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年底评优和奖金的事,俩人根本想都没想过,特别是谢欣怡。
考虑到自己刚来厂里才两年,一没贡献,二没付出的,评优这事儿怎么轮都不会轮到她身上。
而且她也没想过自己会评上优,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厂里多的很是陈大这种人,不仅有本事,还有多年的贡献付出,她怎么比得过人家。
她没想过这事儿,可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却有人据理力争将她纳入了年底优秀员工的行列中。
“刘老,我知道您爱才,但您再爱才,也得考虑一下我们裁判员的死活吧。”
厂长办公室,人事部主任愤恨地将名单一盖,说什么也不同意谢欣怡被评为优秀员工。
“欧主任说的对,谢欣怡毕竟才来两年,比她有想法,有本事的人厂里一抓一大把,而且都是为厂里做了许多年贡献的人,您要选她当优秀,怕是很难让大伙信服。”
一旁,调研部主任也提出反对意见,对刘老坚持要提谢欣怡的事,他和欧主任站统一战线。
绝对不可能!
袁康倒觉得,这事儿其实没必要搞得这么绝对,“今年优秀员工的名额本来就额外增加了两个,除去前些年得过的人,其实多一个谢欣怡也是多的出来的,毕竟……”
“毕竟什么?”欧主任听他这么说,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增加的名额是为了促进职工积极性,可不是专门给哪个员工开后门的。”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都没等袁康反驳,就直接表态,“反正我是最反对谁走后门的,当年我儿子进咱食品厂的时候,我可是最后一个才知道。”
忙她没帮,连风声都没听到。
欧主任这时候故意提起这个,就是想告诉刘银生,别以为自己是厂里大师傅就可以为所欲为。
首先在她这里,就过不了。
欧主任态度明确,袁康也不好再说什么,他看向坐在椅子上的方明安,示意对方要不要出来当个和事佬。
方明安:“……”
其实他很乐意当这个和事佬,只可惜让他站出来的理由实在太少,总不能因为谢欣怡进过两次研发组,给刘老这个老师傅打过下手,他就说谢欣怡有资格当优秀员工吧。
这有点牵强。
况且作为一厂一长,他不能带头打破规则,公平公开公正是他们食品厂办厂宗旨,欧主任说的没错,他不能偏袒任何一个人。
只是,不偏袒不代表不能站在中立角度评判一下,他问袁康,“咱们选拔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
“为厂里做过贡献,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袁康如数家珍,把能成为优秀员工的标准一一道来,“……要把食品厂当自己家,不迟到,不早退,也没有违法犯罪行为……”
后面都是些基本要求,最重要的还是前面几点。
要为厂里做过贡献,或者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可这些,恰恰谢欣怡都没有。
方明安为难,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的好,只能讪笑打着马虎眼。
“这个……那个……关于谢欣怡同志……”
他正准备拿竞选标准说下去,然而一直坐在角落里的刘银生却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意思只要为厂里做过贡献或是有突出表现,小谢她就能被评优?”
他抬眼看向欧主任。
“对,刚袁副厂长不说了吗,历年评优都是这个标准。”
欧主任自诩帮里不帮亲,若是谢欣怡真有这本事,她也犯不上在这儿得罪人。
她再次跟刘银生强调了自己态度,就在她以为对方在虚张声势故意混淆视听时,刘老却从口袋里缓缓掏出了几张布满娟秀字迹的纸。
“这是三明治雪糕的原配方和改良配方。”他把纸递给身旁的袁康,“你们看看。”
袁康接过,大概扫了眼后问,“是前段时间刚研发出的新品雪糕吗?”
他陪方明安去定价前,刘老给他尝过一块,那味道,吃的时候差点没把他的舌头吞下去。
他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雪糕,而且样式也很独特。
尽管在食品厂待了这么多年,尝过的东西多到数不胜数,但他还是一口就爱上了这款新品雪糕。
三明治雪糕研发的很成功,可这和眼前刘老递给他的纸又有什么关系。
袁康诧异,只是他对配方这东西不是很懂,遂将写满配方的纸递给了方明安。
方明安之前是搞研究出来的,对食品配方这些很熟悉,厂里之前遇到配方问题时,如果刘老不在,他就是最好的替补。
国辉食品厂这些年在售的东西,不说全部,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他都耳熟能详,所以看一个简单的雪糕配方,对他来说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这不,方明安快速扫了眼单子,随即抬头看向刘老,“这是谢欣怡写的?”
方明安看过刘老的字,大小不一,鬼画桃符,这配方表上娟秀的字一看就不是出自他手。
而刚刚刘老一直在提谢欣怡转正的事,方明安稍稍动一下脑筋就知道这配方表一定是谢欣怡写的。
刘老点头,“就是她写的。”
方明安又把配方单递给了欧主任。
“字写的好而已。”欧主任晃了眼,“选优秀员工又不是凭的这个。”
她把配方单递给调研部主任,根本不屑刘老做出的辩解。
而调研部主任在看了配方单后也跟着附和,“字写的确实不错,配方改良的也很好。”
几人从头到脚对纸上的字做出评论,却只有调研部主任提到了配方改良事,刘老都不知该说这些文化人什么的好,干脆直接提醒,“谁让你们看字了,我说的是这纸上的配方,所有都是谢欣怡提出的。”
“所有都是谢欣怡提出的?”
