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太看着一脸满意的夫妻俩,只叹气闭眼,不置一词。
和文淑华相处了几十年,顾老太比谁都清楚她的性子,打第一面见到这孩子,顾老太就知道她是个善良又单纯的人,不像顾凯他妈,满心满眼全是算计。
文淑华不爱算计,嫁给顾豪毅后更是把顾家看的比她自己还重要,年轻时是顾团长背后强有力的支柱,有了儿子后又是一双儿女的依靠。
孩子小的时候担心他们安全,长大了又操心他们学业,等成年后,又担心他们婚嫁,一辈子不是围着丈夫转,就是围着孩子转的,哪还有心思想别的事。
自家傻儿子看不到文淑华付出,但顾老太却是把文淑华的辛苦看在眼里。
知道她问这话是起了要撮合顾颖和高团长的意思,她虽不帮忙,却也没开口制止。
婚姻这事儿历来讲究个缘分,顾老太清楚这点,可也希望文淑华去折腾。
毕竟一个得不到丈夫爱护的女人,若再不给她找点精神支柱的话,那她就会跟散架的提线木偶般,再也没了活下去的意义。
顾老太清楚这一点,所以就闭眼装瞎。
长辈不说话,谢欣怡这个做晚辈的自然也分得清形势,知道什么时候该刚什么时候该弱。
所有当顾屿第二次不耐地想要打断顾凯的话时,她轻轻扯住了男人衣袖。
顾屿歇了话,顾老太和谢欣怡装聋作哑,一时间整个客厅就顾凯一人在那儿夸夸其谈,直到谢欣怡打第二十二个哈欠时,对方才终于说了告辞的话。
顾豪毅亲自把大儿子送到门外,俩人站在门口依依不舍了半天,谢欣怡和顾屿一齐扶顾老太去休息,出来后文淑华又拉着他俩问了高团长这人如何,最后等俩人收拾好躺在床上时,月亮都爬上枝头了。
谢欣怡又打了个哈欠,刚躺下,屋外又响起一阵敲门声。
“欣怡,你后天若没事儿的话陪我去趟百货大楼。”门外传来文淑华询问的声音,她正要起身去开门,又听文淑华道:“你不用起来,我就跟你说一声,等到时候我再提醒你。”
话毕,脚步声也渐行渐远,谢欣怡和顾屿对视一眼,然后有些好笑地问,“你妈之前也是这么关心你婚事的?”
顾屿没说话,但从男人脸上一瞬而逝的尴尬不难看出,之前文淑华催他催的也挺紧。
想到男人睡到半夜突然被自己妈叫醒,然后递给他一大摞相亲对象资料,最后还逼着他一个一个去见面的场景,谢欣怡突然就理解了男人之前为什么会说出非天仙不娶那句话。
相亲对象好找,而天仙不好找。
顾屿以为给他妈出了个难题,却不想姜还是老的辣,身经百战的男人竟被自己最爱的爷爷给背刺,平白无故多出了个天仙娃娃亲,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了婚。
不婚主义人心里肯定不好受,偏谢欣怡还要揭人伤疤,顾屿能放过她才怪。
“我妈要是不关心我婚事,你能找到比我厉害的人?”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谢欣怡:“......”
这事儿过不去了是吧,未来大佬这么小心眼的吗?
谢欣怡懒得理会,背对着男人睡了过去,等第二天出门时,都没等男人一起就自顾骑着车上班去了。
“欣怡这是这么了?”
