知道顾屿具体要多少钱,打算回去后把这段时间收的房租给男人兑过来,结果被顾屿给拒绝了。
“钱你就别操心了,实在不够,我有办法。”
他没跟谢欣怡说自己具体有什么办法,然后过几天就收拾好行李去外地看生产线去了。
中秋在即,谢欣怡和袁康着手开始了他们新厂第一季度的月饼研发。
因为之前去沪市学习过,再加上有些后世记忆,这次新厂的月饼研发过程非常顺利。
上市三天后,袁康拿着会计刚统计出来的数据给谢欣怡看了下。
嚯,好家伙,三天时间,卖了一万多封月饼。
袁康超满意,对着谢欣怡和她研发部的组员好一阵夸后,赶紧拿着数据去给方明安汇报去了。
新厂一炮而红,算是在新的地方立住了脚。
谢欣怡把手里工作跟组员交接了下,赶在元旦前回了京市。
出去晃了一圈,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去幼儿园接了女儿。
小团子上了快一年幼儿园,不仅模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说话也跟小大人似的。
第一眼看到站在门口的谢欣怡时,小月儿没反应过来。
谢欣怡和文淑华提前商量好了要逗逗孩子,她当不知道谢欣怡回来,接到孩子头也没回的往前走,留下不是很确定的小团子一步三回头地看了谢欣怡好几眼。
“奶奶,我感觉我眼睛出了问题。”
“眼睛出了问题??!”文淑华继续逗孩子,“什么问题?”
小月儿又回头看了眼站在校门口,跟自己同用一张脸的谢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