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次不用抢着来。
“那我先来!”钱嘉树早就想上手了,他绘制的图稿都是按照自动式里的配件缩小,但不管是脚踏还是手拉式的脱粒机框架都摆在那,缩小后的配件根本无法装载进去。
他很想看看面前这台小家伙腹腔中的结构是什么样子。
要说维修维护最简单的工序,那肯定就是拆机了。
就连一个生手都能完成,不过就是拧动数不清的螺丝,将不同种类的螺丝拧下来,机器也就能拆开了。
但是搁在他们五人身上,耗费最长的反而是拆机。
就跟拆卸那台自动式脱粒机一样,他们需要做足准备,不然拆开容易装起来就没那么顺利了。
他们需要确保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是在什么位置、不同种类的配件的方位、还得进行各种调整。
不过慢工出细活。
拆卸的过程中他们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钉齿都钝了。”
“皮带也快断了。”
“这里面的残渣也太多了吧,都快把边上的皮壳挤变形了。”
一个个配件被拆出来,里面该清理、配件也得调整。
江小娥站着身子歇了口气,她道:“同学们,上家伙!”
说着她就从自己的挎包中拿出了一根纳鞋底的长针以及稍粗的麻线。
这要搁在她那时候,像这类出现问题的配件早就该换……不对,是这个用了好几年的机器都能“退休”了。
但搁在这时候可不一样。
机器没报废之前,就算噪音如雷、就算震动如地动,照样得用着。
维修也是像衣服一样缝缝补补,而不是直接更换有问题的配件。
江小娥也是适应了好几个月才适应这种“简朴”的维修方式,明明是学维修,却硬是被她多学了个缝纫的本领。
拿着纳鞋底的粗针将皮带缝补起来。
这条皮带是真够遭罪,一条一米不到的带子上裂开了七八道口子,这还不算一些细小的裂口,其中两道口子都已经裂开了一半的程度。
她这边拿着粗针缝补,周洲拿出工具将钉齿打磨的锋利一些,瘦个点的罗朗钻进里面将挤变形的地方修整一下,钱嘉树拿出纸笔将所有配件绘画成图稿。
方大牛这会已经跑到外面借扫帚和竹筐,他还建议着:“这些碎渣滓里面还夹着些粮食,你们拿干净点的筐子筛一筛,四五斤残渣里说不准还能筛出小几两能吃的谷子。”
也多亏了这边没老鼠。
不然老鼠能常年待在这里吃大餐了。
范泗还没想到会有这个意外之喜,当下让王刚拿个竹筐去清理。
王刚拿着竹筐过去,帮着把边上的碎渣滓扫进竹筐,等弄好后人也没离开,待在边上瞧着他们干活。
这一个个瞧着是真年轻。
也就比他家上学的妹妹大不了几岁。
在这五个小年轻中,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唯一的女同志,这边接待维修工不少,但女维修工还是头一个。
瞧着她干得有模有样,他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妹子。
明年妹妹初中毕业,她那成绩考高中有些困难,家里也是想着让她读个中专,以后毕业了就算没法分配工作,有门手艺在身上,再费费劲也不是不能找份工作。
但女孩子家家学什么来得好?
缝纫?算账?还是护理?
其他家的姑娘也都是这些选择,但说起来没啥太大的优势。
倒是学机械维修,除了面前的女同志之外他好像找不出第二个人。
心里诧异的同时,想着妹妹是不是也能多一个选择,可同样心里又忍不住想着,一个女同志学得来吗?
倒不是恶意地瞧不上,而是满满的疑惑。
毕竟他的印象里,找不出一个厉害的女性维修工。
正想着,突然耳边传来“咔嚓”一声,紧跟着就听到脱粒机内部传来一人的声音,“糟了!”
罗朗从进粮斗冒了出来,脸上有些无措,“我没把握好力度,这里面的隔板铁片被我弄断了。”
“啊?”
“我看看。”
“这铁片也太薄了,第一次上手不怪你没掌握好力度。”
王刚也忍不住凑了过去,看着里面一分为二的铁片有些着急,“那怎么办?这还能修好吗?”
