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白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25-11-21 14:33:34

  熊明扬扬眉头,“第一批呢?”

  “第一批当然是我媳妇啊。”江东阳一脸得意,“不怪你,你还没结婚,你不懂。”

  “……”熊明那叫一个无语。

  这家伙都还没结婚呢,就天天把媳妇挂在嘴边,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有媳妇了。

第72章

  江东阳整天带着狗友们到处找麻烦, 折腾了一些但确实很少人说闲话了。

  冯婆婆这天帮着小谢准备结婚当天的东西,忙碌时嘴上也不免感慨着,“别看东阳整天无所事事看着不靠谱的样子, 但现在巷子里都说他还挺靠得住,比王二狗那个狗东西强上百倍了。”

  真的需要对比,一对比看东阳就特别顺眼了。

  别的不提,就说说最近的这些事, 本身她都担心外面一些风言风语会不会让小谢心里难受,毕竟那些言语有时候是真伤人,哪怕小谢看着挺坚强,但谁又肯定她不会被伤到?

  但现在东阳做的这些,又是花钱请五保户帮忙护着,又是自己带着人到处找麻烦, 当面说闲话几乎没了,就算私底下说说也无所谓, 反正不会过耳搞得心里烦闷。

  再看看江家那边的态度, 冯婆婆是真心觉得,小谢这次选的丈夫比大部分人都强多了,虽然东阳没工作扛不起一个家, 但不代表他对这个小家一点付出都没有。

  她甚至可以说,东阳这样的丈夫比小巷里大多数男人都强多了。

  面对冯婆婆的夸赞, 谢绝娣只是轻轻笑了笑,她手里缝着一件军绿的料子, 是特意寻人换来了, 军绿料子特别稀罕,正适合结婚的大喜日子。

  她并不打算大办,倒不是觉得丢人。

  如果她真不愿意就不会松这个口, 而是她这边几乎没什么亲戚,除了在厂子里认识的几个工友之外,就是小巷这边的街坊,想大办也找不来那么多人。

  不能大办,但该有的还是有。

  手里没钱没票也就算了,既然有就没必要委屈了他,怎么说也是东阳头一次结婚,上交的钱外加搬进来的家什,何尝不是为她撑了腰。

  冯婆婆帮她理着线,犹豫了一会还是问了出来,“听说东阳真去结扎了,你们是真不打算要孩子了?”

  谢绝娣手上的动作顿了顿。

  其实放出去的要求,只不过是想拦住那些起了坏心思的人,那个时候她是没打算再婚,但偏偏就遇上了一个年纪比她小那么多又能聊得融洽的人。

  她这两天有时候总会想,如果东阳跟她说不结扎,她会不会顺势同意。

  或许会吧,她真的无法肯定地给出一个答案。

  但不得不说,在知道东阳已经结扎了,那瞬间她头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被真诚对待的安全感,在这个世上从没有人给她类似的感觉。

  杨采的爸爸其实对她也不错。

  当初她逃离原生家庭,是杨采的爸爸给了她一个遮风挡雨的屋檐,可是他所做的那些事,始终让她不安宁,这也是为什么在杨采爸爸去世后,她毫不犹豫带着杨采离开,并在这里落家的原因。

  她所求真的不多。

  真诚地对待,那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和安全。

  这些她从江东阳身上感受到了,和江东阳接触到现在,她从没有在他身上感受到为难、不适,也从没有因为他而让自己退让、觉得委屈。

  谢绝娣不信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事,这一定是江东阳做了些什么,才会让她感觉不到不适,这也让她觉得自己的决定对了。

  至少现在是这么觉得,所以面对冯婆婆的疑问,她只是轻笑着回应,“不着急,再多相处几年吧。”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她不是那种知道不对还会一直让自己退让的人。

  就跟她的名字一样,她会选择反抗。

  如果和江东阳结婚后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她会选择结束这段关系,但如果相处的一直特融洽,或许在哪一年她也会改变想法,那也说不定。

  不过不着急,这都是以后的事。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手上的这件衣服缝好,等结婚那日将江东阳接回他们“家”。

  这一天并不远。

  不过在这之前,江东阳先去了一个地方打了声招呼。

  知青办的杨婶子像是早就知道他会上门,见到他直接就甩手道,“走走走,一看到你就觉得烦。”

  能不烦吗?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是有任务的,江家三兄妹的任务就是分在她手里,三个人都符合下乡的标准,她原先想着程芬或许会找个人结婚,另外两兄弟怕是没其他法子,今年下乡的知青里肯定有他们的名字。

  结果呢?

  程华因为口吃的缘故,早早就划掉名字。

  程芬遇到事,这会还在农场改造,等她回来时早就错过下乡的日子了。

  眼瞅着没多久名额就要定下来,结果江东阳这小子又闹出个结婚的事,他要结婚的媳妇在纺织厂有工作指标,算是彻底绝了下乡知青的麻烦。

  所以啊,杨婶子哪里想见他?三个人的任务一个都没完成,她这几个月跑了那么多趟江家,全白跑了。

  对着他就是不耐烦的挥手,“走走走,你的名字早划下来了,以后可别往知青办跑,一看到你准没好事。”

  被嫌弃的江东阳非但没生气,还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他直接从兜里掏出两把糖放在杨婶子的桌面,说着,“这么多次的交情,我结婚肯定得给婶子带点喜糖来,别人可以不给,婶子不但得给还得多给点。”

  杨婶子“啧”了一声,神色没那么嫌弃人了。

  她算是明白这小子怎么就恰好在这个时间找了一个有工作指标的女同志结婚,就凭他这张嘴,想找谁找不到?

