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感兴趣了,那自然是心甘情愿上了她的钩子,而就现在看来,他自愿上的这个钩子还挺有意思的。
江小娥没顺着他的话往下接,而是说着,“作为回报,我请您去刮蜜吧?都是我们自己养的蜂采的蜜,百花蜜味道还不错。”
“刮蜜?”骆工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做过这种事,之前没特意留意过,现在侧耳一听,都能听到外面嗡嗡嗡的蜂声,“还真是养蜂的,你们这边养了不少吧?”
“不多,这边就五个蜂箱。”江小娥实打实说着,“不过这边主要是我们制作养蜂机的地方,主要的养殖地驻扎在生产大队,前些日子刚商谈过,首期打算投入一百个蜂箱。”
“一百个蜂箱?”
说话的是陆宣贵,他虽然没有接触过养蜂,但外面那五个蜂箱就已经有不少蜂子,要不然也不会传来这么响的嗡嗡声。
可想而知,一百个蜂箱绝对不小,肯定不是小打小闹那种。
江小娥点了点头,这相当于她的履历,既没有弄虚作假也没有夸大其词,那为什么不能说呢?
所以她就将和建庄公社的合作大致说了一下。
话不多,但听得陆宣贵眼里满是惊讶。
养蜂机,一听就是和养蜂有关。
但是他没想到就这么几个年轻同志搞得这么大,这要是真的做起来,绝对不低于一个小型工厂的创收,那时可是能养活很多户家庭。
可谁能想到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因为他眼前的几个年轻同志。
不对,应该说最核心的人就是小江!
“想法挺不错的。”骆工对她表示了肯定,“‘为民机械’,以技术创新践行了‘做机器为人民’的理念,小江同志,你这个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江小娥笑了笑,“那就去刮蜜吧,这还是蜂箱中头一次取蜜。”
“那我可得参与一下了。”骆工从没做过这个活,原先是不感兴趣,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兴致很高,当下就接过旁边人递来的防蜂服,“咱们该怎么刮?就用这个木刮子?这也太费劲了,小江同志你就没想过也弄一个机器出来?”
“想过,也正在做。”江小娥也将防蜂服穿上,她道:“大致的方向已经有了,借用高速运转将巢础上的蜂蜜‘甩’出来,我们也设计了……”
一边说着一边走向蜂箱摆放的位置。
经过昨天的研究商量,大致的图稿已经出来了,不过她这会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骆工说的不错,有些地方她做得确实很繁琐。
东西太过精密可以说是优势,也可以说是缺点。
很显然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真做不到既精密又毫无缺点的程度。
她觉得有必要重新规划一下。
“不着急,这些咱们下午再聊。”
很显然,骆工下午还打算待在这,“现在咱们先刮蜜,我才知道这新鲜的蜂蜜可真甜。”
不是味觉上的甜,而是嗅觉上的甜。
光是闻闻,就觉得心里甜丝丝的,顿时像是起了童心一样,比边上的年轻人还要来得雀跃。
身后的陆宣贵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拖拉机厂即将成立,厂子里的事还真不少,原先计划的是十点钟准时到这边,中午离开下午继续在厂办公。
可现在看来,骆工是打定主意在这待一整天了。
但他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就是因为厂子里的活太多,这段时间骆工一直在忙活,老人家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轻快了。
他巴不得骆工在这多待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肯定比高负荷的工作来的好。
因为蜂房中的蜂蜜还没满,所以这次五个蜂箱他们只刮了四斤不到的蜂蜜。
而且因为采用了刮板方法,巢础上还有不少弄不下来的残留。
看着这些,老人家还挺心疼的,他道:“得赶紧把你说的那个摇蜜机弄出来,刮一次残留这么多,这也太浪费了。”
心中带着急迫,中午的羊汤煲都没好好品尝,就拉着一群年轻人开始忙活起来。
摇蜜机制作的方法其实不难。
本身就有了思路,只用在这些思路上进行填充和改进就行。
但是郊外这边配备的工具无法制作一些配件,像是锻压器这些就必须去锻造厂定制,所以哪怕在骆工的协助下完成了图稿,也没法立马制作出来。
这弄得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要什么没什么,也亏得你们能把先前的那些机器都弄出来。”
老爷子原先的口气多大啊?
活塞厂没法生产他们需要的型号,那就想办法给拖拉机厂引进一条生产线。
能困住他的永远都是思路,手边绝对不会缺少工具和材料,可在这里就碰了壁,还想着在江丫头面前显露一些,结果现在啥都做不了。
瞧着生闷气的老爷子,陆宣贵抿着唇闷笑了两声,看着老爷子瞪过来的眼神,他赶紧道:“不如也就请小江他们去咱们拖拉机厂参观一下?有来有往嘛,她请了咱咱就请她,正好咱们厂子有工具和材料,也能借他们用一用。”
拖拉机厂还没成立,但是该配备的工具设备也都配得差不多了,现在放在那还没开始使用,借给小江他们用一用也不是不行。
当然啦,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借。
还是得分人来的。
骆工一听,顿时来了劲,“行,就定在明天,江丫头,407C型号的活塞我也改动了一下,你明天过来我拿给你瞧瞧。”
“行啊。”江小娥怎么可能不答应?