王妈最先看出端倪,疑惑看了眼坐在位置上雷打不动吃饭的顾屿,文淑华反应过来后也瞪着自己儿子问是不是做什么惹谢欣怡不高兴了。
顾屿不辩解,只道自己什么都没做。
什么都没做,谢欣怡能气成这样,平时俩人都是一起来一起去的,今天都不等顾屿一起。
文淑华狐疑看了自家儿子一眼,顾老太更是忍不住叮嘱孙子要对谢欣怡好点。
“人比你小,身子又不好,你要是真把人气出个好歹,后悔都来不及。”
顾老太苦口婆心一顿劝,王妈也拿自己做示范说了男人对女人不好的下场,文淑华更是在一旁帮腔,说什么别学他爸之类的话。
三人你一句我一言,说的顾屿匆匆吃了两口饭后就借口去了部队,留下三个女人在家里空担心。
其实今天谢欣怡不是故意不等顾屿,实在是昨晚睡的太晚,早上起的迟了,差点没赶上研发组第一天的集合点名。
她一路飞驰来到冻品车间时,陈大已经打开冷却机预冷了。
研发组这次主要任务是造出能和沪市三明治相媲美的冰淇淋,所以这次他们的工作地点便安排在了冰棍班。
为了避嫌,小蒋和刘大姐他们最近会去元宵班帮忙,所有从今天开始冰棍班就成了他们研发组的秘密基地,在产品发布前任何人都不得踏入半步。
之前小蒋还预测整个冻品车间都会被征用,但新年将至,厂里领导还是觉得不要耽误厂里效益的好。
哪怕元宵班的产出在厂里排不上名,可苍蝇也是肉,特别是最近社会风向有了明显变化,袁副厂长总觉得天要变了。
袁康是厂里的风向标,此人看着没什么本事,但洞悉事态的能力却是超乎常人的准,不然也不会在最敏感的时候成功避过,独善其身了这么些年。
正厂长走了一批又一批,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就袁康稳坐他的副厂长,一干就是十几年,以至于到现在国辉食品厂都还流行着‘流水的厂长,铁打的袁副厂长’这句话。
动荡年代,无过便是功,袁康能稳坐副厂长之位,肯定有过人之处,只是大伙看不到而已。
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因为袁副厂长看的穿,所以一般他做的决策厂里人都很信服,包括现任厂长。
甚至人们常说现任厂长之所以还是现任厂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能听话,能听袁副厂长的话。
若他不听袁副厂长的话,肯定跟前几任厂长一样,一样是流水的命。
大伙相信袁康,自然对他说的话从不怀疑。
他既然让刘师傅成立研发组,还让元宵班照常生产,那大伙就按他说的来。
至于啥风向,啥变天的,大家伙不懂,也懒得去琢磨,上面安排他们做什么,他们照做就是,反正跟着袁副厂长这个风向标走准没错。
人们想的简单,可知晓历史的谢欣怡却明白,袁副厂长绝对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
别看这人整日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其实该有的细节人一样不少,就好比给他们研发组定下的十项规定,细究之下就能看出袁康这人心思之缜密。
新品发布前,无关人等禁止进入冰棍班。
组员进组前,必须签订保密条款。
...........
不仅考虑到了所有细节,还提前规避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若不是刘大姐说袁副厂长十几年来都是如此,谢欣怡都差点认为他也是后世穿越来的了。
年底风向的细微变化被袁康抓住,一边积极组织研发工作,一边稳抓稳打继续生产传统元宵。
把研发组场地定在暂无用处的冰棍班,然后再把冰棍班剩下的小蒋和刘大姐他们分到马上要加大生产的元宵组,双管齐下,既不影响冰棍班进步,也不耽误元宵班进度。
要不大伙都信服袁康,这么会安排的人,单拎出来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管理者。
而且凭他的全局观和眼界观,无论这人身处什么时代,都是佼佼者般的存在,又怎么可能被时代吞没。
谢欣怡由衷佩服,从袁康手里接过研发用的原材料时,也忍不住多看了眼前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几眼。
其貌不扬,气质非凡,像有本事的人,为人处世更是面面俱到,见研发组成员都到齐了,他还带头开了个动员会。
“....勇破难关,再创辉煌。”
简短几句话,涵盖无限憧憬,谢欣怡突然觉得这样的人在后世说不定在洗脑方面会大有所为。
她这样想,刘师傅也表示认同,耐心等他说完动员的话,还问了句有没有其他要交待的话。
“没了,刘师傅,您看您这边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俩人相互交流了下意见,待全部总和完,袁副厂长便离开冰棍班去元宵班下达任务去了。
“来吧,我们也动起来。”
刘银生系上围裙,说完一一拿出原材料摆在操作台上,“这是我能想到的,你们看看还差些什么?”