  她将其中一部分收进自己的抽屉,剩下的打算等会分给自己的同事,她说着:“既然成家了那就收收心,可得担起身为丈夫的责任,你婆娘工作忙家里你就帮着多操持一些……”

  其实这话轮不到杨婶子来说。

  说来说去,他们也不过就是因为下乡的事接触过几次,但谁让杨婶子就是一个爱唠叨着性子,尤其是对面的人非但没有不喜,在自己叨叨的时候还不住点着头,像是很受教的样子。

  这么一来她对江东阳的印象特别好,就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像你们这种家庭可以去街道办申请一下,正式工作不好搞,但要是困难的话也能找一些小活……”

  江东阳听得脸上的笑意一僵。

  他巴不得在家里吃闲饭,怎么可能主动去找小活?

  像他家的愣大个天天累的要死,他佩服但他真做不到,顿时都没拉扯闲话的心情了,找了个借口就离开。

  结婚的日子已经定好。

  家里也都准备着。

  自掏腰包备了二十八条腿的江小娥倒是没被分配到任务,继续忙着她的事业,将压花这边的工序完成后,他们现在就等着钱嘉树从机械厂把手摇轮的配件带回来。

  她问着身边人,“钱嘉树去了有几天了吧?怎么还没回来。”

  “应该快了吧。”周洲算算日子,“打板只需要两天,制作配件时间更短,除非……除非中途遇到变故。”

  和周洲想的没错。

  还真遇到了变故。

  钱嘉树是自带图稿去定制配件的,每个图稿的尺寸标得清清楚楚,全是他一笔一笔画出来,确保没有失误,他将图稿送出去之前还特地确认了几遍。

  可没想到的是,最后制作出来的四个小配件没法组装在一块。

  “怎么会这样。”钱嘉树看着面前的小配件,很是不解,“我计算过,确定这些配件能组装成一个手摇轮。”

  “但事实是不能。”吕国源将手里的配件和量尺放下,“我们已经测量了几次,和你图稿上的尺寸一致,厂子里制作并没有失误。”

  钱嘉树抿着唇。

  机械厂没有失误,那失误就在他这里。

  他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图稿,此时心里也挺慌乱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慌乱,他眼前都有些看不清图稿上标记的数字。

  吕国源张了张嘴,却被边上的汪建撞了下,他先道:“这样,你先在这里检查一下,等我们把工厂里的任务弄完,再来帮你理一理。”

  钱嘉树心有些乱了,都顾不上回应。

  汪建两人没再多说什么,一并走出了屋子。

  他先前可没说谎,本身就是机械厂的学徒,他们月月拿着工资,就算是互助小组的成员也不能忘了工作的事。

  只不过……

  在离开屋子后,一个稍胖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问着:“怎么样,还在琢磨?”

  “嗯。”汪建有些好奇,“朱工你不打算提醒一下?”

  朱明亮顺着玻璃看向屋内的人,他没回答而是道:“这小子是真聪明,我这辈子从没见有人光用笔就把图稿画得那么好的,就是年纪小了些,有点粗心大意。”

  怎么说自己都是个老师傅。

  在钱嘉树把图稿拿出来没多久,他就发现上面的一个小偏差,问题不大,但机械就是那么精密的东西,稍微一点点的误差,就会导致机械无法使用,更严重一点连组装都组装不起来。

  钱嘉树这次的失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本身他们要制作的配件就不是太复杂,四个小零件组装的配件,能复杂到哪里去?但因为尺寸上的误差,导致四个小零件成为了废料。

  其实朱明亮不是不能直接点出来。

  但他自己是从小学徒走过来的人,很明白一个道理,指点再多都不如自己一个失误来的体会深。

  瞧瞧里面的少年郎都快慌的哭出来了。

  朱明亮非但没觉得同情,反而有些好笑。

  要知道他当年可是被吓得直接嚎啕大哭,那种感受这辈子都不想再来一次,也正是体会过所以别看他大大咧咧的性子,在工作上还是特别严谨。

  “朱工,你可别因为他聪明就欺负他啊。”

  朱明亮白了他一眼,“我哪里欺负他了?”

  汪建撇撇嘴,“那你笑得这么欢?卢师傅回来要是知道你这么欺负他的学生,准得骂你。”

  “……我这是在教他!”

  汪建扬扬眉头,心里想着果然是这样,“你不会是想收他为徒吧?”

  一旁的吕国源听着,心里不由有些羡慕。

  卢师傅的徒弟不少,但最出色的绝对是朱工。

  看看卢佺的妈就知道了,就爱找朱工带着卢佺,他妈向来只挑最好的,能一直麻烦朱工带着卢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卢师傅离开机械厂后,是朱工接了他的工作,虽然比不上卢师傅那么老道,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故,但这么多年下来,要说朱工是机械厂最厉害的技术工,没人会反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