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
“儿子你没陪着吗?”
“陪了。”
谢绝娣牵着他的手,又问着:“那你没给家里挣钱吗?”
“挣了!”江东阳伸手比了一个巴掌,“我这次最少能挣五十块钱呢。”
“那不就行了。”谢绝娣伸手落在他的手背上,“你没必要和其他男人比,也不需要去听外面人说的那些话,只有我,我才知道你做了什么,为这个家付出了什么。”
她慎重的道:“江东阳,你做的从来不比别人少,也不比别人差。”
她有眼睛能去看,她也有心能去感受。
甭管外面怎么说,她自己知道就好。
“媳妇!”江东阳又是一个俯身,双手箍着媳妇的腰身,整个人圈在她的怀里,他现在只觉得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嫁……不对,是娶对了人!
……
两天工夫,何泽兰替儿子收拾出两大包袱,“正好东阳一块过去,就把东西顺便带过去,过段日子就得变天,不准备充足些感冒了怎么办?”
除了被褥和床套之外,还有两身冬衣。
衣服里面特意塞了些棉花,还用布料补了一些,穿着暖和才能好好干活。
“成成,反正坐车过去也不费事。”江东阳这点忙还是会帮,实在是扛不起了大不了堆愣大个身上,反正他那个大块头扛压。
“对嘛。”何泽兰听他这么一说更高兴了,都想着要不要再塞点什么进去,不过这下江东阳拦住了她,“一些常用的家什就算了,生产大队那边应该会有些安排,等过去了先看看都准备了些什么,再备一些没有的送过去,也省得重了。”
何泽兰一听就放下了手里的东西,重重点着头,“你说得对。”
江东阳笑了笑。
他们家能其乐融融,除了他在其中周旋之外也有何阿姨的缘故,何阿姨或许算不上特聪明,但有一点特别好,她很听劝。
她或许知道自己有些事做不好,所以很乐于听别人的意见,就算有些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她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听取。
当然何阿姨也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会听,外人说的那些屁话自然不会听。
这会天还早,家里还有些人没起来,两兄弟收拾完后就打算往车站去,何泽兰跟着送了一程路,路上趁着没人在的时候她小声地对继子说着,“东阳啊,你弟弟年纪也不小了,你说他这次去乡下能不能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我想着咱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女方性格好娘家也没太多负担就成。”
这是她想了两宿才想出来的。
程华在城里找不到对象,在生产大队应该可以吧?
她要求也不高,寻常姑娘家就行,只要人品好娘家又没有太多的负担。
而且程华以后得经常待在永安大队,在当地找个对象更能融入到大队中,到时候岳丈家说不准还能帮他撑撑腰。
“何阿姨,你这想的也太远了。”江东阳可没有当媒人的兴趣,他摇了摇头说着,“这事顺其自然的好,你先让程华把工作做好,工作的事都还没开始你就让他急匆匆找对象,万一找了一个不合适的他以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在生产大队待下去。”
他知道何阿姨在着急什么,但这事根本就不着急。
他是亲身经历过的,下乡潮一来,有一个工作指标的重要性他就不用多说了,那是完全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哪怕养蜂人的工资不高,工作地点又是在永安大队,可一旦程华有工作指标的这件事传出去,那绝对就是一个香馍馍。
但他觉得这事不着急。
因为该着急的本身就不是程华,何阿姨也没必要把姿态放得那么低,程华确实有缺陷,但看人总不能只看缺点不看优点吧?
程华的缺陷也仅仅只是在交流上,这并不影响他干活养家,也不影响他照样是个顾家的好汉子。
他说着,“以后程华就算要找,那也得找看到他优点的女同志,而不是一直拿程华缺陷贬低他的人家。”
他敢肯定去了生产大队,绝对会有一些人家打程华的主意,在当地拿着二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这要是成了自家女婿谁不乐意?
到时候肯定有一些人想着,城里人又怎样?有工作又怎样?说话都说不利索配他家姑娘都算他占便宜了。
那这种人家绝对不能选!
程华要是娶了这种人家的姑娘进门,那一辈子都得被岳丈家打压到头都抬不起来,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容易自卑的人。
那还不如打光棍来的强。
其实何阿姨现在的心态就不太对。
她觉得程华在生产大队找个对象挺不错,可这样的想法也代表她觉得程华配不上城里的姑娘。
怎么就配不上了?
程华能干活也愿意卖力气,心里没什么小心思特别地顾家,既不打女人也不虐待老人,不比大部分男人来的强多了?
至于结巴,往好的想小两口要是吵架,谁能吵赢还用说?