废话没有,上来就直接切入主题,谢欣怡做好还要铺垫一下的准备,一时没反应过来,站在她身边的大姐就接过刘师傅的话直接问道:“您想做什么?”
反应迅速,一看就不是拖拉的人,而且开口就问到点子上,平日里肯定没少干实事。
谢欣怡没想到重活一世,福没享多少,就又被带回到了后世的卷王时代,两眼一黑,心想要是当初不出风头就好了。
她暗自后悔,可刘银生似乎并不想给她反悔的机会,他把自己要做什么冰淇淋的想法一说,下一秒就看向了正埋头后悔的谢欣怡。
“那个...嗯,谢欣怡,对,你,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不给她时间后悔,谢欣怡只能硬着头皮迎难直上,她先是看了眼操作台上的原材料,再结合刘银生想要做奶油冰淇淋的想法,略微提了下自己想法。
“我想说可不可以把冰淇淋的形状做点改变。”她指了指窗外不知谁堆的雪人,“比如像雪娃娃一样的样式。”
其实她对做冰淇淋没什么研究,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后世她最喜欢尝试各式各样新颖吃食,做吃的她手残,可要说提想法,她脑洞可大的很。
而且这个时代的冰淇淋种类不多,也没被资本垄断,更存在什么抄袭侵权的风险,可以说谢欣怡能发挥的空间很大,大到国辉食品厂开倒闭,她的新颖点子也不一定用的完。
谢欣怡信心十足,看向刘师傅时自然多了几分底气,她拿出笔和纸,照着后世吃过的娃娃头冰淇淋模样迅速画出个雏形,递到了刘师傅面前。
“大概就是这样,眼睛我嘴巴部分我们可以用巧克力代替。”
“巧克力?”有人冷哼。
谢欣怡差点忘了计划经济年代巧克力属于稀缺货,虽发展迅速,但并未全面普及,像光明牌巧克力和威化饼干之类的,都要凭票购买,是特别节日才会购买的稀缺零食。
这么稀缺的东西,用来做冰淇淋,乍一听是有点难以接受,但谢欣怡还是解释了一句,“我们可以尽量降低点浓度,成本应该能控制下来。”
稀缺品价格贵,冰淇淋一个才卖多少钱,谢欣怡理解李姐冷哼的原因,也知道控制成本是厂里对刘师傅的首要要求。
困难是有,可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结婚的时候,顾家准备的喜糖里就有光明牌巧克力,谢欣怡尝过,甜的齁人。
香浓的味道加上粗糙口感,确实不能与后世售卖的巧克力相比的,作为这年代‘慰藉性零食’,光明牌巧克力很受大众喜欢。
谢欣怡虽吃不惯,可却看重了它香浓口感。
娃娃头冰淇淋用的巧克力的部位不多,除了两个眼睛一个嘴巴就是那定顶最具代表性的帽子。
在吃他们的时候,巧克力味道并不浓厚,只淡淡带了些,用于跟其他部位做区分。
既然是区分,那就可以把巧克力浓度往下降,光明牌巧克力浓度高,刚好符合可以稀释的条件,所以用巧克力做那三个部位,应该花费不了多少钱。
谢欣怡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了下,除了李姐一脸不屑外,其他人都有认真再考虑。
刘师傅看着她画的图纸出神,酒糟鼻张哥拿出笔算了下成本,陈大最是积极,谢欣怡话音刚落,他就脱下工作服准备去买巧克力。
“让采购部的人去,我们先把其他部位比例研究出来。”
刘银生开口阻止,听意思是采纳了谢欣怡的提议,至于为什么不让陈大去,谢欣怡猜想肯定是为了给老实人省钱。
陈大哥老婆生下小女儿后就跟人跑了,他一个大男人又当妈又当爸的拉扯三个闺女长大,当中困难他不说,厂里很多人都知道。
刘师傅作为领陈大入门的人,虽明面上没收他做徒弟,但心里却早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知道陈大老实,很多时候遇到不公平时刘师傅都会站出来帮着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