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来,我手速快。”
“别废话了赶紧着。”
而在王三能的院子里,王主任两人已经喝上了滚烫的红糖水,王家的热情能从这杯红糖水中看出来,也不知道往里放了多少勺,喝着都有些齁得慌。
王主任浅浅抿了一口,往院子外看了看,像是在抱怨着,“这几个小家伙,也不知道来得快一点。”
“不急不急。”赵干事赶紧说着,“咱们又不急着一时半会,这都是山间小路,让他们慢点也稳当些,要是摔倒了可不好。”
“还是赵干事想得对。”王主任眯了眯眼,笑着夸,“那都是学校里的宝啊,可不能摔着伤着。”
“对嘛。”赵干事愿意捧着他,捧的是心甘情愿,“机械职工学校出的可都是人才,别说我现在没事,就是有事多等一下又能怎么啦?咱们又没提前约好时间,要怪也是怪我来的太仓促……”
捧一捧怎么啦?
就凭王主任先前在公社说的那件事,别说他了,周边无数个公社巴不得捧着。
先前小江同志请老熊养蜂他就特意找老熊了解过一些事。
详细了解过养蜂的条件,适不适合扩大养殖。
其实那个时候他就想着有没有大规模养殖的希望,只可惜老熊说扩大蜂群的条件跟不上,除非他们满山的去寻找野生蜂窝,找得多了或许还能弄个一二十箱。
那这肯定没可能啊。
谁知道山里哪里有野生蜂窝?就算费尽人力找到了一些,在养殖过程中要是有损坏又得重新再找,这个人力物力谁耗得起?
他之所以觉得遗憾,是因为老熊之前也说了,除了特别季节之外,一个蜂箱一个月能出两斤左右的蜂蜜。
他甚至敢去想如果多弄一些蜂箱养殖,那得刮多少蜂蜜出来啊!
而现在王主任找到他们,说是决定在公社管辖的永安大队建立一个养蜂基地,首批规模是投入一百个蜂箱。
一!百!个!蜂!箱!
一个蜂箱一个月能刮两斤蜂蜜,一百个蜂箱就是两百斤蜂蜜,而供销社买一罐子蜂蜜得两块钱,大概就一斤出头点。
也就是说这个养蜂基地一旦成立,不说每年能创收多少,因为还得除开特殊季节和恶劣天气,但在寻常月份时,一个月就有接近四百块钱的创收。
四百块钱啊!
哪怕最后要除开一些成本以及人工,也足够让他惊喜。
因为王主任可是强调了,这只是头一批!!
这要真的能壮大起来,这个养蜂基地就算比不上城里的那些中小型工厂,也绝对能改善周边民众的生活环境,到时候永安生产大队绝对是人人提起又羡慕的地方。
也是不巧,王主任今天来的有些突然,公社领导早就出了门,要不然今天都轮不到他来捧王主任,上面的领导们早就因为创收的事愁得头发都要掉光了,现在有人送来这么好的项目,他们又怎么可能拒绝?
来之前主任就跟他打过招呼,让他一定要好好接待并了解这件事该怎么安排,不管王主任以及小江同志他们提出什么要求。
只要不是太离谱,都让他先答应下来。
就算有些离谱,咬咬牙也得先答应下来。
因为这件事一旦传开,其他公社怕是恨不得从他们公社口里夺食。
而且这件事要是在自己手里成了,说不准明年他也能坐上主任的位置,所以在江小娥等人进院之前,赵干事把王主任捧得一脸笑开了花。
连边上的王三能心里都连连惊呼,他和赵干事打过不少交道,从没见他这么捧一个人,在他印象里这位干事向来话少、稳重,和现在简直判若两人。
不过他也算看明白了,这一定是好事。
而且是天大的好事,所以赵干事在捧着的时候他也在边上插了几句讨好的话,心里还决定着,等会要是谈起正事,他绝对要先按捺住,别想着现在就给生产大队争取什么福利,而是要咬咬牙让利!
只要这件事在永安生产大队办成,那以后他们乡亲享受到的福利还会少吗?
可千万别因为现在的一些蝇头小利迷了眼,真要错失了,他会后悔一辈子。
王三能和赵干事都是往一个方向想,所以在江小娥来了后,养蜂基地的事聊得特别顺利。
建庄公社也不抠门,尤其是赵干事在心里算了算,多耽误几个月就是少挣多少钱,当下决定采购一批蜂蜡,在基地成立之前送到学校。
同时,还承担起人工的费用。
熊表舅也是参与的一员,当他听到赵干事吐露的数字,激动得忍不住抖了一下,撞到边上王三能的胳膊,手里的水杯都没拿稳。
不过,王三能刚刚也没绷住,他憨厚地笑了笑,“说来也是惭愧,我们永安大队唯一去城里捧铁饭碗的就是老熊的妹子,听到他在大队就能拿二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我心里替他高兴啊!”
二十块钱啊!