罗朗急得额头都冒出了细汗,他抿着唇很是无措,“得焊接,但我们没工具。”
焊接他们学过。
难度比其他学习的知识点高。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上手的少,不是扳手、钳子就能弄得好,得有专门的焊接工具,之所以上手的少,也是因为学校没几套工具,也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借出学校了。
正是因为明白,罗朗显得特别慌,看着其他几位伙伴,着急道:“怎么办啊……”
十五岁的少年郎急得眼睛都红了。
江小娥没直接安慰,而是道:“稳住点,你先从里面出来。”
“哦哦。”罗朗特别听小娥姐的话,立马弯腰从出粮口钻了出来,等他一出来,江小娥就跟着钻了进去,蹲在地上看断开的地方。
这是搭在内部的一块隔板铁片。
用来搁置上方的配件,与下方的配件之间产生些许间隙。
别看只是一块铁片,哪怕再不起眼,但存在肯定有它的原因。
江小娥在观察内部时,外面也在商量着。
“看能不能找个替换吧,铁片不像其他配件,应该能找到替代品。”
“实在是不行就请老师帮忙,看能不能借出一套焊接工具。”
“别急啊,咱们想想办法肯定能解决。”
罗朗眼眶更红了些,心里盘算着先前拿到手的一块四角不知道够不够,哪怕这钱他已经想好用在什么地方,但如果真要找配件替代,这钱肯定他自己出。
总不能自己弄出来的麻烦,还让伙伴们一起担责任。
“我有个法子。”江小娥从进粮斗冒出来,她伸手招呼着,“罗朗你拿把尺子和笔过来。”
罗朗赶紧找到东西递过去。
江小娥接过来后,她往边上挪了挪,空出一块地方让其他人能看清楚,跟着指了指外壳某个连接处,“咱们把这里多余的壳子撬开些,再用螺丝打孔将铁片固定住……”
她的法子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借力。
现在的金属机器焊接的地方没以后那么精细,完全看不到焊接的细缝。
但现在不同。
就跟衣服似的,一头拼接另外一头总会留出一小截,而她的想法就是将留出来的一小截撬开些,再用螺栓和螺母将铁片夹紧在一起。
“啊,我明白了!”
“对哦,咱们可以将两块铁片固定在左右两边,中间的断开口再用东西搭个桥!这样就能固定住铁片了。”
“螺丝呢?快快,咱们试一试!!”
第13章
江小娥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尝试。
而且尝试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很简单。
扳手、起子,以及最少十个螺帽螺钉,外加两小块巴掌大的铁片或者很薄的木片。
简单的工具他们都随身自带。
螺帽螺钉看似不起眼,但想要弄十来个也不容易,至少他们现在掏不出来。
但掏不出来,不代表不能就地取材。
旧仓库里一共八台机器,别的暂且不提,毕竟他们也没上过手,但他们刚刚拆卸的这台脱粒机就拆卸下来四十二个螺钉螺帽,其他脱粒机估计也差不多,他们完全可以在不影响的位置上拆下来一颗。
当然,这肯定是经过了公社的同意他们才动手。
巴掌大的铁片木片更容易找,大概十来分钟后他们就开始进行修补行动,罗朗也钻进脱粒机内部,和江小娥缩着肩膀在规划好的位置钻了起来……
先是将两头固定在脱粒机的外壳上。
这样两块铁片中间就空出五六厘米的空隙,紧跟着将找到的巴掌大的木片搭在上面并固定住,一块多方“缝补”的隔板就搭建好了。
“行了。”江小娥对着外面几人道:“把其他配件递过来,钱嘉树你盯着些,如果我们安装的时候没对上位置,记得提醒一下。”
“放心。”钱嘉树晃了晃手里的图稿,“都记得清清楚楚,绝对不差一分一毫。”
自己拆卸下来的东西,心里多少有底。
但到底是为数不多亲自上手的时候,还是谨慎些来得好。
装机比拆机的时间稍快一些,大概四十来分钟便将一个空架子填得满满当当,几人站在脱粒机周边,找人借来了一些苞谷倒进去……
“嗡嗡”几声,随着周洲脚踩踏板,脱粒机运行起来。
一粒粒苞谷粒从出粮口掉落出来。
“行了!”
“嘿,还挺稳当嘛。”
“让我试试,周洲你让我试试。”
江小娥脸上也绽放光彩,她绕着脱粒机转了一圈,确定机器在运行下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她还是多了一句嘴,“隔板是用螺丝固定,时间长了肯定会松动,最好隔一段日子来调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