再说了程华这种情况也不是天生的,他自己结巴但绝对不会影响到以后的孩子,他们以后的孩子能有一个能扛起家又有责任心的父亲,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江东阳一手搭在自己兄弟的肩膀上,对他交代着,“到了大队,你要是觉得和谁相处得不舒服就别搭理他,哪怕他们说的是好话,但只要你觉得处的不舒坦就别搭理,无论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
程华见过太多异样的眼神,也经历过无数人的嘲讽和打趣,就是因为经历的多了他比寻常人来的更敏感一些。
而偏偏这种敏感更像是一种直觉。
能够分得清对方到底是好意还是恶意。
他又说着,“但你要觉得哪个人相处起来特舒服,就跟家里人一样,你就回家告诉哥,哥马上带人上门去提亲。”
“闭、闭嘴!”程华整张脸都通红了。
江东阳笑了笑,没打趣什么而是收敛了笑意很认真的道,“哥只想告诉你,你不比别人来了差,哪怕有人用一些恶意的话来打击你,那也是因为他们在嫉妒你。”
“嫉、嫉妒我?”程华皱着眉头,显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
“当然是。”江东阳重重点着头,“咱们不说其他地方,就说永安生产大队吧,那边一共有百来户人家,往少的算都有三百号人左右,可这么多人里就只有五个人能月月拿工资,你说他们羡不羡慕你?”
心好的人是羡慕,心恶的人就是嫉妒。
能被人羡慕又嫉妒的人,又怎么可能差?
一旁的何泽兰早就听的泪流满面,她好像从一开始就错了,还没人开始否定程华,她就已经把自己儿子压得很低。
“小何,你们这是去了哪里?”小巷的街坊推开院门就看到他们三,这么大清早的怎么就出门了?
还想再问一些什么事,就看到何泽兰泪流满面的样子,还有东阳两兄弟扛着的大包,她联想到什么,顿时大惊道:“不会是你家程华要下乡了吧?”
“下乡?谁要下乡?”
“程华要下乡?他不是不用去了吗?”
“肯定是,不然何泽兰怎么哭成这样?”一个老头子假模假样的安抚着,“也难怪会哭,她那个儿子要是下乡,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回的来……哎哟!江东阳你这个混小子,你踩我脚做什么!”
江东阳对他咧嘴一笑,“不好意思,没看到,不过也不要紧,反正你一大把年纪就要埋进土了,脚踩坏了也没事。”
“你你你!”老头子气的不行,但是又不敢真和这个街溜子对上,上回因为小巷里说他媳妇的事,不少人被折腾了好久,谁知道他会不会又有什么烂招。
便哼哼的道:“懒得同你说,你还是赶紧把你弟弟送去下乡知青吧。”
“我家程华是要去乡下。”何泽兰早已经抹掉了脸上的泪,微微昂着下巴说着,“可他不是下乡知青,而是去乡里干活。”
“干活?”
“他又找到小活了?”
“他去干活你哭什么……”
何泽兰自然不会真解释自己哭什么,她只是说着,“我高兴呀,他找到的可是铁饭碗,以后就在乡下养蜂,每个月都能拿工资的!”
这话让周边人惊的不行。
一个个都想问一些什么,可何泽兰根本不搭理他们,“不说了不说了,他们还得去车上赶车呢。”
江东阳勾着程华的肩膀,一脸显摆地把人推着走,“走走,咱们赶紧着去,可别耽误了工作。”
程华被带着往前走了两步,忍不住回头看了看。
这一看不由有些愣住,因为他好像理解了大哥先前说的那一番话,那些羡慕和嫉妒的眼神,不就是现在注视着他的吗?
他……
居然还能被羡慕嫉妒?
直到快走出巷子,程华突然挺直了腰杆子,好像浑身都多了些劲!
江东阳不是没注意到他的变化,只不过什么都没说只是脸上的笑意要多了不少。
……
一个多小时后江小娥出了院门。
刚刚出来就被冯婆婆逮了个正着,拉着她拐进了旁边的小道,整个人鬼鬼祟祟的。
江小娥不解地问,“干嘛呢?”
冯婆子拽着她的手继续往小胡同里走,“我要是不带你过来你等会得被堵到小巷里。”
江小娥挑了挑眉头,“因为二哥的事?”
“对呀!”冯婆子回头看了她一眼,“啧啧”的道:“小江你可真是有能耐,居然给你二哥弄了份工作,这么稀罕的事,谁不好奇?”
她也好奇,所以专门堵在江小娥的门前,并在其他人没发现之前把人带进了小胡同。
没别的,就是想打听打听独家消息。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江小娥并没当作一回事,本身她给二哥弄份工作的事就没打算瞒着。
这种事没什么好瞒的,她走的又不是歪路子,靠的是自身的本事,“养蜂机是我带头做出来的,养蜂基地也是我先提出来的,人家倒是热情邀请我去当负责人,可我志不在此就推掉了,并给他们推荐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她摊了摊手,“就是这样。”
那还真没说假。
王主任那边倒是没提过,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提也是白提。
不过建庄公社的赵干事倒是热情邀请过。
如果她愿意,她可以直接成为养蜂基地的领头人,相信这个提议没人会有意见,本身这件事就是她起个头,她来负责不是理所应当的事了吗?
赵干事甚至还提过,如果她不愿意去生产大队也可以去公社任职,负责监督养蜂基地的所有事宜以及愿意为她成立一个特殊的科室,不管是脱粒机还是养蜂机又或者是其他的机器,只要她愿意,公社一定会全力配合她。
这话传出去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夸张。
可真的夸张吗?
那台多功能的脱粒机让建庄公社的名头传得更广,不少其他公社的大队社员都跑过来借用,从捐赠到现在,如果不是特意设定了使用时间,他是一天都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