这比下地挣工分强了不知道多少。
要不然生产大队的社员们也不会人人都羡慕城里人了。
而老熊拿得虽然没正式工人高,但也比临时工强,最重要的是,他待在家就能挣这笔钱,谁不羡慕啊!
王三能后悔了,早知道他也送家里的小子去学养蜂,说不准这种好事也能落到自己家……算了,这也不可能。
当年老熊能学养蜂这个手艺,还是他干爹猎了一头大虫送去当拜师礼,他们大队谁能比老猎户厉害?
想想老猎户也是真为干儿子着想,要不然老熊现在也不会有这个好命了。
不过再想想,当年老猎户受伤瘫痪在床,还不是老熊日日夜夜伺候着?一直到老猎户去世,都没让他太受罪。
这两父子,也算是相辅相成了。
王三能想得有些远了,他笑过之后就没再说些什么,而是不住提醒着自己,羡慕可以,也只准羡慕!
这是好事啊,老熊能成为养蜂基地拿工资的员工,那他们生产大队以后也不是不能有第二……
还没想完,就听到王主任说会送三个人过来帮忙,赵干事是一口答应了,王三能也赶紧表示,“那住房的事我来安排,正好大队有几个空屋,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一定在他们来之前安排妥当,让他们舒舒服服住进去。”
没事!
本来就是人家出的主意,要送来也应当的嘛。
再说了,本来就想好了,这次忍着让着,一切都等以后再说!现在轮不到他们大队,只要养蜂基地是在永安大队,他们的社员以后也是有机会的!
到时候让一些手脚利索的年轻人去帮帮忙,先拉近关系混个脸熟,以后哪怕选上一两个,那也是他们大队的福……
突然,王三能猛地站起身,一脸怔怔地看着上一个说话的人,“小、小江同志,你刚说得什么?”
他声音有些沙哑,整个人特别紧张。
他是想得太多听错了吗?
不过这会,江小娥笑着道:“你没听错,除了熊表舅和送来的三人之外,希望你们生产大队再安排一个手脚利索的年轻人。”
王三能倒吸一口气!
他们大队这次也有份?!
旁边的王主任跟着打趣着,“怎么,不方便吗?”
“方便方便,特别方便!”王三能连连道,生怕错过这件大好事,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你们放心,人选我一定好好挑!”
第96章
王三能怎么不激动?
这意味着什么他难道还不知道吗?
养蜂基地驻扎在永安大队, 五个养蜂人选中就有两个是当地的社员,哪怕老熊的名额有些特殊,少了谁都少不了他。
可不管怎么样, 对方都在向他表明一件事,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管是小江同志这边还是公社,都愿意带着他们永安大队一块“玩”。
他们甚至不用等以后。
虽然现在只有老熊和另外一个社员享有公社发放的工资, 但这对于其他社员来说,何尝不是更多的期待?
现在能进两人,只要他们配合好好干下去,以后说不准还能进好几个人。
王三能心里激动得不行。
他没嘴上强调着什么, 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 一定要好好约束大队的社员们,绝对不能做一些多余的事, 他很明白, 养蜂基地能落在永安大队,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这边适合养蜂。
不说那一片柚子林, 就说老熊这些年偷偷摸摸划出来的场地也成为了他们的优势, 这时候心里突然很庆幸, 他身为永安大队的大队长,其实不是不知道某些社员私底下悄悄做了些谋生活的事。
但都是些小打小闹不会影响到大队, 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 谁乐意做那些冒险的事?
没想到因为这个念头,倒是成就了现在。
如果当初他拦着,老熊哪里还会偷偷摸摸去置办养蜂的场所?
而现在柚子林还不到开花的季节, 小江同志首批的选择或许就不是永安大队了。
有老熊、再加上场地合适,才成就了现在的永安大队。
但并不是说其他地方就完全不可行。
如果永安大队冒出一些闹事的刁民,又不配合小江同志的行动,那养蜂的完全可以投入到其他生产大队,到时候哭都不知道怎么哭。
所以在其他人商量着具体内容时,王三能这会正在开小差。
蜂蜜的分配和生产大队没什么关系,他开小差倒也不影响,一定要约束好,而且他也得想想怎么安排过来的三个人。
肯定得安排好住处,不过光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肯定不行,他想着要不要再配些家什,方便人住得更舒坦。
当然了,就算配也不是配特别好的那种。
能用就行了,再好的他们大队也拿不出来。
屋子也得好好选,太偏了不行,太远了也不行,左右邻居有太闹人的更不行。
反正要好好招待,让对方感受到他们大队的诚意。
对了。
还有人选。
这个人选一定要好好选。
一个月二十块钱,一年就是两百多块钱啊。
虽然有几个月放不成蜂,但刚刚公社的赵干事也说了,放不成但还是得留下来打理,总不能任由蜂子在这里自生自灭,所以一年四季还是得干活。
干活好啊,干活就能拿工资,谁不喜欢干活?
他敢肯定,这个消息要传给大队其他社员,到时候人人都抢着要,包括他!
他有儿有女,真要能拿到这份工作,以后能造福一大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