在拖拉机厂还没成立之前她就有机会去参观,甭管这个参观是不是有其他原因,都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她说着,“那明天我们就带着图稿光手上门了。”
“只准光着手来!”骆工晃了晃手中装着蜂蜜的玻璃罐,“这就是你们借用工具和使用材料的费用,要是让我发现你们另外带了东西,那我可不让你们进来了。”
双方约定好时间,最后骆工满载而归。
不仅仅是因为手里的蜂蜜,还有今天发生的一切事。
在回去的路上,他对着身边的小陆道:“小陆,你工作做得不到位啊。”
“啊?”陆宣贵实在是没想出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居然还让骆工点名批评了。
“招工这块可是你负责的。”骆工哼声,“这么好的苗子都没招进来,不是不到位是什么?”
陆宣贵好笑了两声,“老爷子这可不能怪我,我要是没点心思,您当我在南城会接了她的邀请?这不是想着今天来,再看看情况嘛。”
“那你先前怎么不提?”骆工说着,“不说其他,她那些想法是真不少,挺有意思的一个小姑娘。”
“我这不是把人请到厂子里了吗?”陆宣贵回看着老爷子,“不过看您的意思是挺满意她的吧?难得看您这么急。”
骆工瞥了他一眼,“是人都有眼,人才啊,你这边不急总有其他地方急,错过了你就是请也得把人给我请回来。”
“……”陆宣贵抹了把脸,“要不我现在回去说?”
骆工“哼”了一声,没搭理他继续往前走。
……
而在纺织厂的办公室里,龚主任回想着上午听到的那些话,想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去了传达室打了几通电话,挂断电话后毫不犹豫去找张科长。
张科长是劳资科的领导,专门负责招工这块。
先前也是张科长暗示他,让他给江湛生透个消息,说是厂子有意给他女儿江小娥留一个工作指标。
可是后来,又指明这个工作指标被厂子里的某个领导盯上了,想着给自家晚辈弄去,让江湛生赶紧来走走关系,将名额尽早定下来。
结果他跟江湛生提了后,对方根本没当回事,一直到现在都没见他有动静,现在搞得江湛生不着急,他却着急起来了。
确定劳资科没其他人后,龚主任直接对办公桌边的人开口,“姐夫,你现在有时间吗?”
张科长算是他媳妇的表亲,很远的亲戚关系了,但同在一个厂子干活,有亲戚关系总比没能攀亲戚来得强。
“什么事?”张科长头也不抬,“先说好啊,喝酒的事就免了,喝一顿得钱能吃几天粮食了,兜里遭不住啊。”
“不是。”龚主任凑了过去,“就先前江湛生闺女的事,厂子不是说给他女儿分一个工作指标吗?”
“江……江小娥是吧?”张科长放下手中的钢笔,“这事怕是不成了,江湛生也是不够积极,早让他动起来他不动,人家刘科长上周在副厂长面前提了这事,想给自己侄子占个名额……”
龚主任高声打断他的话,“那不成,这个名额非江小娥不可!”
张科长抬起头,一脸奇怪着,“为什么?”
第102章
这个名额属于额外增加, 本身纺织厂的工作指标都满员了,也是看到厂子工人的家属刊登上了省城日报,甚至并誉为“青年小将”, 这才提议多增加一个名额,毕竟是厂工家属,对他们厂子来说也算是一种荣誉。
商量是这么商量,但谁让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位江小娥同志现阶段还在学校读书, 离能上工还有半年左右,家里面更是一点动静都没,那自然会被其他有心的人惦记上。
人家刘科长打着的旗子多好听,说是这个名额空在那里半年太浪费了, 先让人先顶上, 等半年后江小娥毕业再让她接班。
说是这么说,谁都知道半年后刘家侄子肯定不会让。
位置都占了, 既没签协议又没找人担保, 不过就是一张嘴说的事,想反悔难道还不容易?
更别说刘科长还是采购科的领导, 谁不卖他点面子?
连副厂长都是他的熟人, 要不然也不会突然变故。
这事江湛生要是早些周旋一下, 或许还不会被抢走,但现在就算他跑来走走关系, 估计也悬了。
听龚子那话张科长都没放在心上,而是又哼笑了一声, “怎么就不成了?难道江湛生和厂长有关系?要真是有, 那或许还能救一救。”
龚主任没回,而是问着,“姐夫, 你知道我今天听到车间里在聊什么?”
“聊什么?”
龚主任又没接他的话,还是斩钉截铁的道:“这事要是闹大了,你身为劳资科的科长那就是失职!”
劳资科专门负责招工这一块。
能用“失职”来形容,那绝对算得上很严重的事,张科长皱着眉头道,“江小娥确实挺不错,但也不至于像你说的那么严重吧?”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今天早上听到了什么!”龚主任这会总算说出了原因,“江湛生的闺女这段时间又在做一种养蜂的机器……”
白天的时候车间就一直在说这件事。
当然车间工人们最在意的并不是她做的什么机器,而是聊着她给她二哥找了一份工作的事,都羡慕她特别有本事,自己做的好不说还能拉着家里人。
虽然这份工资没厂子里的正式工高,工作的地点又是在生产大队,但怎么说那也是铁饭碗,就算比正式工低不过还是比临时工高了不少。
再说现在的工作指标这么难得,江家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这门工作,谁听了不羡慕?