这下不止欧主任,就连方明安和袁康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他们看向刘老,“您确定不是在骗我们?”
谢欣怡不过二十来岁,小小年纪刚进食品厂不久,就能提出这么好的改良方案,还精确到了克数。
欧主任不信,“人是您要提优秀的,该不会是特意往她脸上贴金吧?”
“你也太瞧得起我了。”刘老冷哼,“你要是不信,可以回去问问你儿子,当时小谢改配方的时候他就在现场。”
这回欧主任彻底没话了。
她看着老师傅虎着一张脸,看样子不像是在说白话,于是在方明安说出再考察商量一下后,马不停蹄地就去找她儿子核实去了。
第54章 故意
谢欣怡评优的事, 厂领导这边商量了很久都没有定论。
欧主任找到自己儿子问起谢欣怡改良配方的事时,矮尺子一开始还以为三明治雪糕出了什么问题。
“雪糕没问题,我是问你那改良配方真是谢欣怡写的?”
矮尺子松了口气, “是呀, 提议做三明治的都是她。”
“新品雪糕的想法是她提出来的?”
这回欧主任更惊讶了。
她站在原地, 看着自家傻儿子在她提出疑问后, 滔滔不绝地开始说起谢欣怡是如何提出想法, 然后用实际行动说服所有人,在经过两次失败后,又是如何凭着一口灵敏味蕾尝出的配方缺陷。
“......妈, 您都不知道,当时我都傻了。”矮尺子说的手舞足蹈, “她竟然能把配方精确到克数,我长这么大还没服气过谁, 谢欣怡算第一个。”
儿子从小跟在自己身边长大, 跟她见得多, 看的多后, 不是一般人还真入不了她儿子的眼。
欧主任知道自家儿子个性, 见他说的肯定, 她没多说什么。
只是走的时候,那张一直自信满满的脸仿佛挂着事,连矮尺子叫了她好几声, 她都没有回应。
“哎,小谢, 我听说你们班今年被评了先进,是不是真的?”
自从崔妈妈和小蒋的新品被送去定价,陈大研发的新品又被刘老决定可以大量生产后, 谢欣怡每天上班的路上都会被人问到这个问题。
“我也不知道,通知还没下来,等真评上了,一定让崔班长请大伙吃糖。”
谢欣怡不是崔妈妈,不会啥事儿都没定数的情况下就大摇大摆地到处炫耀,虽然她们班今年可能会被评上先进的事小蒋已经告诉过她,但打听来的消息加上只是可能,没有定数的事,她不会当真,也不会把话说死。
玩笑着说个模棱两可的话,还把崔妈妈推出来当炮灰,既不确定,也不否定,更不会让别人觉得他们班组的人骄傲自大。
“难怪刘老要极力推荐她当优秀员工。”
方明安推着自行车走在后面,听完这话忍不住跟一旁的袁康感叹。
小姑娘年纪不大,这嘴不是一般的厉害,不仅能尝出配方中的克数,就连说话都这么有水平。
自从上次刘老说出谢欣怡进厂后做出的贡献,除去欧主任找跟小谢一起研发的过人打听了下,方明安和袁康也私下去班组看过几次。
倒不是不相信刘老的话,只是想实地看一下女孩平日的工作状态,若日后有人质疑她的能力,他们也好有理由说服。
结果到了班组,工作状态没看到什么,只看到不停有人带着东西来找女孩,跟刘老描述的一样,现在谢欣怡就是厂里的品尝师。
无论谁研发出新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谢欣怡品鉴一下,如果味道上没有问题,大伙才会带着新品来找刘老拍板。
方明安当着这么多年厂长,还是一次见这种奇观,甚至接下来还亲眼见证了谢欣怡是如何从一堆配方中品出哪个原料需要减,那个需要增的过程。
这回俩人是彻底没话了,回到办公室就拿出评选表把谢欣怡的名字添了上去。
因为研发权下放的事,今年国辉食品厂的联欢会往后推迟了半个月,等新品额度用完,崔妈妈们又开始到处找人表演节目,而全厂职工也开始讨论今年哪个班组会得先进,进步奖状和优秀员工奖又会花落谁家。
有过去年当背景板的经历,崔妈妈提议让谢欣怡参加大合唱时,她也大胆的没有拒绝。
下午她拿着准备假唱的歌单部分回家练习,刚走到大院门口,就看见从火车站接人回来的张新。
“张娟回来啦。”
她笑着同兄妹俩打招呼,走近才发现张新的侧面还站着一个手拿行李男人。
“哦,对了,差点忘了介绍。”
张新发现谢欣怡看过来的眼神,指着和张娟站在一起的男人介绍道:“这是我爸妈给娟儿介绍的对象,马大奎。”
“马大奎,这是我发小顾屿媳妇,谢欣怡。”
“你好,谢同志。”
等张新介绍完,男人就小步站出来朝她行了个标准军礼。
谢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